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何传位给其弟
赵匡胤吸取五代十国的教训,一开始确实是把赵光义作为接班人的,从所任职务和地位满朝皆知,妥妥的二把手、法定接班人。但后面赵匡胤看到自己孩子也大了,想扭转局面,几次试探赵光义,比如动议迁都去除其基本盘等,都被赵光义给挡了回去,已经做大,赵匡胤如果再活几年,可能可以逐渐想办法解决,但他还是来不及做这件事就死了。至于后面的三个接班人接连出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赵光义比他哥更黑更狠。
兄终及弟这是赵匡胤基于五代的乱局有意选的政策,可以保证国家的稳定,但是兄终及弟这个弟,可不是赵光义为止,而是经过赵光义赵光美,最后再回到赵德昭手里,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顺序,所以宋朝建国赵光义就是储君。赵匡胤等天下平定了,开始栽培赵德昭和赵光美,这都是原本的顺序。赵光义的继位没太大的问题,他的问题是因为自私破坏了这个既定的传位顺序,逼死自己的弟弟和侄子。
赵光义可能也算个明主,大臣可能也觉得没有动摇他的必要,皇家自己的事情跟外人何干,朱棣那么明显的篡位后人也没觉得有那么不妥,毕竟不是外人篡位,其实无所谓。所以很难讲赵匡胤就是要传位给赵光义。传位给谁明显就是皇帝的主观意愿,讨论的是应该传给谁,而并不能确定赵匡胤想传给谁。对于赵匡胤怎么死的,除了找到尸体验尸之外别无他法。
古代谋害的方法有很多,未必直接捅杀。只是提出疑问,没有说一定是赵光义谋朝篡位。像赵匡胤这种军人出身的,身体比一般人硬朗多了,而且他生活还很健康,不像很多皇帝沉迷酒色,并且在他死之前没有任何病状的记载,一般来说病死的皇帝在死之前一段时间身体就会不适,就比如柴荣,柴荣在死之前身体就有病需要医治修养。
五代十国留下的阴影实在是太深,五代武将权力恶性膨胀,皇权一旦稍有动荡,就有可能亡国。不光赵匡胤,甚至赵匡胤的老板后周实际上也是这么上位的(所以别再说宋朝得国不正换成后周不被篡位就能怎么怎么样)。宋初五代遗风尚存,政权交接时整个国家都是刀尖之上。这样的话,赵德昭虽然不能说小了,但也终归没有久经官场的中年人来得稳,包括提前立储也是这方面原因。即使这样后面高粱河战败的时候试图拥立赵德昭“黄袍加身”,这才让赵光义下的杀心。
赵光义的黑点主要集中在军事方面,毕竟赵匡胤是身经百战的,他比不得,但是要说太次也没有,毕竟他的对手都那么强大,要是真太次估计就真够呛了。他主要是高粱河和雍熙北伐两次败得太惨太有名,可别的方面倒还不错,帝王私德方面不要考虑了,上下五千年也没几个好的。尤其文治方面,经济文化都发展得很好,科举糊名让科举相对公平了,影响到如今,总的来说他是完成了继往开来的守业任务的。
真正解决皇位继承人制度是宋太宗的办法,培养一个对皇位根本不可能有威胁的官僚体系,一个基于科举选拔(而非门阀世族)的官僚机构。这个体系还要消除军阀或军事强人的威胁,强干弱枝、中央集权。由此宋明两朝在皇位继承方面保持了中国历代王朝罕见的稳定性,但是军事能力在第三位皇帝开始就呈现出急剧下降、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会受到官僚体系的束缚(宋神宗)。
- 0000
- 0001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