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的产量是大米的6倍,为什么不能成为主粮?因为吃了不顶饿?
一位70多岁的老农民告诉我:红薯亩产超过7000斤,是水稻的6倍,但还是败给了土豆,没有成为第4大主粮,原因并不是吃多了会“放屁”,而是因为这些。
红薯原产于墨西哥,学名番薯,又叫山芋、红苕和地瓜(北方称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拥有纯白色和淡黄色的“果实”,淀粉含量极高,吃起来非常甘甜。
按照史学界的观点,红薯在16世纪末传入明朝,当时有个叫陈振龙的福建人,在吕宋做生意时发现红薯产量极高,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将其带到国内种植。
到了十七世纪,江南水患严重,许多农田都被淹没,前任礼部尚书徐光启得知福建有一种产量极高的作物,于是便引进内陆,缓解了饥荒。
可以说红薯让许多人都吃上了饱饭,对古代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在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红薯都是重要的主粮。
种植红薯有哪些好处?
红薯是一种产量极高的农作物,一般来说,红薯的亩产在5000斤左右,但如果土壤适合、温度适宜,红薯的亩产可以暴涨至10000斤,十分惊人。
而我国正是红薯产量最高的国家,仅2020年的产量就高达2323万吨,是红薯种植管理技术最强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红薯在古代有着“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的说法,据说清朝就是因为大力推广红薯,人口才从7000万暴涨到了4亿多。
其实,红薯不仅产量大,而且适应性也很强,一块红薯就可以长出许多苗子,而且不挑土、不挑地,对土壤的要求很低,即便是酸性土壤也能良好生长。
不仅如此,红薯还是一种极其耐旱的农作物,再生能力也很强,种起来十分省心,因此在古代一直是朝廷充饥赈灾的首选。
在古代,红薯在的很多地方都是主食,特别是在灾荒之年,红薯更是“救命稻草”,因为红薯含有大量的淀粉,虽然是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但有一定的充饥效果。
而且,在2007年的世界饮食大会上,红薯被列为最佳蔬菜冠军,并且在十大抗癌食品中,熟红薯排名榜首,生红薯排名次席,成绩斐然。
红薯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材,可谓浑身是宝,以红薯为原料的食品颇受欢迎,一直以来用量巨大,许多人都会买点来打打牙祭。
不仅如此,红薯还能用来生产淀粉、糖和酒,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而且无法食用的部分还可以做成饲料,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红薯不能成为主粮?
红薯含有大量的淀粉和氧化酶,一旦吃多了就会刺激胃部,导致分泌大量的胃酸,所以很多人吃了红薯都会反酸、烧心,非常不舒服,因此红薯无法成为主食。
而且红薯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容易滋生细菌,如果吃多了就会造成肠胃胀气,导致打嗝、放屁,产生很多难闻的气体,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都知道,红薯中蕴含大量的营养物质,但蛋白质含量极低,远不如大米、小麦、玉米和土豆这4大主粮,如果长期食用的话,肯定会营养不良。
此外,红薯也不符合我们的饮食标准,如果像大米一样天天吃,很快就会吃腻,而且以前的红薯都是白心,基本没什么味道,不像现在的红薯,基本上都是改良产品,烤完之后味道很甜。
红薯虽然产量很大,但比较依赖人工,种植的时候必须给红薯剪1-2次叶子,防止枝叶抢夺营养,而且还要进行翻土,以免土壤过于紧实,导致红薯减产。
最重要的是,红薯的糖大部份是果糖,时间一长就会脱水,导致甜度下降,吃起来很干瘪,严重影响口感,而且不易储存,放几个月腐烂,远不如大米等谷物,所以无法成为主食。
红薯虽然可以短时间充饥,但完全不如大米、小麦顶饿,因为红薯的糖分低,吃的再多也得不到碳水的满足感,所以只能成为主粮的补充。
而且现在科技快速发展,粮食产量极速提高,杂交水稻的亩产早就超过了千斤,大米、白面都很充足,在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面前,红薯没有任何优势,自然不能成为主粮。
红薯的产量很高,但生长周期比较长,因为一年只能种一季,这极度减少了红薯的收成,与之相比,土豆亩产在3000-5000斤左右,而且一年可以种3季,所以总产量还是领先的。
不仅如此,红薯怕冷,种植温度在25度左右,很多地方都无法种植,而土豆是低温作物,在低温环境也可以生根发芽,而且土豆的机械化程度更高,不需要大量护理,节省很多人力成本。
另外,土豆的保质期更长,而且深加工产品也高于红薯,还可以满足多种烹饪需求,比如土豆片、土豆丝和土豆泥,所以才能击败红薯成为主粮。
红薯之所以无法成为主粮,是因为红薯蛋白质少,不顶饿,吃多了胀气、烧心,保存也很困难,而且现在粮食产量充足,人们在食物选择上趋于多样化,所以红薯根本无法主粮化。
- 0000
- 0001
- 0002
- 0002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