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西周至秦代)五个项的意义
67008

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西周至秦代)五个项的意义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54:320

今天5月3日下午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将在云端汇报周秦两代的五个项目。这个时期已经是诸侯割据争霸逐渐走向统一的时期。所以这一段的考古往往与先秦文献结合十分密切,而且各个地方文化都很具特色,很多地方文化算是在这个时期,比如河北叫燕赵之地,山东称齐鲁大地,江浙就说吴越,两湖叫荆楚,四川叫巴蜀,陕西和山西有秦晋。这些称谓至今依然保存,而我国古代众多制度、思想也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所以两周秦时期,在考古方面就是城多墓多,二里头至殷墟时期全国的城址,拿手指都能数得清,但两周时期,可谓城郭林立,至今很多县城追根溯源多半可以追到两周时期。整个二里头文化也就几百座墓,但是两周时期的秦墓、楚墓数以万计。这几年两周时期最令人惊艳的还是大墓的发现,不仅规格大,而且出土遗物丰富、精美、价值连城。

今天汇报的五个项目除了甘肃的玉矿考古,其他都是大墓。秦始皇陵自不必多说,国人都知道,但需要提及的是众所周知的兵马俑坑只是秦始皇众多陪葬坑的一个,周边还分布有众多其他陪葬坑和墓。所以,那里的工作估计还要世代做呀。湖北的曾国墓地,从当年的曾侯乙墓之后,持续多年工作,构建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曾国的墓葬发掘序列,只要有墓出来几乎就是十大考古发现。浙江的龙山墓是自印山越王陵之后又一个越王级别的大墓。其实那一片大家早知道山头两个大墓规格最高,终于等了这么多年可以动手了。而山东滕州的则据说是一个贵族家族墓地。下面具体说说这几个项目的意义。如果想了解更多,可点击下方链接,看直播,今天的至少在视觉上比前两天值得期待。

第一项:15∶30-15∶50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陈国科 汇报人:陈国科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出土戈壁料

第一、旱峡玉矿等遗址直观呈现了自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时期至骟马文化晚期、西汉早期这近2000 年间甘肃西部地区透闪石玉料开采、利用的景象。

第二、科学检测分析显示,山西下靳遗址的玉器玉料来自于敦煌旱峡玉矿,径保尔草场玉矿是徐州狮子山玉器玉料矿源之一。

第三、一系列的证据表明,甘肃地区的透闪石玉料很早就进入到甘肃以东及周边区域,在多元一体的中

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第二项:15∶50-16∶10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随州市博物馆 曾都区考古队

项目负责人:郭长江 汇报人:郭长江

M169编钟组合照

第一,枣树林墓地发掘的三组侯墓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棺椁结构和器物组合等保存最好的春秋中期诸侯级墓葬,填补了不见春秋中期曾侯的空白,对完善曾国世系及研究春秋中期诸侯墓葬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第二,墓地年代较早的墓葬随葬器物形制大体与周原地区相近,较晚的墓葬随葬器物已有很明显的楚文化风格,说明在春秋中期曾国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的转变,为探讨曾、楚、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对研究春秋中期曾国乃至周文化体系青铜礼器的变革、构建南方青铜文明意义巨大。

第三,青铜礼乐器铭文反映了极其丰富的曾国及周王朝历史文化信息。

总之、曾国在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的存世阶段,从国君到中小贵族的墓葬、中心区域遗存都有揭露,曾国成为商周考古中物质文化面貌揭示最为完整、全面的诸侯国。曾国历史从传世文献记载不明,到考古揭示出清晰的国君世系、社会阶层、文化面貌,体现出考古写史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项:16∶10-16∶30 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吉县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田正标 汇报人:田正标

安吉龙山107号主墓绿松石串饰(南—北)

1. 首次发现并完整揭示了一处越国高等级贵族墓园,墓园要素齐备、布局整齐,结构独特,全国罕见,这一全新发现填补了越国贵族墓园制度研究的空白。

2. 中心主墓由两层覆斗状土台构成,土台外围有块石护坡和石坎围护,整体气势恢宏,工程量巨大,堪称东方“土石金字塔”。

3. 土台营建采用分块版筑技术,墓道边壁发现了立柱、横撑木及竹篱笆痕迹,为江南大型土墩墓熟土堆坑找到了关键性证据。

4. 主墓外围发现迄今规模最大的越墓器物坑。坑内器物排列整齐,器内存储样品的检测将为越国贵族墓葬埋葬制度研究提供极为难得的资料。

5. 本次发掘,是在大遗址考古规范指导下,明确的学术目标引领下,以城址为中心,除墓园的完整揭示外,还利用调查、勘探等手段,探索城、墓之间的有机结合。全程采用多种数字记录手段,注重多学科横向联合,始终兼顾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利用,是历史时期大遗址考古工作的典型案例。引进民营资本参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运营的新模式,更是全国首创,对今后的考古及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四项:16∶30-16∶50 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刘延常 汇报人:刘延常

春秋晚期部分铜鼎

第一、该墓地自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没有间断,呈现完整布局,墓葬要素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同时战国时期也发生较大变化。从随葬品来看文化因素极其丰富,显示出强烈的本土特征和周边文化交流融合的特点。

第二、大韩墓地所处的泗河中游,为齐、鲁、莒、吴、越、楚和中原文化的交界区,墓地与周边的薛国、滕国、小邾国、邾国、邳国等古国文化遗存关系密切,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这个动荡的时代,在这个位置特殊且重要的区域能够长时间延续埋葬贵族家族墓地,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重要现象,对研究东周时期埋葬制度、泗上十二诸侯国及古国关系、地域文化交流融合、齐鲁地域文化与区域传统文化的形成等学术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第五项:16∶50-17∶10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

发掘单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蒋文孝 汇报人:蒋文孝

发掘现场

第一、根据墓葬所处位置、形制及出土物来看,一号墓时代应在秦统一之后,属于秦代墓葬。墓葬采用壕沟及自然河流合围,形成相对独立的墓园,墓主与秦始皇关系密切。这批墓葬是秦始皇帝陵园有规划的一处高等级贵族陪葬墓区。

第二、一号墓出土的许多器物改变了我们以往的很多认识:“乐府”铭文,为秦陵地区发现的第二例。铁甲,为秦代首次发现。金银等金属质地的乐舞百戏俑、骑马俑、猎犬形象均为首次面世,开创了以小型乐舞百戏等生活气息深厚的俑来随葬的先例,是秦以后随葬同类题材俑的先声,为我们展示了除秦陵兵马俑之外的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是研究秦代高等级贵族的日常生活和丧葬习俗的珍贵资料。金、银骆驼是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单体金、银骆驼,为研究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实物材料。

第三、一号墓是目前考古发掘的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的又一重大收获。一号墓的发掘,为秦始皇帝陵乃至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为秦汉时期陵墓制度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关键性依据,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从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从封国走向帝国的重要考古资料证明。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