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奥村家灭门案,一家三口被乱刀砍死(钢琴引发的血案)
说起奥村家灭门案,是发生在1974年的日本,据说当时因为奥村在上班,而免于一死,其妻子和两个女儿在家里遭到了残忍的杀害,一家三口被人用乱刀砍死,现场非常血腥。后来警方在两天时间内破案,这一家子又没有惹到什么大人物,只是过着平凡的生活,为什么会被乱刀砍死呢?真想竟然是因为一架钢琴!
一、奥村家灭门案

奥村家灭门案发生在1974年8月28日,日本神奈川县平冢市一所廉租公寓成为了关注的新闻焦点,在这所公寓三层居住着一家四口人,妻子八重子和八岁、四岁的女儿皆被人用乱刀砍死,丈夫奥村因为上班没在家而幸免于难,虽然案件比不上日本最变态绫濑水泥杀人案那么残忍,但是依旧死去了三条鲜活的生命。

对警方来说,奥村家灭门案这似乎是个不容易侦破的案子,因为奥村一家只是工薪阶级,没有借过钱也没有接触过黑社会,没听说他家有什么仇人,现场没有丢失钱财,也没有性侵犯,甚至连门窗都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当地一向治安良好,也没听说有什么变态杀手最近在周围游荡。可是,案件的侦破却异常顺利。因为犯罪者居然在现场留书,明人不做暗事,表示自己杀人实在是忍无可忍。
二、楼上邻居因受不了钢琴噪音下杀手

奥村家灭门案的凶手,就是奥村的邻居,住在他楼上的四十六岁的大浜松三。原来是为了开发孩子的音乐才能,奥村家买了一台钢琴,望子成龙的八重子整天督促两个孩子练琴。结果,奥村家练习钢琴发出的声音,让楼上的大浜坐卧不宁。说起来,大浜还是个音乐爱好者,但是,此人有些神经过敏,特别是对噪音尤其敏感。在被逮捕之后供称,他曾经强烈抗议妻子洗澡时候发出的水声。他原来住在东京的八王子市时,也曾经因为抗议邻人发出噪声而引发矛盾,这与日本福田孝行杀人案的动机都是不同的。

1972年,他搬到安静的平冢市,整日以钓鱼和到图书馆打发时光,却不料奥村一家搬来后,又遭到了钢琴的攻击。奥村家的两个孩子练琴颇为勤奋,过分敏感的大浜几次登门向对方提出抗议,都没有得到对方的满意答复,孩子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奥村家在这一点上态度十分明确。8月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开门开窗自然钢琴的声音更难杜绝,被刺激得心烦意乱的大浜终于做出了极端的举动,导致了奥村家灭门案惨案的发生。
三、杀死一家三口后投案自首

那天,听着不断的钢琴声,大浜感到再也无法忍受。他看到八重子带着四岁的女儿出门倒垃圾,于是乘机携带一口菜刀溜入奥村家,首先将正在练习钢琴的奥村长女,八岁的真由美刺死,接着将自己先回来的奥村次女洋子杀死,然后写了一张便条 – 就是后来**描述凶犯“寄简留书”的那一张,内容为:“给你们造成了麻烦,说声对不起。搬来的时候你们也没有打招呼,却做出这样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这是(考虑对方)感受的问题。(我是)人,本来并不想变成杀人狂魔的。”

正写着,八重子回来,没有发现家中的异样,还去洗衣服,刚按下洗衣机的启动键,大浜又将其刺死。没有警察的追捕,大浜在两天后自首,他在审判中请求判自己死刑,用他的说法,本来就是快被钢琴声逼死了,当时是抱着宁可死也不受这种折磨的念头去杀人的。大浜最终在1977年如愿以偿,被东京高等法院判处死刑。
四、事件改变了日本法律

在逐渐富起来的社会中,人们追求中产阶级抑或小资的生活,并把它作为梦想乃至攀比的砝码。在日本的七十年代,钢琴是中产阶级家庭的体面象征,所以日本人无论有没有条件都想方设法去买一台放在家里。1972年,在日本家庭中,钢琴的普及率达到了10%,这一年日本的钢琴生产达到33万台。然而,这种攀比,自然带有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特征。

比如出事的奥村家,其女儿练琴的房间,只有三帖榻榻米大,换算成公制不到八平方米,这样的地方弹钢琴,就算不轮到奥村这样敏感的邻居,恐怕也会让四邻不安吧。奥村家事件在日本引发深刻的反思,此后日本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来规制扰民噪音的发生。例如,1979年,日本发布了《卡拉OK噪音管制条令》,在住宅区深夜唱卡拉OK,成了违法行为。事件二十年后,日本的钢琴大量被震动性要小,而且可以用耳机收听的安静型电子琴替代,与大浜杀人事件的影响可说是密不可分的。
- 0000
- 0004
- 0006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