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荐书 | 无问西东:锡林郭勒考古所见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17622

荐书 | 无问西东:锡林郭勒考古所见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41:594

《无问西东:锡林郭勒考古所见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作者:王晓琨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ISBN:9787522704418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针对锡林郭勒区域考古研究的专论,主要分析、讨论在锡林郭勒发现的勒瓦娄哇刮削器、花边陶鬲、车辆岩画、鎏金希腊人物银碗、佛教人物铺首等文化遗物的产地来源与流变,力图比较全面、生动地展现锡林郭勒与外界交流互动的历史场景。研究发现,至少4.7万年前,锡林郭勒地区就存在着一条东西向的草原之路。通过这条草原之路,伴随着人类及共生动物的迁徙与流动,锡林郭勒地区不但与西面的蒙古高原,同时也与东面的西辽河流域、南面的华北平原、北面的贝加尔湖等地区,在石器技术、装饰艺术、宗教信仰等文明因素上,进行着持续、广泛、深入的交流与互动。正是这些多方向的互动传播与兼容并蓄,构成了锡林郭勒地区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

目录

一 锡林郭勒的地理环境

(一)锡林郭勒的地形、地貌

(二)锡林郭勒的气候

(三)锡林郭勒的动植物群落

(四)动物地理区划上反映的锡林郭勒通道

(五)小结

二 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一)金斯太洞穴遗址简况

(二)金斯太洞穴的古环境背景

(三)金斯太洞穴中的莫斯特文化因素

(四)金斯太洞穴文化发展特点

(五)人类化石反映的中西文化交流

(六)小结

三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一)锡林郭勒1万年来的环境演变

(二)锡林郭勒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的发现

(三)裕民文化在锡林郭勒的发现

(四)兴隆洼文化在锡林郭勒的发现

(五)红山文化在锡林郭勒的发现

(六)龙山时代在锡林郭勒的发现

(七)传播路线及特点

(八)小米反映的东西文化交流

(九)小结

四 青铜时代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一)朱开沟文化在锡林郭勒的发现

(二)小麦传播线路反映的文化交流

(三)夏家店上层文化因素在锡林郭勒的发现

(四)小结

五 岩画所见的文化交流及年代

(一)人面像、同心圆岩画的年代

(二)动物岩画的年代

(三)车辆岩画的年代

(四)岩画的创造者

六 伊和淖尔墓群所见北魏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一)锡林郭勒北魏遗存的考古发现

(二)伊和淖尔北魏墓群的考古发现

(三)伊和淖尔墓群丧葬习俗等所见的文化交流

(四)玻璃器所见的中西文化交流

(五)金属器制作技术所见的中西文化交流

(六)人物银碗所见的中西文化交流

(七)人物铺首所见的文化交流

七 结语

(一)锡林郭勒的“中间人”地位

(二)锡林郭勒考古反映的文化交流模式

(三)锡林郭勒与草原丝绸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舒泥拍摄)

后记

从1997年第一次拜访锡林郭勒算起,我在这片辽阔草原的考古经历断断续续经过了20多年。看着眼前这本刚刚完成的反映锡林郭勒文化交流的专论,有点难以想象,但一切似乎在冥冥中都有安排。

本书的写作,缘于几次有趣的写作和投稿以及自己这些年在锡林郭勒的工作经历。2019年6月,我和刘洪元等联合出版了《锡林郭勒岩画》,这是第一本全面系统公布锡林郭勒岩画材料的调查报告,信息量很大。不久,我的妻子张文静完成了对这批岩画的类型学研究初稿(刊载于《南方文物》2021年第6期),她请我提提建议。我对其中的人面岩画和车辆岩画,提出了一些反映文化交流和年代推断的想法。由于字数不少,她建议我单独写一篇文章,专门讨论锡林郭勒岩画反映的文化交流和年代。于是我重新构思写作,2019年国庆节前后完成了约1.5万字的稿子,先后投稿给两家考古期刊,但都没有被收录。

转眼到了2020年庚子鼠年春节,新冠疫情突然在全球肆虐,成为人类史上百年不遇的灾难。时至今日,这场疫情还未完全结束。疫情,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还未可知。可见的是,疫情迫使人们停下了匆匆的脚步。隔离、网课、居家办公成了我和周围很多人常见的生活状态。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用品成了生活的必需品。记得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弟弟从深圳寄来的一箱当时非常紧俏的口罩,成了我们一家人出门必备。由于学校改成线上教学,儿子泰河、妻子文静加上我都要居家上网课,这使得原本就不宽敞的房间更加捉襟见肘。我租住的是一处始建于1970年前后的老房子,进门后是一个长方形的小过道,过道左右并排四个房间,分别是两个大的卧室,两个卧室之间是厨房和卫生间,面积不大,但3米多的层高,加上一家人平时的乐乐呵呵,三口之家住起来倒也自在舒适。于是,家里三个人每人一台电脑,各自占据一个屋子,在各自的“领地”里忙碌。我的领地主要在厨房,这倒不是为了能抢着做饭,而是我习惯早起读书写作,又怕打扰家里人休息,所以在装修厨房的时候,少做一个柜子,留出一个可以坐人的位置。虽然空间狭小,但把门一关,就成了一处隔音效果不错的工作学习空间。尽管厨房里的蔬菜、水果、调料等时常散发出杂陈五味,进出也略有不便,但是能安静地读书、舒服地打字,感觉还是很享受的。眼看稿件不能变成铅字,野外的考古发掘和实习也不能开展,我索性接着锡林郭勒文化交流的话题,继续搜集资料、延伸讨论。

首先对锡林郭勒的环境状况进行梳理,特别是孢粉及地质剖面分析,得出古代锡林郭勒的环境变迁信息。接着按照时代的顺序,依次对相关考古材料进行讨论。首先是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金斯太洞穴下层堆积。因为我全程参加了2000以及2001年金斯太洞穴的发掘,硕士论文讨论的主题也是金斯太人的生业对策问题,所以对这批材料比较熟悉。这两年,锡林郭勒的新石器时代材料引起学界的关注,主要是镶黄旗乃仁陶力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这个遗址的文化性质属于裕民文化,遗迹遗物丰富,保存状况良好,是锡林郭勒地区目前唯一的一处距今8000年左右的史前遗址,对于探讨锡林郭勒文明的起步以及农牧分野等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锡林郭勒的青铜时代的考古材料,目前看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在金斯太洞穴上层发现小铜泡、坩埚及陶鬲残片,此外大量的动物、狩猎等题材岩画,也应是青铜时代的作品。

2020年6月前后,我将上述的内容,形成了一篇3.5万字的草稿,讨论游牧人兴起前的东西文化交流,投稿后依然没有回音。

两次投稿无果,心中难免有山重水复之感。但在资料爬梳的过程中,我却欣喜地发现:文化交流与互动在锡林郭勒从早到晚的考古遗存中都大量存在。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心里觉得很有必要把它们系统地整理出来,一方面希望引起学界的重视,使得有更多的人参与、推进锡林郭勒考古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对倾注过自己多年心血的地区做一个阶段性总结。于是,我决定正式开始这本专论的写作。

岩画年代判断和游牧人兴起前的长文,构成了本书的前半部分。本书后半部分内容主要围绕伊和淖尔北魏墓葬,特别是1号墓出土的器物所见的文化交流进行讨论。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说“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存留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丰富”,这在入选了“新世纪百大考古新发现”的北魏墓葬中得到了绝佳的印证。我曾以1号墓的研究报告为题,申报并完成了国家社科项目,2017年的简报在《文物》月刊发表的同时,我还发表了一篇关于人物银碗反映的文化交流的讨论。近年针对这批墓葬,又发现了不少新的材料,涌现出了不少新成果,我将这些材料和讨论一并吸纳、补充,梳理成文。同时将构思许久的有关人物铺首的文章,写成一节。关于1号墓铺首的人物是佛像的观点,2019年我曾在“北魏平城的身份塑造和传统聚合”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得到不少学者的指教,这次把文字整理出来,接受学界的检阅。另外,在宋馨、谢欣芮、马丽亚·艾海提等学者的基础上,我还简要探讨了下颌托、金属器、玻璃器等器物反映的文化交流问题。

随着写作的深入,我曾设想将锡林郭勒多伦辽代贵妃墓以及元上都发现的遗迹、遗物反映的文化交流现象,再深入地做些阐述。特别是2012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元上都遗址,作为草原都城遗址,它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相互交融(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语)。不过,考虑到“前人之述备矣”,兹不赘述。

以上,就是本书框架及内容的形成过程。有了在锡林郭勒多年的工作经历和研究基础,加上疫情期间的集中思考与写作,这本专论虽然稚嫩,确是新鲜的习作,期待学界和读者们的批评和指正。

斗转星移间,中国现代考古学已经走过百年历程。这一百年的研究表明,中华文明是土生土长的文明体系,有着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苏秉琦),最终形成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兼容并蓄是中华文明最突出的特质(王巍),不断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因素。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是促进文明形成的重要动力之一。各地区文明对中华文明均做出了自己的突出贡献。我们对锡林郭勒区域的考古个案分析,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出现欧洲旧石器莫斯特文化的刮削器,到兴隆洼文化的石铲、裕民文化的房址、仰韶文化的彩陶等等,这些先进的文化因素,与锡林郭勒地方文化充分融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史前文化阶段。从西方传入的冶金术对中华文明而言是一件大事,青铜工具、礼器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中华文明具有自身特色的青铜时代,金斯太上层发现的坩埚证明冶炼技术的存在,锡林郭勒大量的动物、狩猎等题材岩画作品也应该是金属工具的杰作。堪称草原上的万国博览会的伊和淖尔墓群,出土了金下颌托、鎏金人物银碗、玻璃器、佛像铺首等,反映了魏晋时期欧亚草原多种文明的交流盛况,这也为中华文明走向盛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考古学围绕遗迹和遗物展开研究,最终目的是透物见人,揭示社会的发展、演变,复原人类物质文化生活。这大概就是本书的写作意义吧。

有人说每一次预谋已久的绽放,都需要一个时间漫长而痛苦的蛰伏,本书的写作主要是近两年疫情期间完成的,但准备的过程却经历很长的时间。

我在锡林郭勒的考古工作,截至目前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7—2003年,当时我任职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1997年秋,我参加塔拉副所长、国家博物馆航空考古中心杨林主任领导的内蒙古东南部大遗址的航空摄影工作,有幸第一次到访锡林郭勒。2000—2003年,我跟随魏坚副所长在锡林郭勒连续工作了四年。2000—2001年,两次发掘东乌旗金斯太洞穴遗址;2002-2003年,为了配合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先后进行元上都皇城东墙修复和明德门的发掘工作。机缘巧合下,我在锡林郭勒参加的上述几项都是特别重要的考古项目。1997年的航空摄影考古工作,是中国最早的航空考古之一,之后出版的《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学界多有好评;元上都考古发掘工作,对元上都的成功申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斯太洞穴遗址,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晚期一直到青铜时代,是内蒙古高原最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本书前半部分的内容,主要就是围绕金斯太的考古发现展开的。

第二个阶段是从2012年至今。2003年夏,元上都明德门的发掘结束后,我离开了锡林郭勒的田野,直到多年后才又重新回到这片土地上。2004年6月,我的老领导魏坚副所长调任中国人民大学;次年9月,我也考入人民大学读博,当时是清史所戴逸先生名下的博士,实则跟随魏老师做秦汉考古学研究。2008年8月,我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4—2012年这段时间,我除了读书、写作外,还协助魏老师创建人民大学的考古学科,特别是从2006年10月开始,我连续参加了历史学院本科生的八次田野考古实习。“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时间过得很快,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十年间,繁忙的教学、科研活动,使我难有机会再到锡林郭勒,但我始终关注着这里的考古工作。终于,在2012年,有了一个契机让我能够重返锡林郭勒。那年春天,我接触到锡林郭勒境内一座被盗古墓,即伊和淖尔1号墓的材料,进而与锡盟主管单位达成了合作整理出土资料的意向。于是,暑假期间,我组织绘图、摄影等人员赴锡林浩特进行资料整理。7月初,先把儿子泰河送到巴盟临河二姐家照看,17日一早,我和妻子文静从北京出发,起程前往600公里外的锡林浩特。当时我还没有驾照,全程由妻子驾驶。我们的丰田威驰小轿车经八达岭高速、京张高速,一路向北,一路爬升,终于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才赶到锡林浩特,十几个小时的驾车,她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

大致同时,吉林大学图书馆的张凤岐老师,带着全套的摄影器材,独自驾车从长春出发,驱车1000公里,赶到锡林郭勒;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李力老师从呼和浩特坐了10小时的长途汽车赶往锡林浩特;人大艺术学院的金文娟同学乘坐航班从北京来到了锡林浩特。李力老师是我的老同事,绘图经验丰富,功力老到,经过她的精心打磨,一幅幅线图异彩纷呈。金文娟本身是油画专业学生,选修过我的公选课考古课程,对考古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李力老师的指导,很快就对器物绘图有了自己的理解,那张铁灯的手绘线图尤其精彩。文静则主要画了陶器的线图,虽是初学,但对细节和结构的把握,得到了李老师的肯定。张凤岐老师是一位摄影发烧友,在吉林大学主讲艺术及新闻摄影,我读硕士期间选修过他的摄影课,那次是张老师掌镜,我给他打下手,逐一拍摄1号墓的每件出土器物。今天回想起当年的整理,恍如昨日,历历在目,心情依然是感谢与感动!巧合的是,当年锡林浩特配合无间的整理工作,几位成员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汇集到锡林浩特,这与本书的研究主题竟然高度相似,冥冥之中,似乎暗含着古今互动。

本书的完成,得益于自己对锡林郭勒考古的长期关注,更得益于锡林郭勒近年不断开拓的考古工作。正是层出不穷的考古新发现,构成了我们深入研究的基础。在此,特别感谢那些为锡林郭勒考古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

感谢那些为了本书的写作,给我提供支持与帮助的师友们。感谢魏坚、塔拉、陈永志、曹建恩、郭治中、斯日古楞、张文平、孙金松、宋国栋、那义忠、那玮、陈文虎、丹达尔、张清秀、杨春文、王庆华、王灯良、陈爱旺、徐小凤、李树国、德力格尔、刘洪元、赛佳、王洪江、艾军、庄永兴、刘海旺、静永杰、柏嘎力、呼和、苏伊拉图、苏宁、吴克林、韩淑清、刘雪峰、程启清、胡晓农、李树国、郝晓菲、汤卓炜、陈全家、滕铭予、赵明星、盛之翰、王春雪、罗鹏、马艳、李延祥、罗丰、张志忠、李树云、古顺芳、曹臣明、王雁卿、衣丽都、刘宁、朱存世、席琳、孔群、刘建国、于建军、成崇德、赵前、张文治、任远方、舒泥、严梦阳、付承章、董耘、赵肖霞、叶灿阳等师友(名单很长,但肯定会有疏漏);感谢彭文、李多、王灿、郭振东等同学,他们认真地核对、纠错、补充材料,使本书减少了不少错误;感谢李全国、赵鑫、张之航等在查阅地质资料时提供的帮助。感谢“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田野考古技术交流”两个微信群里考古同仁的帮助,让我不仅找到了需要的各种资料,还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实在是很好的写作经历。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的资助(12XNI011);感谢马明、郭鹏等编辑高效的工作,使得本书能够顺利出版。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对各位前辈及同仁,多直呼其名,非有不敬之意,主要是出于行文简洁的需要。

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们一直以来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家是最温暖的港湾,正是她(他)们的无私的关心与爱护,才使我在求学、任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光阴荏苒,第一次到锡林郭勒的时候,我刚刚24岁,那些留在锡林郭勒的,是最好的青春年华。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但青春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刻入脑海。记得发掘金斯太洞穴期间,每当晚上忙完工作后,我常常在驻地旁边的一条斜坡上,奋力奔跑,以缓解一天的劳乏。远处的高山,耳边的风,水银般的月光,照在我的脸上,也照在我身后的两条狗的身上(工地上两条狗,见我在前面跑,它们也跟着跑);修复元上都皇城东墙的那段时间,我每天踩着元上都古城里金黄的芨芨草堆,一路奔跑上下工,两脚在历史与现实中不停地切换。

今年4月25日,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我校调研,勉励年轻的学子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我想总书记不仅是对年轻00后期望,也是对90后、80后,还有包括我在内的广大70后提出的要求。面对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奋力奔跑,跑出我们自己的最好成绩。

但行前路,无问西东!

王晓琨

2022年5月10日

北京厢红旗住所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 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0004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