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考古取得重大收获——揭示大型公共建筑基址、墓地西侧发现燎祭遗存 出土一批独特的玉石器
17510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考古取得重大收获——揭示大型公共建筑基址、墓地西侧发现燎祭遗存 出土一批独特的玉石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33:290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长岗村,东距长江25千米、西距巢湖30千米。遗址北望太湖山,南临裕溪河,坐落于太湖山向南延伸的十里长岗的南端及两侧平地上,海拔6-25米。是一处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

遗址于1985年发现,先后于1987、1998、2000、2007年进行5次发掘;2008年以来持续进行系统的调查、勘探,并于2013-2017年进行5次发掘。初步确认遗址有内、外两条壕沟。内壕与裕溪河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壕以内是主要的生活区,面积近50万平方米。外壕仅有西段和北段西部。内壕以北为墓葬区,处在岗地的最高点,以一处略呈方形的祭坛为核心。在祭坛之上和周边,分布着数十座墓葬,随葬品以玉石器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玉器有人、龟、版、鹰、龙等。

凌家滩2020-2022发掘位置图

2019年,凌家滩遗址被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重大课题,并作为长江流域5处区域核心聚落之一被纳入新一轮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课题中。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2022年,凌家滩遗址主动性发掘地点均位于岗地东南端的大型红烧土遗迹片区。2020年揭露面积500平方米,2021年揭露面积1000平方米,2022年发掘面积500平方米。

此外,因遗址公园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还对墓地西侧和外壕北段进行了发掘;对遗址保护范围外的考古研学小镇建设工地、博物馆项目工地进行了发掘。

? 一、墓地西侧地点

因墓葬祭祀区遗址、内壕沟遗址入口保护展示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10月-2022年4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展示工程范围内的墓葬祭祀区西侧休息广场区域进行发掘,了解该片区域地下遗存的埋藏情况及与墓葬祭祀区的关系问题,实际发掘面积327平方米。

共发现新石器时代灰坑2个、祭祀坑1个、石头遗迹1处、汉代墓葬5座。出土文物400余件,其中绝大部分出自祭祀坑,主要是石器、玉器和少量陶器。

祭祀坑1是本次发掘的重要发现。开口于①层下,平面形状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4.1米,东西宽3.5米,深度32厘米。填土上部是大量的火候极高的红烧土块,局部有白色和青灰色的质地坚硬的烧土块,之下为大量的残碎的石器、少量玉器和陶器,陶器主要分布于祭祀坑的北端和中部石器之下,较为完整,少量被烧变形。共出土器物260余件,其中石器140余件、玉器70余件、陶器40余件。祭祀坑内西北部底部有烧结面,并有较多的木炭屑和少量碎骨屑。

石器多残碎,但多数可以拼合,并有少量完整器,器形以钺占绝对多数,拼合后完整石钺60余件,另有少量锛。这些石器大多被烧,器表灰白相间颜色斑驳,器体多已白化,有的石钺也被烧变形。这些石钺多为宽扁形,大孔,三边刃。其中一件长38.3厘米,上宽24.3、下宽28.5厘米,为凌家滩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的石钺。并有少量双孔石钺。

玉器多为残碎小型饰品,且多已白化。器形以玦占绝对多数,另有少量钺、管、珠、璜、镯、配饰等。并有少量新器形,如齿轮形器、椭圆形牌饰、梳形器等。其中一件宽体玉璜,外径23.6厘米,为凌家滩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玉璜。其中一件龙首形玉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一端阴刻成猪龙首形,略上翘,另一端为尖锥形,为中国史前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件。

陶器位于坑内西端,以泥质红陶为主,少量夹砂红陶、白陶。器形有杯、鬶、鼎、豆、壶、罐、大口尊等。其中2件彩陶葫芦形壶较有特色,白底黑彩,饰垂幔纹。部分陶器也已被烧变形。

墓葬祭祀区西侧发掘区位置(上为北)

在祭祀坑1的底部是一个红烧土坑(H2),开口于②层下,形状呈圆角长方形,宽7.5-11米,向北延伸到发掘区外,深95厘米。填土共分为3层。第1层土色呈黄褐色,含极少量小块红烧土。第2层包含较多大块红烧土块。第3层包含较多大块红烧土块和草木灰,出土个别石器。

在祭祀坑1和红烧土坑的西侧外围是一处石头遗迹,由大小不等的石子铺垫组成,羼杂胶黏状膏泥。整体呈半环形环绕着祭祀坑,宽约10米,向西呈斜坡堆积,厚0.4-0.9米,红烧土坑底部也散落有少量中小块石头。经钻探,这处石头遗迹一直向西延伸到岗地西侧的平地,呈长条形分布,可能为通往墓葬祭祀区的道路。

通过本次发掘,了解了墓葬祭祀区西侧同时存在这一处重要的祭祀场所,扩大了墓葬祭祀区的范围,整个岗地中部区域都是事先有着统一规划的墓葬祭祀场所,其营建使用程序是:首先在墓地的西侧斜坡处铺垫大量的石子层,并垒砌出一个圆角方形的坑,坑内填大量红烧土块,在其上部再进行祭祀,祭祀时堆放了大量的玉石器和陶器,再进行高温焚烧。

祭祀坑清理前(上为北)

祭祀坑清理中(上为北)

祭祀坑全景(上为东)

拼对后的石钺

出土最大的石钺

出土最大的玉璜

龙首形玉器

出土齿轮形玉器、梳形玉器

出土牌形玉饰、锛形玉器

西北角陶器出土时

出土陶鬶

发掘区全景(上为北)

? 二、大型公共建筑地点

位于岗地东南角、内壕中部,以大面积的红烧土堆积为特点。2020年批准揭露面积500平方米,初步了解了遗迹的部分边界和局部剖面。2021年批准发掘面积为1000平方米。主要对该处遗迹的四界进行了完整揭露,并选择少量区域进行了解剖发掘(对北部红烧土堆积较薄的区域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对红烧土遗迹南北、东西各布1米宽的探沟进行解剖发掘,发掘面积约100平方米),确定了该大型红烧土遗迹的范围、局部结构和堆积特点。2022年对该遗迹的北部西侧区域进行发掘,揭露面积500平方米,了解到西侧同样存在一处大型台基,与红烧土遗迹共同组成一处超大型的公共建筑。

(一)红烧土遗迹范围

该红烧土分布范围平面呈长方形,北偏东15°,南北长88米,东西宽40米,边界较直,东北角被明清堆积破坏,现存面积约2700平方米,复原总面积约3400平方米。

(二)红烧土遗迹表面

红烧土表面揭露面积约1600平方米。没被破坏的区域表土下即是红烧土;红烧土面上局部附有稍纯净的薄层黄褐土。表面发现零星的小坑,未发现明显的基槽柱洞遗迹。

(三)堆积结构

红烧土各区堆积情况不完全一致。

红烧土堆积西部边界较直,边界内侧大部分区域呈坑状,坑壁较陡,呈85°,局部稍缓,部分红烧土底部有草木灰层和烧结面。

中部红烧土堆积普遍厚1.5米,总体上西半部呈从东向西叠压堆积状态,东半部呈从西向东叠压堆积状态。堆积可分多层,因堆积多呈小区域块状分布。总体上西部坑底堆积呈细碎的红烧土颗粒状,中部为大块红烧土块,中间间以少量纯净的黄褐土,堆积中包含少量陶片和大石块。坑底不平,部分底部有草木灰、烧结面。

北部区域红烧土堆积较薄,厚仅10厘米。红烧土东北部区域堆积也较薄,但包含大量的陶片,且以大口尊为主。

东界中部出现类似垒砌而成的、略呈西南-东北走向的、较直的大块红烧土堆积。

(四)红烧土底部遗迹

通过局部发掘和解剖,可知红烧土底部各区情况不一。

以全面清理发掘的北部为例,西北部红烧土堆积较薄区域底部为一房址,呈长方形,南北长11米、东西宽5.5米。西侧基槽内填红烧土、陶片和少量石块,南、东、北侧为红烧土坑状堆积,边缘有柱洞式小坑,小坑内填红烧土和陶片,且基槽、小坑内侧边缘都被烧烤呈暗红色。房址烧结面较为清晰,上部覆盖薄薄的草木灰层,烧结面上存少量陶片。房址南侧红烧土坑边缘和底部被烧烤呈青灰色硬面。房址以东为红烧土坑状堆积,厚0.8-1.4米,堆积中包含大量陶片,以大口尊为主,在东北部有几件大口尊呈倒扣放置。底部有烧结面,且分布有一排柱洞,呈西南-东北向。

西南角发掘区域红烧土底部呈两个坑状堆积,两坑之间呈斜坡状,疑似斜坡步道。

红烧土中部探沟区域底部较平,局部有烧结面和大块木炭痕,局部呈台阶状,且走势与北部房址一致,推测中西部红烧土底部也存在大型土台或房址一类建筑,与北部房址连成一排。

(五)红烧土西侧区域

通过2022年对红烧土西界外侧区域揭露,该区域土质土色异常杂乱,为人工堆筑而成,多呈大块的青灰土和黄土铺垫而成,宽23米,南北长推测与红烧土范围一致,残厚0.3-0.8米,表面多被破坏,局部残存少量红烧土基槽、柱洞、红烧土坑等遗迹,少量红烧土坑包含碎骨屑。其顶部最高处高于东侧红烧土顶面1.6米。推测应为平行分布于红烧土西侧的大型建筑台基,其与红烧土遗迹共同组成一处超大型的公共建筑基址,总面积约5500平方米。

(六)出土器物情况

1.陶器:主要出自北部红烧土堆积中,多为大口尊类腹片,以夹植物和夹粗砂为主。红烧土解剖沟内出土少量陶片。

2.石器:红烧土堆积中出土少量石锛、石钻、石钺、砺石。

通过2020-2022年2000平方米的揭露发掘,确定了该大型红烧土遗迹的范围、结构、堆积和年代,初步认为该大型红烧土遗迹年代为凌家滩文化最繁盛的时期(距今5500-5350年)。红烧土堆积下层和西侧存在一处大型的与祭祀有关的公共建筑基址。红烧土堆积中上部或为一处台基,因表面被严重破坏,其上部是否存在建筑不得而知。

红烧土遗迹范围(上为西)

红烧土北部底部情况

东北部红烧土底部倒置的大口尊

红烧土及西侧区域航拍(上为西)

红烧土西坡

西南部红烧土底部

西侧土台黄土与青灰土垫土(上为东)

西侧土台上烧骨坑

黄土剖面

? 三、外壕地点

为配合外壕遗迹保护展示项目建设,同时为了解外壕北部缺口是否有防御设施以及外壕的具体结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21第 1239号),2021年12月-2022年5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39平方米。

外壕发掘区全景(上为东)

本次发掘首先对外壕北部缺口位置进行了全面揭露,仅发现少量汉代-明清时期遗存,堆积较浅,未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亦未发现防御设施。随后,对其东侧的外壕沟体进行了解剖发掘,了解了外壕的宽度、深度、堆积结构等。

发掘结果显示:外壕位于凌家滩岗地北端的北侧,紧邻岗地,外壕口宽45米、底宽25米、自深2米,共分为6层,底部有厚达0.2-0.5米的凌家滩文化晚期陶片。南侧即为岗地,且岗地堆土里包含有碎石块,应为开挖外壕向南侧堆土而成。岗地与外壕的落差达6-9米,再加上较宽的外壕,能起到积极的防御功能,同时,外壕还能起到蓄水和垃圾倾倒场所的功能。


多学科合作

凌家滩的考古工作始终秉持多学科合作的理念,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了环境考古、植物考古、红烧土科技研究、玉石器科技研究等工作,目前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价值和意义

凌家滩祭祀遗存的发现,为研究复原当时祭祀场景提供了鲜活的资料,完善了对墓葬祭祀区布局的认识;200余件器物的出土,丰富了凌家滩陶器玉器的种类;出土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石钺、最大的玉璜;龙首形玉器等特殊玉器的出土,对研究中国史前用玉制度及对历史时期礼制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是凌家滩考古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以大型红烧土遗迹为代表的大型高等级公共建筑的发现,深化了对凌家滩聚落布局的认识;证明凌家滩存在超大型的高等级的公共礼仪建筑,并且存在明确的祭祀功能;为大型墓葬、精美玉器的存在寻找到了相匹配的高等级的生活遗存。

作为良渚文明的源头之一、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地点,凌家滩的考古新发现,为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关键的资料。

凌家滩考古新发现专家咨询会

为研究确定大型红烧土遗迹的性质和功能,更好地做好凌家滩的考古和遗址公园建设工作,2022年11月28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含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凌家滩考古新发现专家咨询会”在凌家滩遗址现场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博物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与会。专家们对凌家滩近年的考古成果表示震撼,并就大型红烧土遗迹与周边遗迹的关系、祭祀坑与底部红烧土坑和石头遗迹的关系等具体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重要指导意见和建议,如完整揭露祭祀遗迹的全貌,对红烧土遗迹与相关遗迹继续开展深入分析,继续做好多学科综合研究,为复原阐释各种遗迹现象提供科学依据,为下一步的考古工作进一步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思雨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