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旅|“云梦泽苏美尔”的后裔在哪里?(师生在走出迷宫的半路中)
点击上方 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本文摘自《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第 161~166 页(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7年)。
上
幕
我们在校内
相互教学
第 七 场
微观与宏观的澧阳平原聚落
“云梦泽苏美尔” 的后裔在哪里?
(师生在走出迷宫的半路中)
梓浩同学:我们可以发现,到了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的城址和聚落数量骤增。尤其是石家河文化早期,大量的小型聚落突然涌现。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静云老师:我觉得你的报告已经在很多方面回答此问题,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的人口快速增长。
立新老师:我觉得可能一个方面是人口增加,而另一个方面是聚落的功能特化,与聚落功能的分化有关。
静云老师: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那些聚落与城之间的关系。
立新老师:那些十分小型的村落,有的可能只是存在于交换贸易体系社会里的聚落点,这种小的村落不是能够完全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的单位,它对中心聚落是有依附性的。所以它的很多功能可以简化,例如祭祀功能、交易功能等可能都在中心区城内进行,而这些小聚落可能只是某个生产单位或者居住单位,所以比较小。小聚落多数的功能应该是保护稻田,可能是某一家族的共同生活区。
梓浩同学:可是到了后石家河文化时期,这些聚落的数量一下子减少了很多,城址似乎也遭到了废弃。
立新老师:也不能说是完全废弃,主要是很多城不再作为关键的中心据点而存在。在长江中游生活的人们应该没有消失,而且还是在本地继续生活,除非大洪水导致原来一些聚落完全被淹掉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结构可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目前还只是推测。原来的长江中游是一个联合城邦国的体系,那到了后石家河是不是出现了一个王国性质的结构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多城就变得不需要了,因为出现了一个大的江汉洞庭平原的王国,城与城之间就不再需要竞争了。
柏熹同学:这个帮主想自己独揽大权,且事无具细,事必躬亲。真是个像雍正帝一样任性的汉子啊。
静云老师:城废弃不等于是没人住,它只是不再作为一个城或者政治与文化的中心,但是城里的人并没有“飞走”。我们要注意的是,石家河时期有高级的城址,如天门石家河,也有一般的村落文化,即比较普遍的居民文化。天门石家河城的没落只是文化中心消失了,邓家湾的祭祀区没有了,城的重要性可能降低了。但是整个石家河文化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普通居民的文化,不可能突然中断或者消失。
梓浩同学:除非长江中游的人真的全部死光光。
静云老师:你认为有这个可能性?那么多人突然都亡化了?世界末日来了?
梓浩同学:不太可能,但是在后石家河出现很多新的陶器,据说有外来的人群。
静云老师:出现新的陶器风格就说有外来的人?这样的逻辑有点好笑啊。在大溪与屈家岭之间出现快轮和黑陶,陶器风格和陶器质地的变化都很大,但却没有人以为这是外来人群的因素。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它们之间陶器风格也有变化,但是可以明显看出人和社会是连续的,还是那一群人的后代。诗萤正在做后石家河的去向问题研究,收集了一大堆资料后,发现从石家河到后石家河文化一直存续到商代(就是盘龙城文化),是有连续性的。
立新老师:现在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北方河南来的王湾三期文化、新砦期文化、二里头文化等把石家河晚期的文化“吃掉”了,是不是真的呢?
静云老师:那就好像是小狗吃掉大象了。(同学大笑)
立新老师:反过来问,北方二里头文化是什么时间开始的?石家河文化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时间上两者是否可以接得上来呢?
静云老师:其实我们看二里头,它只有一个12 万平方米的城,如果那么容易就打败拥有120万平方米的城的文明,那二里头的人还真是厉害啊!我们头脑里预设的东西在影响我们的研究,因为先认定二里头是夏,那夏肯定是要能掌握“九州”了。那如果二里头只是作为二里头,不是当作夏,我们就不会这样看待问题了。而且重点在于:后石家河或盘龙城新出现的东西,并没有在更早的时候北方已出现。这都是像黑陶一样是长江中游本土发明和创新的。
梓浩同学:好像不然。在南方和北方关系中,有一个证据是鬲。一般都说鬲是北方起源的吧?如果是这样,我们还是能看到鬲从北往南传来。
静云老师:你去看南方鬲和北方鬲的制造技术完全不同,所以不宜视为同一器型。我们实际上被“鬲”字误导,大家不要只看字形,要具体看器型:最起码我们一眼可以看到:盘龙城的所谓“楚式鬲”是一个模子做出来的,十分容易做,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制作形制一致的器物。这可能是量化的需求促进有这种技术的发明。而图中后两者需要配几个模子,才能作出来,制造技术与良渚和石家河袋足鬶相同,只是形状更加简单。所以,我觉得北方鬲实际上用了长江流域的老技术,而楚式鬲才是新发明的技术。在哪里发明?就在楚地。什么时候发明呢?就在后石家河与盘龙城文化之间,可能相当于夏王国的时候。
丽霞同学:不少文章说楚式鬲的来源是周式鬲,之前看很多文章,我就觉得其实只是那些作者主观地在拉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是有演变的关系。实际上,很多逻辑是不妥的。
静云老师:所谓“楚式鬲”,在后石家河晚期盘龙城早期已可见到,早于周上千年,怎么能说它源自周式鬲?
立新老师:目前的中国考古学研究其实有点夸大了器物的传播所导致的文化的突变。因为我们在做类型学分析的时候,看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常常是从器物看出关系,然后上升到人群的关系和文化的关系,这个就是文化历史主义的透物见人的理论逻辑。但仔细思考,这个研究范式的背后的预设是有问题的。实际上,从现代的民族志材料可知,器物风格相同并不代表两个人群相同、两个文化相同;反过来器物风格不同也不一定表示出现了不同的人群。所以,不能简单地用陶器风格来标识人群共同体的界限。从屈家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的陶器虽然有一定差异,但是这两个文化在生计模式,社会组织,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延续性都很强,所以人群变化的可能性很小。
梓浩同学:现在很多考古学家也意识到考古学文化与实际人群对应并不合理的现状,可能是暂时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而已。
立新老师:是的,但是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尝试,应该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我们上一堂课在讨论屈家岭文化定义的时候,就初步讨论到这个问题。这里有必要再说几句。通过陶器类型来划分考古学文化是需要反思的。考古学文化的概念首先预设了一个观念,就是这个文化是一个人群共同体。但是要界定这个人群共同体时,现在却常常只依据器物的风格形制。当然,考古学受资料的局限,很多时候我们也只能这么去做。我们没有办法像人类学家那样看到活的人群。但是,如果过分夸大器物风格的实用性则会引起严重后果,所以我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在器物风格的区分的过程中,我们不要过分夸大一些逻辑,比如文化的变异和借用。事实上,器物、文化与人群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一对一的关系,器物风格变异不一定引起文化变异,文化变迁不一定表明文化的主人改变了。那么,应该如何区分考古学文化?前面已经讲过,随着研究的深入,或许可以考虑这样一种做法,即通过文化的定义与命名,以综合反映在特定历史时空中人们在技术、生活与社会诸方面的阶段性、时代性和地方性。
静云老师:时间快到了,我来总结一下。近几十年中国考古成果显示:中国境内早期与晚期文明的地理关系与西亚相同,即古老的原生文明肇始于南方湿润的亚热带地区,而北方(包括黄河)的次生文明则比它年轻。并且屈家岭、石家河城址所呈现出来的联合城邦国家网络,是以河湖为命脉的联城结构,类似西亚苏美尔或埃及早期的历史阶段;城邦之间的关系也应类似于早期苏美尔或埃及,一方面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城与城之间合作生产,同时每个城邦皆想争取最大的权力。
这种以稻作农耕为基础的联合城邦国家,城与城之间的和平联盟才是促进发展的条件。然而,经济的发展造成不直接参加生产的人口增加,并引起城邦贵族彼此间对资源及政权的争斗。这情况亦与苏美尔很类似,人们一方面了解联合城邦国家的优势,但另一方面亦因每一城的丰足,而希望拥有独立的权力,不愿让权给中央。同时,隶属于不同家族的贵族们,亦往往为争夺中央的核心权力地位,而彼此互斗。
从空间来说,稻作社会的稳定化,属性为铜石并用文化的屈家岭文化,中国境内最早的古城,都在湖南地区最先发祥。可是,在此一历史阶段中,湖南地区的文化领先地位可能便到此为止了。城头山城因与彭头山、汤家岗聚落结构的传承关系,导致城头山城过于配合农耕的需求,而较少发展古城的其他功能:即作为神权和政权中心、贸易市场、战争堡垒等。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江北地区,亦即湖北地区的先民们,抓住了历史发展的主动权,从而建设以汉北为权威的联合城邦古国网络。
有了城之后,周围的聚落不需要发展一切功能,所以变小,并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城里墓葬区富裕,城外聚落的墓葬简单,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外没有富豪生活,就像历史时期地主贵族也会生活在城外,但是他们的墓葬应该比较高级,而且要靠近神庙。而平民就不会靠近神庙埋葬,他们被埋在普通聚落的墓葬区内。城和其周围几公里的聚落构成“诺姆”,同时几十个“诺姆”共同形成联合城邦式的国家网络。
两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国家文明的形成、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聚落的系统化、地区的专业化开始。早在汤家岗时代,便已逐渐出现聚落系统化,生产专业化的趋势。因此汤家岗、大溪文化可以视为先古国文明阶段。虽然,在国家形成之后,江北(湖北)地区成为主导,但在国家形成之前的汤家岗时代,以及初见古国萌芽的城头山时期,文化最先进的地区还是江南(湘北)。
我个人感觉这可能与自然环境有关。长江以南以澧阳平原为重心的发展空间不及长江以北的发展空间广大,向北发展对于稻作而言是比较有利的。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江汉平原的东南区有云梦泽,很不稳定,所以稻作文明在往北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需要选择一个比较稳定的地区。因此,汉江以北成为了一个最佳选择。其气候的情况,水的情况都很利于稻作,与江南的差距不大,而且垄岗地形相对发达,便于治水,十分有利于文明中心的发展。
我个人认为,资料充分地表达早期历史的传说,包括尧、舜和夏,所反映的都很符合长江中游的情况,是屈家岭石家河社会留下来的零散的文化记忆。但石家河之后呢?难道一切都消失不见?恐怕没那么容易!
环境的恶化会增加人之间的斗争,而综合灌溉与防御的治水系统,又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进行不间断的重修与重建。在洪水来临时,社会自然呈现混乱、内斗,滞积的矛盾也容易爆发;社会缺乏管理、人们行动缺乏协调,自然会导致治水系统在气候异常的情况下维护不足。我们想一想,如果几年不修理塘坝、城郭,后果会怎样?恐怕再坚固的城墙也会被冲毁,再发达的市场也会变穷,不能满足原来人口密度的需求。由此,在后石家河文化时期,部分古城失去其重要性,而部分人口也向不同的地方流动。
俊伟同学:不好意思,老师,我想补充一下。请同学们看上图,这是战国时代的地图,长江以南已开始逐渐形成洞庭湖,但江汉平原的云梦泽还在,这是两湖互换的时段。在更早阶段,洞庭湖所在的地方是肥沃的平原,而江汉云梦泽的湖群面积很大。此外,汉水曾经改道。你们看汉北地区城址的位置,所有的城都连着水系,这里才是原来汉水河道的北缘。汉水改道后,自然影响到聚落的迁移和安排,不过石家河城具体如何没落,目前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谜。
诗萤同学:有研究表明石家河城是在一次全新世晚期的洪水事件中没落的,此时期的海平面达到万年以来最高,长江中游地区气候转为湿冷,并因此发生了严重的洪灾,许多石家河文化的遗址在距今四千年左右,均有遭遇洪水的迹象,也在此时发生许多遗址遭到废弃的情况,显示出人们因为洪水灾害而迁离原居址。
静云老师:谢谢俊伟同学和诗萤同学。不过,在这一水位高的时候,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灭绝,而长江中游的文化并没有完全灭绝。经过复杂时段而到了盘龙城文化时代,人们重新控制了洪水。请问同学们,能够
掌握水的人是本地已有治水经验的人们,还是某些北方来的毫无治水经验的外民?
丽霞同学:没有治水经验的人应该不会掌握江汉地区的大自然情况。
静云老师:我也这样认为。
我们还可以观察:在屈家岭文化时代,云梦泽湖群淹没了江汉平原,因此可知当时便于农作的地区是在云梦泽的南、西、北三边,东边的农业发展条件则是不良的。而且鄂西山地的石料很好,既坚固又美观,还有玉料存在,恰好大溪、屈家岭、石家河时代的聚落,主要集中分布于鄂西台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区的前缘,城址则以云梦泽的西边和北边最多。其中最大的石家河城位于云梦泽北部偏西处,前临云梦大泽,后倚大洪山脉山前地带。屈家岭、石家河对鄂西山地石料的需求很高,城址地点多位于云梦泽偏西部,反映出其对经济稀缺资源—— 石料的依赖。但到了石家河文化时期,人们开始掌握制作青铜的技术,在漫长的发展中,青铜器的重要性开始超越石器,尤其是石质的兵器往往不如青铜兵器。在此经济需求变迁的同时,可以发现文化和政权中心东移的现象:位于西边的天门石家河政权中心衰落,而位于云梦泽东部的盘龙城地位上升。虽然目前学界对于湖南青铜早期的研究不足,但我们亦可以从整体条件来推论,湖南应具有同类型的趋势,即区域重心从澧阳平原东移至湘东北岳阳地区,这里更靠近铜矿资源。
这问题已牵涉从石家河文化到盘龙城文化的演变,下次请诗萤为我们作报告。
待续。。。
【主 编】 郭静云、郭立新、范梓浩
【副主编】 赵柏熹、邱诗萤
【插 画】 郭静云、赵柏熹、邱钧承
【书 名】 《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
【出 版】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7年7月
【基本信息】
平装:396 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53505923
(本号编辑:散步君)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更多图书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