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摹本传奇:摹本起拍3800万,41字拍3亿,真迹值多少钱
《兰亭序》摹本之谜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王羲之与兰亭序”展览,仍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进行中,展期将至2023年4月23日结束,有关《兰亭序》仍是中日网友间有兴趣的话题。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兰亭序》的摹本之谜。
《兰亭序》摹本内容,古今探讨甚多,即便在头条号上,也能搜出不少相关文章,但真相到底如何呢,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什么说话都有。
诚如当代书法家启功在其《丛稿·论文卷》中所言:“自东晋后历代以来,王羲之《兰亭序》摹本刻本,多如牛毛,伪造传刻本,也层出不穷。这类刻本源流无可据,笔法无可取,百怪千奇,指不胜屈,更无足论了。”
在唐朝之前,并无《兰亭序》摹本的说法。李世民派萧翼弄得真迹后龙颜大悦(见“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前面已发相关文章),他知道如此神品,万一失落,再无补救,当有备份,于是命人摹写。
唐朝时书法家扎堆,李世民起初诏令当时最优秀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每人临摹了数本《兰亭序》——世上最早的一批《兰亭序》摹本即出自他们之手。
摹本出来后,李世民将之赏赐给太子和诸王、近臣收藏赏阅。
在这后,更多的《兰亭序》摹本问世,如欧虞褚薛等初唐书法四家也都曾临摹过《兰亭序》,可以说没临摹过《兰亭序》,便不能成为书家。
欧虞褚薛,即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其中薛稷痴迷《官奴帖》,书法最得王羲之精髓,形种俱备。其后裔、北宋人薛道祖,还是研究兰亭序摹本不能不提的重要人物,所谓《定武兰亭》即因他而起,这事下文会说。
《兰亭序》摹本甚多,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摹本大系,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摹本。到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汇集《兰亭序》最佳八种摹本,刻于石柱,称为“兰亭八柱”。
最好的《兰亭序》唐人摹本是哪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公认最好有三个,分别是冯承素摹《兰亭序》、虞世南摹《兰亭序》和褚遂良摹《兰亭序》。
冯承素,内府栩书官,解褐门下省典仪,直弘文馆,改授太子李治典书坊录事,唐高宗即位,累迁中书主书。冯承素工于书法,摹写《兰亭序》《乐毅论》等 , “笔势精妙,萧散朴拙。”
冯摹《兰亭序》,又称神龙本《兰亭序》,是最能体现原貌的摹本,使用“双钩”摹法。因其卷引首处钤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故称为“神龙本”。神龙本传承有序,历经多位名人名家之手,上面钤印密密麻麻,郭天锡、杨士奇、项元汴、乾隆帝等都曾收藏过神龙本《兰亭序》。
虞世南,历仕陈、隋二朝,隋亡后依附于夏王窦建德,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成为“十八学士”之一。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封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
虞摹《兰亭序》,亦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用笔浑厚,点画沉遂,承继魏晋风韵,故其摹本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故称“天历本”。虞世南传世墨宝除了摹本《兰亭序》外,还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汝南公主墓志铭》等。
褚遂良,隋末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唐朝后得到李世民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累迁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唐高宗继位后,与司空长孙无忌一同受遗诏辅政,升任右仆射,册封河南郡公,因反对册立武则天为后遭贬。
褚遂良摹《兰亭序》,亦称“米芾诗题本”,最能体现魂魄的摹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称“米芾诗题本”。褚遂良传世墨宝除摹本《兰亭序》外,还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以上为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此后又生出了多个版本,其中《定武兰亭》流传最广。
定武本《兰亭序》是石拓本,传是欧阳询的摹本。
欧阳询,隋炀帝时出任太常博士,归顺唐高祖李渊后授侍中,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受封渤海县男。贞观十五年去世,活了85岁。
欧阳询精通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欧体”,唐人楷书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是代表之作。
当年,李世民在得到《兰亭序》真迹后,不仅命赵模等人临摹,还立石于学士院,将《兰亭序》摹刻上石,供人临拓。
欧阳询《兰亭序》石拓本,就是这么来的。
《定武兰亭》又生出不同版本的摹本,有五字损本与未损本之区别。
说到这里,就要说到薛稷后裔、宋朝书法家薛道祖了。
薛道祖即薛绍彭,宋神宗时人,字道祖,号翠微居士,薛向之子,以翰墨名世。自谓“河东三凤”(薛元敬、薛收、薛德音)后人。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任承任郎,监上清太平宫,官至秘书阁修撰,出为梓桐曹。
薛道祖在当时就很有名,正、行、草书无不精通,即所谓“时以翰墨名世,善品评鉴赏”。他与米芾为友,并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
米芾对他评价极高,称, “薛绍彭与余,以书画情好相同,尝见有问,余戏答以诗曰: 世言米薛或薛米,犹如兄弟或弟兄。”
薛道祖家族门第感极强,对先祖薛稷相当崇拜,曾一心追摹薛稷字法,日日临池。其传世墨宝《通泉帖》,大有晋人风韵,他自称因为临摹了薛稷的字法,而薛稷字法则源于王羲之《官奴帖》。
薛道祖《杂书卷·通泉帖》诗称: “通泉字法出官奴,日日临池恨不如。双鲤可无轻素练,数行唯作硬黄书。” “通泉”代指薛稷, “官奴”代指王羲之的《官奴帖》, “硬黄”则指《硬黄本兰亭序》。
清朝书画藏家孙承泽在《庚子销夏记》称, “宋人书能存晋法者,惟薛绍彭道祖。”
薛道祖临摹《兰亭序》应该不只《定武兰亭》一个版本,他还将所藏《硬黄本兰亭序》摹刻上石。
薛道祖《兰亭序》摹本存世的尚有停云馆拓本,其字精严紧密,委婉遒美,深备二王遗风,直追《兰亭》风貌,几可乱真。
薛道祖摹藏《兰亭序》在元明时非常受追捧,如果发现上面有薛道祖的印章必当珍本收藏。
薛道祖不只是书法家,还是收藏家、鉴宝人。其家藏甚丰,前人书迹多多,毕生搜集二王墨宝,自称, “访古求书二十年,二王真迹几人传。每寻同好得消息,闻韶忘味心拳拳。”好友米芾证实了这一点, “道祖所蓄晋唐法书甚富,至二王帖则不惜倾囊购。”
薛家还有一特别藏品——唐刻《兰亭序》原石。这块原石,就是后世所谓《定武兰亭》摹本的原本。
唐亡后这块石刻传至五代后晋,后晋是儿皇帝石敬瑭所建。当年他任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时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得契丹人扶持他在太原登基称帝。
但仅过10年,耶律德光便将儿皇帝的后晋灭了,抢走此石刻。
想不到,后来这块石刻竟然现身河北定州。因唐时曾在定州治武军,故称《定武兰亭》。
北宋神宗赵顼当皇帝的熙宁年间,薛道祖父亲薛向知定州,作为二王的追随者,薛道祖在定州看到此石后视若珍宝,自然不能放过,但又不便公开弄走。于是他翻刻了此石,以新换旧,将原石弄回了长安。
为了区别和证真,他有意把原石中“湍、流、带、右、天”五字凿损。
此说不知道真假,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桩公案。我认为调包换石极有可能,但有意损五字似不可信,或许是搬运途中意外受损。兰亭字字千金,哪舍得凿掉!不过在薛道祖之后,世传《定武兰亭》拓本中,有损字本和无损本两个版本是事实。
而有损字本和无损字本,又生出不同的版本。如2023年东京国立博物馆“王羲之与兰亭序”展出活动中展出的韩珠船本《兰亭序》,就是五字未损本,为日人中村不折收藏。
而在五字未损本《兰亭序》摹本中,要数 “落水本”最为传奇。
据元末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落水兰亭”条, “落水本”之故事发生在元朝,涉及中国古代另一大书家赵孟頫的堂兄赵孟坚。
陶宗仪曾看到过落水本,为《定武兰亭》五字不损本。当时为苏州(吴中分湖)陆氏所藏,说是赵彝斋之物。
赵彝斋就是赵孟坚,斋彝是其号。
作为赵宋宗室,赵孟坚一支也随同南渡江南,居于浙江嘉兴的广戌,酷爱古人法书名画,他本身也善作画,画水仙花最为拿手。
有一天,他从川俞寿翁处购得五字未损本《定武兰亭》摹本,高兴坏了,爱不释手,连夜坐船回家,生怕闪失。行至一个叫升山的地方时,遇到大风,船翻了,行李全掉水里了。
幸好水不是太深的,没有性命之虞。赵孟坚站在水中,手拿《兰亭序》,对随从说,有一本《兰亭序》就行了,其它东西我无所谓。此即所谓, “兰亭在此,余不足介吾意也。”
赵孟坚回到家,马上展卷,在卷上题““性命可轻,至宝是保”八字。
此版本《兰亭序》摹本因为有这段故事,便被称为“落水本”,更具价值了。
据考证,落水本原是南宋词人姜夔的旧藏。
姜夔是苏轼之后宋朝又一大才子,诗、文、书、律无不精善,但他运气实在不好,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世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死后葬于钱塘。他想效法李世民,生前留下一个遗愿—— “除却乐书谁殉葬,一琴一砚一《兰亭》” 。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其生前藏有四个版本的《兰亭序》摹本,赵孟坚所得的落水本是其中之一。
落水本如今仍存世,2006年现身深圳一场拍卖会上,起拍价高达3800万元,创下拍卖纪录。摹本都那么值钱,如果是真迹那得值多少?应该是天价!
这有一个例子,2010年11月20日的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王羲之《平安帖》拍出了3.08亿的超高价,而这仅是《平安帖》的上半部分,只有41个字,并不是完整的《平安帖》。
《兰亭序》共计28行,324个字,比《平字帖》更珍贵,各位算算吧能卖到多少钱?
- 0000
- 0000
- 0003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