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下有条“老巷子”
六盘山下有一个声名鹊起的老巷子。“老”,已成为那里的资源,几乎每天都在孕育新财富。
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毛泽东在六盘山上吟诵的《长征谣》、并在此后多次修改以《清平乐·六盘山》定稿的名篇,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六盘山的知名度。隶属于隆德县城关镇、曾被称作红崖村的老巷子,就在六盘山脚下,距隆德县县城仅有1千米。别看它总共才有98户、300多口人,巷道也短到只有几百米,但它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即使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每年也有几十万人慕名远道而来。
在久闻其名之后,我也走进了这个老巷子,领略它的风采,感受它的魅力。
老巷子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老。老,也是它给人们留下的突出印象。村里许多景物都显示出岁月的沧桑,随处可见的石础、石阶、石碾、石磨、石磙、石雕、石刻,都有“老”的特征;土墙、戏台、楼阁、巷道、古钟、枯井、照壁、砖雕,木椅,都是“老态龙钟”。举目四望,处处都“显老”。但是,老巷子的“老”,却“老”得有格调、有品位。实物虽“老”,却让人感受不到“苍老”“衰老”,相反,却让人看到了新奇、新意和勃勃生机,让人感叹这是一个充满吸引力和发展机遇的地方。
人们眼中看到的“老”,还不是老巷子最老的。比这些实物更古老的,是老巷子的历史。早在北宋年间,这里就建县了,随后就有了这个老巷子。老巷子,也曾是宋金交战的一个战场。此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附近安营扎寨,最终也病死在六盘山中。明末李自成率领起义部队攻打过隆德县城池,也以此为据点。新中国成立前夕,老巷子又几度成为国共争夺战略要地的指挥中心。尤其令人珍视的是,老巷子里至今还留下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遗迹。
1935年的秋天,先期长征的红二十五军途经这里,先遣部队曾在老巷子宿营。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率领下攻克了隆德县城后,在这里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老巷子也因此有了红色的印记。如今,当年开会的遗址仍在,不仅断垣残壁上留有清晰的标记,而且在土墙前辟为“红军小广场”,“红崖村”也增添了一抹红色,留下了一段值得重视的历史。
古老,往往承载着文化;如果没有文化,古老就只是一个空壳,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老巷子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承载了文化、展示了文化,而且传播了文化、弘扬了文化。
老巷子目前陈列的实物丰富多彩,承载着各种文化:耙、犁、耱、叉等农用机具,展示的是当地的农耕文明;石刻、石雕、砖雕、古楼,展示的是前人高超的石雕技艺;书画、剪纸、刺绣,折射的是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戏台、书画坊、文化墙,透露的是当地人的志趣爱好;就连老磨坊、土羊圈、老民居、老水井,也都可以让人了解六盘山人家一个时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老巷子里现存的每一件实物,几乎都能激起参观者的遐想,让人产生时光穿越之感,窥探100多年前当地人的生活状态。
走在老巷子的巷道里,到处都可以发现文化、接触文化。别看老巷子很短,但落户其中的艺术场馆、书画店铺却不少,简直是当地民俗文化的大观园。其中,有些场馆不仅达到了一定规模,而且有不小的影响力。随便走进其中的一家,会发现那里到处都藏龙卧虎,也会认识当地的许多文化名人。这些农民画家、书法家和剪纸、刺绣艺术家,不仅让参观者欣赏他们以往创作的杰作,而且会让人在现场一睹他们的技艺和绝活,也常常能激起人们的啧啧赞叹。
老巷子承载、展示、传播的文化,与隆德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
地处六盘山下的隆德县,虽然地域面积不足1000平方千米、人口也不到20万,论面积、论人口、论经济总量,都是不起眼的小县,但是,如果论文化和历史,它却是个当之无愧的大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途径之地,隆德县不仅文物古迹众多,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书法、绘画、剪纸、刺绣、泥塑、砖雕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县级的“非遗”传承人,而且各种艺术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据统计,全县仅书法爱好者就超过了万人,相当于20人中就有一位。2008年,经过北京专家严格的考评、验收,隆德县成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中国书法之乡”。现在,全县所有的中小学都开设书法课,这个传统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
热爱艺术、专研艺术,在隆德县蔚然成风,老巷子浓郁的文化氛围,就是隆德县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男学书法、绘画,女学剪纸、刺绣,”在老巷子已成为一种时尚。如果没有一点“看家本事”,人们都会觉得脸上无光。
老巷子是2011年开发、2017年对外开放的,很快便成为一个旅游区。当地有关部门在保护原来的村容村貌、保存原住居民生产、生活场景的基础上,整合了老巷子的历史、文化资源,恢复了一些以“老”为主要特征的景物,维修、加固了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那里承载厚重历史、独特文化的实物,也因此而大放异彩。如今,老巷子人文历史、民俗特色、自然环境的优势和特色愈加突出,继承传统、弘扬文化、脱贫富民的综合效益也显现出来了。
短短的一条巷子,现在居然有12家书画、剪纸、刺绣、宫灯、美术经营户,有5家旅游商品店,有20余家特色小吃、农家乐,精品民宿、农家小屋也有10余家。老巷子吃、住、玩、学一条龙的旅游项目,已带动当地300多人就业,旅游收入也年年增加。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在外打工的游子纷纷返回老巷子,很快就“大施拳脚”。在自己的家乡,他们不仅可以在艺海遨游、干自己自小就喜欢干的事,而且有了高于外出打工的收入。“吕持之画室”的主人就自豪地告诉参观者:他的画作可以卖几百元乃至上千元,全家6口人的生活用度早已不成问题了。最让他自豪的,还是他的两个女儿,不仅都考上了大学,而且因为从小就受到了艺术熏陶,所以在大学都选修了美术专业,令人对她们的未来充满着期待。
这就是老巷子,一个将“老”转化为财富、在文化上大做文章、且做得很漂亮的地方。
老巷子的开发利用,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老,不一定代表僵化、落后,也不应该轻易就废弃、拆毁。老,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
最近几十年,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热衷于大拆大建,结果城市倒是旧貌换新颜了,但百年以上、甚至五十年以上的老建筑都很难看到了,如果没有钟鼓楼之类的建筑,真不知这样的城市怎么撑得起“历史”、又怎么让人看到它的“文化”,又怎么相信它是“历史文化名城”?在此,我们有必要向城市的决策者们建一言: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经营中,不要一味地喜新厌旧,不要见啥拆啥,不要看旧的东西不顺眼,更不要以大拆大建为政绩。珍惜老物件、保护老建筑,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可见的历史”“可感的文化”和时代的印记。
我们希望,多留下一些“老巷子”,也希望所有“历史文化名城”都有类似的“老巷子”!
作者:庄电一
编辑 |张 怡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