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说《老子》
《老子》很有意思,形式上、内容上、叙述逻辑上、文学手法上,都很有特点。这些特点是什么?我一直在想,从中学时代就想,想到今天,也没完全参透。这里试做总结,供大家参考。
老子像条龙
古书讲老子,以《庄子》最多(参看附录一)。《庄子》讲老子,把老子说成老师,孔子说成学生。老把他俩搁一块儿,抬老子,贬孔子。司马迁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不敢大量引用这类半文学、半想象的故事,但离开这些故事,他又没什么可讲。这是他的为难之处。
司马迁讲孔子,有很多故事,可以排年谱,一年一年往下讲,弟子也有名有姓,一列一大串,篇幅相当可观。但他讲老子,三位老子加一块儿,才435字(含重文7字),老聃只有236字(含重文2字),要年没年,要事没事,根本没法跟孔子比。讲弟子,也只有一个关尹喜。老子的形象很模糊,令人虚实难辨。
道家爱玩神秘感。什么都一清二楚,也就没有神秘感。让他虚着点,更有美学效果。
读《老子韩非列传》,有什么重点,我跟大家讲一下。
(1)老子是个老寿星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中国传统,敬老爱老,对故老传闻和他们的教训特别重视。老子叫老子,不是因为他姓老,以老为氏,而是因为他活得长,是古代有名的老寿星。古代老寿星,名气最大,见于古书,要算彭祖。古书提到彭祖,最早是《论语》。孔子管他叫“老彭”(《述而》7.1)。我们要知道,“老彭”的意思可不是老子和彭祖,而是非常长寿的彭祖。(1)简帛古书,上博楚简、马王堆帛书,也都提到彭祖,跟他在一起,还有一位耇老,也是老寿星。我们要知道,老子的“老”是这个意思。这是带有神仙色彩的头衔。
(2)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苦县人
司马迁说,老子姓李。严格讲,李是氏,而非姓,司马迁已分不清姓和氏。他的名(小名、私名)是耳,字(成年后的大号)是聃。后人从他的名字推测,他可能是个耳朵很大的人,神头怪脸。(2)
老子,按先秦姓氏名字的惯例,本来应该叫李子,全称应叫老李子。但古书习惯的叫法是老子,称老不称氏,省去姓氏。《庄子》讲老子,很尊重,管他叫“老聃”。“老”是老寿之义,不是姓氏,称字不称名。(3)
司马迁说,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这是他的籍贯。
苦县在今河南鹿邑县,厉乡即赖乡,是古赖国所在。曲仁里是这个乡下面的一个居住单位。这个地方,后来有个著名宗教建筑,叫太清宫。太清宫的前身是东汉的老子祠,唐宋时期叫太清宫。1997年,河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太清宫遗址进行发掘,发现西周大墓长子口墓。(4)我们不要以为,一讲楚国,就是湖北、湖南。
(3)老李子和老莱子是同一人
司马迁为什么把老莱子写进《老子韩非列传》,原因很简单,他和老聃,即上面的老李子,都是楚人。他们都跟孔子见过面,都是道家,言谈话语差不多,很像一个人。比如老子有个比喻,牙齿硬,舌头软,但人老了,牙齿掉了,舌头还在。这段话,古书多次提到,一会儿说是老子的话,一会儿说是老莱子的话(参看附录一)。
很多人都以为,姓李的都是西北人,比如出土秦印,就有很多姓李的,但楚国也有很多姓李的。比如包山楚简,很多人名,就是姓李。秦国的李字,是所谓“木子李”,而楚国的李字,写法比较怪,是作,上面不是木,而是来。来和李,都是来母之部字,古音完全一样,字形也相近。我们现在的李字,是汉代的写法,而汉代的写法,又是沿用秦系文字的写法。这只是李字的一种写法。过去,我们不知道楚国文字的李字是怎么写,当然无法想象莱和李有啥关系。得此线索,才恍然大悟,原来,司马迁讲的三个老子,前两人是同一人。
老李子和老莱子是同一人,但“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老莱子》和《老子》是两本书。《老子》是哲言体,如同《老子》内篇,《老莱子》可能是故事体,如同《老子》外篇。后人以书定人,把老子和老莱子分为两个人,现在应合为一人。老莱子这个名称,是保留楚文字的写法。(5)
(4)孔子见老子
孔子见老子,几乎所有描写,都是见于《庄子》。《庄子》宗老子,他的描写很夸张,处处抬高老子,贬低孔子。(6)《庄子》的故事,汉代很流行,经常见于画像石。画面上,老子和孔子互相鞠躬,中间夹个小孩,故意难为孔子,则是传说中的神童,叫项橐。司马迁讲他俩见面,老子很神气,居高临下。他劝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7)孔子不但不生气,还盛赞老子,夸他像条龙,鸟兽虫鱼皆可知,龙不能知。(8)
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西汉时期儒道之争的反映。汉初崇黄老,老子最吃香。武帝尊儒术,儒家才扬眉吐气。孔子即使翻了身,老子的影响还在,儒家仍须借重老子的名气。所以,上面的画像很流行。
古人说,孔子是凤(《论语·微子》18.5),凤是祥瑞(《论语·子罕》9.9)。凤鸟的比喻,是暗示天下太平,圣人降临。这是孔子的外号。老子不是凤,而是龙,藏头露尾,隐于云端。他们在乱世,角色不一样。
(5)孔子见过的老子和周太史儋无关
司马迁为什么把周太史儋写进《老子韩非列传》,原因很简单,第一,他们都在周都洛阳供职,李耳是“周守藏之史也”,周太史儋也是周太史,两人都是周的史官;第二,聃和儋古音相近,完全可能是通假字。
周太史儋,战国中期人。传说,公元前374年,他有个预言,周与秦本来合在一起,后来却分手东西,分开500年,又合在一起,再过17年,就会有霸王出来(《史记》的《周本纪》、《秦本纪》、《封禅书》、《老子韩非列传》)。他预言的“大趋势”,是秦灭东、西周,兼并天下,这当然是后来的人,颠果为因,倒追其事。
老子很老,活了多少岁?司马迁说,老子“修道而养寿”,当然比别人活得长,“盖百有六十岁,或言二百余岁”。前人说,他是把老聃和太史儋两人的岁数加起来,有这么多。(9)人活这么长,我们觉得荒唐,司马迁觉得正常。汉代盛行神仙家说,老寿星是活神仙。比如墨子,可以活到东汉,一点不稀奇。《列仙传》、《神仙传》里,这样的故事很多,老子也是最佳人选,早就榜上有名。
研究老子,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老子比孔子早,所以《老子》比《论语》早;(10)另一种,正好相反,《老子》比《论语》晚,所以老子比孔子晚,周太史儋才是真老子,《老子》是他的书。(11)
我认为,人是人,书是书,应该分开讨论。人或许比较早,书并不太早。
(6)老子的后代
汉有段干李氏,传出老聃。其后世子孙的世系是:老聃——李宗——李注——李宫——〇——〇——〇——李假——李解。这是利用当时的谱牒。老子传八世到汉文帝,好像世数不够,顶多够着太史儋。但司马迁有上下200年的伸缩余地,在他那里,没有矛盾。
(7)孔子与其他人物
司马迁说,老子西出函谷关,不知所终,给后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或说他去了秦国,或说他去了西域,反正是远离中心,自居边缘的地方。东汉时期,释道相争,有所谓老子化胡说,就是利用这个想象的空间。
司马迁讲老子,是与庄周、申不害、韩非同传。老子是今鹿邑人,庄子是今民权人,申不害是今荥阳人,韩非是今新郑人。鹿邑、民权在河南东部,属于楚国和宋国。荥阳、新郑在河南中部,属于韩国。老学一向分两派,一派无为,一派有为。庄周,独守老氏学,专批儒、墨,王公不待见,是广义道家中的无为派(狭义的道家)。申不害、韩非,主于刑名法术之学,则是广义道家中的有为派(狭义的法家)。司马迁认为,两派都是老学之流裔。
楚道家的原产地是今河南东部(宋、卫、郑、陈、蔡一带)。孔子周游列国,碰到不少狂人,恰好在这一带。河南也是出思想的地方。
《老子》一书,朦朦胧胧
司马迁说,老子是个“隐君子”,提倡隐姓埋名。他在洛阳待久了,眼看着天下一天坏似一天,终于弃官出走,直奔大西北。他一路西行,来到今河南灵宝县的函谷关,守关的关尹喜留他小住,生怕老子这一去,把一肚子的学问带走,从此没人知道,叫他无论如何住几天,给大家留点东西。(12)“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这书,就是后来的《老子》,也叫《道德经》。
《老子》是本什么样的书?我可以介绍一下:
(1)它分上下篇或上下经,共计81章,很短,大约只有5000字(13)
今本《道德经》分上下二经,《道经》是第1—37章,《德经》是第38—81章。传世本分两种。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是以《道经》为上篇,《德经》为下篇。(14)严遵本取五行数,分72篇,《上经》40篇还在,相当《德经》第38、39、41—81章(只缺第40章);《下经》32篇,29篇有佚文,相当《道经》第1—17、20、22—26、28—29、31、33、35、36章,缺3篇(范围在《道经》第18、19、21、27、30、32、34、37章内)。(15)想尔注本,是个残本,只有《道经上》的第3—37章,也是以《道经》居前,但连抄,不分章。
《老子》叫《道德经》,从道、德二字的排列顺序看,从道、德二字的逻辑关系看,本来应该这么叫。但先德后道的本子也很古老。比如马王堆帛书本就是以《德经》为上篇,《道经》为下篇。《韩非子·解老》也是以《德经》为主,一上来就长篇大论,先讲第38章。(16)有人推测,前一种顺序是道家传本,后一种顺序是法家传本。(17)
(2)此书多短章,押韵,韵脚很密,好像顺口溜(第73章最典型)
人称《老子》为哲言诗。其实,《老子》是韵文,不是诗歌。押韵,是为朗朗上口,便于记诵。中国古代,韵文、诗歌、散文,不能截然分。关键区别是,诗歌可歌咏,也可只诵不唱,韵文不配乐,只能吟诵;韵文以押韵为主,散文不用韵或少用韵。古代韵文,汉代叫赋,其中包括楚辞。《楚辞》和《诗经》,区别在哪里?有人以为,《诗经》多四言,格式整齐,不用兮字;《楚辞》多长短句,常用兮字,也不尽然。彼此相反的例子,两者都有。关键恐怕在于,它们的曲调,原来不一样。《老子》,句式参差,夹用兮,有人以为楚辞体,不对;有人以为诗经体,也不对。它更近于先秦的赋体。(18)
(3)此书舍事言理,没有人物,没有故事
《老子》和《论语》不一样。《论语》有156人,它没有。寂兮寥兮,空旷寂静。读其书,如入无人之境。八十一章,从头看到尾,一个人都没有。
这书不是对话体。说话人是谁,话是说给谁听,根本不知道。非要找,只有三个人,都很抽象。一是“我”或“吾”,说是作者,其实是假想的统治者;二是“圣人”,代表统治者的榜样;三是作为集合概念的“民”或“百姓”。一方是治人者,一方是治于人者。他是教统治者如何治理老百姓。
(4)此书喜欢讲一正一反、一阴一阳,对比强烈的辩证法
《老子》喜欢讲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去彼取此”(第12、38、74章),他总是选择弱势立场,甚至故意讲反话,讲反“常识”的话,原书叫“正言若反”(第80章)。比如拿人来说吧,大家说,男人比女人强,大人比小孩强。它偏说,女人强,小孩强。
(5)此书代表的是一种老辣的智慧
老人的智慧,除阅世久,经验丰富,还有一个特点,是朦朦胧胧,记性不太好。《老子》也有这个特点,惚兮恍兮,恍兮惚兮,好像朦胧诗。说起《老子》,我常常会想起老年痴呆症。(19)我妈妈就是得这种病。大脑里有个叫海马的零件坏了,修不好。临床表现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什么人都记不住,忘个精光(除老伴儿),脑子不行,身体倍儿棒,能吃能睡,无所萦怀。《老子》描述的精神状态,就有点这劲儿。他也特别能忘——陶然忘机,什么名呀利呀,全都忘了。悟道是抽象,什么都抽象掉了,剩下的光是道。
这是一种老辣的智慧。
《老子》喜欢打比方
古人讲道理,不爱下定义,特爱打比方。
《老子》有《老子》的讲话方式。这个问题,值得专门讨论。《老子》哲学是生命哲学或活命哲学。它的特点是“贵身”。现在,“身体”是时髦术语。它讲什么,都爱拿身体打比方,其他比喻,多由此派生,我挑几个例子,跟大家说说。
(1)《老子》论道,最爱拿妇女生孩子打比方
它说,道是“天地母”(第25章)、“万物之母”(第1章)、“天下之母”(第52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第52章)。道是天地万物的妈妈,天地万物是她的孩子。道母有个黑咕隆咚、深不见底的生殖器,《老子》叫“玄牝”。牝字的本义,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器,也包括人的,这是生物学和医学的概念,毫无色情意味,很健康。《老子》的“玄牝”是宇宙生殖器,“玄牝之门”是它的阴道口(第6章)。这类词,翻成白话,知识分子难为情,张不开嘴,说不出口,尽在那儿曲里拐弯兜圈子,现代白话译本,包括西文译本,都是把它翻成“雌性”或“女性”(female)。(20)(female)。孩子从哪儿生出来,老百姓都懂。雌性和女性有什么门?总不是房门或窗户吧?
《老子》贵母,很少提到父。讲母共五次(第1、20、25、52、59章),讲父只一次(第21章)。(21)
万物不只有妈,也有爹。万物赋形,有一形就有一名。古代生孩子,生下来要起名,名随其父,是由爸爸起。爸爸的角色是起名。第21章:“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众父”就是给万物起名字的道父。《老子》贵雌贵母,贵柔贵弱。万物之生,知母不知父,怎么知道还有父,就是凭它们的名字。
《老子》讲“父”,就这一次。妈妈只有一个,爸爸有很多。爸爸只是借种,借完了就没他什么事,妈妈那儿留个名字就是了。“父”是躲在后边。
(2)《老子》论德,最爱拿刚出生的小孩打比方
它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第55章)。“赤子”也叫“婴儿”,是光会哭不会笑只知道吃奶的小小孩,粉红色的小肉团(第10、20、28章)。这种刚生下来的小孩,生命力最旺盛。比如很多传说中的弃儿,即使被抛弃在荒郊野外,毒虫猛兽却不去伤害。他们骨弱筋柔,但手却握得很紧,不懂男女交合,小鸡鸡却经常勃起,整天哭泣,一点不伤气(第55章)。赤子“贵食母”(第20章),吃的是道母(大道妈妈)的奶。
(3)《老子》还用男女交合打比方,讲大国和小国的关系
它说,“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第61章)。女人弱,男人强,柔弱往往胜刚强。女人在床上,多取女下位,但她以下取上,以静制动,再厉害的男人也要俯首称臣。大国和小国,也是如此。大国要善居下流,以下取上,作“天下之牝”(第61章)。
(4)仿照“玄牝”的比喻,《老子》还有一个比喻,则是“谷神”
“谷神”是“玄牝”的另一种说法。大地,山陵为阳,溪谷为阴,类似牝牡。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第6章),就是两者并举。“谷神”者,是取其陷下之义。
溪谷陷下,水从其出,汇为江海,和道生万物相似。原书说,“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第32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第66章)。
牝与牡,它取牝;陵与谷,它取谷。二者是相似关系。原书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日)〔白〕,守其辱,为天下谷”(第28章),“上德如谷,大白如辱”(第40章)。这里的“为天下溪”、“为天下谷”和第61章的“天下之牝”是同样的意思。
(5)和“雌”、“母”、“牝”、“谷”、“婴儿”等概念有关,《老子》还以“水”为喻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红楼梦》第二回)。《吕氏春秋·不二》说,“老耽(聃)贵柔”。《老子》一书,不但喜欢雌,喜欢母,喜欢牝,喜欢婴儿,还喜欢溪,喜欢谷,喜欢水。孔子说,“知(智)者乐水”(《雍也》6.23)。老子就喜欢水。
水有两大特点,一是求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二是贵柔,水性至柔,可以穿石。如“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第8章),就是讲第一点;“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第80章),就是讲第二点。
齐道家(黄老术)贵气,楚道家贵水。这两样都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但厉害起来,也非常厉害。水在《老子》中,地位很突出。(22)
(6)《老子》强调原始状态,强调不发展,除用“婴儿”打比方,还用“朴”
《老子》经常用这个词(第15、19、28、32、37、57章),既可指道,也可指德。如第37章“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就是指道;第28章“恒德乃足,复归于朴”就是指德。朴也是比喻。木料未经加工,叫朴,已经加工,做成家具,则叫器。原书说,“朴散则为器”(第28章)。这是类似婴儿的比喻。
老子的思想特点
孔子和老子,谁在前,谁在后,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的老问题。古人说,孔子到洛阳问礼老子,老子是老头子,似乎老在孔先,毫无问题。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是两码事。我不认为,老子年纪大,《老子》就在《论语》前。
研究古书年代,我们要注意,我们经常容易把后来居上的东西当作年代古老的东西。孔子见老子,孔子不批评老子,老子却批评孔子。我们很容易相信,批评人的一定是老师,不但资格老,年纪也一定大。但研究思想的逻辑先后,有个规律,我们不要忘记,“反对”不能无的放矢,“被反对”一般都在“反对”前。学习,要有学习的榜样,批判也要有批判的靶子。
比如《论语》批墨子吗?不批。《墨子》批孔子吗?批。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墨子在孔子后,孔子批墨子,不可能;墨子批孔子,太正常。同样道理,我们读《论语》,读《老子》,也要问一下,《论语》批《老子》吗?《老子》批孔子吗?《墨子》批《老子》吗?《老子》批墨子吗?读《论语》、《墨子》、《老子》,我的印象是,孔子总是自言自语,跟其他门派的思想家没有对话。墨子就不一样,他是成心抬杠,处处跟孔子拧着来,概念颇具对称性。但《老子》不一样,它是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绕到孔子的后面,跳到孔子的上面,用更具终极思考的东西,贬低它、消解它、超越它、包围它,把它浓缩在自己的概念里。它们的先后,太明显。
孔、墨和《老子》,都认为天下无道,都批判现实,都怀揣理想,酷爱乌托邦,鼓吹复古,迷恋圣人,主张愚民,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但对社会问题的症结,看法不一样,对策也不同。《吕氏春秋·不二》说,“老耽(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
墨子非孔,主要批评是两点,一是孔子持贵族立场,走上层路线,倡仁义礼乐,重等级贵贱,而墨子持平民立场,走下层路线,倡兼爱大同,讲众生平等;二是孔子敬畏天命,但不语怪力乱神,罕言天道性命,比较理性,而墨子大讲天志明鬼,比较迷信。
“孔子贵仁”,代表的是“文”;“墨翟贵廉”,代表的是“质”。《老子》比《墨子》更强调“质”。
《老子》和孔子有本质上的分歧。郭店楚简发现后,学者大讲儒、道合流,我不同意。
《老子》提倡无为。他的想法是,这两个家伙,太逞能,尚贤尚智,过于有为。比如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何苦来哉;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自己折磨自己,也太没劲。它的想法很简单,别这么死乞白赖。
《老子》的原则,跟他们全不一样。什么仁义忠信,什么尚贤尚同,全不如道、德更朴实。道、德不是以人为终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人的背后有地,地的背后有天,天的背后有道,道是根据自然。他才不讲以人为本。这让我们想起17—18世纪的欧洲,他们也曾迷恋自然法则。
墨子非攻,对战争很关心,不像孔子光讲文化,不讲武化。孟子也以弧兵止杀为天下号召。这是战国时代的思想气氛。《老子》以圣人为榜样,大讲治国用兵之术。它讲战争,是关注于死亡。战争是凶事,战争是丧礼,它这样说。战争的野蛮,战争的残酷,让他心灵震颤。他笔下的战争都是旷日持久,灾难深重,怎么看,怎么都像战国时代。
先秦的老氏之学,分两派,既讲无为,也讲有为,和汉以后的印象不一样。有为的一派,与三晋的形名法术之学相结合,与荀子的礼学相结合,对结束战国,走向帝国,有重大贡献。
汉初的老氏之学,是黄老之术的一部分,它对汉初的休养生息,也有重大贡献。
西汉晚期,儒盛道衰,道家和儒家换位,丧失了政治优势,成为“在野党”。但随后的很长时间里,在中国的思想世界,它还是最大的“反对党”。
东汉时期,儒道之争息,释道之争起。道家的归宿是道教。汉唐以来,道教仍然是儒家的竞争对手,屡踣屡兴。
读《老子》,我们不要忘记,它也曾经大有作为。
怎样读老子
我们先谈本子问题。
(1)郭店楚简本《老子》(下简称“简本”) 出土发现的本子,这种最古老,年代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简本分甲、乙、丙三组,甲组分上下两部分,乙、丙两组不分。这三组文字,每组都分章,章序的排列,和今本不一样。校读《老子》,此本是重要参考,但它的篇幅只有今本的三分之一。(23)
(2)马王堆帛书本《老子》(下简称“帛书本”) 它分甲、乙二本,每本分上下篇,每篇之内,文字连着抄,不分章,但顺序和传世本大体相同。甲本约抄于前206—前195年之间,乙本约抄于前179—前169年之间,也很古老。校读《老子》,最重要。(24)
(3)石刻本 有唐代到元代各地道观的石刻本10种。(25)
(4)中古时期的古抄本 有敦煌本、吐鲁番本和俄藏本多种。(26)
(5)传世本(下简称“今本”) 过去主要有五个本子:汉河上公《道德经章句》本(下简称“河本”)、严遵《道德真经指归》本(下简称“严本”)、张道陵《老子想尔注》本(下简称“想本”)、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本(下简称“王本”)、唐傅奕《道德经古本》(下简称“傅本”)。(27)
这些本子,简本不全,不能作底本。传世本和其他晚期的本子,对古本改动太多。其他古书,传世本改古本,往往加字,但《老子》不一样,传世本为求整齐,往往删字,并且历史上,各本相互参校,相互掺杂,治丝益棼,越改越乱,从总体情况看,都不如帛书本。底本,还是选帛书本最好。
过去的校注本,眼界只限于(3)(4)(5)。很多本子都是汇聚众本,平行参校,以意去取,东拼西凑,拼凑的结果,是“一锅乱炖”,哪种本子都不是。帛书本出来,大部分都可废而不读。
帛书本,研究者很多,我以为,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下简称“高书”)最好。这书的优点,是把住龙头,以帛书本为主,研究传世本的变化,而不是用传世本与帛书本平行参校。帛书本发现后,有些研究者读惯了传世本,不肯放弃旧的工作方法,仍然强古本就今本,把帛书本当新作料,搁在原来的版本系统里“乱炖”,这种做法很流行,但并不可取。高书不是这样。在他的书里,帛书本是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简本,研究著作也很多,但简本不全,现在读《老子》,还是应该以帛书本为主,上可参校简本,下可探讨今本的变化。比较要有时间层次,横比是在纵比之下。
《老子》旧注,多系道教传本,对研究汉唐时期的思想很重要,对研究前道教和道教的关系很重要。但有一点,我们要注意,汉以来的道教和汉以前的道家还不一样。过去,汉学家以Taoism泛指道家和道教,现在,很多人都主张,两者要分,这是对的。研究道家,我们也要辟除晚期的干扰,这和读《论语》,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道家重方术,这是道家和道教的共同点。我读子书,特别强调援术说学,用古代的知识系统解读古代思想。我喜欢用数术、方技、兵书解诸子。《老子》重天道,贵养生,喜欢讲宇宙创生,喜欢用房中术语讲话,在这方面,数术、方技是重要参考。
说到阅读本身,我的解说,每章都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大义”,我先把每章的内容大致串讲一下。这种叙述,有点像翻译,又不太像翻译,翻译要一字一句对应,比较受束缚。我是尽量展开来讲,把每章的意思,用尽量通俗的话,细细解释一下,传达作者的思路,传达作者的语气。最后还在括号里,写一句提示语。
一部分是“讨论”,则是把每章中最重要的问题,词语上的难点,文本上的关系,尽量抠一下。如果词语重见于其他各章,也要注明它们的出处,以便对照。
我读《老子》,和我读《论语》相似。
第一,我最重内证。在我看来,词语互见和内容的前后关照最重要。我是用《老子》本身解《老子》。
第二,我很看重先秦古书的有关线索,一是道家的线索,如《庄子》、《文子》的引文和议论;二是法家的线索,如《韩非子》的引文和议论;三是与《论语》、《墨子》的对照。
第三,我对《老子》的文本演变很重视,文本对勘,是选取年代较早的典型文本,汰除年代太晚的次生文本。各本差异,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我对这一工作做了最大限度的提炼。(28)。简化校勘,不是图省事,而是为了凸显文本演变的关键线索和总体脉络。
这里应该说明的是:
(1)本书是以帛书甲本作底本,参照乙本补字。释文一律用破读后的宽式释文,大家要想核对,请查原书的精确释文。
(2)帛书本的上下篇,顺序与今本相反,为了便于对照,我是把相当今本《道经》的部分放在前面,把相当今本《德经》的部分放在后面,次序颠倒。这不等于说,原书就是这样。帛书本来不分章,但上下篇内,章与章的顺序大体相同,只有个别不一样,我也参照今本,按前《道》后《德》的顺序分了章,并注明它是相当今本的哪一章。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便于与今本对照。这是我对正文的处理。
(3)我们的校读,主要包括简本的异文、早期古书引用的异文,今本的异文和其他材料(如碑本、敦煌本)的异文。今本,如各本差异不大,则统称“今本”;差异较大,则分别举例。我发现,今本异文,多是根据《庄子》、《文子》、《韩非子》、《淮南子》,这些改动的来源,也要尽量揭出。
(1) 李零《丧家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42—143页。
(2) 古人还把老子和舜友伯阳、周幽王太史伯阳拉扯到一起,说他字伯阳。如汉延熹八年(165年)边韶《老子铭》已有这类说法。唐司马贞、张守节也说,老子字伯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正义、索隐),他们是把老子的年龄继续上推。这是汉唐时期的神仙家说。但司马迁没有提到这一说法。
(3) 《通志·氏族略四》列有老氏,一说老童之后,一说老聃、老莱子之后,“并无闻焉,以其老也,故以老称之,遂为氏。”前人多已指出,老不是氏,只是老寿之号。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5) 李零《老李子和老莱子》,收入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95—202页。
(6) 孔子见老聃,见《庄子》的《天地》、《天道》、《天运》、《田子方》、《知北游》,孔子见老莱子,见《庄子·外物》。
(7) 《庄子·外物》讲孔子见老莱子,有类似的话。
(8) 《庄子·天运》讲孔子见老聃,有类似的话。司马迁是把这两个老子的话加以改造,混在一起讲。
(9) 参看泷川资言、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300页。案:孔子生于前552年,卒于前479年。老子比孔子大,生年当更早。周太史儋作预言,在前374年,卒年当更晚。前552年至前374年,共179年,比160年长,比200年短。司马迁说,前374年,距孔子卒年为129年,其实是106年。
(10) 陈鼓应《老学先于孔学》,收入所著《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43—58页;李学勤《申论老子的年代》,收入《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578—586页。
(11) 何炳棣《司马谈、迁与老子年代》,收入所著《有关孙子老子的三篇考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71—99页。
(12) 鲁迅《出关》的描写很有趣,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387—397页。
(13) 《老子》的字数,据我的学生苏晓威统计: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严遵《道德真经指归》、张道陵《老子想尔注》无完本,这里没有统计。饶宗颐先生指出,东汉以来的文本分删助字本、不删助字本。前者是道教传本,往往删略助字以凑五千言之数,如葛洪所定河上公《道德经章句》本,只有4999字,就是这种本子。敦煌本成玄英《老子开题》谓“系师葛本不足五千言”,原因是,第11章“卅辐共一毂”,“卅”是“三十”的合文,少了一个字。参看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49、52页。
(14) 河上公本有章题,皆两字,用以提示各章大义。
(15) 严遵本,《上经》40篇,相当今本第38、39、41—81章(共43章),只缺第40章。其中第39章和第41章合为一篇,第57章和第58章上半合为一篇,第58章下半和第59章合为一篇,第67章和第68章合为一篇,第78章和第79章合为一篇。
(16) 《解老》的引用顺序是:今本第38、58、59、60、46、14、1、50、69、53、54章。《喻老》的引用顺序是:今本第46、54、26、36、63、64、52、3、64、47、41、33、27章。郭店楚简本,有三组简文,和今本的对应关系比较乱。
(17) 高亨、池曦朝《试谈马王堆汉墓中的帛书老子》,《文物》1974年11期,1—7页。
(18) 参看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325—339页。
(19) 即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过去,我们笼统称为老糊涂的人(我们老家叫bànfǎn疙瘩),其实就是这种病。1989年,我在美国,还有一位专家说,为什么这种病例,中国特别少。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一点也不少。
(20) 如刘殿爵最初把“玄牝”译为mysterious female,后来译为dark female。参看:D. C. Lau,Lao Tzu,Tao Te Ching,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63,p.62;Lao Tzu,Tao Te Ching,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1982,p. 275。韩禄伯和刘殿爵最初的译法一样,也把“玄牝”译为mysterious female。参看:Robert G.Henricks,Lao Tzu,Tao Te Ching,New York:Ballantine Books,1989,p.198。
(21) 第42章的“学父”是另一种意思。
(22)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似乎就是图解《老子》的宇宙论。它也是贵水。
(23) 收入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24) 收入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25) 收入何士骥《古本道德经校刊》,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考古专报》第一卷第二号(1936年)。
(26) 参看: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24—25页。
(27) 今本,可参看《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老子卷,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但此书只收河本、严本、王本、傅本,不包括想本。想本,可看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又,河本可看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严本可看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28) 参看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案:刘书的五种对勘,是把河本、王本、傅本、帛书本、简本五种版本,抄在一起,供读者比较,很方便。但他的比较,不包括严本和想本。严本和想本都是汉代的本子,很重要。
- 0000
- 0004
- 0000
- 0000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