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说 | 如何讲好石窟寺故事?《往事越千年——麦积山石窟历史纪事》编后有感
作者:董广强
《往事越千年——麦积山石窟历史纪事》
作者:董广强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6月定价:88元
麦积山石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秦岭山脉北麓。其山一峰独起,远望如农家麦垛之状,故从十六国时期开始就有“麦积崖”的称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遗存。目前保存有221个洞窟,3938件各类塑像。其中以北朝时期的雕塑最为著名,有“北朝雕塑博物馆”的美誉,与敦煌莫高窟齐名,每年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近期出版的讲述麦积山故事的《往事越千年——麦积山石窟历史纪事》,是具有个人特点的一本书!
突发的灵光、深藏的情感
在这本书出版之前,也出版了好几本书,专业著作和通俗读物都有,但是《往事越千年——麦积山石窟历史纪事》和其他几本在写作之前和写作过程中反复斟酌、思考、数易其稿的书完全不同的是,这本书的写作完全是一个突发而起的念头。当时在路途上,当这个念头在脑海中涌出后,我就等不到下车、回家,急急忙忙从随身的包里面掏出纸笔,急促促写起来一个小时后,一个章节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回家后,恰好书桌上放着一本儿子写完的作业本,也就随手在作业本背面奋笔疾书;上班处理其他事务后,抓紧时间撰写书稿,晨光和暮色,都不敢荒废,害怕脑海中的灵光闪现,念头在时光迁移中遗忘。现在看来,哪是突发而起的念头,只不过是心中早就已经生根发芽的念头遇到了适当的时机迅速生长而已。
上班之初,本身不在讲解岗位,但是喜欢给游客讲解,从磕磕巴巴到逐渐流利讲解,每年和本职工作穿插做很多场次的讲解工作。刚开始的讲解,自然是以文物本身为重点,或者是讲解的内容全部是文物本体。毕竟,我们面对就是这些千百年前遗留下来的文物,而且这些文物本身也非常精美,我们是可以穿越时空感受这种沧桑历史之美。
但是在最近几年的讲解过程中,我却越来越强地感觉到,能打动眼前的听众的,是创造了这些文物的人。往往讲到人物的情节时,会很明显或很强烈地感受到听众对这个历史人物悲欢离合的关注,他们会替这位历史人物惋惜、会替这位历史人物伤感甚至默默流泪,他们会问很多有关历史人物的问题:比如家庭情况、为什么到这里来开窟塑佛、走了多远的路、后来怎么样了等等。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感悟到:历史是“人”创造的!我们讲解历史遗迹或者是历史文化,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于此,在之后的讲解中,也就有意识地增添更多“人”的因素,也就潜心更多的整理和收集一些人文的历史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就更多地感受到文物背后的那些人物的悲欢离合、沧桑世事。
《往事越千年——麦积山石窟历史纪事》这本书的种子,也就这样种在了心里。
厚重的麦积山历史文化
需要传承和弘扬
文化,是需要传播出去才更具有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才能传承下去。把历史文化沉淀到民众记忆里面、沉淀到社会生活里面,是最好的传承方式。
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正在日益富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提升。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社会公众对文化的追求日益显著,都是希望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之外,更好地感受人文之美,更加丰富自己的思想;同时,整个社会也需要文化的滋养和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如何让文物、遗产、古籍文字等活起来,各个地区的文物管理机构都在积极探索,但是真正的研究人员却是很少参与到历史文物的活化或者是面对普通游客的讲解活动中,至少我周围的研究人员是这样的。我想最重要或者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研究者表述的语境和一般听众的语境不完全一致。
学术研究,是利用历史学或考古学的方法对人类历史活动的高度总结,是对众多历史现象的高度提纯,脱离一个个文物(事件)或人物个体而大范围进行宏观观察。
我们的文物研究者,都是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有着自身学科的思维逻辑和很多系统性的规范,这些思维逻辑和正常的公众生活有着较大的距离。所以在面对听众讲解的时候,听众会普遍表示完全听不懂;即使一些研究者出版了一些通俗读物,也很难取得真正的读者市场。
张忠培先生曾经说过,考古学要“以物论史,透物见人,替死人说话,把死人说活”。这个观点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围绕着“人”来做,包括群体的人和个体的人。所以我们要以群众观点和视角解读历史,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我们必须拨开历史的尘沙把它还原给人民群众。
麦积山,是一座人文圣山,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凿以来,因山形奇伟,景色宜人,无数的信徒和俗众在这里开窟塑佛,寄托自己的情感。在这其中,自然会有很多的人文故事。有些反映在典籍的记载和各种文字载体中,而更多的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透过那些无言的塑像和壁画,去把握、去理解、去体会那些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
解读麦积山石窟,最根本的立足点是“人”,我们以“人”的情感去理解古人,我们以“人”的情怀把古代的故事讲给现在的人听,离开了这一点,历史就会变得缥缈起来。我们要把一个真实的麦积山,一个社会公众可以理解的麦积山,一个有脉搏起伏、有人文情感的麦积山讲给他们听。
从本质上讲,今人和古人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对人的情感、对事物的态度一致,是相通的,只不过置换了一下场景。我们一定要把古人,或者是古人创造的历史文物,放在生活化的场景里去理解。
当然,生活化的理解不等于“戏说”。当今很多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喜欢以“戏说”的方法表现,社会公众对这种“戏说”极度不满。所以,立足于历史或文物解读的题材,一定是要在严格考据、精密论证的前提下把历史人物活化,不能随意编造、曲解历史。
距离一千年、两千年前的历史,都是在一天天平常的日子中度过的,都是在日月轮替的世俗生活中度过的。所以,我们解读历史,一定是要把历史拉回世俗生活或者烟火人家,把历史人物拉回我们身边,我们和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话要说,有很多衷肠要诉!只有如此,文物资料才能真正活化起来,走进大众的心中。
所以,我们需要把蕴含在麦积山石窟塑像和壁画之内的这些人文故事说给现在的人们听,让更多的人了解麦积山、欣赏麦积山、热爱麦积山,热爱我们厚重沧桑、余韵悠长的历史文化。
这种思考,是《往事越千年——麦积山石窟历史纪事》的深厚土壤,在心中越积累越厚重,为种子的落地、萌芽、破土生长、最终成为参天大树提供了源源的营养。
讲好文物故事,是文博工作者的使命
考古研究、文物保护等工作岗位,都肩负有历史使命,需要把历史文物研究好、保护好,传之千秋万代。但是我们要牢记,考古研究不但要对历史负责、更要服务于当代,服务于当前的国家文化建设、服务于当前的社会公众;研究者不能曲高和寡地做一些不接地气、没有社会意义的研究。
目前阶段,我们需要深度研究型的学者,也需要更多的学术型转译者,就是要将各类研究学术成果再次转化为社会公众需要的文化产品,把那些束在高阁之上的学术论文、积累了数十年的研究成果真正地运用起来、活化起来,为当今社会服务,为中华文化的崛起提供充足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我们希望这些转译者是有专业的知识背景、最好是文博单位的专业研究人员。这样,才能对本领域的文物理解得更为深刻、更为透彻,转译出的文化产品也更能经得起推敲和社会公众的质疑。
这项工作应该是我们的使命,希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加入讲好文物故事、活化历史文明的队伍中来。把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讲好、传递好,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感受到中华大地上蕴含的厚重历史文化,感受到人文之美,感受到生活之美。
(作者单位: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相关石窟寺图书选介
在2020年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的石窟寺类参评图书中,除了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石窟文化的《往事越千年——麦积山石窟历史纪事》,
还有来自石窟寺研究者孜孜以求、不断完善创新的学术佳作,比如三十年调查研究的结晶《克孜尔壁画复原研究》。
石窟寺文物工作者们也在用自己的笔触,去创作融合高雅与通俗的作品,比如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的《敦煌谈艺录》,带读者走进敦煌壁画的背后。还有龙门石窟研究院编辑出版的《龙门史话》,横纵展示着龙门石窟的文化底蕴。
《克孜尔壁画复原研究》
作者:赵莉
编者:中国新疆龟兹石窟研究院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定价:1500元
《克孜尔壁画复原研究》系新疆龟兹研究院赵莉研究员经过近三十年的调查研究,联合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海外收藏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文博单位的专家,在充分占有文献、实物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壁画色彩、构图、内容、题材等深入研究,以严密的考证、数字化图像技术,对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现存及流失状况做了系统的梳理,并进行原位考证和复原研究,以准确而全面地呈现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整体面貌。
本书收录流散世界各地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总计近500件,是目前为止收录新疆克孜尔石窟流散壁画较为完整的大型研究性图集。作者遍访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法国、韩国等藏有新疆文物的博物馆,以及国内的旅顺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等机构,对所有能获取到的流散克孜尔石窟壁画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建立了包括流散壁画尺寸、内容、题材、收藏地、收藏编号等信息在内的完整档案。
《敦煌谈艺录》
作者:赵声良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定价:76元
如果我们不能真正读懂敦煌壁画,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敦煌壁画融汇中外艺术的伟大意义,就不能通过敦煌壁画(包括绢画)去复原南北朝至唐宋的绘画史,就不可能以敦煌壁画为依据来鉴定现代某些画作的真伪。
本书共收十篇文章,主要是作者根据读画所得而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内容涵盖敦煌艺术的价值以及在中国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意义、敦煌壁画的原貌及误读、敦煌艺术与印度及中亚的文化交流、敦煌壁画与唐代文化特别是与一些唐代画家绘画的比较问题、罗寄梅所摄敦煌石窟照片的意义、敦煌版画及相关问题、依据敦煌壁画来鉴定某些绘画真伪等诸多方面。
《龙门史话》
编著:龙门石窟研究院 路伟 焦建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定价:188元
《龙门史话》是对龙门石窟在岁月流变中的发展和历史进程中的文化进行的全面梳理和论述。《龙门史话》分上下编:上编为岁月流变,分十五个章节,侧重叙述了石窟开凿的地缘、背景、渊源、洞窟特征、艺术特色、社会历史、岁月中的起伏演变和早期的石窟调查;下编为遗产觅踪,分十一个章节,侧重叙述了龙门中的人和事、文化史迹、文物遗珍及永恒记忆等,进一步丰富人们对龙门的认识。《龙门史话》资料全面,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故事趣味盎然,是一部融专业性、故事性、文学性为一体的通俗性文化读物。
史话的撰写把历史、事件、人物作为主线,通过对龙门石窟的纵向演变和横向发展的梳理,揭示那些有趣的人、物,透物见人,透人见事,叙事述因,去诠释背后的故事,丰富人们对龙门的认识。
序言选摘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493年),距今已1500余年。北魏以降,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断续营造400余年,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0多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90余块。北魏和唐代是龙门石窟开窟造像的两大高峰,其中北魏时期的造像占龙门窟龛造像总数的30%,唐代占60%。北宋时期,龙门开窟极少,造像仅数例,然以维修、建寺、筑路、观游等形式在龙门石窟形成了另一个别样的文化高峰。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和典型的皇家风范。其造像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雕塑艺术语言,龙门佛教艺术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大同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而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碰撞、融合而开凿成的,其佛教艺术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龙门北魏造像艺术的“中原风格”和唐代雕刻的“大唐风范”达到了当时造像艺术空前的高峰,对当时国内其他石窟的开凿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远及东亚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佛教造像艺术。
龙门石窟的造像内容涉及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如律宗、净土宗、华严宗、禅宗、密宗,还有三阶教。石窟中蕴藏着古代宗教、政治、历史、书法、雕刻艺术、建筑、医药、装饰、服饰、地理、音乐、舞蹈、审美理念、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丰富资料,龙门石窟丰厚的内涵代表着北魏至唐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社会风貌、审美思潮和科技水平,是佛教雕塑艺术中国化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环,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道:“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翔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倾情咏唱,是龙门山色风光旖旎吸引众生和龙门石窟遗产域佛教文化圈文化景观丰富多彩的最好注脚和宣传。这里的地理与地利、优美的环境、石窟艺术中的皇家气象、皇室贵族的助力、文人骚客的龙门徜徉与观游酬唱、龙门山色的四季变换与馥郁醉人、石窟造像背后社会政治的风云变幻与波诡云谲。
造像题记中芸芸众生发愿缘起的万千姿态、高僧大德的皈心释教卒葬龙门、山林佛寺的香火缭绕查查钟声……都是龙门佛教文化圈文化因子的载体或反映。这里也有近代龙门频遭盗掠的佛首分离,我们观之而扼腕叹息,更有新时期历届龙门人对石窟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孜孜以求和忠诚坚守,党和政府对石窟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龙门佛教文化圈、龙门文化、龙门学,都是一个包罗广泛、资料宏博、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学术范畴和文化现象。我们撰写的这本《龙门史话》,在学术和知识层面就是以龙门石窟为核心,放眼周边受龙门石窟影响而形成的由诸多人、事、物和寺院等因子构成的文化圈大环境,对广义龙门(龙门石窟遗产域)的纵向发展脉络和横向精彩片段进行立体式、总体上的观照、勾勒和把握,以史为纲,以叙、论为纬,力求在广域的地理和广阔的视野上,以较为通俗的语言诠释龙门蕴藏的丰厚内涵,使不同时代的主干清晰且枝叶丰茂起来,使广大读者和社会大众能对龙门的文化情态和文化生态有一个全貌的认识,达到宣传龙门、普及知识、服务大众,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唱响“洛阳的名片,世界的龙门”主题,进一步坚定资源自信、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