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未解之谜刘岱仁爱虚心,不愿用鲍信坚壁之计让百姓受苦,最后战死沙场
16099

刘岱仁爱虚心,不愿用鲍信坚壁之计让百姓受苦,最后战死沙场

我要新鲜事2023-04-19 15:55:310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先后出现了三个大板块,分别是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而掌握其中权力之一,赫赫有名的刘备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历史上除了刘备,刘氏一族还有哪些汉室宗呢?

本文主角刘岱便是刘氏宗亲之一,相传在与青州黄巾之战中,战争陷入瓶颈之期,济北相鲍信向刘岱提出自己的建议,一向虚己受人的刘岱却拒绝接受对方的建议!

这究竟是为何?让我们来回溯历史的长河,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刘岱.......

刘岱生于东汉末年,祖上是刘邦之子刘肥,加上其父刘宠担任过太尉,因着祖上这层关系,加上刘岱本身优秀,因此仕途是一路通畅,直接做到了兖州刺史。

历史上对刘岱这个人的记录寥寥无几,但也能从一些史书上的战争上,朝堂记载中看到这个名字。例如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但是由于刘岱武力不足,只能充个数出脑子不能出力的类型。

史官对刘岱这个人的记载会让世人以为刘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人,但其实刘岱出生名门,无论是祖父还是父亲都在在朝堂上做出了卓绝的政绩,爬到了许多人一生都望尘莫及的位置上。

刘岱也不甘落后,他和弟弟俩人都很优秀,前文有提到刘岱做到了兖州刺史,他坐这个位置并非手握空权,而是实实在在的权力在手。

从简短的历史记录看得出来刘岱还是个在家中爱护兄妹、尊师重长,在外,仁爱人民,在朝堂上也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的人。

刘岱后面做到皇帝侍中这个位置,董卓掌权之后,因反对董卓而被派到兖州做刺史,遇到了和他同样参加酸枣会盟的桥瑁。

因看不惯桥瑁此人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惜谋害盟友的卑劣行径而将桥瑁杀害,但后人很多斥责刘岱无故杀人,实在是冤枉了刘岱,他确实是个惩奸除恶的好官员。

在东汉末年那个时期,天下大乱,朝堂尔虞我诈,生存问题迫在眉睫,在这样的时局下,刘岱必然要思考如何可以存活,他只能选择在几方大势力之下选择一个站队。最后他选择了站队袁绍,与之结为盟友,获得公孙瓒和袁绍的支持。

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刘岱的州治所不在兖州以内,而是设立在东平,也正因如此,刘岱手握实实在在的军阵大权,与那些傀儡官员只有空位实际无权可不一样。

在他鼎盛之时,手中至少掌握了三个小郡国的权力,即便当时政权如何动荡,也不会太影响到刘岱,这也是他存活的底气。因着刘岱手中军权,袁绍和公孙瓒都有意拉拢他。

不久后袁绍与公孙瓒关系破裂,战争在所难免,袁绍把自己的妻儿托付给刘岱,公孙瓒后来逼迫刘岱赶走走袁绍妻儿,并以此威胁刘岱,如果刘岱不依,就要击败袁绍之后就来攻打刘岱的东平。

刘岱回家后再三思索,最终选择了站队袁绍。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同年,被袁绍轰赶出城的青州黄巾军攻打入城,因为刘岱站在袁绍一方,于是青州黄巾军直接攻入刘岱的东平,刘岱被打的一个措不及防,最后战败。

刘岱因为夹在袁绍和公孙瓒两方中间,一直站队不明确,以至于在后面与青州黄巾军之战中遭遇灭顶之灾。这便是刘岱短暂的一生。

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进犯兖州,青州黄巾军是于191年被袁绍命令青州刺史史臧洪利用武力强迫驱逐出去的一群人。

时隔数年,这批人整装待发,以妇女群儒,强兵壮汉们组成的一支兵队,这支兵队并无足够的粮草,一路上都是靠掠夺来的粮食存活,一路攻入兖州。

战争一触即发,刘岱这边是防不胜防,面对来势汹汹的青州黄巾军,刘岱部下鲍信上谏忠言,希望刘岱方固守兖州,消耗敌方。

但对此计策刘岱非但不听,还很快就决定进攻黄巾军,最后因为武力不足,兵力打不过对方,导致战败,结束了生命。

都说刘岱是个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人,按理说,一直忠诚于他的部下鲍信的计谋并非口出狂言,仔细斟酌确实做到了“知己知彼”的程度,当时战争正激烈,鲍信认为:

“今贼众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观贼众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钞略今不若畜士众之力,先为固守。彼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必离散,后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

因为鲍信发现对方军队都是带着家人孩子一起来打仗的,需要口粮众多,一路上许多口粮都是从途中靠争抢得来的,这是敌军的问题所在。

正所谓打蛇要打七寸,只要刘岱方固守在各个城市,阻止他们去抢夺粮食,以此分散他们的大部队,因他们分散到各个乡村去争抢粮食,这样就很容易露出军中要害,到时在集中火力攻打对方要害便可一举拿下!

此计谋乍听起来完全没问题的,并且在当下确实是一个妙计,我们后人都可琢磨出来,身陷其中的刘岱怎么会不知道呢!那他为何不听从鲍信的计谋,当真是他刚愎自用?

我们可以从中略一思索,便可以意识到这个计划一旦实施,城外的老百姓就会很惨,百姓何其无辜,更何况在农村的大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和老孺,一旦把黄巾军引到乡村去,肯定会增加很多老百姓的伤亡。

刘岱不愿意城外百姓收到驱逐,流离失所,他希望用兵力直接打败对方,总比要牺牲那么多无辜生命来得更好。

想必当时刘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坚决不肯听取鲍信的建议,他最后还是采用了直接进攻,很不幸的是最终刘岱还是没能敌过黄巾军,最后战死沙场。

历史上对这一战中刘岱的行为大多评价为自以为是,不听劝告,但事实当真如此吗!并不是的,刘岱爱戴百姓,如果可以他不愿意让自己守护的任何一个百姓受苦,所以他才没有采用鲍信的计谋,这难道不正是他仁爱之心的体现吗!

我们莫要通过不尽详细的只言片语就断定一个人的一生,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只能说在当时那个残酷的年代,太过心软注定是走不长远的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