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玉兔精灵 上海博物馆特展之兔年文物
上海博物馆每年例行大厅展览,通常都会放出一些从来没有见过的馆藏当年属相的藏品,其中不乏让人大为震撼的精品。牛年的时候,他们拿出来了商代的牛尊,之前从未见。虎年的时候,晒出来的汉代鎏金铜虎,更是让人大为震撼。而兔年,又拿出来了唐代的白兔…令人感慨,十分期待上海博物馆早日搬到新馆,把一些常年不见天日的佳作铺开。
兔子灵动可爱,性情温顺,自古就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所谓家兔明代才传入中国,在明代之前,文献所云的兔子,都是野兔。它们擅长奔跑,不受拘束,连宝马神骏都要取名“飞兔”“赤兔”。另一方面,兔子杂糅了神话、道教、佛教等因素,经由西王母和嫦娥奔月传说,成为了天宫使者,能够捣制长生不老药,象征着永生,也成为月亮的别称。
2023年是癸卯兔年,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博物馆精选了5件馆藏文物,并从山西博物院和衢州市博物馆借展2件文物,举办《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展览将于2023年1月18日起免费对公众开放,展期持续到2023年2月26日。希望这些惟妙惟肖、生动可爱的 “兔精灵” ,能够为观众朋友们带来新年的跃动之喜!
一楼大堂将展出6件文物,包括西周的兔尊、双兔车衡饰,唐代的白釉兔,南宋的青玉兔镇纸,元代的水晶兔和清代的玉兔支神,三楼历代绘画馆展出清代画家禹之鼎的《仕女三兔图》轴。这些包含兔形象的文物历经千百年,来自从南到北多个地区,展现古代人民对兔子长久的观察与喜爱。
这件青铜兔尊与上博青铜展厅中著名的晋侯苏钟来自同一位晋侯。兔作匍匐状,双目前视,两耳向后并拢,四腿蜷曲,腹部中空。兔身两侧饰三层依次凸起的圆形纹饰,由里向外依次是涡纹、四目相间的斜角雷纹和勾连雷纹。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较为罕见。
车衡通常为一根圆柱形的木棍,其主要功能是缚軛驾马。这件器物的主体呈空心圆筒状,用于插入木衡起到稳固和装饰的作用。双兔立于圆筒之上,作反向奔跑状,俯首曲肢,圆目长耳,臀部相连,腹部两侧装饰有云纹。这件车衡饰铸造精良,双兔形象写实,造型生动活泼,是西周青铜车马器中的精品。
在中国古代,白兔往往被视为祥瑞之兆。古人还将白兔与孝行相关联,如《旧唐书》和《宋史》都曾记载行孝之家出现白兔、灵芝等祥瑞的故事。
这件白釉兔,兔蹲踞于八边形台座之上,昂首前视,双耳后抿。通体施白釉,台座底部露白胎微泛黄,兔眼点褐彩。巩义黄冶窑窑址曾出土造型相近的素胎残件,结合胎釉特征判断此件器物当属巩义窑产品。
史绳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士大夫,著述颇丰。在他与继室的合葬墓中出土了金银器、玉器等38件珍贵文物,反映了南宋时期的高超工艺水平和审美取向。
这件兔形镇纸也是随葬品之一,由和田青玉圆雕而成,呈伏卧状,兔子双耳软绵地贴于背上,腹部、腿部刻短细线条,似为兔的软毛。双眼圆润有神,三片小嘴唇加以两侧阴刻的胡须,好似在微微颤动。
这件精美的水晶兔出土于一座明代古塔的地宫,即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圆应塔。兔子因性情温良,历来被视为瑞兽,是圣洁、机敏、善良和生机的象征,素有“玉兔拜福”之说。
水晶兔身体呈卧伏状,四肢收屈,弓背丰臀,全身圆润饱满。鼻子、胡须和四爪均用阴刻粗线条勾勒,兔毛以平行的细短阴线刻饰,装饰性强。腹背竖穿一孔,可系可佩。整体似作觅食状,质朴敦实、憨态可掬,有唐宋遗风。
十二支神是指十二地支的守护神,对应十二生肖的形象,其中玉兔是清晨5点至7点卯时的守护神。本品为上海博物馆所藏一组玉雕兽首人身十二支神坐像中的一支。
玉兔尖嘴、圆眼、竖耳,身着交襟宽袖长袍,曲膝半趺,右手持折扇,左手握拳上举。整器集圆雕、阴刻、浅浮雕等多种技法于一体,雕琢精巧,玉兔支神摇扇持物,怡然自得。
此幅作丛石草木,丽服仕女,独坐观兔。人物衣纹虬劲,多有提捺,花纹繁复,刻画细密,设色匀薄。足边三兔,似在嬉戏玩耍,两白一黑,毫毛毕现,情态可掬。
双兔立于軎筒之上,两兔反向,臀部相连,俯首曲腿,圆目,长耳,圆腹,腹中空,腹外饰云纹。 车軎是古代车上的重要部件,“軎”位于两个车轮的外侧,用于固定车轮,将軎套于轴的最外端,防止轮子脱落。双兔车軎铸造精良,造型生动活泼,兔的形象写实,在西周车饰中十分罕见。
- 0000
- 0001
- 0000
- 0000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