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为什么没有救李白(政治嗅觉导致避嫌)
高适与李白的友谊,始于两位才子在梁、宋一带相遇,而在长安相识后,二人成为知己好友。然而,高适在李白陷入安史之乱的困境时,并未伸出援助之手,导致两人的友谊最终走向破裂。这一事件的背后涉及到高适的政治嗅觉和家族历史的影响。
高适出身于落魄将门,他的祖父是渤海蓨县人高偘,曾在唐高宗时期为名将,官至左监门卫大将军。然而,高适的父亲早逝,家道中落。虽然他有门荫特权,但高适决心不依赖这一特权,选择通过走军旅之路谋取功名。他多次赴长安赶考,但屡次不第,最终在边疆投身军旅。
与此同时,李白的境遇截然不同。出身大户商贾的李白,在天宝元年(742)得到唐玄宗的厚待,入朝为翰林。然而,李白并不懂政治,对安史之乱的政治风险缺乏认识,最终卷入了永王李璘的叛乱,被指控叛乱罪名而入狱。
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已经成为淮南节度使,受命讨伐叛乱平定动乱。这时,李白身陷囹圄,向高适求救,但高适并未伸出援手。高适的政治嗅觉使他明白卷入李白的救援可能会带来政治风险,于是避嫌而未救。这一决策使得两位昔日把臂同游的知己最终疏远,友谊破裂。
高适选择走上边疆征战之路,最终成为了淮南节度使,但他在战争中对于政治的嗅觉和权谋的理解让他在安史之乱中保持相对安全。相反,李白由于政治上的懵懂,陷入了叛乱的漩涡。两人在政治风险和历史巨变中的选择与经历,成为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在诗坛,高适、李白和杜甫三人相遇,成为盛唐诗坛上最璀璨的群英之一。杜甫曾在《遣怀》中回忆与高适、李白的交往,描述了他们在梁、宋一带的美妙时光,一起作诗、吟诗、打猎、访古,共同度过的时光。然而,短暂的共度时光后,三人各奔东西,高适选择投笔从戎,成为边疆将领。
在天宝末期,高适与哥舒翰结识,开始了一段新的征途。哥舒翰的推荐使得高适成为掌书记,随后参与了收复九曲的战役。高适的《九曲词三首》为哥舒翰的功绩庆贺,表达了对胜利的欢庆之情。然而,这段时间也是盛唐最后的辉煌,天宝十三载(754)六月,杨国忠率军二征南诏,但以惨败告终。这场惨败中,高适仍为之歌功颂德,将李宓等将领塑造成英勇的形象,使自己和边塞诗陷入尴尬之境。
高适和李白,两位性情相投的才子,因为政治风险和历史巨变走上了迥然不同的道路。他们的友谊在政治漩涡中破裂,但各自在诗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高适的军旅生涯和政治嗅觉,与李白文学的辉煌和政治的懵懂形成鲜明对比,共同勾勒出盛唐时期诗与历史的多重面貌。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