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7000人援军 耿恭等人浴血奋战 东汉西域都护府的传奇与血性
81094

7000人援军 耿恭等人浴血奋战 东汉西域都护府的传奇与血性

我要新鲜事2023-10-29 19:51:272

在东汉朝廷的历史中,一场生死存亡的辩论引发了一系列壮烈的战斗。这一时期,西域都护府成为了争议的焦点。公元75年,刚刚登基的汉章帝面临了两派不同的意见:一派认为西域远离中原,救援无济于事,而另一派则坚持西域是大汉的属地,不能被匈奴侵占。这一争论背后涌动着一群英勇的士兵和领袖,他们的故事成为东汉历史上的传奇。

公元74年,前任皇帝汉明帝下令,驸马都尉耿秉、奉车都尉窦固、骑都尉刘张等将领带领大军出征西域,平定了西域各国的叛乱,恢复了西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并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然而,大军回师后,留下了耿恭、关宠、班超等人在西域维持秩序。耿恭、关宠分别驻守在金蒲城和柳中城,各自率领数百汉军。班超则带着36名随从深入西域,向鄯善、于阗、疏勒等国进发。

公元75年,北匈奴单于趁机发动大举进攻,联合西域的焉耆和龟兹两国一同攻打西域都护府。陈睦奋勇抵抗,但全军覆没。耿恭得知车师国危急,立即派出300汉军前去救援,但遭到匈奴的伏击,300汉军壮烈牺牲。耿恭退守金蒲城,用毒箭击退匈奴的进攻,但水源被断,只能在马粪中取水。耿恭又退守到疏勒城,在城中掘井取水,并用弓弩和皮革煮食。耿恭坚守城池,不屈不挠,拒绝匈奴的劝降,甚至杀匈奴使者,以吃使者的肉血维持生存。

这时,东汉朝廷得知西域的危急情况,一场生死之战即将展开。两派大臣争论不休,一派主张放弃西域,而另一派则坚决主张救援,因为他们认为不可放任西域被匈奴侵占。他们向汉章帝陈述了救援的紧迫性,指出如果不救援,匈奴必定会再次兴起。他们的呼声最终打动了朝廷。

于是,朝廷决定调动凉州辖下的张掖、酒泉、敦煌三个郡以及西域鄯善国军队,共计7000人参与救援,这是一次不计成本、不抛弃不放弃的救援行动。7000汉兵援军在第二年的正月先到达关宠驻守的柳中城,与匈奴和车师国联军展开激战,斩首3800人。尽管关宠已经战死,但援军决定继续前进,救援耿恭。

范羌率领2000人翻越天山,一路前行,最终到达疏勒城,成功救出耿恭等人。这时,耿恭手下数百汉军只剩下26名生还者,但他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目光。他们看到援军的到来,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年了,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范羌带着耿恭等人向中原撤退,一路抵抗匈奴的追击,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到达玉门关。到这时,26名勇士只有13人存活下来。这就是东汉历史上著名的十三壮士归玉门的故事。

玉门关的守将郑众亲自为这13名勇士沐浴更衣,以示崇高的尊重,并向朝廷上表,赞扬耿恭等人的忠勇。朝廷对这些英勇壮士加官晋爵,表彰他们的忠诚和英勇。他们的抉择和英勇,成为了东汉历史上的传奇,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与此同时,留在西域的班超也发挥了非凡的智谋和胆识。他在西域生活了30多年,征服了50多个国家,重新建立了西域都护府,成为东汉治理西域的支柱。班超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东汉官员的才干和使命感。

这一段历史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东汉历史上的佳话和典范。这是关于忠诚、勇敢、坚韧、智慧、团结和友爱的故事。耿恭等人的英雄事迹,激励着后人,展现出汉朝的特色和传统,也让我们铭记他们的血性和英勇。

这个故事向我们证明,忠诚、勇敢、团结和智慧是历史上的伟大品质,也是永恒的美德。这些英雄的传奇经历不仅令人钦佩,更是我们历史传统的珍贵遗产。他们的血性和英勇,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和传承这段历史。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