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66446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43:090

欢迎关注“考古学了吗”,考的是古,说的是今,希望我们都能有所收获。

这篇关于摩梭人的文章我发布于2020年8月23日,题目为《想了想,关于摩梭,除了母系、走婚,别的我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了》。当时翻了4本专著、20本硕博论文、150篇期刊等资料,花了8个晚上、4天周末的时间来写作。完成后,全文12000余字,对摩梭人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为便于阅读,现将全文拆分,以专题形式发布,每个专题突出一个重点。

五个专题分别为:

专题一 摩梭人是什么人?两千年前西北游牧放牦牛,如今西南定居搞旅游

专题二 母系也有强大男权,走婚还搞男女分隔,带你认识更真实的摩梭

专题三 摩梭人走婚,摩梭喇嘛走不走?喇嘛怎么想,当地人怎么看

专题四 摩梭人、老秦人,一西南、一西北,差两千年,说他们是亲戚你信吗

专题五 摩梭现状:计划生育、民族平等、社会重构…我们都一样

说起摩梭人,第一反应自然是母系。我们对母系的直觉,是以女性为尊,男人没有地位,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会想当然,是因为受父系男权惯性思维的影响,用父系那一套来理解母系。在经典摩梭母系家庭里,家里的所有人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这是与父系最大的不同,只要不分家,就不会产生父系的权力、财产之争。家里的男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男权的代表——舅权,可以视为母系家庭的基石,即便母系解体,它仍具有强大力量。

对摩梭人的另一个重要印象是男女自由结合的走婚。自由结合,并不意味着混乱,其实,摩梭人实行着非常严格的男女区分。不仅在重大仪式中是如此,比如出生时,只能有女性参与,入殓时,只能有男性参与;甚至在日常的生活空间中——最重要的“祖母屋”内,也做着男女空间划分,连柱子也分为“男柱”“女柱”。

这一专题,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摩梭人的真实习俗。

对摩梭人最经典的描述就是母系和走婚。在经典模型里,家庭成员都是一个母亲或祖母的后代,血统以母系划分,财产按母系继承。这种家庭里,成员全都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只有母系一方是亲人,所以比父系简单的多。

祖母是家族核心,同一代的姐妹是她们所有子女共同的母亲,孩子也没有区分。都是亲妈,都是亲兄弟姐妹。阿乌(母亲的兄弟)代替父亲的角色,照顾姐妹的孩子。

繁衍后代靠“走婚”,男女双方自愿结合,男方晚上到女方处走婚,早晨返回自己家中,暮合朝离。男女双方不娶不嫁,各自生活在自己的母系家族里,没有共同的经济关系。走婚所生子女,由女方抚养。男方不负责自己亲生子女的抚养,而要负责姐妹子女的抚养。走婚关系可长可短,取决于双方的感情,一方不希望继续,就可以结束。

新生儿满月时,要办满月酒。男方母亲带着礼物到女方家,村中其他家屋都派阿妈参加,但男性不能参加。通过满月酒,正式确认孩子的父亲。以后重大节庆,孩子要到父亲家拜访,父亲要送孩子礼物,无论父母是否继续走婚。

摩梭人另一个重要盛大的仪式是“成年礼”,一般在13岁举行。举行成年礼,一方面表示要开始承担家庭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对外宣告可以走婚了。

成人礼

高自由度的走婚,并不意味着混乱。与之相适应的,是摩梭人融入日常的“害羞文化”。关于两性的话题、一切与性相关的话题,都不能在祖母房、经堂里谈论,不能在家人、亲戚、长辈和小辈面前谈论,不能在异性面前谈论。恋爱的男女不能在公开场合一起行走,不能有亲密举止。走婚也有禁忌,同一女性祖先三代以内的后裔之间禁止走婚,如果发生过继女孩或因结婚女子迁入的情况,原家庭和其后代三代内也不能走婚。一般摩梭小孩在母亲的带领下,会熟悉掌握所有亲戚关系,避免走婚时遇到不必要的尴尬。

成人礼

以上是摩梭人最经典的母系、走婚模型,但还有些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母系并不意味着家族的家长一定是女性。摩梭人有“舅掌礼仪母掌财”的传统,因此每个家庭常常有两个当家人,女性当家人主要负责安排家务、生产活动,男性当家人负责处理整个家族的社会交往活动。两个当家人谁能力更强、威信更高,谁就是家族的家长“达布”。

其次,摩梭社会并非一律实行母系制。长期以来,都既有母系,也有父系,也有母系、父系并存于同一个家庭中的双系。1984年对永宁527个家庭的调查中,父系有232户,占总数的40%;母系有171户,占总数的32.4%;母系父系并存的有144户,占总数的27.6%。如果说1984年的调查可能有强制结婚的残余影响,到了较为宽松的2018年,格则清珠的调查显示(格则清珠生长在摩梭人、普米族通婚家庭,调查地就是她的成长地),落水村42户摩梭家庭中,8户为纯走婚家庭,八七村78户摩梭家庭中,15户为纯走婚家庭,剩下的是“双系家庭”或是“父系家庭”。

第三,婚姻形态也不只经典模式一种,而是三种。包括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异居婚”、比较固定的“阿夏同居婚”(“阿夏”,是走婚中的男女对彼此的称呼,也作“阿肖”),还有“一夫一妻婚”。解放前,一般是土司、贵族阶层和少数富有的人家才有婚嫁。解放后,由于政府宣传和鼓励结婚,甚至有一段时间强制进行结婚登记,结婚的人数有所增加。一般来看,在人烟稀少的山区或一些与其他民族混居的地区,如拉伯、蒗蕖,摩梭人通常选择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没有走婚的条件);在永宁坝区,走婚是主要形式,只有当家庭面临结构调整、家庭延续的关键时刻,结婚才会作为权宜之计被接受,而后的人又会自觉恢复走婚。

典型的摩梭母系家庭结构中,没有父亲的角色,阿乌(舅舅)负责耕地种田、修房造屋、放养牲口、赶马经商,主持重要礼仪,参与抚育、教养下一代。尤其是男孩子要掌握的技术,甚至宗教,均由舅舅传授。自然,舅权取代父权,成为重要权力,当地谚语“天上雷公大,地上母舅大”,舅舅的权威对于下一代是至高无上的。比起舅权的尊崇,摩梭人对待生父,只是“知父不亲父”。

在摩梭人重要的礼仪中,舅舅必不可少。成年礼中,男孩的穿裤子仪式由舅舅主持,舅舅给男孩穿上裤子,象征成年。如果不走婚,要婚嫁,舅舅有权干涉婚嫁对象。而摩梭人的整个葬礼,从筹办到执行,包括报丧、洗身、捆尸、停尸、入棺、守灵、达巴开路、洗马礼、火葬、拾骨等,清一色全是男班负责。

即便女性已出嫁,当女性去世时,舅权的尊崇也不会衰减,这个也是摩梭丧葬中最重要的经典,称作“斯客阿乌”,即“送毛毯的舅舅”。妇女在夫家去世后,儿女要立刻通报给舅家,请求舅父来奔丧。舅家选定好奔丧日子后,甥男甥女备好马匹来迎接舅父。届时,舅父披盔戴甲,被前呼后拥着去奔丧,跟着舅父的人,有放枪的、有牵牛牵羊的、有吹唢呐的。所有的甥男甥女到村边迎接奔丧队伍,磕头跪谢。舅父身披毛毯,背着弩弓和箭袋,肩扛牛腿,来到大门口,在门槛上挥刀砍三下以示愤怒,并责骂男方亏待了他的姐妹,然后就唱挽歌。夫家要遵从舅舅对葬礼的要求和安排。如果,是说如果,舅家发现嫁出去的女性在男方家非正常死亡,那舅家有权在男方家该搬搬、该砸砸,男方家只能看着,而且,从此以后这家人再娶媳妇恐怕就困难了。

“家屋”是汉译词汇,摩梭语称为“依都”。家屋是摩梭社会的基本单位,可以理解为家庭,但它包含的范围更广,包括房屋建筑、所有住在其中的人、曾住在其中的祖先、家中牲畜在内的所有财产。

摩梭村落 1965年

(1)家名和传承

每一个家屋都有一个名称,即家名。家名一般是村民“喊”出来的。房屋建成后,村民会用某个名字来称呼这个家屋,过段时间,称呼逐渐统一,约定俗成,家名就被确定下来了。家名的称呼来源各不相同,有些以房屋所在方位为名,如“木潘”(下方);有些以家屋家长的名字为名,如“给若”;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甲若”(好的),大概是含有祈祷美好的意思;还有些历史久远的家屋已无法弄清其家名的含义,如“阿发”。家名是家屋的重要标志,一旦确定,一般就不会再更改。居住在同一家屋中的所有成员,不论是母系血亲、父系血亲,还是因为嫁娶、入赘或是过继而加入这一家屋的所有成员,都像姓氏一样共同使用同一个家名。

家屋的传承是摩梭人生活中的首要任务。家屋一旦建成,作为其载体的房屋,尤其是祖母屋,就要一直维护下去。家屋的人更要传下去,如果无法完成人员自然更新,要娶亲、招婿或者过继,其操作本质上与父系家庭一样。

修房造屋 1980年

(2)家屋建筑

传统家屋的建筑由祖母屋、经楼、花楼、草楼合围而成三合院或四合院。祖母屋是院落中体量最大、最重要的建筑,见证着摩梭人生、老、病、死和成年的过程,也是饮食、待客、议事、祭祀、敬神的场所。经堂为喇嘛住房,是进行佛事活动的空间。花楼供成年女性居住,是其接待走婚配偶之所。草楼是储藏草料、养牲畜的地方,成年男子若无走婚去处,得睡草楼。

(3)祖母屋:“火塘—男女柱”构成的性别空间

祖母屋在建造前,要请达巴选址,建成后,除翻修屋顶木板外,不得擅自改动,有的祖母屋甚至达到百年历史。屋里的火塘是最神圣的地方,火塘上方供奉着神祇“阿依冉巴拉”。三餐前,会把第一口最干净的食物放在火塘的锅庄石上祭祖。火塘既联系神明、祖先,也象征家屋兴旺,不能熄灭。对火塘也有诸多禁忌,如不能跨火塘,不能背对火塘坐,不能脱鞋放在火塘前,不能向火塘吐口水,不能用脚蹬踏火塘上的锅庄,不能从坐在火塘边的人的面前走过,不能在火塘边说一切与性有关的话等等。

祖母屋男左女右的性别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火塘与男女柱共同构成了祖母屋的性别空间。祖母屋中有两个重要的顶梁柱,即男女柱,男女柱必须在同一棵树上截取,顶上一节为男柱,根部一节为女柱,寓意女为根本。以火塘为界,靠近女柱的一侧(右侧)为女性空间,祖母的卧床安排在此,妇女分娩时也在此,为“生之口”;靠近男柱的一侧(左侧)为男性空间,紧挨“死之口”(有隐藏的很小的停尸空间)。这也与摩梭女子负责出生,男子负责送葬相匹配。平时,男、女按男女柱分坐,年长在上方,年幼在下方。举行成年礼时,男孩、女孩要对应站在男、女柱前,脚踩猪膘肉和粮食,接受亲友的祝福。

摩梭人也用十二生肖,但他们的十二生肖是“猫、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除第一属相为“猫”外,其他与汉族一致。

属猫的女人被认为最有福气。因为摩梭人养的猫通常栖息在主屋,自由觅食,还被默许吃去供奉给祖先的食物。他们认为,属猫女人也能如猫一般,留在屋子里享福,且多子多孙。

摩梭人的风俗习惯有很典型的特色,但也应注意到,摩梭人是南迁氐羌族群中的一支。从更大范围看,他们所表现出的尊母崇母、舅权、送葬等习俗,在“藏彝走廊”内的其他南迁族群中同样广泛存在,甚至老舅砍门、屈肢、焚化、送魂回归祖居地,乃至食用猪膘肉等细节也有相当的一致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