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以科研创新守护“乡愁”——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阶段性成果发布
17778

以科研创新守护“乡愁”——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阶段性成果发布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27:121

乡土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底蕴深厚的乡土文化遗产,既是现代人望得见的“乡愁”,也是乡村振兴、文化自信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

在山东建筑大学的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有这样一个扎根乡村、埋头钻研的团队,他们致力于挖掘传统空间的文化内涵,通过调研梳理出价值评估体系和技术标准;用现代的科研目光去探寻传统营造技艺的奥秘,运用智能化方法检测和修复建筑遗产。近期,历时三年的基地阶段性成果正式发布,累累硕果兼具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缘起·繁茂

在城镇化过程中,乡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国家文物局科技工作部署,2015年,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在国家文物局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科研基地依托山东建筑大学,并联合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山东大学等文博单位和高校相关科研资源共同建设。基地围绕我国乡土文化遗产领域的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注重遗产资源的调查研究与梳理认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面向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开放交流,以推动我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锐意进取。

无损探伤系统X射线发射器界面

基地的研究主要分为地域性传统空间保护规划技术、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更新技术、建筑遗产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木结构及其构件无损检测技术四个方向,来对当下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作出回应。为更好地服务科研,基地拥有专门的科研办公场所和实验室,不断完善硬件设备设施,建设基地工作站共计六处。为契合基地科研试验需求,建设建筑遗产木构系统原位无损检测实验室、建筑遗产健康监测与评估实验室,并整合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建筑智能化建造实验室。基地设备设施的提升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夯实了硬件基础。

檐檩三视角下的无损探伤切面图像

在项目管理与运营上,学术委员会是基地科研工作开展的指导机构。来自高校、研究所和管理部门的专家团队,为科研工作提供学术支持。针对基地多学科协同开展研究的需求,山东建筑大学以建筑城规学院为主,协同土木学院、信电学院等关联专业作为基地支撑学院,并在山东省首个开设建筑遗产本科专业方向。面对人才难题,基地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并为每个研究方向都设立了专门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团队,创造多学科协同、学风严谨、积极创新的科研环境,促进了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形成。

发展·成果

科研基地在各个研究方向上稳步发展,学术论文、出版专著、获奖项目、授权专利等成果不断涌现。据统计,近三年来,基地共发表主要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八部,其中《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研究丛书·山东聚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著作。基地共承担科研任务二十多项,其中“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项目1项。

基地创造性地建立了以传统村落(历史街区)历史演进真实性和动态完整性为基础的资源认知与价值评估体系,开展了传统乡土人居环境的主体行为特征、地域发展潜力等相关评价工作,有效支持了传统地域性单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重点开展了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研发了建筑遗产健康监测与结构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和设备。

为深入掌握乡土文化遗产面临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科研团队实地探访了多个省份的730余座传统村落,为开展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秉承认真负责、严谨创新的科研态度,将一篇篇论文、一项项技术成果,写在了传统乡村的广袤田野上。

针对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修建落实性技术标准的空缺,基地研究团队历时三年,成功执行制订并公布实施了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修复技术指南》(GB/T39049-2020)。标准强调了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资源认知中静态、动态、活态的显著特点,创造性建立了传统村落历史演进真实性和动态完整性为基础的价值评估体系,进而突出了以传统资源保护与产业活化、新型业态适宜植入的地域经济复兴的核心作用,制订了以延承地域传统营造技艺与特色文化生态为核心的技术标准,明确了基础设备设施改造提升的具体要求,切实填补了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修复可切实实施的技术标准空缺。

我国量大面广的建筑遗产木构架内部损伤精准无损检测,进而形成可以量化评估与定性分析的准确资料,一直是其保护中最为重要、普遍且难以解决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多以有损探测为主,超声波探测技术无损但因变量因素精准度较差,阻抗检测技术为微损检测技术,不宜重复实施。针对这一重大科技难题,基地科研团队以检测技术和设备研发为突破点,形成了建筑遗产木结构体系、构件及显微木材结构三层级完整体系。在泰山学者专家的带领下,建立了以CT成像技术为基础的无损探测、监测技术系统,正在推进木构承重体系力学材性检测、数理模型分析和评估技术研究,设立了山东省首个、国内第三大木材标本馆,已自主研发木质构件原位无损检测设备1项,获得该领域国家授权专利7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6篇,获得各层级奖励5项,实践项目技术应用6项,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针对榫卯结构、异性构件及隐蔽构件的高性能、低成本、易操作的原位无损检测轻型设备研发及相关技术攻关。

交流·转化

只有不断交流,科研才能成为“活水”。对外,基地共举办过十余场大型学术会议,在论坛上发布年度开放课题;积极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等相关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进行线上学术交流;同木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签署科研合作协议,推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内,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参与国内外的文物保护行业学术会议,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在“通”和“专”的培养理念下,确保了青年骨干人才培养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优秀的成果要落地实践,转化成可被应用和推广的技术。在成果转化上,科研团队完成黄河流域(山东段)、齐长城、中国大运河(山东段)文物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研究,系统完成了山东省革命文物调查研究、山东省1-8批国保文物保护区划两线研究与勘定,正在推进山东省1-6批省保文物保护区划两线研究与勘定工作。结合山东省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工作需求,先后完成乡村风貌保护、不同地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等系列工作。应用建筑技术成果,完成以山东省建筑遗产木结构无损检测为手段的建筑结构安全评估与保护加固修缮项目共计6项。

乡村记忆工程是山东省为保护齐鲁地域优秀遗产与文化、振兴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尝试。基地承担的《山东省乡村记忆工作总体规划》是山东省首个省域级传统聚落及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团队在厘清传统聚落及其相关文化遗产类型与资源特色的基础上,依据地域亚文化区系和地理地貌类型特点,形成山东省传统聚落及其文化遗产“九区三带”资源类型划分与聚类单元特色梳理,构建了传统乡村及其文化遗产关键影响因子与价值指标评估体系,以不同地域聚居文化形态构因知识图谱,解析“三生”空间与各类影响因子之间的发展约束关系结构,进而建立与地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乡土遗产认定、价值评估、保护和资源管理利用方法的导则与标准,初步建立了山东省传统乡村高质量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展的实施路径。

近现代建筑遗产(群)是指形成于1840年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城市重要地段的城市群落型活态遗产。山东省典型代表性近现代建筑遗产(群)密集分布于胶济铁路沿线城市、散状分布于其他城市,是民众栖居、旅游观光、产业敷设及品质提升、城市文化彰显和山东省文旅产业高品质发展的主要载体,仅青岛八大关遗产群2021年就吸纳游客257.26万人次,带动文旅相关产值50余亿元。在基地承担的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的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单位建设项目中,科研团队聚焦文旅产业中遗产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和产业应用示范,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构建信息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学内涵,制定了以文物保护利用安全为核心的“性能检评-灾害识别-风险防控-智能诊修”近现代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体系,目前该技术方案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单位建设工作已经展开。

对于散落在乡村里的乡土文化遗产,及时对其进行研究、保护和管理,是文物保护者的责任和使命。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常务副主任高宜生说:“为紧密契合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研规划战略、山东省文物工作需求,科研基地将在国家文物局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带领下,在学校及学院的支持帮助下,在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引进和硬件设备设施上不断完善提升,研究团队将不断努力,在不断夯实既有科研的基础上,根据基地学术委员会的研究部署,将重点启动黄河流域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乡土文化遗产数字化关键技术等领域研究。”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将继续勇攀高峰、砥砺前行。

作者:张怡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怡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