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王晓琨;张文静:中国人面像岩画传播路线探析
66706

王晓琨;张文静:中国人面像岩画传播路线探析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47:120

人面像岩画,顾名思义,即只以人的脸部或类(看)似人的脸部为主要刻画对象的岩画类型。人面像岩画不刻画身体的躯干,但一般具备人的五官,有是否具有头部轮廓之分,在面部或头部轮廓的外围有的装饰有线条。在众多的岩画类型中,人面像岩画独具特色,造型神秘诡异,并蕴含特定的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岩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但人面像岩画仅仅出现在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亚洲的中国、蒙古、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地区,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复活节岛等11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中国的人面像岩画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①。从本文收集整理的人面像岩画数据来看(表一),全国共有10个省(市)、***、特别行政区分布有人面像岩画。我们把人面像岩画按区域划分为北方和东南沿海两个部分。北方人面像岩画呈带状分布,自西向东有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②、内蒙古赤峰地区③、阴山地区④、桌子山地区⑤、巴丹吉林地区⑥、宁夏贺兰山地区⑦、***阿尔泰地区⑧。东南沿海人面像岩画的分布自北向南有江苏连云港将军崖⑨、福建仙字潭⑩、广东宝镜湾(11)、香港大浪湾(12)、广西红岩山(13)、台湾万山(14)。总体上看,中国人面像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方长城沿线(草原地带)和东南沿海地带。

一 关于中国人面像岩画传播路线的研究现状

中国人面像岩画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江水东径宜昌县北……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嵚菳,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15)文中记载的是四川与湖北交界处的人面像岩画,位置大概在湖北宜昌附近。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来看,这处人面像岩画分布点还没有被发现。中国对岩画的真正调查和研究是从近代才开始的。中国岩画的大规模发现阶段是在20世纪50-80年代,人面岩画的研究也是从80年代之后才开始的。

长期以来,国内的岩画学者和研究机构对于人面像岩画的关注多以发现和著录为主,这些发现为人面像岩画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原始资料,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随着考察工作的深入,对人面像岩画的研究逐渐涉及各个方面,研究角度多集中在美术史、宗教、民俗等领域,主要探讨人面像岩画的内在涵义和意义等(16)。

关于人面像岩画的起源、传播和发展流变的研究是人面像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较早将东南沿海与北方地区的人面像岩画相联系的研究可见于孙新周的《内蒙岩画所见东夷文化遗存辨析》(17),文中认为将军崖岩画中的人面是商族崇拜的鸟图腾——鸮鹰的形象,指出阴山岩画中的所谓猴面像,正是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鸮面像的文化延伸,是东夷少吴裔商族在文化发展进程中,于祖先崇拜时期所表现出的另外一种艺术形式,二者在文化特征上表现出一脉相承的源流关系。另外作者对阴山岩画中一幅被认为是磨盘的岩画进行了分析,认为这应当是商族作为太阳神崇拜的一种符号。所以,殷商人来自东部沿海,而且崇拜太阳,他们在阴山地区留下岩画遗迹。

1991年,宋耀良的著作《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18)问世。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将中国的人面像岩画的分布总结为三块带状分布的区域:东分布带、中分布带和北分布带,并且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中国人面岩画的三大分布带,都是由将军崖岩画为发源地而传播开的,将军崖人面岩画首先是往北传播(证据是内蒙古赤峰白岔河的一幅琼纹人面岩画与之有相似性),到达赤峰后向西传播,在内蒙古的莫勒赫图沟,人面岩画的传播分为两路,一路溯黄河南下,一路继续西进。可以说,这是一部当时对中国的人面岩画研究最为全面的一部著作,内容涵盖广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中国人面岩画分布与发展流变的整体轮廓。

宋耀良的观点在学界影响较大,从近些年的研究来看,中国人面像岩画的传播说为学界所接受,但是关于起源地和传播路线,仍有争议。比如,朱存世在《试论乌兰察布草原类人面岩画》(19)一文中,将乌兰察布草原的人面像与阴山、贺兰山、百岔河流域及黑龙江流域人面像岩画进行比较,认为人面像岩画起源于贺兰口至狼山这一区域,经过文化传播,在乌兰察布草原有短暂停留,向东到达百岔河流域,再向东北到达黑龙江流域;龚田夫、张亚莎在《中国人面像岩画文化浅谈》(20)中则认为,中国的人面像岩画传播路径的源头可能在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然后向南向北传播。向南影响到福建、台湾,向北到达内蒙古东部,并由这里向西传播,到达狼山西段和桌子山一带后,形成第一个繁荣期,而后在贺兰山贺兰口又形成第二个繁荣期,最后消失在宁夏中卫县的北山。

2010年10月,宋耀良在宁夏贺兰山世界岩画馆举办的《人面像岩画——跨越太平洋的史前人类大迁徙》的专题讲座上,进一步做出一个大胆的推论:分布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人面像岩画是从中国传承扩散而来的(21)。

学者们从诸多方面对中国人面像岩画做出阐释,尤其是宋耀良的研究结论,无疑是与现代北美人群的早期起源等问题产生关联,因此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于是,在现代美洲人起源问题上,也有了中国人自己的声音。宋氏的研究,迄今已经过去四年,国内岩画学界对人面像起源、传播的研究渐趋平静,更多的学人开始关注各个区域人面像岩画的分布的类型和特点,努力建立起中国人面像岩画的区、系、类型。这也需要我们在苏秉琦先生文明起源理论的框架下,不断夯实基础,唯有如此,人面像岩画的研究才能得以不断反思、不断前行。

二 将军崖人面像岩画和赤峰地区人面像岩画的类型比较

一般来讲,类型学是科学地归纳分析考古资料而加以分类的方法论。类型学的方法主要用来研究器物的演化过程。但是,只要是人类制造的物品,只要有一定的形体,如建筑物、交通工具、雕塑、书画、装饰图案等,都可以用类型学来探索其形态变化过程,而且,其形态是沿着一定的轨道演化,而不是变化不定的(22)。对岩画以往的研究,多是原始艺术、美术、宗教等领域的学者展开的,鲜有利用考古类型学展开个例研究。作为考古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类型学可以为岩画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本文以将军崖和赤峰地区的人面像岩画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分类,尝试利用类型学分析二者在岩画的造型特征上的区别与联系,对中国人面像岩画的起源及传播进行探析,试图推动人面像岩画研究中重要课题研究的深入。

1.赤峰地区人面岩画的类型

这个区域包括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赤峰市松山区阴河中下游、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扎鲁特旗和翁牛特旗。共有人面像岩画125幅,根据该区域人面像岩画有无头部轮廓,眼部造型的变化,吻部的特征等特点将其归纳分类(图一)。

A型 无头部轮廓

a、眼部为重圈纹,有对吻部的刻画,有的在额头有折线状纹饰。这类岩画主要分布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和赤峰市松山区的阴河中下游地区(图一:1、2)(23)。

b、眼部为圆形或椭圆形,多数没有对吻部进行刻画,眼睛的上方有折线纹饰,表示眉弓,也可能表示额头的纹饰。这一类别的人面又可以细分为:

Ⅰ、具有眼部和眉弓,这类岩画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巴林右旗、赤峰市松山区阴河中下游地区(图一:3、4)(24)。

Ⅱ、具有眼部和眉弓,同时刻画了鼻子,而且眉弓和鼻子相连,鼻子呈几字形或三角形。这类岩画主要分布在赤峰市扎鲁特旗、翁牛特旗和松山区阴河中下游地区(图一:5~7)(25)。

B型 有头部轮廓

a、眼部呈椭圆形或椭圆形重圈纹,眼梢向上,五官俱全。部分额头有折线状纹饰。这类人面像岩画主要分布在赤峰市松山区阴河中下游地区和扎鲁特旗(图一:8~10)(26)。

b、头部轮廓为异形,头部外围有饰物,眼部为圆形,有的也刻画了鼻子,看似青铜器饰牌。这类岩画主要分布在赤峰市松山区阴河中下游地区(图一:11~13)(27)。

c、五官俱全,比较写实。这类岩画分布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赤峰市松山区阴山中下游地区和翁牛特旗(图一:14、15)(28)。

2.将军崖人面像岩画的类型

连云港将军崖人面像岩画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山马耳峰南麓。岩画分布在长22、宽15米的黑色混合花岗岩构成的山坡上。共有人面像岩画25幅(29)。

根据有无头部轮廓,并结合有无面部纹饰等特征,我们把将军崖人面像岩画分为两个类型(图二)。

A型 无头部轮廓

a、有眉弓,眼部为圆形,鼻子与眉弓相连接(图二:1、2)(30)。

b、无眉弓,眼部为圆形,额头部分为椭圆形(图二:3、4)(31)。

B型 有头部轮廓

a、额头有类似植物的饰物,眼部为圆形,有对吻部的刻画(图二:5、6)(32)。

b、额头有网格状或竖状线条,眼部为重圈纹,面部饰有线条,头部下方有线条指向下方的植物(图二:7、8)(33)。

3.类型比较

A型人面像岩画在赤峰地区分布广泛。尤其是Ab型Ⅱ式的鼻子呈几字形或三角形的人面岩画造型,在赤峰地区很常见;Ba型的人面像岩画,具有头部轮廓,眼部呈椭圆形,眼角向上,突出的特点是额头具有折线状纹饰。从造型上看,我们认为,该区域的人面像岩画有从A型到B型逐渐发展演变的趋势。至于Bb型的人面像岩画,则集中分布在阴河流域的一块大石块上,且造型特殊,类似青铜兽面。

在将军崖岩画中,人面像岩画的数量并不多,只有25幅。A型主要分布在将军崖岩画遗址的南侧,其中有大量的星象图案。这类岩画没有头部轮廓,眉弓与鼻子相连,或者额头的圆形与鼻子相连;B型的人面像岩画造型与A型迥然不同,其中,Ba型人面像岩画分布在遗址的东侧,有头部轮廓,头顶的饰物似乎是从头顶生长出来。Bb型人面像岩画集中分布在遗址的西侧,面部和额头有众多的线条作为纹饰,鼻子部分有一条线向下延伸,与下方的“V”字形的禾苗相连。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这类岩画和农业相关,体现了与原始农业相关的社会生活。

在这两个区域,只有赤峰地区的Ab型Ⅱ式与将军崖岩画中Aa型,从造型上来说,有相似之处,二者均为眉弓与鼻子相连。但是在将军崖岩画为数不多的人面像岩画中,Aa型人面像岩画不仅所占比例很少(只有4幅),而且与将军崖岩画主体所要体现的与农业相关的内容关联似乎不大。赤峰地区的Ab型Ⅱ式的人面像岩画分布却很广泛,不过,这个区域头部外围有射线和触角状饰物,以及面部有纹饰的人面像岩画分布较少,只有5幅至6幅。

三 中国人面像岩画传播路线辨析

人面像的起源地及传播路线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宋耀良在考察了大量的岩画考古遗址后,认为环太平洋的人面像岩画系一种同源文化传播所致,都是由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为发源地而传播开的。他提出中国的人面像岩画的分布有三条分布带以及中国人面像岩画的传播路线。之后,他又提出分布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人面像岩画也是从中国传承扩散而来的,至此人面像岩画又和美洲人的起源关联起来。这似乎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国人面像岩画发展、流变的脉络。客观地说,宋氏的研究是针对各地区的人面像岩画进行比较后得出的结论,具有敏锐的直观性。但是,他的研究并没有公布各个区域的全面基础数据,因而结论显得单薄,不是十分的可靠。

从上述将军崖和赤峰地区人面像岩画类型比较来看,将军崖岩画与赤峰岩画有部分类型相似,如赤峰地区的Ab型Ⅱ式的人面像岩画与将军崖岩画中Aa型人面像岩画。但从各个区域岩画的总体分布特征分析,将军崖岩画着重体现了与原始农业文化相关的古代人类的生活和思想,应是当地农业环境下的产物;而这种类型在拥有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等农业传统文化的赤峰地区并没有出现。因此,我们认为,这两个区域的岩画造型特点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每个区域所具有的特征区别于其他地区。当然,每个区域有其自身的发展序列,并不意味排斥彼此的影响。从以上我们对两个区域的人面类型的比较来看,这两个区域间的联系尚不能说明赤峰或者将军崖人面像岩画分布是传播的结果,至少找不到传播的足够证据,如某一类人面像的祖型及其有规律的文化变体。

当然,我们的研究仍需要建立在更大量的数据基础上,尤其是结合全国人面像岩画的分布,对人面像岩画加以系统的比较论证。因此,关于人面像岩画的发展流变以及它的传播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来源:《东南文化》2014年第4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