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召开2022年度项目汇报会
2月11日至12日,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召开2022年度项目汇报会,由知名专家、各上级文物主管部门领导和媒体记者参会。会上共汇报了11个项目,包括考古发掘、文物修复、科技考古、公众考古等内容。
会议分为汇报点评和现场指导两个阶段。汇报点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与会专家对11个项目逐一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各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和市文物局有关领导对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现场指导阶段,专家们实地查看了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苏羊遗址、古城村遗址,详细了解了遗址的有关情况,与考古队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考古发掘、研究阐释和保护利用等工作予以悉心指导。
11个项目的基本情况如下:
1 栾川龙泉洞旧石器遗址2022年度发掘汇报
龙泉洞遗址位于洛阳市栾川县龙泉山公园内庙坡南麓。
2014年至今,洛阳考古院联合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在龙泉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遗址发掘总面积约20平方米,发现有1处灰烬及5处用火遗迹。遗址发掘出土的标本目前约40000余件。
2022年主要工作是对布方区域第五大层进行发掘,全年发掘深度约60厘米,发掘区域已全部露出基岩,2022年共发现标本约4300余件,出土遗物主要是石制品、动物化石和人工骨制品。通过发掘已经基本完成对这一批探方的发掘工作,初步了解该区域为整个遗址区的东南部洞口部分,属于古人类制作石器及生活生产的区域。
发掘区域的文化层显示古人类在该区域连续活动。出土制品的原料以脉石英为主,打片以锤击法为主。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碎片和搬入石材等,其中工具以刮削器为主。龙泉洞遗址的石制品体现了中国旧石器晚期石器以小型为主的北方主工业特点,体现了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传统。遗址年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既有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又存在骨器以及用火遗迹等,对于研究豫西地区旧石器晚期文化面貌,探索东亚地区古人类发展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宜阳苏羊新石器遗址2022年度调查发掘汇报
苏羊遗址位于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和下村,遗址坐落于洛河南岸的二级、三级阶地上,北临洛河,南望熊耳山。遗址东西宽970米,南北长1050米,面积约60多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5米以上。
通过对苏羊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了人工环壕、生活区、墓葬区、人工湖沼等重要遗迹现象,基本弄清了遗址的分布范围、聚落功能区划分等情况。
在聚落考古理念的指导下,依托“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重大项目,对遗址的核心生活区、墓葬区、人工环壕进行了发掘,目前共计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发现了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遗存,其中以仰韶时期为主。发现仰韶时期人工环壕、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瓮棺葬、多人埋葬坑等重要遗迹。通过调查、勘探发现了龙山时期墓葬区,面积约1.5万平方米,目前在此区域发现300余座排列整齐的墓葬。
同时开展碳十四测年、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同位素分析、古DNA等方面的多学科研究工作以及揭示这一时期多元文化交融和社会复杂化状况,助力中华文明起源研究。
3 偃师古城村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2022年度)
偃师古城村遗址位于偃师古城村西,洛河之北,与二里头遗址宫城区北边界直线距离约1.6公里,距东北方向的偃师商城遗址直线距离约6.8公里,距西北方向的汉魏洛阳城遗址直线距离约6.5公里。2021年-2022年发掘面积为1500平方米,清理遗迹现象主要有灰坑、灰沟、墓葬、水井、沟槽等。其中二里头文化时期遗迹主要有灰坑、水井和沟槽。出土遗物以陶片为主,可辨器型有深腹罐、圆腹罐、大口尊、瓮、刻槽盆、小方鼎、器盖等。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弦纹、附加堆纹、刻划纹、麻点纹等。
东西走向沟槽长约1670米,宽约10米,深约2.23米,填土为花土,呈坡状堆积,被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灰坑打破,推测应为二里头文化晚期的一处大型工程设施。
偃师古城村遗址考古工作的开展,可以为确认二里头遗址的范围、都城结构与布局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同时对研究洛阳地区夏商时期聚落形态、社会结构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4 河南伊川徐阳墓地2022年度考古发掘与收获
徐阳墓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一带,伊河支流顺阳河自西向东穿过墓地。墓地所在周边皆为低山丘陵,其西为陆浑西山,北为鹿蹄山。
徐阳墓地已发现墓葬呈扇形分布在以徐阳村为中心的四个区域,编号为A、B、C、D,截止目前已发现墓葬600余座。其中贵族墓主要分布在A、C区,平民墓主要分布在B、D区。此外,在墓地西部还发现城址1座,据考古发现,并结合《水经注》等文献记载,推测该城址为两汉时期陆浑县县治所在。
截至2022年底,在A、B、C、D四个区域内发掘清理东周墓葬180余座,车马坑6座、祭祀遗存7处,西周、唐宋时期墓葬18座。墓地主体遗存为东周时期墓葬及陪葬车马坑等。
2022年,主要开展了对搬迁墓葬(AM15)及陪葬车马坑(AMK2和CMK2)的清理、D片区小型墓葬的清理、疑似生活居址——南留古城遗址局部区域的发掘和伊河支流干河流域的考古调查等工作。
综合历年清理的各类型墓葬及其陪葬车马坑特征, D区小型墓葬的发掘更多体现出徐阳墓地葬俗的多样化特征,丰富了我们对墓地文化内涵的认识。同时,通过对周边区域相关遗存的调查,为今后探索陆浑戎居址信息提供了线索。
5 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2022年度工作汇报
白草坡东汉陵园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东北,属于洛南东汉帝陵的组成部分,位于洛南陵区核心区域的北部。陵园遗址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除帝陵封土和地宫外,陵园内还分布着石殿、钟虡、寝殿、园省、园寺吏舍等陵寝建筑。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于2006—2007年配合郑西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发现,并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发掘。2017年陵园遗址发掘工作重启并持续至今,先后揭露内陵园北门址、东门址,以及“园寺吏舍”和“钟虡”建筑单元局部。根据出土的卷云纹瓦当和“光和三年造”纪年石器,初步判定陵园始建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以及陵园的整体布局,推测该陵园主人为东汉桓帝刘志。
2022年度主要发掘区分两部分。一是对“钟虡”单元进行了补充发掘,该建筑单元已完整揭露,布局较为清晰。“钟虡”位于封土和“石殿”的东南侧,由一处台基式建筑和一处房屋建筑组成。台基式建筑呈南北向长方形,夯土台基内部发现南北排列的大型石柱础,柱础边长0.9米,距现存台基顶部约2.2米,故推测该建筑为悬挂大型乐钟所设,应为陵园内的礼制建筑——“钟虡”。二是对“石殿”进行了局部发掘。根据勘探结果,“石殿”为一处边长约80米的方形高台式建筑。本年度主要揭露“石殿”的东南角,发现夯土台基、散水、通道等遗迹。在石殿东侧发现一条东西向道路,与内陵园东门址内道路对应,应为内陵园向东通往外陵园的主干道。
6 帽郭村安置房一期工程考古工作汇报
2022年,在配合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帽郭村安置房一期工程建设中,共发掘清理古墓葬10座。其中汉墓5座,晋墓1座,唐墓4座,共出土随葬品56件(套),包括陶罐、陶盆、陶塔式罐、陶俑、瓷碗、瓷罐、瓦当、铜弩机、铁镜、铁犁铧、铜钱等。
此次发掘的墓葬中,编号为C3M3094的东汉黄肠石墓规模较大、等级较高。该墓为砖石混合结构,墓道南向,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侧室、耳室、过洞等部分组成,砌筑墓室所用的条形砖长48厘米,通体磨光,券顶多采用“扇形”砖。甬道、过洞、后室均用黄肠石和条形砖混合砌筑。前室棺床的东侧残存青石材质的栏杆构件。墓葬盗扰严重,出土镇墓瓶、铁镜、铁锛、瓦当等遗物十余件。根据墓葬形制和规模推测,墓主身份应在郡守或列侯以上。
7 洛阳孟津朱仓北朝墓考古工作汇报
2022年10月,洛阳考古院在小浪底南岸灌区建设项目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由3座墓葬组成的北朝时期家族墓。
墓葬位于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朱仓村东北部,3座墓葬东西向呈“品”字形排列,墓道均位于墓室南侧,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自东向西编号为M260、M261和M262。3座墓葬共发现2套围屏石床,同时还有完整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墓葬的年代初步推断为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
M260的围屏石床由4块石屏风、1对石刻子母阙及石床组成。每块石屏风各有3幅图像,共计12幅,局部涂朱贴金,图像雕刻做法为减地平钑。除1幅似为男性墓主人外,其余内容为“郭巨埋儿” “老莱子戏彩娱亲” “秋胡戏妻” “临深履薄”的孝子、列女、高士故事及墓主出行仪仗图案。石床外侧共计11幅图像,内容为畏兽等怪异神兽图案,床腿两侧为狮子图案,中间为兽面图案。
M262围屏石床结构同M260,但未配子母阙。石屏风未见墓主人图像,内容为“董永七仙女” “郭巨埋儿” “孝孙原榖” “伯俞泣杖”孝子故事及侍女持帐出行图案,石床上部为高浮雕双层莲瓣,莲瓣全部贴金并有红绿彩绘,外侧9幅图像,内容为畏兽、翼兽、千秋万岁和兽首衔莲图案,床腿两侧为狮子图案,中部为莲花火坛图案。
M261未发现有围屏石床,但甬道内出土部分石棺头挡残块,经清理拼对,发现有神人、门吏、畏兽等图案,局部涂朱贴金,推测该墓应该使用石棺作为葬具。
此次发现的3座墓葬使用的葬具及随葬器物,反映了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汉化政策的影响以及鲜卑民族的传统,为研究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8 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2022年度考古工作汇报
正平坊遗址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赵村北,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2020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和洛阳考古院联合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并取得了重大收获,明确了正平坊的四至、结构及其与周围里坊的位置关系,还发现了坊内三处大型院落基址。
为进一步探索坊内建筑布局,在坊的西北隅、东南隅及东北隅开展发掘工作。其中,工作重点围绕西北隅中轴线开展,此区域属于Ⅰ号大型院落分布区。经过一年的工作,基本摸清了Ⅰ号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布局情况。
建筑布局是以殿基为主体,以轩廊围合的多重递进式院落。院落北门与院墙平面呈“凹”形结构,北门台基基础(F16)规模宏大,台基南北两侧有宽大的踏道,门址以南有东西通道,通道南侧还有一处门址(F28),此门址规模较小,门内(南)院落中心为F21殿基,此殿基规模最大,平面呈方形,边长40米左右,台基南北两边分别设左右踏步,殿南左右两角向外伸出八字形轩廊基础;殿基以南有长方形门址基础(F20),面阔36.72米,进深22.46米,门址基础南北两边中部各设一个踏步,南踏为一踏双阶,中心为丹陛,丹陛用莲花砖铺面,再向南有一略小殿基(F17), 其平面呈长方形,面阔29.54米,进深27.94米。殿基东西两侧有连廊基址,连廊将殿院隔开,形成前后两院,前院较宽,后院较窄,殿院南廊中部门址(F26)保存较差。
Ⅱ号院和Ⅲ号院位于正平坊东南隅偏南,为一处大型院落内的两个小院,两院东西并列,Ⅲ号院位于东部,东邻东侧坊间路,院落由夯土墙围合,内侧抹白灰墙面。F18为院内大殿基址,殿基面阔45.88米,进深27.03米。Ⅲ号院西侧为Ⅱ号院落,两院之间由南北向夹道相隔,Ⅱ号院落以F4殿基分隔出前后两院,前院由轩廊围合,后院用夯土墙围合,院南左右两侧各有一平面呈正方形的建筑基址,基址位于院内中部偏北,南侧设左右踏步,北侧中部设一个踏步。
通过此次发掘,更进一步表明了正平坊内部院落布局和建筑的具体结构,尤其是西半坊大型院落的发掘,展现出以大殿为核心的多进式庭院布局形式。根据文献记载,正平坊内有唐代孔庙、国子监及太平公主宅(后改为安国女道士观)等高等级建筑,为研究隋唐时期里坊规划管理制度和建筑布局模式提供了重要材料。
9 走进考古 触摸历史——2022年度对外展览与公众考古工作汇报
洛阳考古院从2013年至2022年,在北京、新疆、湖北、江苏、浙江、福建、辽宁等地博物馆举办了60余场专题文物展览,均受到了社会各界民众与媒体的好评。
2022年全院共举办文物对外展览九次。其中独立承办临展六个,参与协作展览三个,全年对外展出文物共计1278件(套)。同时积极配合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单位的工作,为其涉外合作展览提供一定数量的文物展品。
2022年考古院继续推进“考古进校园”“考古进社区”“我是小小考古家”“考古队员面对面”等公众考古工作。开展探源中华文明,发掘河洛文化的“考古洛阳 读懂历史”系列直播活动共6场,场均播放量达百万人次。与洛阳日报社联合举办“大河遗珍——洛阳孟津黄河河道汉墓考古成果直播”活动。苏羊遗址参与拍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寻古中国·河洛记》,深度传播河洛文化。举办“世界文化遗产日”公众考古特别活动,组织当地民众近距离体验和参观苏羊遗址、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古城村遗址等考古现场,广泛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招募考古院第一批考古志愿者,并利用“小手铲”课堂开展系列社教活动。
10 铁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工作汇报
2022年4月文物修复中心开展了院藏铁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这批铁器共116件,存在明显的锈蚀、断裂、裂隙、变形、矿化、点腐蚀、层状堆积等病害,需科学的保护修复。
为进一步了解这批铁器状况及制作工艺,对其进行了科学检测,如X荧光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X射线探伤分析及金相组织分析等。
根据这批铁器的评估结果,文物修复中心针对不同病害制定了科学详尽的保护修复方案,并严格按照技术路线与保护修复方案实施本次保护修复工作。
清理表面污染物:将器物放于去离子水中浸泡,用棕毛刷轻轻刷洗。
除锈:先用刻刀、锤子等工具剔除表面硬结物;然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加去离子水清洗。
脱盐:在氯离子自动清洗机中加入5%的倍半碳酸钠溶液进行脱盐除氯。大型器物则采用郑州大学研发的氯离子自动脱盐设备。
粘接加固:腐蚀结构疏松部分,使用加固剂加固。
缓蚀:在表面涂刷2%BTA乙醇溶液。
封护:在表面涂刷B72丙酮溶液。
做旧:选用可逆、环保的虫胶漆调和矿物颜料进行作色,以达到同原器物颜色近似。
通过此次保护修复,这批铁器基本恢复原貌,阻断了活动病害及可诱发病害的发展和蔓延,增强文物的稳定性,便于后续的陈列、保管和研究。该项目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将传统的修复技艺与现代文物保护科技的力量相结合,让历经岁月沉淀的文物重新焕发光彩。
11 洛阳林校车马坑出土铜器的科技分析
洛阳林校车马坑是洛阳地区发现的西周早期遗存,出土了大量造型精美的铜兵器及车马器,本项目选取有代表性的13件铜器标本进行了金相学、合金成份分析、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结果显示合金材质是红铜和锡青铜,锡青铜为主体。金相分析显示铜器均为铸造组织。洛阳林校车马坑铜器至少存在两处铜料来源,其中一处使用了殷墟二期、三期使用过的矿山,并且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出土青铜器更多地使用了锡青铜,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表明了西周早期成周王都对铜矿、锡矿金属资源的控制与大量使用,从资源、技术、文化因素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成周铜器与殷墟铜器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从技术角度研究成周与殷墟之间的密切联系、传承及商周王朝的交替、中原与周边的辐射与交流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
编辑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