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节目亮镇家之宝,130万不卖,不久被盗,权威鉴定让藏家傻眼
河南“镇家之宝”被盗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想必喜欢古董的头条号网友,多多少少都看过“鉴宝”、“收藏”一类电视节目。
2014年,河南某电视台一档有名的鉴宝节目中,一藏家亮出了一尊鎏金佛像,立即吸引了观众和鉴定专家的目光。佛像装在一精致的箱内,高约43公分,立于莲花台上,下置底座。此尊佛像被专家鉴定“价值百万”,当场有人愿意出130万元买走。
这位藏家姓洪,在河南周口市区开有一间古董店。佛像是其父亲生前购买的,视为“镇家之宝”,所以洪姓藏家虽然是做古董生意的,仍没舍得转手。
让洪姓藏家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件“镇家之宝”不久被人从家中盗走了。
事发2014年8月,洪姓藏家晚上从古玩店回到家后大吃一惊——房间内“宝物”不见了!
洪姓藏家住在五楼西户,警方很快来到洪家勘察现场,发现同时被盗的还有一套编钟。
佛像和编钟都收藏在北边卧室,装在一个纸箱和礼品箱中,现在里面是空的。
这套编钟在洪姓藏家眼里也非同一般,一般不轻易示人。洪姓藏家说,编钟为一套,共有7个大小不等的编钟,系战国年代古物。
如此重要文物,洪姓藏家怎么会有呢?原来这套编钟是他于2006年前后,在陕北一次民间文物交流会上购买的,花了65万元。
警方发现,在洪家卧室床上还放着一把本应放在厨房里的菜刀;南边卧室里的床头柜被打开了,但里边的东西一样不少。
显然这是“盗宝人”干的,冲着洪家收藏之物而来,会是看过电视“鉴宝”节目的人吗?还是身边知情者?
警方推测,盗墓宝人应该了解洪家的藏宝情况,不排除到过洪家。
这案子没费多大力气就破了,特简单,调出小区当天的监控录像,顺藤摸瓜,盗宝人现出了原形!
洪姓藏家看到,在下午1点多时,有两名男子进入楼道,两人出来后,一男的拎着他家用来装被子的箱子。
案子破了,真相大白,果然是“熟人”出底。
此人名叫朱树民,淮阳人,据说是一位盗墓老手,常与文物贩子打交道,手里不时有珍贵的文物出现在文物市场,怀疑都是他从墓中盗出的。
在案发前一年的春节后,洪姓藏家一位倒腾古董的朋友,带着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来到洪姓藏家的家里“看东西”。这男的就是朱树民,后来还到洪姓藏家的古玩店里“坐坐”。
洪姓藏家将那套编钟和佛像的照片,发给朱树民看过。蹊跷的是,之后编钟和佛像的照片,便在朋友圈内传开了,洪姓藏家预感不好。
2014年六七月间,朱树民将洪姓藏家手里有编钟和佛像的信息,告诉了认识三四年的淮阳人杨路生。
杨路生也算是位藏家,在淮阳开有燃料厂(公司)。这几年卖油赚了些钱,常跑文物市场淘古玩,是当地古董圈的熟脸。
朱树民将手机中的编钟和佛像照片给杨路生看了,说很值钱,让杨路生帮他偷出来,“卖了钱咱们平分”。
朱树民对杨路生保证,把这两件东西偷回来,他能找到买家。朱树民归案后,否认上述杨树生的交代,称没叫他盗宝。
杨路生问朱树民“东西好偷吗?”得到了肯定答复后,杨路生贼胆来了。
杨路生找到了都喊“小三”的王诚,请他帮忙。
王诚在杨路生的公司当保安,身手敏捷。他根本就不知道杨路生是要他去盗宝,盗的什么也不知道,他觉得老板找他帮忙,是信得过他,便答应了。事成后,杨树民给王诚1300元“辛苦费”。
朱树民与王诚也认识。在决定实施盗宝计划后,杨路生开车拉着朱树民和王诚来周口,到洪姓藏家所在小区踩点。
朱树民将洪姓藏家的住处指给杨、王二人,随后又带杨、王二人到洪姓藏家的古董店前“认门”,并告诉他们:如果洪姓藏家夫妻二人都在店里,家里便没有人,可以动手。
踩好点后,杨、王二人多次来周口,伺机盗窃,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因为店里总是夫妻中的一人,说明家中可能有人。
2014年8月的一天,杨、王二人再到周口。
杨路生开着他的桑塔纳2000轿车,王诚则骑着杨路生带遮阳棚的电瓶车到周口。
杨路生当天有意打扮了一番,上身穿了一件黑色衬衣,背了一个包,还特地戴了一顶黑色的长沿帽,以遮掩面部。
二人看到洪姓藏家夫妻俩都在古董店里,知道家里没有人,决定动手。
王诚骑着电瓶车,杨路生则在后面步行,二人一前一后来到洪姓藏家所在的小区。
王诚从楼道的窗户爬上阳台,进入室内。然后从里边打开房门,让在楼道内望风的杨路生入室“寻宝”,王某刚在门外望风。
杨路生将编钟和佛像放进临时从洪家找出的皮箱内,拎下楼,放在王诚骑的电瓶车上离开。出了小区后,二人把皮箱打开,把里边的编钟和佛像拿出来,装到准备好的口袋里放进桑塔纳轿车后备厢中,带回淮阳,皮箱则扔于路边。
得宝后,杨路生将之拿给朋友周某,希望赶紧出手变现。
盗出东西后为什么没有给朱树民?杨路生被逮到后向警方交代,他多了个心眼,想确认一下所盗古董的价格,让周某看看价格,以免朱树民瞒价自己被骗。
周某是河南开封人,刑满释放人员。
一天晚上,杨路生和王诚二人一起,开车到开封找周某,还带来了一个纸箱。打开纸箱,周某看到了是一套编钟。
几天后,周某将编钟拿到位于开封黄河大街上有一家私人博物馆里,请馆主钱某掌眼。
钱某看到周某搬下来的编钟,当时就说,“东西不是真的”,让周某赶快还给人家。
但周某还是将东西放在钱某处,让他“再仔细看看真假”,在收藏圈问问价格,如果方便帮卖掉。
钱某知道周某是从监狱出来的,担心东西来路不正,便没同意帮他卖,也不再理他。
周某当时拿出铜佛像给钱某看,问值多少钱,钱某仅告诉他“这是真的”。
案子破后,“镇家之宝”失而复得,但洪姓藏家却高兴不起来,或者说傻眼了——他也被骗了!
在对杨路生、王诚定罪量刑时,司法部门对洪姓藏家被盗的两件“宝物”进行了真伪和价格鉴定,官方权威鉴定结论让洪姓藏家大感意外,花65万元在陕北买的一套编钟是“工艺品”,市场价仅值8000元。别说一套战国编钟,就是一个也不止65万元,洪某当时还以为自己“捡漏”了呢!
而在电视“鉴宝”节目中,专家称佛像“价值百万”,也是信口开河说胡话。佛像确是古物,但并不值那么多钱,鉴定结论是“市场价12万元”。
- 0000
- 0002
- 0000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