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能活多少年?蜕皮后又是一个全新的生命吗?
1978年,英国专家乘坐“挑战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捕捉到一条活了1876年的绿茸线蛇,根据其尾部圆环数量推测,此绿茸线蛇为幼年体,寿命长达20万年!
当下所谓的马里亚纳海沟,也就是古籍《列子汤问》中的东海归墟大壑,相传地球上所有的水,最终都要流入归墟,而《山海经》中也有记载,据传归墟是少昊建国的地方。
蛇是不是能通过不断蜕皮,拥有无限寿元?这个问题真的很有意思,因为龙虾这个物种,就可以通过不断蜕壳来获得新生,所以理论上龙虾是个永生物种,更何况,我们在野外基本见不到蛇的尸体,这就难免会让人浮想联翩。
在我国神话体系中,关于蛇的蜕变也有很多记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便是“蛇化龙”。
蛇经过上百年的成长会变成蟒,蟒在躲避人类猎杀后,慢慢进化成蚺,大蚺经过“吃”,在数百年后会长出四肢,逐渐变成蛟龙。
此时的蛟龙因需要海量食物,原先的捕食范围已经不再适合,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蛟龙就会到人类社会兴风作浪,大肆捕食鸡鸭牛羊,甚至不乏很多村民都被其吞入腹中。
经过几百年后,蛟龙会从江河湖泊闯入海洋,一旦成功便能进化成龙,可如果失败,蛟龙便会身死道消,之后龙会进化成角龙、应龙和至尊金龙,能破开小天地,遨游在宇宙中。
以上两个知识点都跟蛇的“蜕变”有关,至于真相如何,首先,英国专家捕捉到存活1876年,且拥有20万年寿命的绿茸线蛇,这事来源于《海洋世界》科幻小说,根据当下科学考证,蛇类无法存活在马里亚纳海沟中。
还有“蛇化龙”,因为古人对科学的理解十分有限,以至于但凡超出认知范围的事,都会不由得和怪力乱神联系在一起,在洪灾频发的古代,再加上山体滑坡、泥石流、狂风雷电暴雨等元素,古人自然会将洪水和神话故事中的蛟龙联系在一起,所以“走蛟”事件是古人联想后的产物,自然也就没有“蛇化龙”的事。
蛇的寿命跟哪些因素有关?
要想了解蛇的寿命,自然要考虑影响因素,我认为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温度
大家都知道,每到深秋来临,蛇就要找地方开始冬眠,等春暖花开后醒来继续成长,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蛇会冬眠?
蛇跟人类不同,蛇属于变温动物,身体温度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带动,当处于低温状态下,蛇体内的细胞活性就会开始降低,连带着行动会变得迟缓,也就是说“战斗力急剧下降”,当温度足够低时,蛇就失去了抵抗能力,更别提进攻能力了,所以蛇需要找个地方躲避起来,让它们安全度过这段虚弱期。
反而言之,如果温度适宜,蛇就会一直保持高活跃状态,科学家在南美洲哥伦比亚地区发现史前最大的泰坦蟒。
5500万年前,地球突发“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全球平均温度上升5~8℃,这对变温动物来讲无疑是个天降福利,经过调查,泰坦蟒的体长高达15米,最粗的地方直径为1米,体重高达1吨,而它的食物同样也是体型巨大的鳄鱼和龟类。
通常来讲,体型越大的蛇类,其寿命也要长一些。
2.天敌
别看蛇长的吓人,部分还有剧毒,但在自然界也算是悲催的了,蛇的天敌有很多,例如老鹰、蜜獾、蛇鹫、蛇雕、蛇獴、刺猬、犀鸟等。
蛇的捕猎方式一般有两种,即绞杀和用毒,中大型蛇类通过绞杀来让猎物窒息,因体型较为巨大,一般不易被捕食,但因所需能量太大,族群数量不多,而小型有毒蛇类即通过毒液来制服猎物,但在天敌面前,小型蛇类可谓真的毫无还手之力,以非洲蜜獾为例,就算被毒蛇咬伤,只要剂量不超标的很严重,蜜獾都能硬抗过去。
简而言之,假设一条蛇能活10年,但在有天敌的地方,可能2~3年就被天敌捕食了。
与“天敌”相对应的是食物,如果一片区域内食物不多,蛇类的寿命和族群数量自然也会受到压制。
蛇的寿命有多长?
从《The Reotile Database》的收录数据来看,全球共有3425种蛇类,从体长来区分,主要可分为0~2米、2~5米和5米以上。
体长0~2米小型蛇类:绝大多数蛇类都在此区间,例如银环蛇、眼镜蛇、五步蛇等,寿命区间为3~6年,平均寿命为4.5年。
体长2~5米中型蛇类:以眼镜王蛇、王锦蛇为代表,寿命区间为5~16年,平均寿命为13年。
体长5米以上大型蛇类:主要有亚马逊森蚺、网纹蟒、缅甸蟒等,这类蛇较少,寿命区间为10~20年,平均寿命为15年。
以上探讨的只是野生状态下,如果人为提供一个环境,目前全球最长寿的蛇,能活42年零6天,它是一条哥伦比亚彩虹蟒,被取名为“Ben”。
蛇蜕皮后,是不是一个新的生命,这种行为能延长蛇的寿命吗?
蛇为什么要蜕皮?
众所周知,蛇爬行全靠“扭”,外层皮肤一直跟地面接触,自然环境下有很多细菌微生物,这些东西往往会附着在蛇皮上。
对于细菌微生物或寄生虫,蛇没有很好的办法清除,所以蛇类需要蜕皮来清除这层“垃圾”,但最重要的不是“清洁”,而是“房子太小”。
蛇皮的本质是和下表皮连接在一起的一层角质鳞片,能起到保护体内器官以及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鳞片形成后内部细胞会逐渐死亡,并且慢慢固化,久而久之,蛇皮就变成了限制蛇类体型生长的“枷锁”,此时,蛇类就会将角质化的鳞片脱掉,这层“外包装”就是“蛇蜕”。
一般而言,但凡蛇类的体型生长太快,蜕皮的频率也会提高,从蛇类的生长习性来看,在1~3岁时,蛇类处于幼年到成年的蜕变期,每年要蜕3~4次蛇皮,当蛇类处于成年后,体型没有较大变化,此时它们只要每年蜕皮1次即可,少数为2次,由于蛇类属于终身生长,就算老了,蛇类还是会蜕皮。
蛇蜕皮到底疼不疼?
蛇皮是从下表皮慢慢变成固化的角质层,并且蛇皮和新皮之间会有一定缝隙,在蜕皮时,蛇的头部会优先出来,接着蛇通过地面摩擦力,将老的蛇皮一点点蜕下,体型越小的蛇,蜕皮越轻松,往往几分钟就能完成,大型蛇类的蜕皮要持续几个小时。
当然,蛇蜕皮没有这么简单,很多瘦弱的或者有病的蛇,很有可能死在蜕皮过程中,又或者怀孕的雌性蛇类因蜕皮艰难而死亡,小部分会因“卡皮”导致感染死亡,但绝大多数蛇类在蜕皮时,都能安然无恙的度过,疼痛程度很轻微,毕竟表皮变成角质层后有缝隙。
至于蛇蜕皮后,是不是一个全新的生命,这个答案很显而易见,蛇蜕皮只是因体型太大,需要把老旧的外皮蜕掉,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题外话,龙虾的确是理论上的永生物种,它们可以通过不断蜕壳来增加体型,但到了一定阈值后,龙虾的能量不足以达到蜕壳需求,它们就会在蜕壳过程中死亡。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