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树:通揽帝陵制度 解读皇家礼法
刘毅著《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陵墓》,开明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为一套丛书中的一部。全书约40万字,附图321幅。此书是一本皇皇巨著,涉及的陵墓上起三代,下迄明清,旁涉少数民族诸政权,贯通古今,一册在手,尽览历代皇陵的建制布局,营建特点,详细的收录了相关的考古资料,部分得窥玄室地宫的真貌,乃至地上地下的精美葬仪葬具,也辑录了大量的文献记载。
一般说来,人们观念中狭义的物质文化史研究和教学,都会从人们衣食住行所使用的器具、物料着手研究,或将一个时代的各种用具按质料划分来阐述。然而,这套丛书所述的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以物治史的考古学的范畴,包含了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全部内容,我们可以将这部丛书当做一部考古学通论来看待。这样,从三代开始,作为考古学的要素就包括了各类城市、陵寝和墓葬,以及由农业、矿冶、手工业等方面构成的经济活动遗存等几个重要的方面,构成了考古学或曰物质文化史的基本框架体系。这当中,既体现了各时期最高的营建水平和工巧技艺,代表了权贵阶层的美术水准和审美取向,又能反映当时的礼法观念和鬼神意识乃至生产组织形式(即所谓上层建筑)的,非帝王陵墓莫属。因此,《陵墓》卷无疑是丛书中的重点之作,也是最值得关注的。
撰写一部贯通数千年的陵墓通论,非一般人所能及,因为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文献资料的深入挖掘,大家都术业有专攻,难以做到通古识今或面面俱到,否则只能是浮光掠影,难以深入。笔者在阅读本书时,就不得不频频向本院的其他同仁讨教。刘毅教授长期以来开设了专门的中国古代陵墓的课程,成为他教学与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之本人的聪颖和勤奋,在宋、明陵墓研究等方面卓有建树,应是这本陵墓史作者的不二人选,现倾数十年的积累撰成此书,为我们提供了一本贯连融通的,堪为案头常备书的力作。
作为考古学领域里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历朝历代的陵寝都牵涉营造、技艺、美术、名物、风水、信仰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任何一个陵寝都可以专门成书。此书则侧重对各时期陵墓考古资料和地面遗存的汇集和总结,文献资料的查考梳理。按照丛书执行主编孙华教授的观念,是为一部两卷本的物质文化史纲做长编工作。做长编是艰苦的工作,须取证入微,发微见真,洵是高房大厦的奠基之作。刘毅教授恰好具有这样的敬业精神,笔者所知,绝大多数陵寝他都亲临踏查,甚至为弄清一个细节反复前往实地踏查,比如为弄清宋六陵的位次,他就数次前往绍兴,在勘察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宁宗永茂陵位于北陵区的拨乱反正之论。本书中的许多照片都是作者亲历现场拍摄,亦可说明这点。同时,本书的一个特色就是,不同于一般通论性书籍的编撰,此书是以作者较多前期个案研究成果为基础整合而成,于长编的系统要求中体现了研究深度。
综观此书,在以全书一以贯之的陵墓制度长视角下和刘毅本人取证入微的研究态度下,形成了一些优势和特点:
第一,在长时段、全视角的陵墓研究中,根据研究的需要和内容,总结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方法。首先在做考古工作,特别是踏查中对陵墓的观察,必须注意风水堪舆术的应用,调查发掘中则应嫠清建制布局中的上下宫、坟寺、陵庙等的位置关系,统揽整体布局,这点颇能反映礼法和制度。其次,研究中必须重视各类文献资料的运用。在绪论“中国古代陵墓的研究资料”部分,列举了五类文献资料,基本覆盖了在陵墓研究中关注的问题和可参稽的文献种类,十分详备,当然,宋元以降,关于陵墓的文献记载十分浩繁,在实际的研究中如何与考古资料结合和取舍,涉及到对文献史料价值等级的判断和研究中的视角,在晚段陵墓研究的实践中,作者的应用具有启示意义。
第二,宏观把握陵墓发展的脉络,自商至清前后贯通,分7期系统的阐述了中国古代陵墓的发展变化。使我们看到,大的陵墓制度的变迁往往伴随着意识观念的重大发展。过去二三十年间关于秦、汉、唐的陵墓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相对比较多,而贯通斗走的系统研究比较少。宏观视角下的观察必然能对较短时段的相关研究提出新的观点。如中国先秦时期的陵墓,考古发现虽甚少,研究成果却颇丰,歧见在所难免。以往研究多关注于墓葬本身的分期年代、族属与墓主身份等问题,缺乏对墓地特征的分析,更缺乏长时段的陵墓制度演变研究。本书分析了先秦陵墓形制及演变轨迹,总结了墓地结构与陵园初始形态,提出了先秦墓祭制度与墓葬封土成因的独到见解,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或缺憾。
第三,微观入手,详细剖析了不同时段帝王陵墓的基本形态,注意归纳各时期制度性的特点,同时尽可能区分相对于上时段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如在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目前有关两汉时期帝陵和诸侯王墓的考古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后,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如有关东汉陵墓的附近可能还特建佛教寺院的问题,关于西汉陵旁之庙的祭祀活动“不属于陵园奉祀内容”以及“寝殿、便殿等陵上之祭与宗庙之祭分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讨论等等。这些观点见微知著,发微见真,推进了相关的研究。
第四,及时追踪考古新发现和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也体现了研究中是否执着、专注和学术敏感性,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值得称道,一些相当新的资料在书中得到及时的体现,如安阳西高穴二号墓、辽祖陵的勘探和发掘,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及时的整理介绍。作者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更加偏重对宋以后陵墓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得益于近二十年来的考古资料和相关历史文献的深度挖掘,本书对宋辽金明清几部分阐述更加细化,涵盖广博,考古资料收集详备,即便在制度层面,亦无大的遗漏。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部分。
第五,本书的一个特点是注意了少数民族政权对古代陵墓制度最后定型的影响,特别是唐以后这方面关注比较多。与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定型相表里,注意到中国古代陵墓制度也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当然,辽金陵墓与宋明陵墓的关系和影响问题。今天的考古学家有条件对历代遗存作纵向比较,但当时的陵墓营建和设计者未必有条件了解其他王朝、不同时期陵墓形制的具体制度,谈彼此“影响”时,笔者以为仍应慎重考虑。
第六,在具体问题研究中,本书尽可能的采取了多种不同性质的资料互相质证。对于汉至清代的陵墓制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新观点。明清部分尽可能套用型式分析方法,改变了以往明清陵墓著作简单描述式的方法。
如前所述,本书纵贯上古至明清,横跨国家的南北大地,考古资料和观察研究视角细致入微;加之陵墓研究本就是考古学中备受关注的项目,相关研究连篇累牍,因此,著述当中资料的挂漏,观点的舛误在所难免。循《春秋》责贤之例,可见考古资料的使用中尚有不足,如线图使用问题。王建墓、孟知祥墓、南汉王陵等例只使用了作者所摄照片,无法显示墓葬全貌,应引考古线图。南宋永思陵石藏、辽庆陵布局引用《中国古代建筑史》图,应引《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庆陵》等原著文献。部分文献的使用不够讲究。如宋人文集多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实际多有更好的版本可供引用。如:司马光《山陵劄子》引明人所编《历代诸臣奏议》,实际其有《四部丛刊》影宋绍兴本文集。
由于本书的长编性质,以及篇幅限制乃至个人的精力所限,因此书中侧重弄清楚“是什么”,而“为什么”则相对涉及比较少。基本框架是陵园布局、墓室结构、祭祀制度等,但相关理念的解释和对于一些规制及其现象“形而上”的解释则有所欠缺。是否还可以有其他形式的框架、是否应该增加其他主体内容,都还可以再讨论。
2017年3月于燕园德斋
来源:《考古与文物》2017年第6期
- 0000
- 0000
- 0001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