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300残兵逃往南海建一国家,如今富得流油说一口汉语
“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喊着这样的口号,带领着自己的部队一路打败元朝政权,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大明帝国。明朝也是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朝代,很多人都喜欢它。
我们怀念的却不是那个有封建统治下的王朝,而是它不屈的气节,古往今来,和亲皆为常事,唯有明朝不和亲不低头不赔款。明朝多次驱逐了外来的入侵者,真正做到了守住国门。
崇祯帝自缢以后,满族人民开始入关,人们再次陷入生灵涂炭之中。就有300个不愿意降服清朝的将士逃去了海外,在那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那个地方如今富得流油,它是什么地方呢?
自古以来王朝更迭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为什么偏偏就只有明朝一直被人所惦念,甚至到了清朝末期民间还多次举行了“反清复明”的反抗运动。明朝究竟有哪些值得人怀念的地方呢?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明朝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它的前面是蒙人建立的元朝,它的后面是满族人建立的清朝。蒙古人过于残暴经常对汉人打压,汉人地位甚至还没有牛高。
而清朝人则逼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汉人剃头发改服饰,这引来了大部分汉人的不满。明朝可以说是汉人所统治的最后一个朝代,想要把汉人江山重新夺回来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其次在很多读书人的心里面只有明朝才是正统,元朝和清朝都是外族入侵,理论上来说他们都是“鞑虏”,是朱元璋喊着要驱除的民族。在明朝灭亡以后,也有很多读书人跟着一起以身殉国,不愿归顺。
再者历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中,朱元璋是一个特例。别人或多或少都有皇室的背景,只有朱元璋是凭借一个铁碗翻身做皇帝,这让很多人由衷的佩服他,对明朝自然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而反对清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少数民族过于残暴,这些草原游牧民族压根不懂得什么叫做温和手段解决问题,他们所奉行的就是武力解决。各地的反抗之声,基本都被清朝暴力镇压。
其实对于那些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谁做皇帝都是一样的,只要他们有饭吃就好了。事实却是这些普通老百姓都要反抗清朝统治,清朝只会做表面功夫,他们去修了明朝的皇陵,又启用了明朝的旧臣。
那又怎么样呢?清朝曾经在嘉定地区整整屠杀了三次,把那些反抗之歌全部镇压在铁蹄之下。在扬州十日之中,更是让扬州地区血流成河,百姓敢怒不敢言。
“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曾经繁华的扬州城染上了血色,扬州城里除了在破城之前就逃跑的一些难民以及藏的较好的一些人之外,其余人被屠杀的一点都不剩。
然而清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兴文字狱,“扬州十日”这件事就被有意的遮盖了过去,谁要提及半个字就要斩头。这在当时交通不便的古代,这样一件屠城的大事居然没几个人知晓。
“忠魂白骨八十万,赤血映日满天红。”
不愿降服清朝的扬州人民闭门不出,然而清军却骗他们说只要开门就不会死。结果百姓开门以后就被清军直接抓起来用刺刀捅死,场面一度惨烈。
清军在用武力的手段镇压着各地的反抗,明朝残余有一支300人的军队不乐意投降给清军,他们果断出海前往了一个小岛屿之上。他们在这里定居生活,还在这里拥立了一个小王朝自给自足。
这片小岛就是“石塘屿”,是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一个海上中转点。明朝的舰队也不是天天都在海上漂泊的,他们也需要一个停靠点来暂时补充物资和休息,郑和选的就是“石塘屿”。
这座小岛在之后,也被并入了明朝的版图之中,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领土之一。后来来到这边捕鱼的渔民越来越多,青年壮丁们也登上这座岛屿为它改善生活环境,重新修缮了各项建筑。
这片岛被重新开发了起来,虽然在朱棣死了以后,劳民伤财的下西洋活动才逐渐停止,但是这个岛屿也被明朝重视了起来。他们不仅颁发了各项政策扶持这座岛屿,还表示这座岛屿上的居民永久不需要赋税。
“石塘屿”后来被荷兰抢走,那个阶段明朝自身内忧外患,无暇顾及海外,这座岛屿也就被荷兰正式入侵。他们强迫华人说荷兰语,按照他们荷兰人的方式生活,华人敢怒不敢言。
后来那群不愿降服清朝的三百明朝官兵,和一些想要避难的渔民重新登上这座岛屿。他们在张杰绪的带领下重新夺回了这座岛屿的使用权,在这里建立了属于他们的政权,张杰绪被推选成新王。
这座岛屿一直延续到清朝衰败,清朝不想管吗?他们是想管也管不了,因为清朝是游牧民族出身。清军在陆地上打仗上有几分功夫,海面作战却是他们的弱项,清朝没有那个实力干脆就放任这座岛屿发展。
并且清朝自认为自己国力强盛。他们开始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不与外界交流,自然也就没办法出海去强制夺回这座岛屿。这座岛屿如今被命名为纳土纳群岛,依旧有华人在这座岛屿之上。
步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对这座岛屿进行了资源勘查,他们惊奇的发现这座岛屿上富含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并且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很适合人们开采,这也让这片岛屿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
张杰绪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子孙后代会在这座岛屿之上生活了将近400多年。他们都不愿意降服清朝,清朝也不乐意跨海过来收复他们,两者就这么保持着对峙的关系直到清朝灭亡。
- 0000
- 0000
- 0005
- 0004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