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周,侯扶,江胥刚:草原文化基因传承浅论
【摘 要】草原文化遗传基因的载体是包含人居、草地和畜群三者共生的放牧系统单元,亦即人居、草地、家畜三者共生的,三位一体基本元素。放牧系统单元包含两重结构。第一层是草地一草食动物(家畜)构成的牧食系统;第二层结构是在草畜系统之外,加入人为因子,扩大为人居—草地—家畜的共生体。放牧系统的驱动力是能量按照一定的“序”的运动模式,需要满足生存空间需求与营养源网络两方面条件。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证明,划区轮牧是保持放牧系统单元完整性的唯一途径,它把放牧的“序”覆盖全部草地面积和全部放牧持续时间,适用于不同的时空阈限。我国需克服对放牧的诸多认识误区,建立放牧系统单元的概念。采取保持放牧系统单元完整的划区轮牧是维系草原生态,传承草原文化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草原文化;放牧系统单元;划区轮牧
一、目前草原文化亟需关注
华夏文化历来由若干文化板块构成。而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同属华夏农业文化,或简称为华夏文化的两翼,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华夏文化如果失去草原文化这一翼,很难想象华夏文明的状况。[1]
但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撞击过程中,面临农耕文化的强大压力。历史规律,文化交融中,总是优势文化更具侵占性。[2]我国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相比,几个方面处于劣势。一是农耕文化具有较大的生存基质,其所占据人口体量(文化传播者)远大于草原文化;二是农耕文化较草原文化晚出,以其后发优势,汲取了草原文化的精华,往往比草原文化有更多科技内涵;三是农耕文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定地区内显示了更好的社会效益。【1】[3]在我国这种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下,如果草原文化不被适当关注,有可能被逐步凌夷而退出历史舞台,这将与世界范围内草原文化的扩张趋势背道而驰。
在这里应着重指出,文化融合与凌夷的分野。所谓融合,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板块交融后,衍生一种新的文化。任何文化现象都是以人的生存生态系统为基础衍发而成的。人群在一定的生存方式之下,产生相应的特有文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态系统经过系统耦合而产生新的、更高一级的生态系统,我们称为系统耦合而导致的系统进化。[4]当人群的生存基质,即生态系统,发生耦合时,将引发文化板块的耦合,即不同文化板块的全面融合。[1,5,6]在新的文化板块中,两种文化的结构和表现均得以升华,和谐共存。文化融合属于文化的系统进化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而文化凌夷则不然。它是发生文化板块A的生态系统被发生文化板块8的生态系统所吞噬。文化板块A随着其生存基质的丧失而文化内涵也逐步衰减,以至最终被B文化板块全盘覆盖。因此文化凌夷的根本原因是A种文化与B种文化所依存生态系统之间的系统相悖发展到极致,[7]而较为强大的B文化所依存的生态系统取代较为弱小的A文化所依存的生态系统的必然结果。文化A的构架被摧毁,尽管个别文化元素还时隐时现,但文化整体表现功能已经丧失。这是一种反系统进化的系统相悖过程。
目前草原文化的处境,未能正常参与文化的系统耦合而达到文化的系统进化,而是正在系统相悖的压力下,被较为强大的传统农耕文化所取代,属于日趋濒危的文化凌夷现象。一旦草原文化被凌夷而湮灭,将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它将阻滞我国现代化、跻身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进程,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二、放牧是草原文化基因的载体
文化遗产可表现于众多方面。我们挂在口头上的所谓酒文化、茶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等等,都是文化的表层映射。每一种文化必然有其赖以繁衍发展的核心。我们把这个核心称为文化的遗传基因。然则草原文化赖以延绵不断的遗传基因是什么?这种遗传基因依托何处?
放牧为草原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驱动力,是草原文化遗传基因的载体。[8]放牧的遗传基因就是包含人居、草地和畜群三者共生的放牧系统单元,亦即人居、草地、家畜三者共生的,三位一体基本元素。
笔者曾指出草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聚落的交融、兼并,较小的聚落发展为较大的部落或邦国组织,其包容的人口、家畜和草地也随之扩大,社会上层组织可能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发生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权更替,但其放牧系统单元必须保持稳定,其人居—草地—畜群的管理模式并无本质改变”。[9]在中国,从远古伏羲时代穴居野处,跟随畜群,逐水草而居的原始放牧,到秦汉时期突厥的帐居游牧,再到成吉思汗地跨欧亚大帝国的军旅畜牧业,直到近、现代的游牧或半定居的草地畜牧业,其草地管理方式中人居、草地、畜群三位一体的基本内涵未变。在西方,特别是欧洲,放牧畜牧业发展过程不如在东方的典型而完备,但他们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较早地将现代科学理念纳入草地放牧管理系统,找到了放牧系统单元的实质,纳入划区轮牧,定位于多种形式的划区轮牧模式。
放牧系统单元保证了放牧系统的生生不息。我们不妨作如下表述:草原文化的核心在放牧,而放牧的核心在放牧系统单元。因此可以认为放牧系统单元就是草原文化的遗传基因。
三、放牧系统单元的草原文化基因禀赋
放牧系统单元具有草原文化的遗传基因的禀赋。放牧系统单元所诠释的是人居—草地—家畜之间的稳定格局。实际上这是人居,草地,家畜,三者互为依托,缺一不可的三位一体的共生体。
放牧系统单元包含两重结构。第一层是草地—草食动物(家畜)构成的牧食系统。这一系统是草地与草食动物的自在存在。无论有无人的参与,它是自在地独立运行的。其中含有牧草与土地耦合构成的草地,进而包括由草地和草食动物构成的草畜系统。当无人干预时,通过其自组织过程来保持生态系统稳定。
当人类活动加入草畜系统以后,形成第二层结构,即草畜系统之外,加入人为因子,扩大为人居—草地—家畜的共生体。这个共生体中,必须满足三者各自的特殊需要。任何生态系统的驱动力都是能量按照一定的“序”的运动模式。[10]放牧系统单元作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其能流模式就是它存在的前提。亦即满足三者共生能流的时空需求。
首先是放牧系统单元生存空间需求,即人居、草地和家畜系统运行空间的满足,它们彼此之间有足够的、连续运行的草地资源。例如足够的放牧地和饲料补充场地,亦即对人居和家畜都需要的经济而有效的生存场所。其次必须包含营养源网络——有机及无机营养物质在时空演替中,保持营养流通路的高效而畅通。例如饲料和饮水等,应适应人居和划区轮牧的需求,而不是互相障隔不畅;牧草和补充饲料与家畜的时序耦合必须保持正常,而不是忽多忽少,时有时无。
在以上两项满足的前提下,即可通过合理经营管理,形成有“序”的人居、草地、家畜三者的耦合系统。在“序”的构建中,其中的“序参量”决定其生态系统的特性。[11]而放牧系统单元就是决定这个系统特性的“序参量”。在自然状态下,人、草食动物和草地,共存于相同的放牧系统单元,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形成的。假若问,人类在漫长的草地放牧历史中为我们留下什么重要遗产?那就是放牧系统单元。这是放牧系统赖以绵延生存的遗传基因。当前草地资源在人类社会因素的强烈干扰下,如何保持放牧系统单元这一遗传基因的完整无损,是一重大科学命题。
经过历时以百年计的长期、反复的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证明,现阶段划区轮牧是保持放牧系统单元完整性的唯一途径。
四、划区轮牧是草原文化基因传承的基本形态
那么,划区轮牧是怎样传承草原文化基因——放牧系统单元的?如前所述,放牧系统单元的内涵是人居、草地和家畜三者共生体,这是草地放牧系统的基本元件。我们的历史责任就是将三者纳入一个共生系统。对人来说,从中得到生产、生活资料和生存空间;对草地来说,得到健康发展而不受损害;对家畜来说,就是全时段地满足所需的牧草营养源、水源和憩息场所。
划区轮牧的设计原则就是在完整保持放牧系统单元的前提下,不伤害三者的任何一方,把放牧的“序”覆盖全部草地面积和全部放牧持续时间。由小到大,划区轮牧包含如下结构层次:[12-14]
(1)将大约可供给畜群一定时间所需牧草产量的草地作为一个轮牧小区;(2)将4~8个轮牧小区组成一个轮牧单元,以满足一个轮牧周期所需的小区数量;(3)将一个,或几个轮牧单元构成一个季节轮牧区,以供给某一季节内的划区轮牧的草地;(4)将几个季节轮牧区可构成全年草地轮牧地段,以供给全年不同季节的划区轮牧草地。若干不同类型的季节轮牧区可以组建年际的,或年代际的草地轮换机制。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划区轮牧可以满足从几天,到几个月,到几个季节,再到全年、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放牧安排。其中包含了正常放牧、延迟放牧和一定期限的休牧,而不是禁牧。只有在3公顷以上才能养活一只羊的,营养源极其稀薄的土地上才实行禁牧。划区轮牧的安排随着人类需要和社会进步加以调整、改进,可以与其他农业系统相链接耦合,但是放牧系统单元是草地健康管理的灵魂。
如图1所示,划区轮牧像一本大书,可以层层打开,适用于不同的时空阈限。划区轮牧是在草地管理历史长河中凝练而成的,草地放牧管理的现代化形态。它以多种组合形式,满足不同时空的放牧要求,从而保持草原文化的遗传基因——放牧系统单元的完整性。它保证了营养源网络完善,人居、家畜、草地三者的和谐发展,使草原放牧历久而常新,成为草原文化持续发展的依托。
综上所述,草原文化的遗传基因就是放牧系统单元。无论经过多么重大的社会变革,放牧系统经过多少次历史变迁,只要保留放牧系统单元完好无损,草地的放牧管理就不会中断,草原文化的遗传基因就不会丧失,草原文化就能绵延发展。反之,一旦放牧系统单元遭受破坏,草原文化的载体不复存在,草原文化遗传基因必将相偕湮没。目前草原文化基因正在受到多方面的误解而被伤害。
首先,把草原放牧误为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必欲除之而后快。放牧一旦被废除,草原文化的基因将无所依附。殊不知草原与草食家畜是协同进化的双方,一荣俱荣,一败俱败。草地失去了草食动物,将不再是我们希望的草地。草原放牧,随着社会文明的进展,不断吸纳新科技,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为现代划区轮牧,保持了健康的放牧系统单元,已经成为现代农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英国、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无不依托放牧这一基本生产方式,取得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草原的放牧管理,从原始游牧到现代划区轮牧,蕴含了从数十倍到数百倍生产潜势。[12-14]它潜力很大,绝非落后。
目前在草原牧区,农耕思想正在逐渐支配草原管理,典型代表是不适当地施行的草原承包到户政策,对草原文化造成的另一伤害。把农耕区土改的经验搬到草原牧区,将草原分割承包到户,放牧系统单元被彻底割裂。草原文化从而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放牧和源于放牧的草原文化基因必然随之丧失。请听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苏伊拉的呼声。他说:“我们这儿是l996年分的草场。我家只分了不到5000亩,养了l0多只牛,400只羊。要说分草场对人是好的,安稳了舒服了,但是对牲畜就不大好,因为再也没法走场了。……家里只有两个劳动力,400只羊,……以前光靠自然放牧就行了,很少喂草,最多也就是给老弱畜补充一点,可现在不行了,喂得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去年入冬以前,喂草从12月开始,一直喂到第二年3月。可是喂着喂着,眼看着羊还是越来越不行,……到接羔的时候,已经损失了将近40只母羊。本来应该接300只羔子的,也只接到了l00只。”[15]这样的事例不止一处。这显然是将草原随意分割到户,放牧系统单元被失落的后果。
对草原建设的封闭概念是另一严重伤害。众所周知,任何文化都是依附一定的生态系统而存在的。而任何生态系统总是与其他生态系统有所联系,不能孤立生存。草原文化所依附的草地农业系统,也必须与相关社会生态系统相联系,利用生态系统固有的开放性,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系统耦合,以维持其生命力。而我们对草原生产的系统耦合理解不足,往往把草原封闭起来,就草原说草原,如实施“以草定畜”,有多少草就养多少家畜。从局地的、狭隘的“草畜平衡”来看,无可指责。但如果打开眼界,以系统耦合的思路,充分发挥草地农业系统的开放功能,将草地畜牧业的经营与周边社会生态系统连带考虑,家畜、牧草、饲料、管理技术以及货币金融、文教卫生等等联系起来,使在不同系统之间物畅其流,实现系统耦合,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成倍增加。如“草原兴发”的老总就说:“我是以畜定草”。根据市场的需求养畜,草不够,去生产,去订购。前面提到的北美、澳洲、西欧等地的草地畜牧业,就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通过系统耦合来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
我们应牢牢抓紧放牧系统单元这个核心,发挥草原生态系统的开放功能,逐步完成草原管理的现代化转型,实现划区轮牧。在划区轮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中国化的现代草地放牧管理体制,培育草原文化遗传基因的生存土壤。只要这个文化遗传基因的载体长久健康,草原文化必将传承发展,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任继周.草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活泼元素[J].草业学报,2010,19(1):1~5.
[2]任继愈.任继愈谈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Stavrianos,L.S.)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6.
[4]任继周.系统耦合在大农业中的战略意义[J].科学,l999,51(6):12—14.
[5]叶国兴主编.文化融合与区域发展[M].台北: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1995.
[6]任继周主编.河西走廊山地一绿洲_荒漠复合系统及其耦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任继周,朱兴运.中国河西走廊草地农业的基本格局和它的系统相悖——草原退化的机理初探[J].草业学报,1995,4(1):69~80.
[8]任继周,侯扶江,胥刚.草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J].草业科学,2010,27(12):5~10.
[9]任继周,侯扶江,胥刚.放牧管理的现代化转型[J].草业科学,2011,28(10):1~10.
[10]任继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11]任继周,万长贵。系统耦合与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以祁连山一临泽剖面为例[J].草业学报,l994,3[3]:1~8.
[12]任继周.任继周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66~171,184~204,367~375,421~423,500~506.
[13]任继周.任继周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66~167,314.
[14]任继周.任继周文集(第五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68。223.
[15]韩念勇.草原的逻辑——探寻另类市场制度(第三辑)[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9.
【注释】
【1】M.D.Sahline,E.R.Service:“——能有效地开发一定环境中的能源的文化体制,常常会牺牲开发效率较低的体制,以求得自己在该环境中的阔大。——高级体制的特点就在能比低级体制更有效地开发各种不同的资源。”
来源:《中国农史》2011年第4期
- 0000
- 0000
- 0001
- 0002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