宝庆为何得而复失 竟是因为南明军队自相残杀
明清宝庆府城战役实际上发生了两次,这两次战役都发生在1648年的下旬,而且都以南明军队的获胜而告终。第一次宝庆之战发生在1648年八月初五。一度投降清朝的明将陈友龙在1648年四月十五日反正,当天就攻克了靖州,两天之后又攻破黎平,之后又连续拿下宝庆府所管辖的新宁、城步、新化三座县城。七月初一,明军攻克武冈州,八月初五,明军一举攻克宝庆府治邵阳。
到这个时间点,整个湖广战局其实是有利于南明一方的。永历二年(顺治五年)清偏沅巡抚线缙的揭帖详细记录了当时湖广的形势:常德一府所辖武、桃、龙、沅四县为堵胤锡、马进忠、王进才三人占据,清廷知府阎拱宸落水淹死;武陵知县袁梦吉被明军活捉;清总兵马蛟麟困守辰州,辰州所辖沅、黔、麻、淑、辰、泸数县因为“土贼”作乱,而被明将皮熊、张先璧攻克;靖州被陈友龙攻克,靖州所辖绥、会、通、天四县也都落入陈友龙军的掌控之中,陈友龙军开始进攻宝庆。
第一次宝庆之战的详细过程具体可参考八月线缙的揭帖。按线缙的说法,攻打宝庆的明军那叫一个声势浩大“本月初五日卯时,不意突有北路张先璧,伪阁部、翰林唐、姚二贼,西路陈友龙,南路何腾蛟、赵伪伯、刘副将,邀杀塘拨,各统马步贼兵不计其数,漫山塞野蜂拥齐来,并各处叛民,哄随助贼,火铳大炮,安设攻打”参加攻打宝庆的明军不止陈友龙部,还有何腾蛟、张先璧,所谓的“赵伪伯”可能是滇军将领赵印选,刘副将我就不知道是谁了,还有“唐、姚二贼”这个我也不知道是哪两位明朝官员。
当然何腾蛟本人是肯定不会出现在宝庆城下的,因为他此时正在进攻永州,这里所谓的“南路何腾蛟”应该指的是受何腾蛟节制的部分明军,比如赵印选,比如张先璧。清宝庆府守军3000余人都出城作战“自卯至酉,虽互相杀伤,然贼众愈增,我兵被伤甚多,遂不能支,被贼拥下”出城迎战的清军因为人数过少而被打得满地找牙。祸不单行,城内清军又出了内鬼,南门被“被魏参将已死中军叛贼康必旭心腹家丁”偷偷打开,明军如同潮水一般冲入城中,清军残部以及清廷设置的宝庆府地方官夺门而逃。
第二次宝庆之战可参见瞿式耜《恢复宝庆疏》中引用何腾蛟之塘报“职等奉本阁部严命,于十八日率兵万余,一仗决胜,斩首二百零五级,生擒三十四名,夺大西马五十余匹,有功员役,另察册报”当然这里瞿式耜所写的时间很明显是有问题的,第二次宝庆之战是永历二年(1648年)的六月初六,足足比第一次宝庆之战的时间要早了两个月。
“兼以郝兵入靖,陈兵溃回”则指的是受何腾蛟节制的原大顺军郝永忠部自广西柳州北上靖州突然偷袭陈友龙,陈友龙不得不自宝庆率军回救靖州老营,最终还是被郝永忠军打败,陈友龙失魂落魄地逃入广西。
同为南明军队的郝永忠为何突然偷袭陈友龙,现在一般的说法是何腾蛟为了报仇争功,指使郝永忠挑起内讧,如《南明史》中就曾经指责何腾蛟“为了泄私愤、争头功,竟然指使南安侯郝永忠率部由柳州北上靖州地区偷袭陈友龙部”把陈友龙部溃败的责任全部甩给何腾蛟,但哪怕真的是何腾蛟指使郝永忠,那也不可能把责任全部推到何腾蛟头上。
在何腾蛟死后,郝永忠惧怕陈友龙报复,设局而杀之,并且将其所属部队全部歼灭,足见郝永忠第一次偷袭陈友龙并不完全是因为何腾蛟的挑唆。
而何腾蛟真的有心弄死陈友龙为自己的母亲和妻子报仇吗?其实我觉得真的不至于,咱们前面说了,陈友龙军第一次攻打宝庆,何腾蛟派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去协助陈友龙,否则清方不会塘报曰“不意突有北路张先璧,伪阁部、翰林唐、姚二贼,西路陈友龙,南路何腾蛟、赵伪伯、刘副将,邀杀塘拨,各统马步贼兵不计其数,漫山塞野蜂拥齐来”如果何腾蛟真的是有心要陈友龙的命,那何苦一开始要发兵援助之呢?大可对其不闻不问不援,借清军之手除掉他。何腾蛟拨兵援救陈友龙的行为其实也说明了“何腾蛟对陈友龙怀有很深的敌意”是无稽之谈。
永历朝廷内著名的“对线大师”金堡就曾经这样臭骂郝永忠“闯贼郝永忠,本我冠仇,暂归绦索,未尝遇敌,一战而震惊乘舆,戕贼内地,顷且残靖州、逐勋镇矣。陈友龙反正之后,有力恢宝武之功,永忠偏布流言,谓勋辅腾蛟令其报仇,欲以离义士之心,败督师之望,永忠降敌不可,事主无能,势且白头作贼,而敕旨煦濡,如奉骄子,使得借朝廷之刃,杀朝廷之人;跋扈神飞,忠贞解体;殿下下一诏削其官、声其罪,使天下知其为国法所不赦,即幸逃斧钺,亦必有斩木揭竿,为万姓雪愤者!”金堡指责郝永忠打着何腾蛟的旗号偷袭陈友龙。而郝永忠在1648年下旬的表现其实也说明他确实有可能因为军饷和粮食的短缺袭击友军。
这两次宝庆之战,以及其中的复杂情节,为湖广地区的历史留下了复杂而有趣的一章。两位南明军事将领,陈友龙和何腾蛟,原本是合作的伙伴,却在宝庆之战中走上了敌对的道路。无论是郝永忠的叛变还是内部阴谋,都在这两次战斗中造成了混乱。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战争往往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还包括了个体的恩怨、内部的权谋和复杂的情感。明清宝庆府城战役不仅是一段历史,也是人性和命运的交织,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性。这两次战斗的结局,既是南明的胜利,也是中国历史中一个小小的插曲,但这些故事也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和事件。历史总是在细节中显现出丰富的人生,而这些细节,正是我们回顾历史时需要去探索和理解的。
- 0000
- 0001
- 0000
- 0001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