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新石器时代(五)
18225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新石器时代(五)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57:230

作者:活动办公室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华民族璀璨悠久的文明,更见证了一代代中国考古人执着的探求精神。这100个项目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要学术研究的成果,都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送“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专题!

(专题文字内容根据申报材料整理)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

遗址简介

城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遗址含有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300年长江中游地区多个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堆积,时代总跨度2200余年。

遗迹方面,先后揭示出距今6500年左右汤家岗文化时期的水稻田与环壕聚落、溪文化早期的城壕系统与祭坛祭坑等祭祀类遗迹、成片集中分布的陶窑和泥坑、贮水坑、取土坑道、简易工棚等窑业附属遗迹等。

遗物方面,城头山遗址先后出土完整可修复陶器和石、木、骨、玉等各种质地珍贵文物5000多件,陶器在其中占绝大多数,若加上残破的口沿标本,陶器数量超过2万件,其中又以大溪文化时期和屈家岭文化时期的陶器为最多。

城头山遗址保存有从大溪文化早期至屈家岭文化时期多次修建的城墙及环壕或护城河。它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极其丰富的古城址。作为中国最早之城的城头山是中国文明起源最初的坐标;城头山最早的水稻田,是长江中游稻作农业成熟的见证;城头山延续两千年的文化堆积是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见证。2016年,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面向公众开放。

城头山遗址全景图

城头山遗址20世纪90年代工作照

红陶碗(M694:2)

西阴纹彩陶盆(H210:3)

主要发掘单位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曹传松、何介均、郭伟民、赵亚锋、张涛 等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

遗址简介

甑皮岩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市象山区独山西南麓,因遗址所在的山体外貌形似当地居民的甑锅之盖,故名“甑皮岩”。甑皮岩遗址的发现、1973年及2001年的两次考古发掘与研究,记录和展现了华南史前考古的发展历程。

经科学的考古发掘,甑皮岩遗址的文化分期为五期。第一期距今约12000~11000年,文化遗物包括陶器、打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第二期距今11000~10000年,文化遗物包括陶器、打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等;第三期距今10000~9000年,文化遗物包括陶器、打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等;第四期距今9000~8000年,文化遗物包括陶器、打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等;第五期距今8000~7000年,文化遗物包括陶器、石器和骨器,未见蚌器。

甑皮岩遗址是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标尺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堆积、清晰的地层序列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标尺和资料库之一,为史前考古学,尤其是华南和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考古资料,进一步推动桂北乃至广西史前文化的研究。此外,甑皮岩遗址确定了甑皮岩先民的人种问题,为中国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人类体质特征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1937年发掘现场

第一期成型陶器

芋头残块

甑皮岩人遗骸

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鸟瞰

主要发掘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桂林市文物工作队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傅宪国、蒋廷瑜、阳吉昌、巫惠民 等

重庆巫山大溪遗址

遗址简介

大溪遗址是长江上游地区最早发现和确认的考古学文化,是大溪文化命名的典型遗址。发现了层位关系明确、时代延续发展的大溪文化遗存,全面反映了大溪文化发生、发展、衰落的全过程,是研究大溪文化及其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早期文明起源等重要问题的考古实证。

大溪遗址处于大溪文化分布在长江干流的最西端,在大溪文化晚期发现了多组与玉溪上层文化共存的现象,为探讨长江中游考古学文化体系与渝东土著新石器文化体系的交流与互动、确认玉溪上层文化的年代、大溪文化内部的管理体系等方面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发现了较多石器制作、玉器制作和骨器制作遗存,部分墓葬还随葬了这部分手工业制作的半成品,农业的种植却发现较少,对于探索手工业分工、与长江中游大溪文化遗址间资源互补、产品交换以及由此反映的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

发现了较多代表早期礼制与文明的玉饰品,墓葬随葬品也反映出墓地成员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分层现象,为探讨早期中国文明形成及演进模式提供了重要信息。大溪文化墓葬人骨保存较好,提取到了古DNA信息,为开展性别年龄鉴定、同位素分析、社会结构、人群构成和流动等方面提供了理想材料。

彩陶瓶

大溪遗址大溪文化五人合葬墓

大溪遗址考古发掘场景

骨鱼形匕

石人面形饰

主要发掘单位

四川省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陈培绪、林向、杨有润、邹后曦 等

西藏昌都卡若遗址

遗址简介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可分为早(距今5500~4700年)、中(距今4700~4300年)、晚(距今4300年以后)三期,是新石器时代的一处重要遗址。

遗址内发现有石砌建筑遗迹。出土陶器以夹砂、手制陶为主,罐、盆、碗为基本组合,以小平底为典型特征。石器包括打制石器、细石器和磨制石器。遗址中还发现有粟、猪骨和投掷石球,说明当时已拥有农业和畜牧业共同发展的生产经济方式。卡若遗址的考古学文化特征体现出与川西高原、滇西北横断山脉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西部、青海西部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间如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半山类型,齐家文化等的联系。

遗址揭示了西藏距今5000~4000年前的古人类生产、生活线索,比较完整地勾勒出藏东的生活方式,是研究西藏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特征、划分西藏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区系、青藏高原新石器时代生业模式的重要遗址之一。

2002年T3发掘现场

2002年T3内灰坑及柱洞

石制品

骨针

双腹罐

主要发掘单位

西藏文管会、四川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西藏博物馆 等

遗址发现者、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仁青、欧朝贵、索朗旺堆、甲央、张文生、更堆、小旺堆、陈显双、张才俊、侯石柱、黄景略、刘平修、石兴邦、童思正、冷健、徐明、李虹、邓克平、冉光瑜、王东元、邱宣充 等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

遗址简介

石峁遗址位于神木市高家堡镇,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垣组成,城外还分布有数座人工修筑的“哨所”类建筑遗迹,是河套地区一处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的超大型中心聚落。

目前已发掘外城东门址、韩家圪旦墓地、樊庄子“哨所”、皇城台等多处重要地点,出土大量玉器、陶器、壁画和石雕头像等重要遗物。石峁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石峁城址的社会功能不同于一般性原始聚落,应为早期城市滥觞时期作为统治权力象征的邦国都邑。皇城台的一系列重要发现显示出遗址的核心区域已经具备了早期“宫城”的性质,其建筑结构奠定了以中国古代以宫城为核心的都城布局,同时表明石峁在中国北方地区社会复杂化过程中具有的区域政治中心的作用外,可能还承担着宗教中心的双重角色,为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

由于遗址处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错地带,其发展高度、复杂程度以及建筑技术,远远超出了我们之前对公元前两千纪前后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程度的判断,表明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中国北方地区与欧亚草原方向存在双向、多重、频繁的技术交流和文化互动。

樊庄子“哨所”鸟瞰(上为南)

皇城台大台基南护墙全景(自南向北)

口簧

立柱石雕

陶鹰

主要发掘单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戴应新、巩启明、魏世刚、高耀成、孙周勇 等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