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全文发布
大/博/物/馆/计/划
2022-2025年
202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迎来建馆七十周年。12月12日,上海博物馆发布《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根据这一计划,上海博物馆将以建馆70周年、东馆建设为重要契机,建成“一体三馆”基本格局。现全文发布如下:
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
(2022-2025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国家文物局、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决策部署和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布局,上海博物馆将紧扣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题主线,以建馆70周年、东馆建设为重要契机,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的指导下,精心谋划推出“大博物馆计划”,以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姿态,确立“大使命”,实施“建设大场馆、引领大科创、配置大资源、打造大品牌”战略,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一带一路”文明交流全球核心博物馆、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奋力推进新时代上海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实践,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上博样本”。
壹
发展基础
上海博物馆于1952年12月21日正式开馆,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楼。1959年,迁入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1972年起,开国内博物馆风气之先,将综合陈列改为中国青铜器、中国陶瓷、中国绘画等专题陈列,奠定了上海博物馆常设陈列的基本模式。1996年10月12日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全面建成开放,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展陈形式,使其成为全国文博界的标杆。1997年入选第一批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进入21世纪之后,上海博物馆进入快速发展期,海内外影响力持续提升。200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在上海博物馆召开,通过了《上海宪章》;举办了“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顶级盛会。2008年3月起,上海博物馆实施全面免费开放;入选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和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0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2010年起,国家文物局对全国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进行了综合评估,上海博物馆综合得分连续五年排名第一;上海博物馆还积极投身上海世博会建设及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二十二届大会筹办工作,在更广阔的舞台扩大中国文博的国际影响力;2010年12月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非凡十年,上海博物馆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15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在浦东新区建设上海博物馆东馆的重大决策,标志着上海博物馆发展又迈入了新时代。2019年起,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推出了“上海博物馆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行动计划”等。预计2023年年底前后,上海博物馆东馆将建成开放。之后,人民广场馆也将迎来整体更新改造升级,位于杨浦滨江以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核心的考古主题博物馆(以下简称北馆)启动建设。
(一)上海博物馆是我国文物藏品保管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102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4余万件,文物收藏包括32个门类,藏品体系种类齐全、系统完整,被誉为“包罗中国古代艺术万象”的顶级艺术博物馆。此外,还收藏有近万件外国文物和艺术品。依托馆藏文物资源,上海博物馆在文物学与艺术史、考古学、博物馆学等领域均确立了学术领先地位,学术研究成果丰硕。上海博物馆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的博物馆之一,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重点科研基地”,文保科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项23项、2项文物修复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0年,上海博物馆经批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上海博物馆是“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的重要窗口
上海博物馆将文物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既传承弘扬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积极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自人民广场馆1996年开放至今,举办了160余个馆内特别展览,屡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作为沟通中外、增信释疑的文明使者,自1976年至今,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70余座城市,举办或参与了150余项精品展览;与大英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等10余家国外知名博物馆签署合作协议,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开展海外联合考古、技术合作,拓展“一带一路”博物馆人文交流与项目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三)上海博物馆是中国文博改革创新和示范引领的重要标杆
上海博物馆作为我国最早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博物馆,拥有中国博物馆界第一个在新馆建设中募集到海外捐赠、第一个拥有海外基金会等多项“第一”。作为中国博物馆数字化的开创者,在数字展览、管理平台建设等新技术应用方面敢于探索、实践,屡获文旅部科技成果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作为中国最早探索文创产品开发和经营的博物馆,形成了系统完整、特色鲜明的文创开发和营销服务体系,发挥了行业带动作用。社会教育服务因其创新性和社会影响力,在中国文博界起到示范作用。近年来,年均组织公众活动约800场,并牵头实施文旅部“长三角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等。
(四)上海博物馆是中国文博人才聚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
上海博物馆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并在书画、青铜器、陶瓷器、工艺品的鉴定和传统修复技术、珂罗版印刷技术和古籍修复技术等方面传承有序。科研人员354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79人,包括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文化部优秀专家等。此外,上海博物馆历来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在近年获批的各类项目中,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为青年科研人员主持。
贰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上海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着力点,坚定文化自信,掌握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深化交流互鉴,推动上海博物馆的各项工作融入发展大局、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带动上海乃至全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积极贡献。
(二) 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人民城市的精神品格,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观众友好型”博物馆,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强的文化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开放共享融合。坚持开放包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积极拓展社会力量参与路径,多措并举推动博物馆资源共享,让文物“活”起来。实施“博物馆 ”融合发展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破除体制束缚,深化改革举措,优化治理结构,强化部门协同,激发创新活力。完善文物科技创新生态,注重学术研究,加快推进文物前沿领域科技攻关和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和跨学科合作,推动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提质增效。
——坚持国际一流视野。对标对表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按照一流设施、一流藏品、一流人才、一流服务的目标,打造高效能场馆治理、高品质展览教育、高质量艺术征藏、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新格局,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叁
使命与目标愿景
(一)立馆使命
上海博物馆通过收藏、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中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为公众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更有深度和温度的体验,打造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和人类文明的“百科全书”。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上海博物馆以构建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为主的东馆建成开放;以特展主题展为主的人民广场馆整体更新改造升级;以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核心的北馆启动建设,“一体三馆、全城联动、特色清晰、相辅合璧”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一带一路”文明交流全球核心博物馆、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软硬实力更加强劲。开放场馆总规模、观众接待总量等指标力争跻身全球博物馆前十行列,藏品体系和总量更加丰富,将上海博物馆打造成为凸显城市神韵魅力的核心地标。
——文化供给更加多彩。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高品质展览和教育活动丰富精彩,市民文化参与度、满意度显著提高,使上海博物馆成为市民游客文旅休闲的首选地、人民城市的文化会客厅。
——科研能力更加拔尖。全国文物科技的创新中心、世界文博科研的前沿阵地、全球文博人才的聚集高地建设目标初步实现。
——品牌效应更加彰显。社会知名度和海外影响力显著提升,“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做深做实,稳步保持上海博物馆在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位居最前列。
——改革创新更加深入。改革任务逐步落实,体制机制顺畅、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创新创造活跃,为全国乃至全球博物馆事业发展贡献上博智慧、上博方案。
(三)发展愿景
未来,上海博物馆将构建“3 X”新发展格局,即以人民广场馆、东馆、北馆为核心,在海内外设立若干分馆,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博物馆文化品牌。
力争到本世纪中叶,着力将上海博物馆打造成为全球艺术的顶级殿堂、国际文博的学术高地、文旅融合的卓越典范、人民城市的重要标识以及文明互鉴的形象大使,真正成为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世界一流博物馆。
肆
主要任务
(一)建设大场馆,打造更具全球标识的文化地标
2022年,上海博物馆继续推进东馆工程和展陈建设,夯实软硬件基础。到2025年,东馆新馆建成开放、人民广场馆改造升级以及北馆启动建设。在此基础上,实施藏品扩增计划,推动对外服务与对内管理的智慧化系统建设,以高品质的展教服务与博物馆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完善场馆条件,提升征藏力度
一是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改造升级以及东馆、北馆相继建成开放后,三馆馆舍建筑总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米,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博物馆“航母群”之一,预计年观众接待总量超过600万人次,将跻身世界博物馆前十行列。二是上海博物馆东馆展陈以常设展为主,将为观众呈现海内外体系完整、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叙事生动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以及海派与江南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互动体验等四大系列。其中,青铜馆、书法馆、绘画馆、印章馆是海内外唯一的常设通史陈列。三是人民广场馆定位以特展、主题展为主,重点举办馆藏轮展、文化主题展,并引进国内外大型特展,保持经典文化地标热度,使观众常看常新。四是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把北馆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古船与考古博物馆、全球一流水下考古的研究中心、国际航运贸易中心的展示窗口和人民城市“生活秀带”的文化地标。五是实施藏品扩增计划。2023年将启动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空间艺术的全球征集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外国文物艺术品和现当代经典艺术品的征藏力度,有效完善和丰富藏品体系。
2. 聚焦分层分众,提升教育功能
一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理念,不断完善场馆公共文化服务及教育体验功能,分层分类为观众提供不同的观展内容和体验,加强对老年观众及特殊人群服务功能的全覆盖。二是制定博物馆教育服务标准,丰富博物馆教育课程体系,设立教育专员,通过馆校合作等形式,为大中小学生开展学生研学实践活动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加强对中华文明的研究阐释、教育普及和传承弘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化市民修身行动,培育人民精神力量。全力打造面向学生、都市白领、创业者、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等不同对象的“上博学院”,开设精品文博艺术课程,办好“社会美育大学校”。四是建设教育项目库,持续做好线上教育资源的整合,以上博讲坛、江南文化讲堂、系列学术讲座等品牌数字资源为基础,开办文博“空中大课堂”。同时,继续推出精品网展、展厅虚拟之旅等项目,打造“永不闭馆”的博物馆云展览。
3.推动数字转型,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推进上海博物馆智慧博物馆“3M”体系建设,即基于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藏品智慧保护(AIM)、基于场馆运营可视化的智慧管理(BIM)和基于观众体验度的智慧服务(CIM)一体化系统。二是探索使用公共服务智能机器人、移动交互应用和智能呈现体验专用装备等,提供全息展示、指尖触达的创新体验和公共教育,坚持把专业化表达、艺术化呈现和大众化普及紧密结合,以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实现高品质文化服务,打造国内外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典范。
(二)引领大科创, 建设文博创新创造的战略高地
2022年,上海博物馆将充分发挥行业示范引领、改革攻坚作用,建设更具学术高度、创新活力、社会影响的“大科创”模式,打造学术高地。到 2025年,基本实现建成全国文物科技创新中心、世界文博科研前沿阵地、全球文博人才聚集高地的目标,为中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赋能增彩。
1.建设学术高地,提升科研实力
一是继续推进文物学与艺术史、考古学、文物保护与修复、博物馆学等四大支柱学科建设,并拓展形成“一带一路”、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等新型交叉学科。二是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与20余家国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应用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机制。三是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科、自然基金重大项目示范性研究和应用。开展文物前沿科技研究,在现有文物保护科技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聚焦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推动文物修复、预防性保护、实验室考古、水下考古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应用转化,着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
2.推动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实践
一是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传播,及时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展览、教育、外宣资源,不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和叙事能力。二是开展政策咨询研究,将文博科研工作主动融入国家和城市发展大局,提高博物馆科研人才和科研成果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影响力。三是积极策划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顶尖博物馆M20 大会”(名称待定),举办各类高规格学术研讨会等,提升上海博物馆在国内外博物馆界的综合影响力,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四是定期出版《上海博物馆集刊》《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上海文博论丛》等权威学术刊物,陆续推出“藏品研究大系”“典藏丛刊”“学人文集”等系列学术出版物以及知识普及类读物,不断扩大博物馆在学术引领、文化传承、艺术普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完善顶层设计,抓好人才建设
一是推动制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科研工作中长期规划,明确战略重点、目标、任务、抓手。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科研考核管理办法》,建立运行规范、评价科学、激励有效的管理体系以及收入分配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二是拓宽人才培养机制,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培育跨领域、跨学科创新团队。加大科研人员国内外学术考察、培训进修、交流深造等力度,加快培养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同时,继续承办好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馆协会委托的全国博物馆新入职人员培训班。三是通过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招聘、引进全球范围内优秀人才,将博士后工作站、客座教授(研究员)、学术顾问机制等作为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推进“产学研用”合作的重要抓手,逐步打造全球文博人才近悦远来的“蓄水池”“强磁场”。
4.探索创新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进博物馆发展理念、技术、手段、业态创新,破除体制机制束缚,释放发展活力。完成新一轮事业单位三定方案改革,加强统筹兼顾、协同创新,激发内部澎湃动力。二是完善上海博物馆理事会决策咨询运行机制。加强学术委员会对学术业务工作的咨询、指导和支撑。推进设立上海博物馆文化发展基金会,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助力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上海博物馆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及博物馆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上海市博物馆协会会长单位的行业带动作用,推动博物馆事业共同繁荣和高质量发展。三是创新策展人制度,健全文创激励机制,加大市场化运作水平和自我造血功能,积极推动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创新,努力引领博物馆行业的新一轮创新发展。
(三)配置大资源,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叙事能力
2022年至2025年,上海博物馆将发挥在国内国际“配置大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文化话语权。做深做实“以物论史”“以史增信”两篇大文章,做强“何以中国”“对话世界”“百物看中国”三大系列展览品牌。强化跨区域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持续深化长三角文博一体化发展。助力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跨国家、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同创新机制,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构建大格局,谋求新作为,建功新时代。
1.整合国际国内资源打造系列大展,推动文明互鉴
一是策划推出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大展。在市文化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博物馆将联合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物局和文博机构,今后至少连续5年举办“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大展,系统深入展示我国考古工作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突出成就,着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二是策划推出聚焦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与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法国卢浮宫等世界知名文物艺术机构合作,每年从海外引进高质量的展览,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
2.推进全城与长三角地区文博一体化发展,强化区域合作
一是全面推动与全城近160家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机制协调,助力上海打造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博物馆之都”。二是依托上海博物馆牵头成立的“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长三角博物馆文创联盟”以及“长三角博物馆协会(学会)战略合作机制”,深入实施文旅部“长三角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举办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建立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和研学旅行项目库,组织区域内博物馆深度参与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三是适时启动成立长三角博物馆联盟,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博物馆共同率先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
3.积极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促进国际交流
一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事务,以上海博物馆“一带一路”研究发展中心为基础,搭建高水准平台,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交流、多边合作的长效机制,开展“丝绸之路”研究、考古发掘与调查、文物修复与保护、展览交流、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全方位合作。继2018年与斯里兰卡中央文化基金会、凯拉尼亚大学合作,赴斯里兰卡贾夫纳地区开展阿莱皮蒂遗址联合考古发掘之后,继续推动与印尼等国家开展“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和水下考古调查。二是系统梳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史脉络、灿烂成就,打造具有中华文明、上海文化标识度的品牌项目,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依托馆藏文物资源和研究成果,组织策划首个上博文化“走出去”品牌——“百物看中国”(暂定名)系列文物艺术出境大展。2023年,将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周为契机,策划高质量大展输送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三是启动上海博物馆海外分馆可行性研究,全力打造我国博物馆的海外第一馆,进一步扩大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在全球文化版图中的深度和广度,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四)打造大品牌,凝聚中华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2年,上海博物馆以建馆70周年、东馆建设、人民广场馆规划改造、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北馆筹建为重要契机,加大上博影响力建设,打造大品牌,赋能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到2025年,上海博物馆发展将实现提质增能,通过实施“数字 ”“旅游 ”“文创 ”,推动中华文化破圈迭代,不断提升社会知名度和海外影响力,稳步保持上海博物馆在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位居最前列。
1.实施“数字 ”,实现品牌形象大提升
一是上海博物馆将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持续动态开展国内外专业推广和宣传活动,持续点燃公众热情。力争到2025年,上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粉丝分别突破120万、200万。同时不断增强内容创作和议题设置能力,努力打造最受欢迎的中国博物馆海外社交媒体账号,提高国际话语权。通过开通上博视频号,进驻B站、小红书、抖音、快手、知乎等,使上博新媒体宣传矩阵初步形成。二是进一步活化博物馆藏品资源,积极和大流量品牌栏目、互联网新平台和影视制作机构合作,通过纪录片、短视频、微电影、综艺节目等方式,推出现象级文博网络视听产品。三是紧紧围绕现代化智慧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主动拥抱未来和年轻人,在部分项目构建全新的虚实结合、“脱虚向实”场景和消费模式,增强参与的娱乐性、互动性,提供更加多元的文化体验,满足Z世代的文化消费新需求。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依托人工智能、算法媒体、加密艺术、VR/AR/MR等扩展现实技术的创新运用,打造数字化体验的文化“潮流地”。
2.实施“旅游 ”,促进迭代破圈大传播
一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面赋能城市美好生活,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提升现有4A级旅游景区的服务能级和品质,推出更多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的文化精品,使上海博物馆成为中外游客到访上海的“首选目的地”和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二是构建“观众友好型”博物馆,加大精细化、便捷化、国际化服务,特别是做好外国友人、老年人、残障人士便利化旅游设施建设和信息引导、人工帮扶服务力度,让市民游客拥有更强的文化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三是探索创新文化阐释方式,多维度呈现博物馆历史文化的绚烂风采和深厚底蕴,化厚重为简明,让市民游客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积极和全国知名文化、旅游机构合作,策划推出文物主题演艺视听盛宴,促进“旅游 ”和“博物馆 ”跨界融合,打造惬意暖意诗意的高水平开放文化地标。
3.实施“文创 ”,推动创意能级大发展
一是推动博物馆资源开放共享和文化创意研发,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推出经典、精致、亲民的文创产品,努力打造“上博文创”品牌。积极与各大机构合作,通过开展品牌IP授权、文创产品研发生产、展览策划创意输出、社会教育活动、出版物、全媒体产品、专利技术科研成果转化等,探寻博物馆“大文创”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二是积极探索大格局下的“破圈”之路,利用丰富馆藏的优势,联手社会力量,抢占数字经济、元宇宙等新赛道。目前上海博物馆拥有全国博物馆界首个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技术“上博链”和首个文物数字藏品平台“海上博物”。“海上博物”向全球征集顶级数字藏品,每款发行的数字藏品,均有一份会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数字藏品馆,通过上博的收藏给予数字藏品更明确的价值赋能,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未来“海上博物”以文博文创为核心,致力于通过数字化科技手段与跨界融合等方式,实现虚拟数字藏品与现实文创商品相结合,为消费者带来新的文化体验和收藏乐趣,推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一幅图看懂“大博物馆计划”
·end·
来源|“策展研究”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思雨
复审 | 冯朝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