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颠覆中国上古史的著作——评《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说明】本文是网友“蘑菇唯爱puting” 在豆瓣网发表的书评,现征得作者本人同意转发于此。
台湾中正大学历史学教授郭静云的力作《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是一部非常神奇的书。这本书于2013年11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经出版便引起学术界和一般的读书界广泛的讨论。此书涉及的范围广泛,内容繁多,主要围绕殷商之前的历史、殷商上古帝国的建国、商周两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古代历史观念的形成脉络展开的。上编“多元文明与集权之滥觞,由考古事实探求中国集权政体的形成,包括殷商之前的中国以及殷商建国的情形,并分析殷商王族的属性,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中编“政权承前启后:殷周王室的关系”,从考古与传世文献探讨商周王室和两国历史阶段之间的关系;下编“殷周文献中历史观念形成脉络考”,探讨古代历史观念的形成脉络。郭教授摒弃以往有关中国上古文明和夏商周的传统观点,结合考古材料和文献史料,提出一系列新颖而大胆的见解,重新看待中国上古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脉络。
这是一部神奇的书,它的神奇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颠覆传统的历史观念
历史上学术的进步,几乎都是在颠覆原有的传统的基础上获得的。郭教授洋洋洒洒地写了70余万字,颠覆了我们已有的认知,引发了我们的头脑风暴:中国上古文明起源于江淮流域,而不是现在传统史学认为的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夏文明的地域范围实际上是同时期的楚地,夏朝的政治活动中心在南方;大禹治水的事件发生在长江中游;殷商族群是外来的,来源于黑龙江北岸地区;郑偃城址的统治者和殷墟王族,不是出自于同一个王室,两个遗址也不是同一王朝先后的国都……学界一般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或者多元起源,二里头就是夏都,而所谓的郑州商城、偃师商城都是商王朝早期的都城,位于武汉附近的盘龙城也只是商人向南扩张的统治领土。郭静云教授搜集资料,沿着资料探索,则得出不同于以往的认识。
就中国原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而言,郭教授比以往的学者论述得更为大胆,更为透彻。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就是中国上古文明是起源于江淮流域,而后由南向北传播,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然后由北向南传播至长江流域。郭静云教授直言:“单一的、零散的考古材料不会说话,所以给研究者以随意解释的空间,但是,如果将所有材料放在一起比较,系统思考,它就会给我们启示,告诉我们一些相对确定的事实,排除很多错误的假说。”例如,过去史学界一直认为郑、偃商城是殷商的早期城都,但郭静云教授收集各种资料,从出土兵器的情况及类型、礼器的类型及纹饰、制作礼器的材料、神兽崇拜、王冢形状、殉人和人牲、人牲民族的属性、马车的出现、甲骨全文的出现、郑偃和殷墟的地理及路线关系十个方面力证郑偃与殷商文明之间存在的差异,强有力地说明郑偃都城曾经的统治者与殷商的王族不太可能是同一王室的延续,这两个遗址也万万不能视为殷商王朝先后定都的都城。作者这些颠覆中国上古史的观点一旦被接受,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的话,学术界已有的定论必将改写,而与之密切相关的高校教材、中学历史教科书关于中国上古史的常识性部分,也必将重新书写。
二、学科跨度范围广泛
郭静云教授这部厚厚的大部头学术著作,内容十分丰富,将各个领域的资料汇集于一书,为其所用。郭教授分析问题时,并不局限于一个时间段、一个地方、一个族群或者一个国家,而是立足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广泛地收集资料,即便是同一类型的材料,郭教授也尽力搜集资料,在跨地域、跨文化、跨学科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不同于前人的大胆而新颖、证据确凿而令人信服的结论。在论述牙璋的起源与流传时,郭教授充分地运用了考古学、器物学、气候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说明石岇遗址的牙璋与其他陕北宝藏,最有可能是从南方的长江中游掠夺而来的物件。郭教授在书中列举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出土的牙璋,如陕北神木石岇遗址埋葬的石家河牙璋、广汉高骈公社、中兴出土的二里头时期的牙璋、金沙遗址出土的牙璋、山东临沂大范庄出土的牙璋、山东海阳司马台出土的龙山时期的牙璋、广东曲江、乐昌、红花林遗址出土的牙璋等,囊括了从新石器、青铜器之际到商周时代,从北到南不同地方出土的牙璋,推断出石家河文化是玉牙璋的发源地,说明西北“先戎”对江河平原的掠夺。而在这个角度上,郭教授认为应该重新思考郑洛地区的城址问题。即便是小的材料,作者也非常重视,在了解不同文化的内容后,才从搜集的材料中一步一步地推论出结论。
三、视野宏大,运用中外史料
郭教授这本书十分壮观,视野非常开阔,体系宏大,结构宏阔,内容翔实。郭教授精通英文、俄文等外文资料,中文运用娴熟,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郭教授驾驭中外材料的能力非凡,故而能站在全球史视野的角度来观察并论述中国上古史的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作者分析古亚洲驾马历史,在世界历史的脉络中考察中国文明中马车的来源问题,以驾驭马车推论殷商王族的民族属性,说明殷商是不同地区和文化相互结合的成果,殷商王族是来自于草原的罗马游牧民族,是外来的族群,而马车进入中国境内则明显带有外族入侵中国的特征。郭教授强调中国马车与殷商王族的来源是同一个问题,不能分而述之。
除此之外,郭教授还将殷商王族入主中原地区与加喜特人进入两河流域和攻占巴比伦、喜克索斯人占领古埃及联系起来,比较他们之间较为接近的部分。作者对照殷商王族与其他古代亚洲驯马族群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殷商王族的来源问题——殷商的先祖很可能是来自于草原的练马民族,他们在盘庚以前才正式入主中原,所以与中原之前的统治者不太可能是来自于同一族群。郭教授具有世界史的视野,能够站在全球史视野的角度,更加全面的看待、分析问题。
郭静云教授的《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无疑是一部令人赞叹的著作,但是,我仍然有些许疑惑的地方:
首先,郭教授在论述江汉与郑洛地区的资源问题时,提及金属料虽然在屈家岭的地层中,不能确定是否发现铜器(由于目前只有湖北考古界内部曾针对零散发现的纯铜小钩等小件进行过数次讨论,因不被考古界所认同,故未公布),但郭教授依然认为青铜技术发明者很有可能是屈家岭文化的固先民。很明显,能够证明屈家岭的先民掌握制作青铜的技术的证据是不足的,因为是否发现铜器尚未确定,郭教授的结论是推论出来的。郭教授又说:“考古界因对屈家岭,甚至是石家河迄今仍采用‘新石器’的定义,所以发掘时并不注意找到金属器的可能性。”真的是因为考古界已认定屈家岭、石家河是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才不注意发掘金属器的吗?考古人员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吗?难道不是因为没有在这两个地区发现铜器才这样定义的吗?郭教授还说“在发掘屈家岭、石家河遗址时,发掘者从来未使用金属探测器,也没有筛土,因此数量不多、形状小型的用具,被发现的可能性低。”按照郭教授的说法,似乎考古技术再进步一些,考古工作再细致一些,江汉与郑洛地区的青铜出土就会更丰富一些。这有可能吗?郭教授并未给出证据,仅仅只是推测。
另外,郭教授在论述盘龙城与郑偃问题时,提及“盘龙城一期的文物仅见于二里头二期文化,这证明二里头文化不仅比盘龙城晚,受到盘龙城的影响更晚,且更晚发展到相当盘龙城的水平。”二里头二期文化出现盘龙城一期文化的文物,难道不是二里头文化早于盘龙城文化吗?盘龙城文化何以早于偃师二里头文化?作者批判考古界在断定盘龙城年代时,以“二里头是文化发祥地”为前提,使盘龙城的年代晚于二里头文化的年代,但是作者之前这样的推论,不也是认定江汉盘龙城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来进行论证的吗?郭教授说“若我们回到考古资料上加以严谨检视,不难发现江汉盘龙城一、二期其实都早于偃师二里头”,然而盘龙城文化如何早于二里头文化,作者并未详细论述。郭教授倒是例举了盘龙城资源丰富与郑偃资源贫瘠地区之间的差异,但是这似乎也不能证明二里头文化晚于盘龙城文化,只是论述资源丰富程度而已。
此书有褒有贬,评论可以说是两极分化了。称赞者如陈春声教授,认为“这将是一部在学术史上留下痕迹的经典之作”;姜广辉教授高度评价“上古史怕要被作者改写了”;朱彦民教授称“其书资料翔实,结构宏阔,观点新颖,论说别致,是一部先秦史研究今年罕见的令人瞩目的大作”。批评者则认为郭静云教授为了突出江汉淮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这个观点,所选用的材料都是有利于支持其观点的,因此南方的材料很多,北方的材料则不明显,论证过程不够严密,有些史实错误。比如台湾的孙隆基教授就指出郭教授的三处“硬伤”:农牧革命的突破带不一定是文明的诞生地,中国文明的突破不一定发生在中南地区;考古学以器物材质作分期的方法只供参考,不一定能说明中国南方地区率先进入青铜时代;欧亚大草原的东部终端是在黑龙江以南,因而盘庚迁殷带来的战车,不是来源于黑龙江以北;许宏教授认为郭静云教授为了突出江汉淮流域文明的地位,在论据中选择使用对自己相对有利的材料,明显有厚“南”薄“北”的迹象:“一本以‘夏商周’冠名的专著,在100多幅图中,居然找不到最能代表礼乐文明的青铜礼乐重器的身影”。
乾嘉学派的重要学者钱大昕曾在写给王鸣盛的《答西庄书》说:“学问乃千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誉毁前人,实以嘉惠后学。但议论须平允,词气须谦和,一事之失,无妨全体之善,不可效宋儒所云‘一有差失,则余无足观’耳。”除却一些令人生惑的地方,郭教授此书不失为一部神奇的书,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极具爆炸性的观点,足以颠覆中国上古史。
附:
爱猫的浩子
疑惑一,可参考南方文物2018年第三期,《中国冶炼技术本土起源——从长江中游冶炼遗存直接证据谈起(一)》,郭教授及其团队有进一步的研究成果,这回就不是仅凭某些考古学家茶余饭后告诉郭教授的八卦了,是真的有考古发现,是第四次屈家岭遗址发掘中发现的,这个材料现在还没有正式发表的。可惜文章现在只发到一,要看清整个论证过程,还要等续篇。
疑惑二,中山大学的郭立新老师从碳十四测年及器物排队的角度讲过二里头,盘龙城,二里冈,三星堆等的年代早晚关系,尤其是二里头和盘龙城的关系问题,参加过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的暑期学校的同学都知道(编者注:此处指的应该是郭立新、郭静云所著《盘龙城国家的兴衰及同时代的历史地图-考古年代学的探索,《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郭教授的这本书真的应该准备写写修订版了,像张光直先生那样早期中国考古学可以出四版,十年修一次。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