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奈良文化之旅:谜与传说的千年历史,浅谈法隆寺的前世今生
日本虽然说历史很短,但是存在即合理,能发展到今天,日本历史还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也是吸引了我们很多中国游客前往,但是可惜的是,好像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去赏樱、购物之类的,其实日本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很有趣的。这次,我去的是日本奈良斑鸠的法隆寺,这个谜与传说并存的千年古寺,将通过这次世界文化遗产之旅,浅谈法隆寺的前世今生。
奈良法隆寺的前世今生
法隆寺这个寺庙,可能我们中国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但是它在日本是很有名的,它不仅仅是日本第一座申请世界文遗产成功的古遗迹,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筑之一,而与日本古代英雄圣德太子的密切渊源,也让它在千余年来累积了无数的谜团与传说,为人们所着迷不已。
参道与屋瓦特色
走过法隆寺参道,最先进入视线,在最外围迎接来者的南大门就是座国宝了。不像日本其他地方常见的华丽楼门,南大门形式低调,充满奈良的风范。
穿过南大门后又是一条宽阔的参道通向中门。走进这里,一瞬间看不到任何现代之物,完全像穿越时空了一样。如果注意一下这里屋上的鬼瓦,就会发现几乎每一栋建物的鬼瓦都不同,每一张鬼面的表情、造型都精彩至极。
柱子与柱间之谜
参道的尽头是中门,而法隆寺的第一个谜也就在此。日本受“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思想影响,佛寺的柱间(柱与柱的间隔)多为奇数。但法隆寺中门的柱间却是偶数“四”,不管在中文或日语都与“死”谐音,入口也被中柱切成左右两侧。据说这根柱子,是为了封印法隆寺内的怨灵。去年(2019)去世的著名哲学家梅原猛还曾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测:法隆寺是为圣德太子一族怨灵而设计的镇魂之寺!
圣德太子与法隆寺的关系
关于圣德太子,如果有了解隋朝历史的人,就会知道他曾向隋朝送上“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的国书,令隋炀帝大怒,从我们中国方面来看,这是“以下犯上”,但是如果以日本人的角度来看,他却是日本人的英雄,他积极引进隋朝文化及佛教,制定“十七条规定”,使日本文明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但恐怕很少人知道在他死后,其子山背大兄皇子在朝廷斗争中败给了豪族苏我氏。苏我氏更攻打位于今天法隆寺东院伽蓝的斑鸠宫,山背大兄皇子与族人集体自杀。圣德太子作为日本史上数一数二的英雄,其身后却是一场血脉断绝的悲剧。
圣德太子一族灭亡30年后,法隆寺一度燬于火灾。梅原猛便认为后来掌权的藤原氏在重建时为了让太子一族的怨灵不出来作祟,于是将法隆寺设计成一座封印怨灵之寺,更直指这乃是因为藤原氏的始祖中臣鎌足,正是消灭太子一族的幕后黑手!这种离经叛道的假说当然引来许多批判,也并未成为主流的史观,但是不可否认,这种观点的确更增添参观法隆寺的乐趣。
法隆寺和希腊的渊源
来到有着列柱的廊下。法隆寺的柱子有着中身微微膨起的收分线特征,而这也成为另一桩历史公案。明治时代的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考察法隆寺后,认为这种特征与古希腊神殿的柱式相似。他于是主张日本建筑与希腊有着相同的源头,而日本正是东西交流的丝路终点。
为了证实日本建筑与希腊的渊源,伊东忠太与当时建筑界往欧美取经的常识背道而行,从中国往南出发,游历了缅甸、印度、希腊、埃及、中东各地。虽然法隆寺和希腊的渊源终究没有找到直接证据,但是此说却一直流传至今,使到访法隆寺的旅人好奇不已。
日本式“非对称美学”
金堂和五重塔所在的“西院伽蓝”,构成了法隆寺最重要的一块区域。法隆寺的珍贵实在是难以一言道尽。它除了是世界最古老木造建筑,更是日本式“非对称美学”呈现在建筑空间上的先驱。
中韩文化中对美学的概念大多是工整对称,亦表现在空间配置上。中韩的寺院伽蓝常沿中轴线对称,而创立时间早于法隆寺的寺院,如大阪四天王寺等等,也受到这种影响,从中门、五重塔、金堂、讲堂呈直线配置,左右对称。但法隆寺却打破了这种刻板的美学。过了中门之后,看到的是高度与形状完全不同的五重塔和金堂各在一端,呈现出非对称的姿态。这种“法隆寺式伽蓝”成为寺院伽蓝的模板之一,展示出独立于亚洲大陆的日本美学。
五重塔顶端之谜
而法隆寺另一个谜就在于五重塔的顶端了。各位上网搜寻法隆寺一定都会看到“法隆寺七不思议”相关内容。虽然七条之中大部分是夸大或穿凿附会,但其中“五重塔的相轮(塔顶的金属尖端构造)有四根镰刀”,却是千真万确的插在那里。四根镰刀的用意众说纷纭。当然,不免也被视为封印太子一族怨灵的咒术装置了。
不过根据较为可信的史料记述,是因为五重塔曾因落雷而起火,事后便采用五行相克的原理,雷属木,镰刀属金,在相轮插上镰刀来避雷。虽然不如“封印怨灵”这般耸动,但还是充满了神秘色彩。
全境最古建筑“金堂”
金堂是全境最古老建筑,样式与常见受唐宋风格影响的日本寺院有着不小的差异,保留了飞鸟时代的特征。1949年1月26日,一场无名火从金堂内窜起,堂内的壁画惨遭严重损毁。这场悲剧催生了日本的文化财保护法,也让1月26日被定为日本的文化财防火日。
金堂内由东至西供奉了药师如来、释迦如来及阿弥陀如来,各自代表了过去、现世及来世。其中位于正中央的释迦如来,背后的铭文纪录此象是在圣德太子病死之际所制作与太子等身大的佛像。因此更强化了“释迦像即为太子之像,整座法隆寺亦为太子镇魂寺”之说。
圣灵院及大宝藏院
圣灵院
金堂及五重塔东侧相邻的是供奉圣德太子的圣灵院。圣灵院原本是僧房的一部分,后来建物的最前端改建成佛殿,后方仍连结着僧房。院内于平安时代制作的国宝圣德太子木象是一个不公开的“秘佛”,一年中只有每年3月21日,圣德太子忌日的前夜法会里会进行特别开帐,这里的御朱印写的是圣德太子制订“十七条规定”。
大宝藏院
圣灵院后则是收藏着千余年传承下来宝物的大宝藏院。其中包括了在火灾发生之前取下,因而逃过一劫的部份金堂壁画,以及法隆寺代表性的宝物“百济观音”与“玉虫橱子”。
供奉著名秘佛的“梦殿”
最后是东院伽蓝的“梦殿”。曾座落于此的斑鸠宫是圣德太子病故之处,也是其子山背大兄皇子及族人灭门之地。梦殿原本便是为供养太子一族而建立,自然也充满了神秘的传闻。而其中之最便是梦殿之内供奉的“救世观音像”。日本原本就有佛像收纳于佛龛内不公开的“秘佛”信仰,而梦殿的救世观音则是日本数一数二的著名秘佛。
救世观音面容与金堂的释迦如来神似,同样被认为是圣德太子的等身像。但不寻常的是,救世观音像的光背是直接用长钉钉入头部,不仅违反制作的通例,对于佛像来说也是种亵渎。这种反常的作法不免也被认为是镇压怨灵的手段之一。更诡异的是传说雕刻此像的佛师,在佛像完成之后就立刻死去。而鎌仓时代另一名想临摹救世观音的佛师,也在临摹完成前身亡。
救世观音到了江户时代后,便被法隆寺僧由白布包覆,封入佛龛内,此后两百余年再也没有人见过。僧侣们更宣称解开封印将触怒圣德太子的怨灵,会遭到天谴并招致地震等灾害。直到明治时代,东京大学的美籍教授恩尼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受文部省委托,与他的学生,日后的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一同调查近畿古寺社时,才让救世观音重见天日。
根据记述,寺僧拒绝不了坚持开封的两人,纷纷自梦殿走避。费诺罗萨亲手用钥匙满是锈蚀的锁头解开后,积满尘埃的佛龛内竟窜出了受惊的蛇鼠。除去累积了两百余年,多到令人窒息的尘埃,打开卷覆在佛像身上的白布之后,闪烁着金色光芒的救世观音终于出现在眼前。
费诺罗萨在记述中表现出当时的激动:当最后一块包覆的布终于除去后,这座全世界独一无二,令人惊叹的雕像,经过了数个世纪总算出现在我们眼前。冈仓天心也写下回忆:看到七尺余高的佛像,手持宝珠庄严的伫立,这可谓一生最大的快事。附带一提,这两人后来都活了20年以上才去世,应该没有受到诅咒。
现在救世观音每年春秋两季皆有为期近一个月的特别开帐,一年中公开的总日数甚至长过许多其他的秘佛,要亲眼目睹这座充满传说的佛像已经不再困难,甚至也不再那么神秘了。不过当隔着木栏远远看到救世观音在幽微的梦殿深处之中露出谜样的微笑,仍彷彿能感受到一丝奇异的灵气。
推荐美食:柿叶寿司
法隆寺境内颇为辽阔,旅人们走过一趟相信也累了。如果需要补充体力的话,推荐至参道上的150年老字号“平宗”一尝奈良代表性的乡土料理“柿叶寿司”。柿叶寿司以腌渍过的鲭鱼或鲑鱼等为主要材料,和醋饭一起押制定形后以柿子叶包裹起来。柿子叶不但具有杀菌效果,也会让寿司带有独特的香气。由于适于常温保存,要外带回旅馆当消夜也很合适。
充满各种神祕的法隆寺,在走过一千多年后,依然以古老的姿态将飞鸟时代之美带到现代人的眼前。而那些曾令古人畏惧的怨灵传说,在经过漫长的时光淬鍊后,反倒成了一种历史的浪漫。
如何前往
由JR法隆寺站徒步约20分或搭乘往法隆寺参道的公交车,并于法隆寺参道下车;由JR王寺站(北口)搭乘往国道横田至法隆寺前的公交车,并于法隆寺前下车;由近铁筒井站搭乘往JR王寺站的公交车,并于法隆寺前下车。
那么,不知道你觉得这个法隆寺怎么样呢?其谜与传说的千年历史有没有吸引到你呢?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找一个机会来这里游玩一下吧!欣赏一下日本建筑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看看跟我们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什么不一样,相信会让你不虚此行的。
- 0000
- 0000
- 0000
- 0001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