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江苏环境考古研究三十年
18155

江苏环境考古研究三十年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57:462

考古学旨在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环境考古学根据古人类生活时期的环境信息、资料和实物,利用环境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古代人类活动的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揭示环境与人类及其文化特征、社会结构、经济形态、生业模式的发展和演替之间的内在关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孢粉学、年代学、动植物考古学、沉积物分析等自然科学技术手段与分析方法被引入考古学,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环境考古学的发展。

江苏省地处我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构成;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同时具有南、北方特征。因此,江苏省是进行河湖演化、气候变化、植被演替、特别是海面变化的理想区域之一。1993年发现的南京汤山葫芦洞直立人化石表明,5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新石器时代的祖先为江苏留下了考古遗址上千处,在不同地区先后繁育了青莲岗、龙虬、北阴阳营、青墩和湖熟等,也是马家浜、崧泽、良渚和龙山等的主要分布区。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和大量的考古资源,使江苏省成为环境考古研究的理想区域之一。此外,江苏省不仅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传统的地理学研究强队,还有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实力雄厚的考古学研究单位。三十年来,各单位科研人员相互协作,在考古年代学、地学考古、动植物考古、空间考古等环境考古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20世纪9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刘泽纯先生等开始对南京汤山猿人洞开展年代学研究。沈冠军在该单位筹建α-能谱铀系年代实验室,根据南京直立人洞穴钙板方解石的TMS(高精度热电离质谱铀系法)测年,确认其年代应早于距今50万年。他们还先后对溧水神仙洞(距今11万-7千年)、镇江莲花洞(距今30-10万年)等旧石器时代人类洞穴遗址进行了铀系年代测试。近年来,邵庆丰又在该单位又建成了高精度质谱铀系测年实验室。此外,来自于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震局和日本同志社大学等国内外单位运用古地磁、电子自旋共振、热释光、火山灰等测年方法,对金坛和尚墩(60-13万年)、句容放牛山(40-15万年)、连云港将军崖(大于3-1万年)等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进行了年代测定。碳十四测年作为新石器时代到历史时期最常用的年代测定方法,一开始就被环境考古研究广泛应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碳十四实验室的支持下,南京大学朱诚和南京师范大学萧家仪等依据碳十四测年结果,对宜兴骆驼墩、淮安青莲岗、高邮龙虬庄、张家港东山村和黄泗浦、海安青墩等遗址的剖面建立了年代框架。此外,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光释光年代实验室也尝试对考古地层进行年代测试。

在年代学的基础上,地学考古研究团队主要从海面变化、地质灾害、气候和植被变化等方面探究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南京大学历史系吴建民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孙世英是地学考古研究的奠基者,他们于1991年在《东南文化》上发表了《江苏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特征与环境、海岸线变迁关系》一文,初步认为:江苏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受海平面影响;遗址分布与古地理条件有关;江苏新石器时代的气候、自然环境较今日有很大区别。此后,南京大学的朱诚、南京师范大学萧家仪等开展了大量的地学考古研究。

江苏东临黄海,丰富的海洋资源使之成为海面变化与古代人类活动研究的理想区域之一。南京大学朱诚、华东师范大学陈中原、南京师范大学郑洪波等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出了主要的认识:9-7千年前,中国东部平原广泛海侵,其西南侧的低山和岛屿为人类提供了有限的生存空间,文化中含有明显的“海洋成分”;7千年之后,海平面上升速率大幅度降低,丰富的流域沉积物导致沿海地区快速淤积成陆,海岸线东撤,陆域面积的扩大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基于埋藏古树、泥炭等材料,朱诚等对江苏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进行研究,认为七千年以来江苏南、北部地区分别集中出现了3次(6300-5000BP、4700-4000BP和3800-3500BP)和2次(5000-4800BP和4200-3800BP)灾变事件,造成了文明中断或文化演替。

萧家仪、朱诚、李春海等对淮安青莲岗、高邮龙虬庄、宜兴骆驼墩、苏州绰墩、溧阳神墩、张家港东山村、连云港藤花落、邳州梁王城等考古遗址的剖面的孢粉进行了研究,重建了江苏的古植被,并据此分析气候变化的过程和机理。距今10000-7000年,江苏是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草地景观,在水旁和湿地生长香蒲之类的水生草本植物,气候逐渐进入适宜期;距今8000-7000年,遗址周围主要生长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水生/湿生花粉含量最高,藻类含量最多,环境最为湿润;距今7000-6000年,本区依然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草地景观,出现较多的水生孢粉,植被繁茂、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可能较现代高约2℃;距今6000-5000年,陆生草本植被发育,地下水位下降,河塘面积有所减小,气候温凉稍干;距今4200年前后,乔木成分花粉含量下降,草本植物含量升高,水生/湿生植物花粉含量下降,淡水藻类消失,气候变凉变干;距今3000年前以来,常绿类花粉含量略有所增多,落叶阔叶类的含量减小,陆生草本植物花粉的含量增加明显,水生/湿生草本花粉含量降低,藻类消失,环境整体温干。

动植物资源是古代人类最开始利用的资源。环境考古学学者通过动植物研究技术,研究古人对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分析古人的生业模式,以探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本世纪后,浮选法的广泛开展获得了大量的炭化植物遗存,结合植硅体和淀粉粒等微体植物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居中、中国科学院大学蒋洪恩、北京大学秦岭、南京师范大学贾鑫、南京农业大学黎海明、南京博物院吴文婉等对顺山集、绰墩、蒋庄、青城墩、朱墓村、丁家村、大同铺等考古遗址进行了大量的植物考古研究。贾鑫和黎海明对江苏此前的植物考古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古人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适应,认为:距今8500-6000年,温湿气候促使先民首次定居在江苏地区并开始发展稻作农业;距今6000-4000年,持续的暖湿气候可能促进了水稻农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促使古人在江苏省大规模的定居;距今4000-2300年间的冷干气候使得小米农业向南扩散,促成了江苏地区稻-旱混作农业系统的形成,加速了江苏地区的人口增长;距今2300年之后,华北地区的政治动荡导致人口进一步向东南地区迁移,先进的种植技术被带到江南地区,促进了江苏农业系统的高度发达和人口的快速膨胀,人口的增长使江南地区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动物骨骼体积较大,在发掘过程中就会被收集、整理,因此对动物的关注伴随着整个考古学的发展过程。1991年,南京博物院李民昌等对沐阳万北遗址的麋鹿、猪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青莲岗时期的人类活动与当时温暖湿润、芦苇丛生、水草茂盛的湖沼湿地环境的关系。南京博物院房迎三对江苏上新世以来的动物群进行了总结,建立了江苏生物地层的框架。新石器时代及以后的动物考古研究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山东大学宋艳波、南京师范大学陈曦、南京博物院李民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罗运兵和英国杜伦大学乙海琳等学者对高邮龙虬庄、宜兴西溪、溧阳神墩、东台兴化蒋庄、东台开庄、徐州卧牛山等进行了系统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例如:山东大学宋艳波以江苏动物考古为主要材料之一,系统梳理了马家浜文化的生业经济,认为太湖沿岸的先民们主要通过渔猎野生动物来获取所需的肉食资源,且已驯化猪和狗;除了获取肉食外,先民利用动物骨骼和鹿角等来制作工具,还可能利用了动物的皮毛资源。马家浜文化中晚期可能存在定期的、规模较大的鱼类捕捞现象。

伴随着数字信息获取技术和分析技术的进步,空间考古通过遥感技术与GIS(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技术和地球物理等相关技术进行探测和识别、分析认知与过去文化(社会)重建。南京师范大学闾国年、杨林等与文物博物馆系裴安平合作,开展了大量的空间考古工作。在方法探索方面,面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和发掘过程,基于以地面三维激光点云为主的多源时空数据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构建方法,融合遗址内遗迹、遗物和地层的特征与考古知识,重点研究面向场景重建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时空数据模型的构建方法,遗存特征-知识的抽取、表达与推理方法,重建遗址各要素的时空关系,并基于此展开遗址内考古对象时空分析,探究遗存时空分析模式和策略。研究团队先后对苏州绰墩、宜兴西溪、句容孔塘、高淳薛城等遗址和金坛寨花头土墩墓等进行了多源数据采集、快速制图、考古场景三维建模,并基于GIS时空分析方法,分析确定典型遗迹的规模、功能及相应的人类行为;分析不同尺度下遗存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辅助推演古人行为;定量分析土墩墓的向心结构特征,墓群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演化规律。初步展开了基于考古遗存数据的人类行为探究,为揭示和认识古代社会演化规律提供基础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此外,在考古工作的信息化方面,研究团队开发了田野考古发掘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考古发掘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存储、制图、布局出图、GIS分析、统计等管理。

从1991年开始,江苏的环境考古从上述考古年代学、地学考古、动植物考古和空间考古四个领域出发,基于考古学材料,通过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力图全面还原古代人类社会,探究古代人地关系。上述研究提供了江苏旧石器时代的年代、建立了部分考古探方剖面的碳十四年代框架;研究海面变化、河湖演化、气候植被变化,探究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复原人类对动植物的利用过程,并分析了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重建了古代人类活动的三维场景,开发了田野考古发掘地理信息系统。江苏的环境考古研究在新时代号角的指挥下,践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理念,将会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作者:贾鑫)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环境考古研究院)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