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梅克文明之谜,莫名消亡到底由谁建立(人类文明之母)
导语:我们都知道玛雅文明是历史上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其实历史上还有一种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比玛雅文明还要古老的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奥尔梅克文明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美洲文明之一,繁盛了约300年,但是却不知什么原因在公元前900年前竟突然消亡了……接下来就由探秘志小编带大家揭秘奥尔梅克文明之谜!
奥尔梅克文明莫名消亡之谜
墨西哥民间有这样一个古老传说:远古时代的密林里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拉文塔族,他们住在仙境般的美丽城市里,有着高度发达的文明……这就是墨西哥湾沿海地区著名的奥尔梅克文明。奥尔梅克文明的发祥地位于今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州和塔巴斯科州,西起帕帕洛阿潘河,东至托纳拉河,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这一带西部为洪泛区,东部为沼泽地,气候炎热多雨,河流众多,水草丰美,并且橡胶树成片,因此当地居民被称之为“奥尔梅克人”,意为“橡胶之乡的人”。
3000年前,就在地球上的大多数角落仍然处于文明的黑暗中时,而奥尔梅克却在古远的城市中创造了自己的文明,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可惜的是,奥尔梅克文明并没有延续下来,当它传播到今天的犹加敦半岛以后,便开始衰败灭亡。其中圣洛伦佐的奥尔梅克文明在公元前900年左右毁于战争;拉文塔的文明—直持续到公元前400年,也莫名其妙地消亡了。
他们的遗迹中也没有任何遭到外敌入侵的痕迹。所以科学家猜测也许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河流由于淤泥堵塞而改道,导致他们不得不放弃这里,远走他乡。据说今天的墨西哥圣洛伦索就建立在它的遗址之上。尽管如此,奥尔梅克文明还是对中美、北美的其他 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玛雅文明。
奥尔梅克文明巨石头像之谜
奥尔梅克石像,奥尔梅克文明,奥尔梅克文明的能兴起,要归功于当地自然气候和自然能源,奥尔梅克人打造的石像结构复杂,具有象征性,如今奥尔梅克石像已经成为奥尔梅克文明的标志。
奥尔梅克文明被认为是中美洲文明的始祖,它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为日后的社会提供了许多文明财富。但最卓著的当属奥尔梅克特有的雕像,这些雕像以巨大的石头头部雕像工艺见长,大都雕刻着厚厚的嘴唇和凝视的眼睛。1938年发现的“奥尔梅克巨石头奥尔梅克小石雕像”是奥尔梅克文明中最闻名于世的艺术品,这些头像由整块玄武岩雕成,构思完善,具有强烈的写实性。14个巨石头像中最大的是一个青年的头面雕像,重达30吨,高3.05米左右,形象十分生动。他鼻子扁平,嘴唇厚大,眼睛半睁,呈扁桃状,眼皮显得十分沉重;头戴一顶装饰有花纹的头盔,遮住了两耳。考古学家认为该头像可能是当时奥尔梅克领袖的雕像,或者就是一种向死者表示致敬的纪念碑。
雕像的高超工艺,连几千年后的现代人都叹为观止。它们不仅体积巨大,而且栩栩如生,尤其令观者震撼的是,这些雕像所用的石头均来自很远的地方,而在当时没有先进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奥尔梅克人却把沉重的玄武岩石块从40里外的火山区拖到圣洛伦索,还把巨大的石头打磨成了10米高的石头头像,其中的力量与智慧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所以,科学家认为,这些石像是文明的标志。
除了雕刻出巨型石像外,奥尔梅克人还用绿玉或黑玉雕出许多小型的人像、动物形象或一些小雕像。奥尔梅克人喜欢用翡翠绿玉做各种珍贵的礼器、宗教用具和装饰品,这是奥尔梅克文明的一大特色。在奥尔梅克人看来,最为贵重的物品是玉石,它代表着“第一流的无上的体面”。绿色玉石所折射出的颜色仿佛滴翠的青玉米或荡漾的碧波,由此绿玉成为“珍贵”和生命自身的同义词。奥尔梅克人雕刻出来的小型石像晶莹圆润,玲现可爱。
这些玉石人像以裸体直立的站相和五官俱全的面具为最多,有的小人像胸前还缀有一面用黑曜石凿成的镜类饰物,即使在3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闪闪发光。在玉雕作品中,最常见的是一个带有美洲豹头部特征的神像,该神像是人的身形,学者们称之为“豹人”或“豹娃”。美洲豹是奥尔梅克人崇拜的主要天神的象征,因此这个神的形象往往兼具人和豹的特点。奥尔梅克人的这些作品既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宗教信仰,又形成了一种方正凝重、深厚圆润的风格,成为奥尔梅克艺术的典范。
这些石像,都是用在Tuxtlas山上附近找到的,整块火山岩和玄武岩打造出来的,其他的头像和遗迹,在被挖出之后,都不同程度的被分解了然后又被埋在了新位置。因为石像具有“扁平的脸部”和“厚嘴唇”,所以,引起一场这是否与非洲人的面部特征也很相似的争论。在俩者基础上比较,一些作家认为奥尔梅克人,其实是,已经移居到新大陆的非洲人。但是,也有大量的考古学家,和其它中美洲学者,否认奥尔梅克文和非洲人的关系。也有许多艺术家描绘的奥尔梅克,是长着细长的脑袋,事实上,因为头骨的发现,这种如此特殊的文化,更被众所周知了。如秘鲁的帕拉卡斯。但是掩埋骨头的土壤呈酸性,因此大多数骨骼被迅速分解了。
奥尔梅克文明辉煌成就
不仅如此,科学家发现奥尔梅克人还发明了一种橡皮球游戏,后来这种游戏在整个地区广泛流传,成为各地十分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此种发明无疑又闪现了奥尔梅克人特有的智慧。
奥尔梅克人辉煌的艺术成就表明,他们已经度过了部落时代,进入了阶级社会,并产生了 阶级分化。国家组织开始形成,统治者开始控制民众的剩余劳动,并且能利用剩余物资役使| 和供养一批专门的匠人。奥尔梅克人靠自己耕种作物来获取食物。他们种植的作物以玉米为主,还包括马铃薯和 昆诺阿黎等,奥尔梅克人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玉米的人。
奥尔梅克文明出现在3300多年前,是墨西哥最早出现的较为发达的人类古文明之一,享有中美洲“文明之母”之美誉。奥尔梅克文明的主体为三个文化点:圣洛伦佐文化、拉文塔文化和特雷斯萨波特斯文化。三个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期有先有后,相互衔接。由这三个文化点组成的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墨西哥本地区,而且遍及整个中部美洲地区。中美洲其后出现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以及其他各种文明都与奥尔梅克文明有很深的渊源。
在发现的三个奥尔梅克文明遗址中,圣洛伦佐文化出现得最早,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200 年到公元前900年间;然后拉文塔文化出现了,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到公元前400年;而特雷 斯萨波特斯文化出现最晚,约为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100年。
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并不仅仅在墨西哥地区,还遍及整个中部美洲地区。在中美洲文明 中,有一些共同的因素,比如金字塔和宫殿建造、玉器雕琢、美洲虎和羽蛇神崇拜等。中美洲 其后出现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都与奥尔梅克文明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它们在社会 生活、建筑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体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和历史继承性。有些学 者认为奥尔梅克文明是玛雅、托尔特克等文明的母体,也有可能是姐妹关系。
奥尔梅克文明可能是殷商人后裔东渡美洲建立的
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设想的是19世纪英国翻译家梅德赫斯特。美国学者迈克尔在1968年出版的《美洲的第一个文明》中提出,奥尔梅克文明可能来自殷商。中国商朝的艺术品和中美洲挖掘出来的文物出奇地相似,文明跨洋可能是一个合理的解释。。类似的推论在迈克尔·芤的著作《美洲的第一个文明》中也出现过。他提到:奥梅克人社会的结构与中国商朝很接近,奥梅克的艺术和中国殷商时期的艺术很相似,奥梅克文明有可能和中国殷商文明有某种联系。
在北美沿太平洋沿岸发现的石锚和商周时期的沿海石锚的形、质相似,出土的玛雅祭坛和玉器也和中国殷商时期的玉器有着类似的文化“血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高凯详细分析了这种学说成立的可能性:
一、从人种学来讲,印第安人是黄皮肤黑头发,是亚洲人种。
二、先秦时期,殷商灭国后,殷商的国民被当做奴隶对待,这就提供了向外出逃的“动机”。
三、诗经的《商颂》记载:“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按照郭沫若的解释,相土是商代第十一代王,开拓疆土到了渤海,与海外发生了联系。这证明当时的航运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而在商代一个王妃“妇好”的墓里就发现了7000枚贝壳。
四、洋流为殷商人跨越大洋东渡,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高凯说,北太平洋及附近海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呈顺时针流动的大环流。该洋流自太平洋北赤道附近产生,经吕宋岛北部、台湾东部进入台湾海峡,在舟山群岛交汇,到对马东海,在日本九州南部,有一支分流北上,形成对马海流,该海流经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又经津轻海峡回到太平洋上。这个北上的大暖流也被称为“黑潮”。
殷商人的船只沿洋流到达北纬35°~42°之间时,进入西风带,即便不撑帆,也能顺势快速行至北美大陆西海岸。高凯介绍,北太平洋环流规模巨大,平均宽度150公里,海水流速在每小时3~10公里之间,这对于顺流航行的船舶十分有利。这股暖流,冬天20℃,夏天27℃,比流过的其他流域的水温高6℃~7℃,冷暖流交汇,能带来丰富的渔业资源,为远航提供了食物保障。所以商纣灭亡后,对于早已掌握航海技术、即将成为奴隶的商代亡国者来说,完全有可能利用北太平洋大环流的优势,辗转到北美洲大陆、建立新的海外聚居地。“如果殷商人东渡北美的学说成立,出土文物和人种的相似等问题就容易解释了。”高凯说。
结语:作为人类文明之母的奥尔梅克文明有太多未知秘密尚未揭开,这一比玛雅文明还古老的高度发展的文明究竟是如何消亡还需要等待时间来考证~~
- 0000
- 0001
- 0000
- 0003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