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走近“秦地林泉之冠”——探索麦积山石窟保护的特色与经验
17563

走近“秦地林泉之冠”——探索麦积山石窟保护的特色与经验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01:450

从历史遗迹到当代景观

麦积山石窟是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石窟寺遗址,地处天水市麦积区陇山林泉幽静之处。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至清等十余个王朝1600余年的先后开凿和修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窟造像与壁画风格,以泥塑为主的造像情态生动,在中国石窟寺中被美誉为“东方雕塑馆”,引发中外游客对其中雕塑艺术杰作的珍赏。

麦积山石窟远眺

但与大多数中国北方石窟寺遗迹一样,由高僧选址的麦积山石窟到清末已经全面衰落荒芜,尤以步道的朽烂而使人难以登临。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在冯国瑞的主导下重新开始了古迹调查,对石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编号,并由地方工匠文得权带领木工组架设凌空栈道,使崖壁上的许多窟龛得以再现。50年代王子云、常书鸿、吴作人等考察后,麦积山石窟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进入现代文物保护工作的阶段。80年代伴随着石窟维修加固工程的完成,麦积山石窟打开大门向社会开放。进入20世纪第二个十年,麦积山石窟成功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蜚声海外,自此开启了石窟保护和开放利用的新阶段。

20世纪50年代的麦积山景观
20世纪50年代的麦积山石窟
20世纪50年代麦积山石窟的木质结构栈道
1977年西崖加固现场
现今麦积山石窟的钢混结构栈道

从深山禅修的世外山林到全民热衷参观的世界遗产,麦积山石窟在一代代人的活动与使用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场所转换与认知重塑的过程?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回答,既构成了麦积山石窟展示和研究的信息来源,也是全面探析麦积山石窟价值内涵的核心线索。

由于石窟营建非一日之功,开山凿石必然经历一个人力与自然互动演进的漫长时段,石窟类型遗产一般可看作是一种“人与自然共同创作”的遗迹性文化景观。而使用文化景观的视野,正是对这一遗产类型解构与阐释的关键方法。

文化景观视角的引入转变了麦积山石窟的认知方法和思路。这个转变的过程正在于将麦积山石窟景观的生成看作是不断塑形进化的结果,而非仅局限于当下的遗迹状态。在人与自然动态交互过程中,尽管那些具体的劳动和劳动者已经消失不见,但正是在历代选址、开凿、修葺、重妆之中形成的仪礼经验和技术传统得以承嬗,最终形成当代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工作中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和修复技艺。同样,今天作为世界遗产地和文物保护单位的麦积山石窟,虽然其历史状态中如禅修等功能已经减弱,但作为景观杰作,为今天的游客和研究者提供学习、阐释与欣赏的价值依然鲜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麦积山石窟只是艺术品的储藏库和物理形态的终点,如何挖掘石窟背后所经历的历史变迁,如何向未来的人们讲述这种遗产的珍贵与脆弱,这些问题越发引人关注与思考。

价值阐释的新视野

2022年7月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中调整了文物工作方针的表述,首次提出了“挖掘价值”的内容和要求,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价值研究”是文物保护事业的核心要义,是文物研究者开展工作的基础与前提。

对于麦积山而言,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考察以来,既往麦积山的研究保护与管理重心较为侧重麦积山窟龛造像作为东方雕塑的杰作价值。并且由于考古部门设立相对较晚,对于历史信息的挖掘与研究尚不足备,因而对于包括山崖植被、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的价值也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

文物与其环境在价值阐释上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单元,因此无论是《威尼斯宪章》提出的“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还是《中国文物古迹准则》提出的“保护文物环境”概念,均对文物本体之外的景观环境提出了保护要求。与此同时,在中国历代持续千年的“天人合一”理念影响下,许多古代文物在创造最初就与周围环境是高度同构和互为表里的物质关系。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巧思的生发和利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包含着设计者高妙的经营意趣。

在佛教美术层面,麦积山石窟坐落于丝绸之路南来北往的交汇要点,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区,其窟龛形制、题材技法、造像风格,反映了不同文化因素碰撞与融合的结果,也全面展现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传播过程。此外,麦积山石窟的古代工匠还根据秦州地区的土壤特点,为佛教造像发展出了一套风格鲜明的泥塑技法,尤以北朝造像艺术成就为最,被刘开渠赞誉为“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品”。

麦积山石窟泥塑

在景观层面,麦积山石窟地处陇南山林地区,潮湿天气和特殊的地形环境形成了“麦积烟雨”的自然奇观。作为古代秦州地区知名的景观遗迹,麦积山石窟不断有文人登临访古,早期的名家诗歌与文学创作不断吸引后世文人,逐渐将其塑造成为天水地区一处知名的人文史迹。如此独特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特征,构成了麦积山石窟景观层次的丰富和观看方式的多元。通过不同的观看位置与游线变化,可以发现麦积山的景致迭换变化,自然胜景与人文意境的高度叠合,体现出麦积山石窟独有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内涵。

麦积山石窟的艺术风格和景观内涵构成了中国石窟寺遗产中一道特有的文化风景线,不仅具有丰富可探的学术价值,对于国家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用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段文杰的话来说:“麦积山的艺术,更具有民族特色,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从雕塑杰作到周围景观的价值认知的转向,有利于激发研究者从更长的历史时段和更广阔的遗址环境,思考麦积山石窟保护传承的意义。

保护规划修编进行时

麦积山石窟在2007年与2012年,先后编制了《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2008-2020)》《麦积山石窟管理规划(2012-2018)》,两本规划在麦积山石窟过去十几年的石窟保护管理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均已到期。2014年,麦积山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契机与保护管理需求。亟需统合两部规划,深入挖掘价值,制定保护、研究、利用、管理一体的规划发展新方向。2019年11月以来,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的师生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指导下,连续三年前往麦积山石窟附近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工作,进行了包括麦积村、草滩村、阮家庄等村子的居民访谈调查,展开了麦积山石窟价值阐释的课题研究,希望从麦积山文物本体到周边环境的整体需求为出发点,系统全面地阐释麦积山石窟的价值内涵,并将这些思考落实在《麦积山石窟保护规划》修编的设计与推进中。

麦积山石窟寺山形水势环境分析与示意图模型

首先,在保护对象认定方面,修编后的保护规划将进一步推进从窟龛造像本体保护到周边环境整体保护。编制团队结合文化景观视野,研究了麦积山石窟从北魏开龛凿石到近现代的“东方雕塑馆”的整体历史过程,力图使其在当下与未来的保护、展示、利用过程中,呈现出全面丰富,层次多元的核心价值,彰显麦积山石窟在中国石窟寺遗产类型中独特的定位,焕发出独一无二的生机。

其次,修编后的保护规划将更为适应石窟寺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的转变。伴随20世纪大部分岩体加固工程的完工,中国石窟寺保护即将进入新阶段。预防性保护作为科学预测和日常保养的事先行动,相较于抢救性保护的被动和应急具有更为长远的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起,麦积山石窟的修复保护工作就开始继承敦煌经验,雕塑艺术临摹研究与修复保护工作齐头并进,至今已经建立了全国领先的彩塑保护修复技术与传承体系。这一技术传统,在麦积山石窟日常保养和预防性保护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因此,提升麦积山石窟彩塑修复经验在现代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关注度,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结合研究,是实现麦积山发展特色的重要路径。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牟常有师傅正在修复文物

在社区参与层面,规划修编团队着力于提升社会参与度和居民文化认同感,建立决策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征询机制。世界遗产是全民共享的遗产,其保护和管理离不开社会和公众的全面参与。麦积山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提高了国际知名度,扩大了受众人群,也加深了地方信众对于石窟作为世界瑰宝的认知,麦积山石窟的规划工作不能高筑专业壁垒,形成兀自向内的保护模式。团队在持续三年的调研工作中,注重石窟周边村落与村民的走访调查,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持续地价值阐释,让更多社区公众参与修编工作,提出他们的看法、建议并共享成果。

最后,作为南北朝以来陇右地区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和勾连丝路沿线石窟和佛教发展脉络的重要遗迹,麦积山石窟还具有特殊的文化影响力。因此,将麦积山石窟未来的保护与研究工作置于“一带一路”视野下,梳理其在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交融中的相对关系,钩沉往昔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挖掘价值”为核心全面阐释麦积山石窟的特色与内涵,也是发挥麦积山石窟遗产教育与文化价值的重要支撑。

对于全面解决麦积山石窟价值阐释问题以及在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书写保护和传承,规划修编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对麦积山石窟调查成果进行深入研究与转化,还需要更多学科领域、不同专家学者团队的参与,同时也需要让全社会围绕麦积山石窟的保护,共建和谐的环境,共享研究的成果,共同阐释新时代中的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价值。

作者:王军 周孟圆 杜晓帆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李 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