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仲改革对齐桓公称霸的影响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大国方兴,诸侯争霸。各个诸侯国如何脱颖而出,夺得一席之地,都进行了多方面的争夺。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变革剧烈的时代,随着周王室的日渐衰落,各诸侯国为在争霸战争中夺得一席之地,接连进行改革,齐国在任用管仲后,实施变法改革,为其称霸天下,问鼎中原产生了关键性作用。
在管仲的“强兵”“称霸”思想指导下,管仲改革围绕“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目标具体展开,涉及经济、内政、军事各个层面,尤以军事为重点。齐国迅速强大,齐桓公于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之会上称霸诸侯,问鼎天下。
至此,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首霸中原”
1.时代背景
西周末期,西周的统治混乱腐败,到周幽王时,幽王昏庸贪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使得更加混乱不堪。
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杀,西周覆灭。周幽王被杀后,其子姬宜臼继位称周平王,史称东周。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王室日渐衰落,失去了统治中心的地位,与此同时,分封的诸侯国不断发展强大,为争夺土地、人口、贡赋和领导权,战争不断。
中国历史上从此进入了春秋时代,当时的时代礼崩乐坏,诸侯国内部战争不断,周王室的地位与一个小封国差不多,仅仅只保留一个“天下共主”的名义。
春秋初期,诸侯国大约有一百七十多个,前期的齐、晋、楚等大国,后期的吴、越、燕等大国。这些诸侯国都打着 “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土地、人口,大国兼并小国,为此进行了长期频繁的争霸兼并战争。
当时的齐国在经历了齐僖公短期的富强,为管仲改革、齐桓公称霸中原提供了基础和经验,从自身实力来看,齐国自建国以来一直都是大国,土地广大,物产丰富,地位尊贵,人口较多,具备着称霸的必要条件。
再加上当时的晋国正处于长期内乱之中,楚国还没有完全北上,其他诸侯国都比较弱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齐桓公登基以后,在鲍叔牙的举荐下随之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为首霸中原奠定了基础。
2. 桓公继位,管仲相齐
齐僖公去世后齐襄公继位,他在位期间为人喜怒无常,曾害死鲁桓公,此后齐鲁两国结怨,国内局势动荡不宁。
当时他弟弟们怕祸乱危及己身,于是公子小白流亡到莒国,公子纠在召忽和管仲的侍奉下流亡到鲁国。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为了争夺王位,在归国途中自相残杀,最终,公子小白获得了齐国的王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后为彻底铲除公子纠,于鲁庄公九年秋,打败鲁国于乾时,强迫鲁国杀死公子纠,并接受鲍叔牙的建议,不计前嫌,将曾经冒犯过自己的管仲从鲁国接回,不计前怨,对管仲破格录用,委以重任。
次年管仲在齐桓公的支持下大力改革,为其称霸大业奠定了基础。
1. 管仲改革的经济措施
管仲在土地政策上首先开刀,第一次提出了“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国策,齐国在齐襄公之时,齐襄公不理国事,当时奴隶主对人民剥削严重,在当时的齐国,农民积极性严重受挫,齐国公田的耕种几乎废弃。
齐国刚开始的时候作为一个奴隶制国家,加上其剥削的不断加重,在井田制下,农民不得不在私田不辞辛劳,精耕细作,在公田聚种时应付差事,这严重影响了齐国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国家内部人口流失,社会动荡。
管仲的“相地而衰征”让当时劳役地租转化为实物地租,并且以土地质量测算粮食产量,待粮食收获后,除了需要上交一部分给土地所有者,剩下的则都归耕者自己所有。
在农业方面他主张安于本业,父子相承,专业世袭。这一经济举措彻底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齐国国富民强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将扩大兵源与增加财政收入结合在一起,也为齐国的强兵目标奠定了经济基础。
2. 管仲改革的政治措施
在政治上,管仲开始整顿齐国国政,在齐国国君直属的领地和原分封给各采邑主的领地上建立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实施“编户齐民”的政策,划分四民。
即士农工商等级,对士农工商分别设官管理,使得农、士、工、商四民各居其地、不使杂处,称为四民分业定居。
3. 管仲改革的军事措施
齐国在经过管仲改革后,齐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和法律制度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实现了国富、兵强、法严,为齐桓公称霸诸侯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管仲明确提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管仲使得齐桓公称霸诸侯的最为重要的就是其军事方面的改革措施。他认为发展壮大军队是齐国中兴、实现霸业的根本途径。管仲的军事思想上承太公姜尚,下启孙子孙武,他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对齐国称霸中原起到了重要影响。
管仲在军事上,改革军事体制,实行新的军事制度,打破“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的限制,其通过将军制组织寓于居民组织之中。将军队的建设与人民生产发展相结合,国家掌管军队,“作内政而寄军令”,为后世世兵制奠定了基础。
齐国在管仲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下,通过相地利、强征管两项举措,扩大和固定了齐国的兵源,壮大了齐国的军队规模。
在军队的管理上面他要求各级军士不断强化训练,严明法纪,提升军队战斗力,以苑、猕的军事训练与演习方式为主要训练内容,制定军纪军法,以法治军。
他主张:“赏罚不信则民无取”,要求将帅必须赏罚分明,令行禁止,为齐桓公首霸中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管仲的军事思想中最为关键的莫过于他“以农养战、取用于国”的军事思想:在轨、里、连、乡各级行政机构建立完整的军事组织,把军事组织与居民组织结合起来,编成军队,实施农战结合的策略,达到以农养战的目的;
在武器装备管理方面他采用取用于国,建立寓兵于农、临战征兵的军事体制。
齐桓公听从管仲的建议努力整顿齐国内政,通过改革,齐国经济上增加了生产,国家实力迅速提升。齐桓公称霸战略思想是当时春秋时期第一个由“武力制胜”的思维模式转为“谋略制胜”,这与管仲的“强兵称霸”的思想密切关联。
管仲变法最为亮眼的就是将齐国的军事改革融于政治改革之中,通过改革齐政,重修旧法,变革军事制度,完善齐国军制,强化集权。
管仲改革后齐国的行政、军事体制合一,寓兵于农,耕战一体,以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军事实力的增强。
通过变法,使齐国国富民强,也是是齐桓公能够北败戎狄,中和诸侯,南拒强楚的重要原因。在桓公的称霸征程中,管仲改革尤其关键,他的富国以强兵,强兵以集权,集权以称霸的思想,对齐桓公称霸诸侯、问鼎中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下,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对外扩展 “迁邢,封卫,救燕”,北抗戎狄,抗北狄以展开霸业。
齐国强大后,南阻强楚,于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统帅八国联军讨伐楚国,最后建立召陵之盟,楚国事实上承认了齐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在管仲改革的影响下,于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之会上称霸诸侯,齐桓公最早称霸诸侯,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这与管仲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
《史记》载:“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改革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目标具体展开,将军事力量的发展隐于行政组织的改革之中,扩大军备,扩充兵源,“作内政以寄军令”为齐国的强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也是其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管仲改革成功后,齐国迅速强大,齐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实施高明的争霸战略指导,都是齐桓公称霸中原的重要因素,这其中与管仲的改革成功和其称霸的军事思想有着必然联系。
管仲以富国一强兵一称霸为指导思想,在齐桓公的大力支持下,推行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措施,增加了国家的财力,提升了军队的战力,为齐桓公称霸中原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