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Ⅳ
67951

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Ⅳ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15:110

四、治理黄土高原的管见

如上所说,黄土高原本是一个原面广大、沟壑稀少、适于劳动生产的地区。而现在由于原面破碎,沟壑纵横,劳动生产已经倍感困难,成为举国上下瞩目的地区。改弦更张,势已不可再缓。

为了要治理黄土高原,谨先揭橥两点,作为立论根据:第一,应立足于保原治沟,使现有的原不再继续破碎,沟壑也不要继续增多;保住现状之后,还要再加以治理,使沟壑能得到更多的利用。第二,调整农林牧分布的地区,一方面要防止对黄土高原的继续破坏,另一方面要极力增加收益,使黄土高原成为四个现代化的一个基地。这两点实际上互为影响,只有保原治沟,才能够发展生产;也只有合理地调整农林牧分布的地区,才可以防止对黄土高原的继续破坏,使保原治沟能顺利进行。如果到了原已破碎罄尽,遍地都成了沟壑,再说发展劳动生产,显然就是空话。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演变的过程,实是无情的例证。

黄土高原本是农牧兼宜的地区,既可以经营农业,又可以从事畜牧。历史时期这一地区农业和畜牧业递相转换,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都认为各得其所。至迟近600年来,以一条长城作为人为的农牧分界线。这条农牧分界线几经变迁,使黄土高原的牧区只是零星散布,殆无足置论。黄土高原以前虽有森林,明清时期早已彻底摧毁。所以当前的黄土高原主要是农业地区。如果要在这里讲求农林牧的合理分布,尽可能阻遏侵蚀,保原治沟,那就是要解决农业地区的问题,甚至于在某些地方实行退耕还牧。

要解决黄土高原上的农业地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当地广大人口的粮食问题。当然,可以谋求国家或其他地区的帮助。在国家的粮食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时,这种谋求也只能算是一种设想。就是国家或其他地区有这样的力量,黄土高原的不便,同样是有困难的。即令说改农为牧,可以肉类代替粮食,在这样广大的地区进行如此大的改革,亦非咄嗟就可办到的。在同样的地区,畜牧业养活的人口似不如农业为多。如果黄土高原都改成畜牧地区,则养活不了的人口如何安置,也是一个问题。

虽然如此,黄土高原上农业地区的问题仍需要解决,而且不应再事拖延。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改变耕作方式。改变了耕作方式就可以缩小农业地区。这不必等待耕作方式普遍改变之后,再行缩小农业地区。而是随着耕作方式的改变,农业地区就可以相应地缩小。也就是说哪一个地方耕作方式改变了,哪一个地方农业地区就可以缩小。因为改变耕作方式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收获量,解决粮食问题。粮食问题解决了,没有后顾之忧,也无须国家或其他兄弟地区的救济,就可以放手调整农林牧的分布地区。如果不改变耕作方式,仍按旧的一套来解决粮食问题,那将是没有指望的。不必远举其他例证,近若干年的遭遇就足以作为说明。近若干年一直沿用旧的耕作方式,稍遇旱年,即成灾荒。在这样的情况下,而欲求早日缩小农业地区,岂不是徒托空言?

所谓改变耕作方式,就是说,应该改变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使之成为精耕细作。黄土高原上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是有深远历史渊源的。前面已经说过,这种耕作方式从战国后期和秦汉时期已经开始。黄土高原上农业地区和游牧地区迭经变更,可是这种粗放经营却一直没有改变过,迄至现在还是如此。这种粗放经营在最好的年景里,充其量只能解决当地所需要的粮食。由于粗放经营,就容易引起侵蚀,对于黄土高原来说,这是人为的灾害。千百年来正是这样的耕作方式助长了黄土高原自然条件的恶化。现在不仅仅从解决粮食问题着眼,应该彻底改变这样的耕作方式,就是从治理黄土高原角度来看,也应该彻底废弃这种广种薄收的不良习俗。

精耕细作需要的土地少,应以河谷川道为主。川道可以因地制宜,改成水田,引水灌溉。河谷川道之外,还应该尽量利用面积广大的旱原。如果这些旱原地下水位较浅,或者近于河川,都继续作为农耕地区。不论水田旱地,只要平整土地,精耕细作,就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也可以阻遏侵蚀,使黄土高原不再受到破坏。

当然,千百年来的积习要彻底改观,也不是一朝一夕所可以做到的。其间少不了一个过程。这就是说,改变耕作方式固然可以腾出大量的空地,却并不是一时都可腾出来的。这只能逐渐地过渡,不能急切地一刀切断,打算整齐划一。

只有这样腾出来土地,才能进一步合理地调整农林牧三者所占有的地区。这固然应该按照现代化的要求来重新部署,但千百年来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不应摒弃不顾。这里面比较费斟酌的乃是原有的森林地区的盛大恢复和利用。由于长期受到人为的摧毁和破坏,黄土高原久已没有森林。有些人不明究竟,甚至倡言黄土高原,尤其是干旱地带根本不适宜于造林。如果真的如此,那就难于施加功力。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黄土高原在历史时期是曾经有过森林的,而且森林地区还相当广大。这些原来的森林地区乃是长时期中自然形成和发展的。虽已破坏罄尽,还是可以作为当前造林的参考的。在曾经有过森林的地区从事恢复森林工作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当然,在原有森林早已被破坏之后,原来的林区也已变成干旱地带,恢复造林还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恢复原有林区和重新开辟林区,是治理黄土高原的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促进农业发展一个应有的项目,困难再大,都是要努力克服的[1]。至于具体植树造林的工作,何地宜于乔木,何地宜于灌木,都应该作细致的区分,各取所宜,不能率尔从事,为后来增添新的困难。

农牧地区之间以前虽也曾经有过分界线,具体说来,就是从战国后期至明代所筑的几条长城,那只是人为的区分,无关乎实际。因为它不能和自然条件相吻合。虽然和自然条件不尽吻合,却起到了区分农业地区和畜牧地区的作用。特别是那条明长城,在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竟长达五六百年之久。等到后来,长城以北农业地区有了发展,显示出这样的作用只是人为形成的,和自然条件并没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时过境迁,就是明长城也已大半圮毁,不过还可以作为殷鉴。现在既要缩小农业地区,就要相应地扩大林牧地区。如上所说,现在植树造林还有原来的森林地区可以参考,至于畜牧地区,由于历史时期农牧的几次交替更改,已经难于仔细区分。现代科学诚然卓有成就,可是要在黄土高原上明确标出一条农牧地区分界线,需要慎重处理。因为一些历史渊源还不失其可供参考的价值。经过千百年来具体实践,某些地方已经成为能有较好收益的农业地区,就不必一定要退农还牧,譬如甘肃省庆阳地区,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曾长期作为畜牧地区。到现在一般规划自然区域,还是把它列为草原地带。在当前若是缩小农业地区,退农还牧,是不是要把庆阳地区也列为畜牧地区,不再在那里继续从事农耕?应该说无此必要。现在庆阳地区已经成为甘肃省的一个产粮地区,像董志原那样的大原,当地人们还以之与八百里秦川媲美,甚至还认为超过秦川。那就应该使它继续成为农业地区,用不着多所更易。当然,这并不是说庆阳地区的一些个别地方就不应退农还牧,更不是说在子午岭西侧就应该毁林开荒。黄土高原上的河流,如前所说,河谷都不甚宽阔,有若干河段甚至已下切到基岩,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河谷都是如此。有些河谷还是比较宽的,河谷中的土地既经治理,改成水田,依然可以利用,继续发展农业,也不存在退农还牧的问题。还应该注意到今后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黄河中游绝大部分都流经黄土高原,在这段黄河河道中兴修阶梯水库,已成为既定的治黄方针。黄河的重要支流,今后也将陆续治理,可能要利用一些有利地形,兴修水利事业。因此,凡是灌溉所及的地方,就宜于继续发展农业。这不是说畜牧地区就无须发展水利。而是因为农业既有较好的基础,就不应猝然废去。再则,既有水利灌溉,又能精耕细作的地方,农耕的收益要比从事畜牧为高。

根据上面论述,凡不适宜于经营农业的地方,都应该退农还牧,或者还林,使之成为畜牧地区或森林地区。这包括山地、沟坡地,以及一些虽是较为平坦的地方,由于地力瘠薄,即使采取精耕细作,也无法提高收益,而近期和远期都无发展水利希望的土地。缩小农业地区之后,山地和陡坡沟地应该植树造林,缓坡沟地和其他不适于精耕细作的土地就可以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事业。经过调整后的农林牧地区,可能是犬牙交错,应像一幅锦绣,掺杂着不同的花样。这种犬牙交错的区分,有平面的,也应有立体的。这里所谓立体,自然不是高下重叠,而是利用河谷川道以及其他一些平坦地方经营农业,较高的缓坡地方则经营牧业,再高的陡坡地方就可以植树造林,使之成为林区。这样既有平面的区分,也有高低的区分,不能像过去的长城那样,划一条或若干条的人为农牧分界线,使其固定起来。

这样重新调整农林牧的地区,就可以各尽地利。实际上这也应该是治理黄土高原的一个重要步骤。前面已经一再指出,黄土高原的原面破碎,沟壑纵横,主要症结乃在于侵蚀。农林牧地区的合理调整,就可以起到阻遏侵蚀的作用。不过这样只是防止黄土高原的不再受到破坏,还是一种消极的作用,似乎还不应说成就是积极的治理。治理黄土高原不仅要保原,更重要的还在于治沟,治沟实际上就是为了保原。沟壑不治,沟头终究是要向上伸延的。沟头的逐渐伸延,也就是原面的逐渐破碎。因而治沟乃是治理黄土高原的关键所在,是不应忽略的。

当前,这个问题已经受到各方面的重视,黄土高原上不少地方都在为治沟而努力奋斗。治理的方法则见仁见智各有不同。不过这里面还有一番道理应该引起注意。沟壑是由侵蚀而形成的。形成沟壑的侵蚀自然是指水力侵蚀而言的,是水冲去了土。在黄土高原上水和土都应该被看成资源,是应该珍惜的。一般所说的水土保持,就是这样的道理。当前有些治沟的方法似乎还与这样的道理不尽相合。具体的情况比较繁杂,殊难一一备举。

在许多的治沟工程中,山西兴县柳叶沟的治理方法值得在此提及。柳叶沟并不是一条大沟,治理时是在沟口筑坝,完全堵住沟中流水,使水土皆不能流失。堵住流水就形成水库。然后用库中存水浇灌沟旁所能浇灌的田地,而使精耕细作成了可能。沟中水土既然皆不能流失,自然存储库中,这就使水库终有淤平的一天。等到行将淤平时,再循沟而上,另筑一个新库。如此辗转上推,一库淤平,再筑一库。最后将使这条沟改变成层层阶地。每阶地边沿都兴筑堤堰,即令遇到较大的降水,也不至于冲塌。这样的治理颇符合保持水土的原则,治了沟,也就保住了原。如果柳叶沟的经验能够得到普遍的推广,至少还可以有如下两方面的好处:其一,因为治沟时控制住沟内的流水,平整了沟旁的土地,这就增加了可以精耕细作的农田,解决粮食问题。同时,也能更多地腾出土地,从事种草植树,合理调整农林牧三者的比例。其二,由于水土都不出沟,可以减少流人黄河中的泥沙,有助于黄河的治理。前面曾经指出,黄土高原虽已早有侵蚀,但由于主要只是受到自然原因的影响,所以黄河中夹杂的泥沙有限,水流虽显得浑浊,都还不至于变黄。经过治理后的黄土高原,由于输送到黄河中的泥沙减少,或者能像早期那样,使黄河只是浑浊,而不至于过分带着黄色。

黄土高原由于范围广大,涉及到许多方面。现在已经提到治理日程上来了,深望举国上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群策群力,使黄土高原尽可能地恢复本来的面目,使大好河山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里所陈的只是一些刍荛之言,聊供参考而已。

注释:

[1]1979年夏,我在宁夏考察时,当地同志见告,在干旱地区栽植树木,首先应该种草,等到草成片长高,使土壤保持湿润,然后再栽植树木,就容易成活。这种办法曾在同心县作过试验,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后来在参加中国林学会召开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学术讨论会上,一些同志也曾提到这样的办法。可见在干旱地带造林并不是绝对不能成功的。

来源:《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