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陵被盗多次,考古专家最想要的古物应还在,古时盗墓者不要
汉武帝茂陵地宫内还会有什么东西?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汉文帝霸陵被确认,引起网友对汉陵的兴趣。在西汉帝陵中,霸陵并不是盗墓者最有兴趣的,汉武帝的茂陵才是历代盗墓者最上心的,至今盗墓者都惦记着。
茂陵的魅力,在于丰厚的随葬品。
《晋书》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赋三分之一,一供山庙,一供宾客,一供山陵。”一个国家将三分之一的年财政收入,用作置办陪葬品,这一制度确实到了疯狂的地步。
汉武帝将这一制度发挥到了极点。
汉武帝活了70岁,在位54年,其陵墓修了53年。从公元前139年开始营建,到其下葬时,当初栽的小树都长成了参天大树。
开国皇帝刘邦在世时定了汉朝皇家陵制,“高十二丈,方百二十步”,但刘彻可能考虑到自己的“丰功伟绩”比刘邦还大,偏偏要大一套。
《关中记》记载,“惟茂陵十四丈,方百四十步”。茂陵由酷吏张汤负责建造,其封土高近50米,堪比秦陵,有人因此称茂陵是中国的金字塔。
很多名人到西安,别的地方可以不去,都会到茂陵一游,比如蒋介石。
“西安事变”发生前两年,即1934年10月21日,在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陪同下,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曾专门游览茂陵,并在陵前合影留念,为茂陵的高大惊叹。
这么大的陵墓,地宫必定大。
据《汉书·贡禹传》,“武帝弃天下,霍光专事,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钱鳖牛马虎豹生禽,凡为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从这一记载来看,汉武帝陵墓中陪葬品的确实数量惊人。有文字形容称,“武帝历年长久,比葬,陵中不复容物。”
由于汉武帝在位时间长,到他死时,陵内已没有空间放那些稀世珍宝了。
除了常规随葬品,还有当时西域康渠国国王进贡的玉箱、玉杖,装在一个金箱内的30卷经书、医学,医学中还有专治哑巴的秘方。
如此多的随葬宝物,想不被盗都不可能。
果然汉武帝下葬4年后,西域康渠国国王进贡的玉箱、玉杖等宝物,竟然出现在了都城长安的文物市场上,被汉武帝生前身边侍人认了出来。
此事见于南朝宋人刘叔敬撰《异苑》:“汉武帝冢里先有玉箱、瑶杖各一,是西胡康渠王所献,帝平素常玩之,故入梓宫中。其后四年,有人于扶风市买得此二物,帝左右识而认之,说卖者形状,乃帝也。”
此后,茂陵曾多次被盗,而且很严重。
最严重的一次在汉末。《后汉书》记载,当年农民起义军赤眉军攻占长安后,焚烧了皇宫,又,“发掘诸陵,取其宝物”,茂陵中的陪葬品搬了几十天,“陵中物仍不能减半”。
后来起义军没有钱用时,再次盗挖了茂陵。
东汉末年,在《三国演义》被写成大奸臣的董卓,也盗挖过茂陵。董卓盗墓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但具体过程不详。
据说这次盗墓的执行人是董卓的“义子”吕布。
在吕布盗墓前,董卓特别叮嘱吕布,进入茂陵地宫后注意寻找一种专治哑巴的秘方,原来董卓的孙女董白是个哑巴。
这个段子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估计是古代小说家言。
唐末时也有盗墓者光顾过茂陵,黄巢起义军盗过茂陵。
这之后,茂陵一直是盗墓者觊觎对象。
民国盗墓者也没有放过茂陵。
有一个说法,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孙连仲,曾在藏陵上“修筑战壕”,被外界怀疑他以修战壕为名,行盗墓之实。但因文字没有记录,孙连钟到底挖了茂陵没有,成了一个谜。
被盗这么多次,茂陵地宫内还有好东西吗?目前考古界对茂陵地宫存有随葬品,还是较为乐观的。
理由之一是,茂陵修筑了半年多世纪,在建陵时充分考虑了反盗墓问题,其内部机关重重,想进入地宫难度极大。即便进去,那么多的随葬品也不可能全部盗空,要盗也仅是一部分。
再是,茂陵被盗是古代盗墓者所为,主要冲着金银珠宝去的,一些漆器、陶器、石器什么的并不被看重,还会留在地宫中。
这一推测还是靠谱的,现代考古中发现的大型汉墓几乎全部盗过,但仍有很多重要而珍贵的随葬品出土。
更大胆的推测是,汉武帝穿的金缕玉衣很可能仍留在地宫中。
汉武帝这件玉衣非常珍贵,价值连城,这也是现代考古最想挖出的古物之一。
古人笔记中,对这件玉衣有记述。
《西京杂记》有这样的说法:“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梓宫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弯凤鱼麟之像,世谓为蛟龙玉匣。”
汉武帝身材高大,心宽体胖,其所穿的玉衣形体也很大,全长1.88米,约有大小玉片2498片,仅穿玉片的金线就有两斤多。
玉衣是一种殓服,没有实用价值,盗墓者不要的,也不会有人收藏。如果家藏玉衣被发现,那肯定是从墓中盗出来的,被官府发现要治重罪的。
所以古代盗墓者对玉衣没有兴趣,应该没有被盗走,即使被盗,估计也仅是抽走金缕,玉片会扔下的,可以复原的。
有朝一日真的把茂陵打开,就可以知道真相了。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