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禹县钧窑址
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窑址。盛烧于宋,金元时期延续烧造。位于今河南省禹县境内,窑址密集,分布范围达30余万平方米,以县城内钧台及八卦洞附近的窑址产品量最高。主要生产色泽鲜丽的青釉和铜红釉瓷器,兼烧印花青瓷,白地黑花釉下彩瓷和黑釉瓷。
1951年故宫博物院陈万里曾到禹县等地调查,发现一批瓷窑址;60年代故宫博物院又派人进行调查,1973 年河南省博物馆在禹县钧台及八卦洞附近发掘,证明此窑在宋徽宗时最兴盛,是专为宫廷烧瓷的窑场。
窑名及始烧年代 钧窑名称的由来及始烧年代问题,是研究者长期探讨的课题。曾有人认为钧窑应始烧于金代,禹县在北宋时称为阳翟县,至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改称钧州,窑以地名。也有人认为,钧窑的青釉产品继承了汝窑的技艺,应始烧于宋代,而铜红釉产品则是金代创烧。钧台窑址发掘后,有人认为钧窑的名称与钧台有关,钧窑应创烧于北宋初,盛于北宋末。又由于在河南省禹县、郏县、鲁山、内乡及山西省交城等地发现了生产花釉瓷器的唐代窑址,产品釉色与钧釉有相似处,有人提出钧窑的早期烧造年代应提到唐代。
作坊及窑炉结构 钧台窑址共发现11座窑炉及作坊、灰坑等遗迹,窑炉有排列成一线的,有3窑鼎立的。作坊设于中部,从瓷坯成型、上釉到烧成瓷器,各道工序可同时持续进行。从遗迹的规模看,应是一处官营手工业作坊。出土有大批窑具、瓷器、瓷土、釉药、彩料以及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
钧台窑址的窑炉呈圆形或马蹄形,是从陶窑发展来的一种半倒焰式窑炉,为就地挖筑的半地穴式土壁窑,仅在窑门及烟囱口等处砌少量小砖。一般是单火膛窑。只发现一座长方形的双火膛窑,窑室呈长方形,室前有并列的双孔状火膛,东火膛上有圆形气孔,西火膛前有窑门。
火膛顶有方形烟囱,窑室后壁中部及两角,共有3个扇面形烟囱,窑室内使用筒形或漏斗形匣钵装烧瓷器,每钵仰置1件瓷坯,坯下垫锯齿状圆形支烧具。钧窑的窑炉结构及装烧方法便于控制火候,使燃烧温度达到1200的℃以上,并能使氧化焰转还原焰,烧出色彩变幻的钧釉效果。
产品特征 钧窑器有花盆、盆奁、洗、尊、炉、钵、瓶、碗、盘等多种。宋代产品胎质细腻致密,呈浅灰色,胎体厚实端重,造型规整。釉色以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为主,并能烧出釉面错纵映掩的青、蓝、黑、紫、红、绿、黄、月白等窑变色彩,色泽光亮幽雅,绚丽多彩。这种釉色的形成机理是因钧釉是一种典型的二液相、分相釉,釉中氧化铝含量低,而氧化硅含量高,并含有0.5~0.95%的氧化磷,釉中的红色则是由于还原铜的呈色作用。由于采用还原气氛,降低了氧化铁的含量。钧窑的烧成温度在1250~1270 ℃之间。瓷坯先经素烧,稍冷后上釉正烧,釉层较厚。
在烧制过程中,低温时釉层出现裂纹,高温时,粘度较低的釉液流入空隙填补裂纹,形成自然的纹饰,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器物底足部施釉后又抹掉,烧后成为棕黄色。钧瓷以釉色取胜,纹饰较少,只在器物造型上变化,如盆就有葵花、莲花、六角、长方、海棠等形式。在盆、尊、洗等器底刻有一至十的汉字编号,是按器物的大小顺序排列编就的。在窑址中还发现了瓷泥制作的“宣和元宝”钱模,为窑址时代提供了证据。钧台窑延续烧造至元代,但宋以后已停烧陈设用瓷,主要烧造民用的生活用具,质量亦不如前。
钧窑系窑址除钧台窑址外,禹县的神镇等地还发现多处窑址,河南省的临汝、郏县、新安、登封、安阳、鹤壁等县、市以及河北、山西等省也发现有钧窑址,但规模均较小,应属民间窑场。窑炉也是就地砌筑的圆形窑,窑室直径不过2米左右,窑具以匣钵、垫饼为主,支垫少,主要采用垫烧和叠烧。大部分窑炉用煤为燃料,少部分用柴为燃料。宋代民窑数量较少,产品质量高,可与钧台窑产品媲美,器形端秀,无厚重之感,胎釉均较薄,施满釉,釉质细润,以支烧为主。
元代民窑数量多,产品粗糙,胎土就地取材,含杂质多,器物胎体厚,碗、盘等器施半截釉,烧制技术差,釉汁聚积器内使器底釉层厚达1厘米,外腹釉则下垂成蜡泪状。元代钧釉的另一特征是上釉时在青釉面上涂几块铜红釉,使器物上形成紫红色窑变。有人认为这种红紫斑呆板,比宋钧瓷大为逊色,也有人表示赞赏。在元代遗址、墓葬中出土的大型器物,如双耳花瓶、三足香炉等器上,还有堆贴花及雕镂等装饰,工艺水平较高。元代后期,钧窑生产趋向没落,至明代停烧。
- 0000
- 0000
- 0003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