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彦:东亚地区史前石镞的初步研究
一、前言
本文所说的东亚地区,指的是位于亚洲东部的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及远东沿海地带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这一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就已有了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晚期乃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里又是细石器十分发达的地区之一。分布于东亚各地的史前文化,虽然呈现出多姿多彩、十分复杂的面貌,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一是各种文化中均存在着以楔形石核为代表的细石器遗存;二是陶器及磨制石器出现均较早,渔猎经济十分发达而农业出现较晚。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之一,就是这一地区广泛分布的史前石镞,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一文化现象,是远古时期各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我们今天探索这一地区有关史前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及文化传播的重要线索之一。本文试图以东亚地区发现的史前石镞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石镞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东亚各地区、各类型石镞的分布、特征、分期及其编年做一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二、石镞的分类
一般说来,作为石镞分类的标准,不外乎制法与形态两大方面。首先,由于制作方法的差异具有时空的意义,因此是分类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从形态方面来看,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石镞,其整体形态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而也具有分类的意义。具体地说来,各类石镞的锋部与基部相比,最具特征的应是基部。因石镞的主要功能是“突刺”,除少数特殊用途的镞外,绝大部分石镞的共同特征是锋部尖锐;而基部的形态则由于装备箭杆方法的演变,在时空方面有着很大的变化。因此,依据基部的形态分类,最易表现各类石镞的特征。
关于石镞的分类,过去已有许多中外学者做过较多研究。但由于不同学者观察的角度及侧重点不同,分类方案及用语各异,给大范围的比较研究造成不少困难。相比较而言,日本学者研究石镞的历史较久,方法亦较缜密。因此,本文中我们以东亚地区史前石镞的发现资料为依据,以日本学者铃木道之助简单明了的分类方案为基础〔1〕, 并根据实际情况作若干修订,制出本文所用的石镞分类模式图(图一)。
在图一中,首先依制作方法分为打制与磨制两大类。其中打制石镞主要使用压制法加工修整而成,又可分为两面修整和局部修整两类。两面修整的石镞,一般镞身两面通体或大部分及锋、基部均经过细致的修整,因而看不出石片原来的样子。而局部修整的石镞,则一般仅对锋、基部或镞身一面进行修整,因而大多数保留了石片原剥离面的特征。磨制石镞,一般用较薄的页岩为材料,其制法是先把薄板状页岩切割成所需形状,然后磨其锋及两侧刃使其锐利,也有通体磨光者。但在东亚地区,史前磨制石镞发现数量很少,故凡磨制者,均归为一类而不再细分。
图一 石镞分类模式图
其次,依石镞基部茎的有无,分为有茎、无茎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凸基三大类。其中无茎类石镞依基部的形态可进一步细分为凹基和平基二式;凸基类也可细分为尖基和圆基二式。
再次,从镞身的形态来看,东亚地区史前石镞主要有三角形和叶形两大类。三角形石镞可细分为等边三角形和等腰长三角形等形式;叶形石镞则多为细长柳叶状。此外,也有少部分呈菱形或五角形等,但这类特殊形状的石镞数量很少,分布地域亦很有限,不具代表性,故在此处暂不列入。
三、东亚各地区史前石镞发现概要
东亚各地区的远古文化,虽具有一些共同或相似的因素,但由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与性质等又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各文化发展变化的速度也呈不平衡状态。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一地区石镞时,很难把它们都限定在一个共同的、绝对的时间框架之内。这里所谓的“史前”,主要是指各地区青铜器或金属器出现以前的各时期诸文化。本文在具体的叙述时,尊重各国考古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并以各国的考古学分期与文化命名为准,分别予以介绍。
(一)中国东北地区
这一地区主要是指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及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的考古学研究开始较早,早在本世纪30年代,先后对昂昂溪和赤峰红山后等遗址作过调查与发掘,并发现有石镞出土。50年代以后,随着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的逐步开展,有关史前石镞的资料不断增加。近年来,有关学者对这一地区出土的石镞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2〕。但总体说来,东北地区尚有一些没有进行过考古调查与发掘的空白地带,已知的一些出土有石镞的遗址,不仅在年代及文化性质方面也还尚存许多不明之处,而且多缺乏详细的报道。但尽管如此,通过一些典型文化遗址石镞的发现,我们还是可以大体上了解这一地区史前石镞分布的基本情况(图二)。
图二 东亚地区出土石镞的主要遗址分布示意图
1.红山后 2.富河沟门 3.新乐 4.偏堡 5.昂昂溪 6.新开流7.乌斯奇·贝拉雅 8.贝里卡钦 9.新彼得罗夫卡 10.格罗马图哈11.奥西诺湖 12.普夫森 13.扎伊萨诺夫卡 14.依姆钦 15.诺古里基 16.农圃洞 17.智塔里 18.湧别市川 19.上黑岩
1.红山文化的石镞 这类文化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流域。经调查和发掘的遗址有赤峰市红山后〔3〕、西水泉〔4〕、奈曼旗大沁他拉〔5〕、凌原县牛河梁〔6〕、喀左县东山嘴〔7〕等。虽然在许多遗址中均有石镞出土, 但已发表的简报中,只有西水泉、大沁他拉等遗址有较为详细的报道。据此,红山文化石镞的特征可归纳为:原料有水晶、硅质岩、碧玉、燧石等,制法均为两面修整,形制多为三角形(图三,1~10)。在笔者据西水泉、大沁他拉等遗址的发现而统计的63件石镞中,三角形凹基与平基镞占绝大多数,达96.8%;圆基镞仅在大沁他拉遗址出土2件,占3.2%。上述石镞均与细石器及饰横“之”字形纹陶器共存, 碳十四年代为 5485±110BP。
2.新乐遗址的石镞遗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之北, 在1973 、 1978、1980年,曾进行了三次发掘〔8〕。其文化堆积分上、下二层, 上层属青铜时代的堆积;下层出土有较多的石镞,并与竖“之”字形纹陶器及细石器共存,碳十四年代为7300~6800BP。
新乐遗址下层出土的石镞有压制和磨制两种,形制均为细长柳叶状(图四,1~12)。压制石镞所用的原料有燧石、玉髓、碧玉等, 均为局部修整,即沿石片两侧向上修整出锐锋,或修整基部,使之呈茎状突出。在依发表资料统计的113件石镞中,局部修整叶形石镞占55.8%, 其中多为平基式,占49.6%,有茎石镞仅占6.2%。磨制石镞占总数的44.2%,均用薄板状页岩为材料,其制法是先把石材切割成柳叶状,然后磨其锋与边刃;基部的形态有微凹和平基两种。
3.嫩江流域的石镞 嫩江是松花江的主要支流之一。这一带的考古学研究,始于1930年梁思永先生对昂昂溪遗址的调查〔9〕。1933年, 日本学者也曾对包括昂昂溪遗址在内的齐齐哈尔及海拉尔周边地区进行过调查〔10〕。1960、1963、1964年,黑龙江省博物馆又对嫩江沿岸进行了几次调查〔11〕,新发现遗址或遗物点近100处, 采集到大量的陶片、细石器和石镞等。但遗憾的是,这些遗物由于没有确切的出土层位,因而给年代的断定等方面造成不少困难。从各地点采集的陶片来看,陶质、器形、花纹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显然存在着年代或文化的差别,但大部分应属新石器时代。
图三 红山文化的石镞(两面修整)
1~5.大沁他拉 6~10.西水泉
图四 新乐遗址的石镞
1~6.磨制 7~12.局部修整
历年来采集的石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局部修整石镞,多用燧石等细石叶经局部修整而成;镞身多呈细长柳叶状,基部的形态有平基、凹基、有茎和凸基等。一般长3~5、宽1、厚0.25 厘米左右(图五,1~8)。这类石镞主要发现于昂昂溪周围的额拉苏、莫古气、五福等地点,共存的陶器中有日本学者所称的“隆起线纹”陶片,显示出较为古老的特征。经日本东京大学对1933年在额拉苏地点采集的贝壳所作的碳十四年代测定,为6510±90BP〔12〕。另一类为两面修整石镞(图六,1~12),主要分布于嫩江沿岸。笔者对1930年和60年代采集的148件石镞进行了统计,其中三角形平基、凹基石镞最多,达78.4%;其次为凸基式镞,占15.5%;有茎石镞仅占3.4%,在嫩江流域, 这类两面加工的三角形石镞的出现年代,可能要晚于局部修整的叶形石镞。
4.新开流遗址 该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的兴凯湖畔,1972年进行了发掘〔13〕。遗址的文化堆积虽可分为上、下两层,但性质相同,应属同一种文化不同时期的堆积,
其中上层的碳十四年代为6080 ±130BP。在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渔猎工具和细石器及鱼窖, 表明当时居民的经济生活是以渔猎为主。
图五 嫩江流域的石镞(局部修整)
1~4、8.额拉苏 5、6.昂昂溪 7.五福
图六 嫩江流域的石镞(两面修整)
1~4、7.昂昂溪 5、6、11.莫古气 8.五福 9、10.额拉苏 12.杏花山
图七 新开流遗址的石镞
1、5、6、7、10.局部修整 2、3、4、8.两面修整 9.磨制
遗址中共出土石镞109件,原料以碧玉为主, 还有黑曜石和蛋白石等。从制作方法看,有打制与磨制两种(图七,1~10), 其中打制石镞占91.7%,磨制石镞仅占8.3%。在打制石镞中,两面修整者占64.1%,多为叶形凹基式,也有部分尖、圆基式镞;局部修整石镞占27.6%,均为叶形,可分为凹基、平基和有茎等形式。磨制石镞以薄板状页岩为材料,制作方法及形状与新乐遗址的同类器十分相似。
除了上述典型遗址的发现外,在内蒙古东部的富河沟门遗址中出土有局部加工的叶形石镞〔14〕。两面修整的三角形凹基、平基石镞,则广布于黑龙江的松嫩平原、大兴安岭西侧的呼伦贝尔草原〔15〕,甚至在河套地区的宁夏陶乐县高仁镇也有发现〔16〕。此外,在下辽河流域的偏堡遗址〔17〕、吉林长蛇山〔18〕等遗址,还出有三角形凹基磨制石镞。一般说来,三角形磨制石镞应晚于同类型的压制石镞,属新石器时代较晚阶段,有些甚至更晚到青铜时代。
(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
这一地区包括叶尼塞河及贝加尔湖以东至太平洋沿岸。从本世纪30年代起,以奥克拉德尼科夫为首的考古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田野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初步建立了这一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但由于这一地区面积广阔,文化面貌十分复杂,加之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有关学术交流甚少,我们所了解的情况还很有限。尽管如此,根据已发表的、所能见到的资料来看,这一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起,细石器工业就十分发达;中石器时代乃至新石器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内,经济生活一直以渔猎、采集为主。因而石镞的分布十分广泛而丰富,但较多发现于安加拉河及贝加尔湖周围、阿尔丹河流域、黑龙江流域、远东沿海地带以及萨哈林岛等地方(图二)。
1.安加拉河及贝加尔湖周围的石镞 安加拉河流域,分布有较为密集的史前遗址。一般认为石镞是从该地区中石器时代之初开始出现的,在乌斯奇·贝拉雅遗址发现有关早期石镞的线索。
乌斯奇·贝拉雅遗址,位于安加拉河支流贝拉雅河左岸的二级阶地上。从1934年开始,奥克拉德尼科夫等先后在此进行了多次发掘〔19〕。遗址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可分为15层,其中上部堆积(1~13 层)为中石器时代后期;下部堆积(14~15层)为中石器时代前期。在第15层中,曾出土有1件平基叶形石镞(图八,1),长约7厘米, 是用小石片经两面压制而成。同出的还有楔形石核、石叶、打制石斧及大量的骨角器和动物骨骼等。据第4~7层出土兽骨的碳十四年代数据8960±60BP推测,第15层的年代应超过了距今10000年。如果这一发现能被确认, 并且年代的估计无误,那么这是迄今为止安加拉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石镞。
贝加尔湖周围的新石器文化,大约开始于距今7000年前,从早到晚被依次划分为欣谷期、伊萨科沃期、谢罗沃期、基托依期四个发展阶段〔20〕。各时期的渔猎经济十分发达,除在欣谷期发现有侧缺式叶形石镞外,其他各期墓葬中常随葬有压制的三角形凹基和有茎石镞。谢罗沃期中还发现有长度几乎与人身等高的大型木弓。
2.阿尔丹河流域的石镞 阿尔丹河是勒拿河的主要支流,流域范围内分布有较多的史前遗址。这里的史前文化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中石器时代文化有斯姆拉金文化(1500~6000BP);新石器时代则先后出现希亚那夫文化(6200~5000BP)、贝里卡钦文化(5000~3900BP)、乌玛夫塔夫文化(3900~3100BP)等。其中,出土石镞较多的是贝里卡钦1号遗址。
贝里卡钦遗址位于阿尔丹河左岸。文化堆积厚达5.5米, 自上而下可分为27层,其中第3层属乌玛夫塔夫文化;第4~5 层属贝里卡钦文化;第6~7层属希亚那夫文化;第8~27层属斯姆拉金文化〔21〕。在第7层(碳十四年代为5970±BP),出土有较多的石镞, 均以薄长的细石片为原料,大部分标本的修整部位仅限于锋和基部,形状多呈细长叶形(图八,7~12)。又在第5层(4880±90BP),出土有两面修整的三角形石镞。因此,在阿尔丹河流域,两面修整的三角形石镞的出现,应晚于局部修整的叶形石镞。
3.黑龙江中游的石镞 在黑龙江中游左岸及其支流结雅河(精奇里江)一带,被确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三种, 即新彼得罗夫卡文化(7000~6000BP)、格罗马图哈文化(6000~5000BP)、 奥西诺湖文化(5000~4000BP)。这里的新石器文化仍以发达的渔猎经济为特色,出土有数量众多的石镞、石矛、网坠等渔猎工具。其中新彼得罗夫卡遗址出土的石镞较有代表性。
图八 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石镞
1.乌斯奇·贝拉雅遗址 2~6.新彼得罗夫卡遗址 7~12.贝里卡钦遗址
新彼得罗夫卡遗址位于黑龙江与结雅河交汇处,1961~1963年多次进行了发掘与调查〔22〕。发现有竖穴式居住址、陶器、楔形石核和大量用细石片加工的石镞。石镞均使用压制法局部修整而成,可清楚地看到原石片背面的棱线;形状多为细长叶形平基式(图八,2~6),原料则多采用致密的火山凝灰岩。
4.远东沿海地区的石镞 在乌苏里江以东的沿海地区,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特秋赫文化(约7000BP),其陶器以饰有所谓“黑龙江网目纹”为特征,同新开流遗址的陶器较为相似。在普夫森遗址下层〔23〕,发现有较多用燧石质细石片加工的石镞,均为局部加工者, 形状多为叶形有茎或平基式(图九,1~6)。较晚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扎伊萨诺夫卡文化(约4500~3500BP)。1954年,在扎伊萨诺夫卡遗址中〔24〕。曾出土了较多的用黑曜石制的石镞,均为两面修整而成,形状有三角形凹基式、凸基式和有茎式等(图一○,1~10)。
在萨哈林岛(库叶岛),石镞最早出现于中石器时代。1972年,在该岛北部的依姆钦遗址〔25〕,出有一批石镞,多为局部修整的叶形,有平基、尖基和有茎式等(图一一,1~7)。此外,在新石器时代较晚阶段的诺古里基Ⅰ号遗址中〔26〕,出土的则大多是两面修整的三角形凹基、平基和叶形圆基石镞(图一二,1~9)。
上述发现表明,在远东沿海地区及萨哈林岛,局部加工的叶形石镞的出现,亦早于两面修整的三角形石镞。
(三)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的考古学研究,在1945年以前,除有个别零星的调查外,正式的考古发掘几乎没有进行。1948年以后,曾作过一些考古调查与发掘,但不久便由于战争等原因而停止。从60年代起,各地的考古调查与发掘逐渐恢复;而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展开,促使考古学研究发展起来。至今为止,在朝鲜半岛,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约25处〔27〕;可确认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约160处, 其中经正式发掘或文化性质较为明确的遗址约50余处〔28〕。
在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中,已出现楔形石核等细石器,但尚未发现有石镞。半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至少可追溯到距今7000年前后,据韩国学者金元龙的编年方案, 新石器时代可分为早期(约7000~65000BP)、前期(约6500~5500BP)、中期(约5500~4000BP)、后期(约4000~3000BP)四个发展阶段〔29〕。
图九 远东沿海普夫森遗址的石镞
1、3、5、6.局部修整平基镞 2、4.局部修整有茎镞
图一○ 远东沿海扎伊萨诺夫卡遗址的石镞
1~3.两面修整有茎镞 4、10.两面修整圆基镞 5、9.两面修整凹基镞
图一一 萨哈林岛依姆钦遗址的石镞
1、2、4.局部修整有茎镞 3、5、6、7.局部修整平基镞
朝鲜半岛新石器文化的开始,以陶器和磨制石器的出现为标志。在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内,经济生活一直以渔猎、采集为主。反映在考古学文化上,各遗址的渔猎工具和动物遗存十分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西浦项遗址一期和鳌山里遗址下层,就曾出土过石镞;至今为止,出土有石镞的遗址约25处〔30〕。但在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发掘报告或论著中,对诸如石镞出土的层位、时代、形制、数量等,往往缺乏详细的记录与描述,使我们很难全面了解这一地区有关史前石镞的发现情况。一般说来,朝鲜半岛的史前石镞,大体可分为压制和磨制两大类。其代表性遗址如下(图二)。
1.农圃洞遗址的石镞 遗址位于朝鲜半岛东北部的咸镜北道清津市农圃洞,是一处贝塚遗址。1956年进行了正式发掘〔31〕,共出土各类陶、石、骨、器3632件,其中包括石镞在内的打制黑曜石石器达2546件。石镞均用压制法两面修整而成,形状多为三角形凹基式,也有平基式(图一三,1~8)。共存的陶器纹样主要为压印横“之”字形纹,还有雷纹等。同地域邻近的俄罗斯远东沿海地区的扎伊萨诺夫卡遗址文化面貌较为接近,二者的年代也应大体同时,属朝鲜半岛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的遗存。
图一二 萨哈林岛诺古里基Ⅰ号遗址的石镞
1、3、4.两面修整凹基镞 2、5、8.两面修整平基镞 6、7、9.两面修整圆基镞
2.智塔里遗址的石镞 遗址位于朝鲜半岛中、西部的黄海北道凤山郡智塔里。1957年的发掘中〔32〕,在遗址第二区最下部的“原始文化层”中,曾出土了一批磨制石镞,形状有三角形或近三角形的凹基、平基式和长叶形平基式等(图一三,9~16)。
图一三 朝鲜半岛的石镞
1~8.农圃洞遗址(两面修整) 9~16.智塔里遗址(磨制)
此外,在平安南道温泉郡弓山遗址中,出土磨制石镞40余件,形状有三角形凹基、平基式和叶形平基式、有茎式等〔33〕。在平安北道龙川郡新岩里遗址中,也发现有磨制的三角形凹基石镞〔34〕。
上述磨制石镞,因均与篦纹陶共存,应属新石器时代。据韩国学者李白圭的研究,朝鲜半岛的磨制石镞虽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但更多见于其后的青铜器时代。特别是三角形凹、平基磨制石镞,显系由同形制的压制石镞演变而来的〔35〕。故智塔里、弓山、新岩里等遗址出土的磨制石镞的年代,应晚于农圃洞的压制石镞。
(四)日本列岛
在东亚地区,日本的考古学研究开始较早,因此,有关石镞的发现与研究,也有了很长的历史。早在1893年,八木奘三郎就发表了有关石镞形状分类的研究论文〔36〕。之后,佐藤伝藏〔37〕、山上木石〔38〕、赤堀英三〔39〕、佐原真〔40〕等学者也先后对石镞进行了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从70年代以来,铃木道之助先生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石镞的研究成果〔41〕,对日本列岛绳纹时代的石镞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一般认为,日本的石镞出现于绳纹时代之初,是绳纹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石器之一。现主要依铃木道之助先生的研究成果,对日本绳纹时代各时期石镞的发现、分布、演变等简介如下(图二)。
1.绳纹时代草创期和早期的石镞 日本列岛绳纹时代的开始,主要以陶器的出现为标志。最早的隆线纹陶器,出现于距今约12000年前。在九州的长崎县福井遗址第3层(碳十四年代12700±500BP)、 四国的爱媛县上黑岩洞穴遗址第9层(碳十四年代12165±600BP )及本州的一些地方,均发现最古老的隆线纹陶片。石镞的出现,几乎与此同时,在上黑岩遗址第6层(碳十四年代10085±320BP )发现有与隆线纹陶片共存的三角形石镞。到距今8000年的绳纹时代草创期之末,石镞的分布已遍及除北海道以外的其他各地。草创期的石镞,原料有黑曜石、燧石、安山岩等,长度多在3厘米以内,宽2厘米左右;形状绝大部分为两面修整的三角形凹基和平基式,也有极少量的有茎石镞(图一四,1~5)。
绳纹时代早期(约8000~6000BP),石镞的分布已遍及整个日本列岛。在本州、九州、四国等地,仍以两面修整的三角形凹基式石镞为主,也有平基式,但同草创期凹基式镞相比,基部凹入较深是这一时期显著的特征(图一四,6~10)。
分布于北海道的早期石镞,与其他地方有显著的不同。如在北海道东北部的湧别市川遗址(碳十四年代7100±115BP )中出土的石镞,均为局部修整,形状多为细长叶形平基式,也有基部微凹者(图一五,1~8)。同东亚大陆的贝里卡钦、新彼得罗夫卡、新开流、新乐遗址所出的石镞十分相似,它们之间应有较密切的关系。
2.绳纹时代前期和中期的石镞 绳纹时代前期(约6000~5000BP)的日本列岛大部分地区,仍以三角形凹、平基式镞为主(图一四, 11~15)。在本州的东北地方,虽有少量的有茎石镞出土,但始终不发达。
绳纹时代中期(约5000~4000BP)石镞的出土量较少,各地区石镞仍以两面修整的三角形凹、平基式为主,形制同以前各期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图一四,16~20)。
3.绳纹时代后期和晚期的石镞 绳纹时代后期(约4000~3000BP),在个别地方出土的石镞中,有的镞身两侧稍内凹而使锋部变得细锐(图一四,21~25)。后期的一个特征是有茎石镞逐渐增多,分布范围也从本州的东北部向西推进到中部一带。有茎石镞镞身也大多为三角形,但一般较厚而细长。
图一四 日本绳纹时代的石镞
1~5.草创期 6~10.早期 11~15.前期 16~20.中期 21~25.后期 26~30.晚期
绳纹时代晚期(约3000~2300BP),石镞的种类较为丰富,出土量也非常多。如在爱知县的保美和稻荷山遗址中,出土量多达5000件以上;在岐阜县北裹遗址中出土则达8000件以上。一般认为,此时期石镞出土量的增多,可能是此时弓箭不仅用于狩猎,而且更多用于战争之故。这一时期石镞的形制,在本州的关东及中部一带,仍以三角形凹基式居多,也有少量镞身呈五角形等特殊形状者。有茎镞分布更为广泛,到了晚期之末,已到达了本州西部的关西一带。在许多遗址中,有茎石镞的出土量已超过了无茎类石镞,并在石镞组合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图一四,26~30)。
图一五 日本北海道湧别市川遗址的石镞
1、6、7.局部修整凹基镞 2~5、8.局部修整平基镞
此外,从绳纹时代草创期之末起,就发现有少量的所谓局部磨制石镞。这类石镞仅在镞身中部磨制,而锋、两侧刃及基部均为压制,形状也多为三角形凹基式。由于这类石镞主要是压制成形的,加之在整个绳纹时代出土量很少而不发达,故一般仍归于三角形压制石镞之中。
四、东亚地区史前石镞的特征
上述东亚各地区的考古发现表明,尽管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特别是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的面貌非常复杂,很难简单地把它们统统归属于同一文化系统之中。但分布于各地的史前石镞却具有很大的共同性,而同世界其他地区的史前石镞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现试加以总结、论述如下。
(一)石镞的制作材料
东亚地区制作石镞的原料有燧石、黑曜石、硅质岩、石髓、碧玉、水晶、页岩等。虽然依地区的不同,石镞的原料有所变化,但均与当地细石器的原料基本相同。各类打制石镞均以细石叶为基本材料加工而成。如昂昂溪发现的叶形石镞。长约3~5、宽约1、厚仅0.25厘米, 形体细长,背面的棱脊清晰可见,显系用细石叶加工而成。各地出土的两面修整的三角形石镞,虽然看不出材料原来的特征,但这类石镞形体小而轻薄,且常与以楔形石核为代表的细石器共存,故其基本材料也应来源于细石器技术所生产的石叶或细小石片。各类磨制石镞则多用薄板状页岩切割、加工而成。
(二)石镞的制法
东亚地区史前石镞的制作,主要使用了局部修整、两面修整与磨制三种方法。其中,磨制石镞出现较晚而且不发达,而局部修整与两面修整的压制法,在史前较早阶段和大部分时间内,一直是制作石镞的最主要方法。特别是两面修整的石镞,出土量多、分布广、器形规整而稳定,是这一地区最具特征的代表性石器之一。由此看来,东亚地区史前石镞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是建立在本地区发达的细石器制作技术基础之上。而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石镞出土量很少而且多为磨制;欧洲、西亚等地区的史前石镞,则多为局部修整者,两面修整技术很少用于石镞的制作。
(三)石镞的基本形态
东亚地区史前时期石镞的基本形态,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叶形石镞和三角形石镞。叶形石镞的基本形态为细长柳叶形,三角形石镞的基本形态为正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类石镞不仅形态各异,而且加工方法也各不相同。叶形石镞以局部修整为主,大部分标本仅对锋、基等主要部位略加修整而成。在稍晚阶段,出现了少量磨制的叶形石镞,这类石镞,从材料和制法来看,显然与本地区的传统不同,或许是受其他地区如黄河流域的影响所致;从东亚地区的发现来看,这类石镞出土量少而不占主要成分。三角形石镞以两面通体加工为主,绝大部分标本对锋、基及镞身两面均作了细致的修整。在较晚阶段,也出现有磨制者,可能是由同类型的压制石镞演变而来的。
欧洲及其周边地区史前石镞的形态,与东亚地区很不相同,多为半月形、梯形、菱形、不规则四边形及三角形等〔42〕(图一六,A)。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因其产生和发展是以几何形细石器传统为基础之故。
(四)石镞基部的特征
东亚地区史前石镞基部的形态,可分为无茎、凸基和有茎三大类。其中叶形石镞多为平基,三角形石镞则多为凹基;凸基石镞一直不发达,有茎石镞直到较晚阶段才在部分地区成为主要形式。在欧洲,石镞多为尖基式,虽然也有平基和有茎式,但却没有出现凹基式;在巴勒斯坦,属中石器时代纳吐夫文化晚期的希阿姆遗址中,出土的石镞多为两侧内凹式〔43〕(图一六,B)。
图一六 欧洲、西亚的石镞及日本出土的骨镞夹
A.法国塔德努瓦遗址出土石镞 B.巴勒斯坦希阿姆遗址的石镞及装备示意图 C.日本绳纹时代中泽目贝塚和湖西线遗址出土的骨镞夹及装备实例
基部形态的差异,主要反映了箭矢装备方法的不同。关于三角形凹基石镞的装备方法,据日本绳纹时代的考古发现,多是用沥青或天然漆等,先把石镞胶着在顶端有槽、下部有梃的骨器上(图一六,C), 然后再接到竹、木箭杆上〔44〕。而西亚等地两侧内凹式镞,则可能是直接用细绳之类捆绑在箭杆顶端的。上述由基部形态反映出箭矢装备方法的差异,表明东亚和欧洲、西亚等地,应分属不同的弓箭文化系统。
综上所述,东亚地区史前石镞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以楔形石核为代表的细石器传统技术基础之上,具有很大的共同性。但同世界其他地区的史前石镞相比,在制法、基本形态等方面,又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似乎表明,东亚地区以石镞为代表的弓箭文化,有着相对独立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
五、东亚地区史前石镞的分期与编年
石镞作为东亚地区史前各文化共有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编年问题的研究应建立在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与各文化对应关系研究的基础之上。但由于各国及各地区考古学研究的不平衡,有关这一区域史前文化的许多方面,尚有较多不明之处;特别是东亚大陆的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史前石镞分期与编年问题的研究,无疑十分困难。此外,本文的研究表明,东亚地区的史前石镞,可明显地分为叶形和三角形两大类,这两类石镞不仅制法和形态不同,而且在各地均不共存,很可能代表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发生与演变系统。现依据一些年代及文化所属关系相对明确的遗址的发现,对这两类石镞的分期与编年分别加以探讨。
(一)叶形石镞的分期与编年
在东亚大陆,叶形石镞出现时间较早,依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有关年代学研究,这类石镞的发生至少可追溯到距今10000年以前。其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约当距今10000~8000年前, 属叶形石镞的发生及初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石镞目前发现很少,主要分布于东西伯利亚及远东沿海等地,代表性遗址有安加拉河流域的乌斯奇·贝拉雅和萨哈林岛的依姆钦等中石器时代遗址。但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东亚大陆,特别是东西伯利亚一带,细石器工业非常发达,在阿尔丹河流域,楔形石核的出现甚至可追溯到距今35000~33000年前〔45〕。因此,今后不仅有可能发现更多的早期叶形石镞,而且其发生的时间也有可能更为古远。
中期:约为距今8000~6000年前,大体相当于东亚新石器时代早期,是叶形石镞的发达及繁盛阶段。这一阶段的石镞发现较多,分布已遍及东亚的大部分地区。代表性遗址有中国东北地区的新乐、新开流、昂昂溪早期遗存;俄罗斯阿尔丹河流域的贝里卡钦遗址第7层, 黑龙江中游的新彼得罗夫卡、沿海地区的普夫森下层;日本北海道的湧别市川遗址等。此外,在贝加尔湖周边的欣谷期诸遗存中,曾发现有侧缺式局部修整叶形石镞,可能是受到西亚系统石镞的影响;而在中国东北的新乐、新开流遗址,发现有与局部加工的叶形石镞共存的叶形磨制石镞,有可能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传播的结果。
晚期:约在距今6000年以后,相当于东亚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叶形石镞的衰落阶段。这一阶段的石镞发现较少,仅在中国东北的富河沟门遗址发现有局部修整的叶形石镞,在黑龙江左岸的格罗马图哈遗址中出土有两面修整的叶形石镞。在大约距今5000年前以后,叶形石镞在东亚各地逐渐消失,仅在个别地方有一些零星发现。
(二)三角形石镞的分期与编年
三角形石镞的发生时间,虽然在东亚大陆晚于叶形石镞。但在日本列岛,这类石镞的出现,也早到距今10000年以前。其发展演变过程, 也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约在距今10000~6000年前, 是三角形石镞的发生及初期发展阶段。属这一阶段的石镞,主要分布在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列岛各地,代表性遗址有爱媛县上黑岩遗址及绳纹时代草创期、早期诸遗存。而在东亚大陆,目前尚未发现可确认的距今6000年以前的两面修整三角形石镞。从日本绳纹时代草创期发现的两面修整三角形凹、平基石镞来看,其器形已相当规整,显然不是这类石镞的原初形态,其发生的时间还应更早些。但在绳纹时代之前的先土器文化中,还找不出可确认的这类石镞的祖型。加之日本列岛从旧石器时代以来,自然环境一直是以森林为主,绳纹人的经济生活一直以采集和渔捞为主,狩猎经济所占比例很小。故一般认为,日本列岛不可能是三角形石镞产生的故乡,其起源地应在大陆方面寻找。
中期:约为距今6000~4000年前,是东亚地区三角形石镞的兴盛阶段,其分布已遍及东亚各地,并逐渐代替了叶形石镞。代表性遗址有中国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诸遗址、昂昂溪遗址晚期及松嫩平原诸遗存;俄罗斯贝加尔湖周围新石器时代的伊萨克沃期、谢罗沃期诸遗存,阿尔丹河流域贝里卡钦遗址第5层,黑龙江中游左岸的奥西诺湖遗址, 远东沿海的扎伊萨诺夫卡遗址;朝鲜半岛的农圃洞遗址;还包括日本绳纹时代前、中期诸遗存等。
表一 东亚地区史前石镞分期编年表
晚期:约在距今4000~2000年前或更晚,东亚大部分地区三角形石镞仍较流行,特别是在远东沿海和日本列岛等地沿续的时间更长。这一时期有茎类石镞逐渐增多,磨制的三角形石镞开始出现。代表性遗址有中国下辽河流域的偏堡等遗址,俄罗斯贝加尔湖周边的基托依期诸遗存及萨哈林岛的诺古里基遗址,朝鲜半岛的智塔里遗址和日本绳汉时代后、晚期诸遗存等。
综上所述,东亚地区的史前石镞约出现于距今10000 年前或更早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或称中石器时代,发达并流行于整个新石器时代。在东亚大陆,距今6000年以前,主要是流行局部加工的叶形石镞;之后两面加工的三角形凹、平基石镞开始流行,并逐渐取代了叶形石镞而成为东亚地区史前石镞的主要类型。从目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来看,这两类石镞出现的时间大体相同。但在较早阶段,二者的分布地域有所不同;之后曾有过一段交叉分布与并行发展的时期,相互之间应有程度不等的影响,但似乎不存在承袭演变关系,应属两个相对独立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系统。现将东亚地区史前石镞分期编年列为表一。
六、余论
关于两面修整三角形凹、平基类石镞的起源,是中日学者共同关心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日本,对于这一问题,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即“大陆起源说”和“日本起源说”。近年来,随着绳纹文化研究的深入,特别是有关绳纹人经济生活及其生存环境的研究,使许多学者认为日本起源的可能性不大,而把目光转向大陆。笔者认为,尽管依据目前的考古发现,还很难确定其具体的起源地,但下列两个地区值得注意。
首先是中国的东北地区。三角形石镞虽然在东亚大陆广泛分布,但在中国东北,特别是松嫩平原、呼伦贝尔草原等地分布较为密集,如嫩江沿岸一带就发现了近百个地点。由于大部分遗址或地点没有进行过正式发掘,文化性质和年代均不甚清楚。又因其常与陶器共存,故多被归属于不超过距今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晚。但近年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黑龙江下游的嘎夏遗址中,发现了距今12960±120年且与细石器共存的陶片〔46〕,从而把东亚大陆陶器起源的时间推早到距今10000 年以前。由此看来,过去那种认为只要有陶器共存的石镞均较晚的看法,有重新认识的必要。东北地区大量的与陶器、细石器共存的三角形石镞中,不能排除其中有些年代较早,甚至超过距今10000年的可能性。
其次,如果我们把眼界放得更宽广一些,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有关石镞的发现也很值得重视。在峙峪遗址中, 曾发现有距今28945±1375年的局部加工石镞〔47〕。下川遗址中出土的石镞, 则多为两面修整的圆基杏仁形,年代也早到距今14000年前〔48〕。虽然这些石镞的形态同三角形石镞尚有差别,但在制法、大小等方面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而且华北地区的细石器与东亚地区属同一技术传统。因此,也不能排除三角形石镞最初起源于华北地区,之后,在向东北等地传播的过程中进一步演变的可能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石镞是我国史前考古中最常见的,也是最能反映有关人类的活动及经济生活的石器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对它的研究很不够。本文对东亚地区史前石镞的研究,由于资料等方面的限制,也只能是一个初步的、粗浅的探讨,目的在于引起学术界对石镞及其相关问题的关注,以促进这一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文中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注释:
〔1〕铃木道之助:《石镞》,见加藤晋平、小林达雄, 藤本强所编《绳文文化の研究》(7),89~90页,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 1983年。
〔2〕贾伟明:《东北地区的石镞》,《北方文物》1985 年第2期。
〔3〕浜田耕作等:《赤峰红山
》,似玉堂,1938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西水泉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5 〕朱凤翰:《吉林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文物》1979年第12期。
〔6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塚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
〔7 〕郭大顺:《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1期。
〔8〕a.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 《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b.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第三次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
〔9〕梁思永:《昂昂溪史前遗址》,《梁思永考古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1958年。
〔10〕大贯静夫:《昂昂溪采集の遗物についこ》,《东京大学文学部考古学研究室研究纪要》第6号,1987年。
〔11〕a.黑龙江省博物馆:《嫩江沿岸细石器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10期。
b.黑龙江省博物馆:《昂昂溪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4年第2期。
〔12〕同〔10〕。
〔13〕黑龙江省文物工作队:《密山县新开流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1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1期。
〔15〕佟柱臣:《试论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含有细石器的诸文化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16〕钟侃:《宁夏陶乐县细石器遗址调查》,《考古》1964年第5期。
〔17〕东北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辽宁新民偏堡沙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记》,《考古通讯》1958年第1期。
〔18〕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长蛇山遗址发掘》, 《考古》1980年第2期。
〔19〕参见加藤晋平:《シべリァの先史文化と日本》,177~180页,六與出版,1985年。
〔20〕Α·Л·蒙盖特:《苏联考古学》,69~71页,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料室译,1963年。
〔21〕奥克拉德尼科夫等著:《シべリァ極東の考古学》(極東篇),228页,河出書 房新社,1983年。
〔22〕同〔21〕,213~227页。
〔23〕奥克拉德尼科夫等著:《シべリァ極東の考古学》(沿海州篇),132~146页,河出書 房新社, 1982年。
〔24〕同〔23〕,151~186页。
〔25〕加藤晋平:《日本周边の旧石器文化·シべリァ》,《日本の旧石器文化》(4),280页,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1976年。
〔26〕同〔21〕,138~147页。
〔27〕
藤直:《日本周边の旧石器文化·朝鲜半岛》,《日本の旧石器文化》(4),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1976年。
〔28〕韩永熙:《韩半岛新石器时代の地域性》,《季刊考古学》第38号,30页。
〔29〕金元龙监修:《韩国の考古学》,58页,讲谈社,1989年。
〔30〕同〔29〕,61页。
〔31〕金廷鹤编:《韩国の考古学》,43~45页,河出書房新社,1972年。
〔32〕a.同〔31〕36~38页。
b.同〔30〕,61页。
〔33〕同〔31〕,38~40页。
〔34〕同〔31〕,41~43页。
〔35〕李白圭:《石製武器·磨製石镞》,《日韩交涉の考古学》,67~69页,六與出版,1991年。
〔36〕八木奘三郎:《本邦
見石镞形状の分類》(1~3),《東京人類学雜志》第九卷第三、四、六号,1893年。
〔37〕佐藤伝藏:《石镞形態论》,《東京人類学雜志》第11卷7号,1895年。
〔38〕山下木石:《石镞形状考》,《考古界》第3卷7号,1903年。
〔39〕赤堀英三:《石器研究の—方法—石镞に関する二、三試み》,《人類学雜志》第44卷3号,1929年。
〔40〕小林行雄、佐原真:《紫雲出》,詫间町文化財保謢委员会,1964年。
〔41〕a.铃木道之助:《
文時代草創期初頭の狩猎活动——有舌尖頭器の終焉と石镞の出现につこて》,《考古ジセ一ナル》第76号。
b.《
文時代晚期における石镞小考》,《古代文化》第26卷7号。
c.铃木道之助:《石镞》,《
文文化研究》(7), 雄山阁出版,1983年。
〔42〕《世界考古学大
典》,37页,同朋社,1987年。
〔43〕李连、霍魏等编著:《世界考古学概论》,8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
〔44〕上敷领久:《东海地方先史时代の骨角器》,《东アジアの考古と历史》,同朋社出版,1987年。
〔45〕同〔19〕,121页。
〔46〕奥克拉德尼科夫等著:《アム一ル河下流ガ一シヤ多层位集落遗迹の研究》,《古代文化》第42卷5号。
〔47〕贾兰坡等:《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48〕王健等:《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
来源:《考古》1998年第3期
- 0000
- 0000
- 0004
- 0001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