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考古与中华文明之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
经过几代考古人的努力,中国考古学构建了史前至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中国境内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新石器时代,并在相对平稳发展约五千年之后开启了文明化进程。黄河、长江流域和北方一线都出现了史前文明,这些文明因素及其创造者为中华文明的基础。其中黄河流域处于两者之间,其中游的中原地区又处于东西之中央,来自四方的文化因素包括族群于此汇集,于是成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地。
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在仰韶文化晚期至庙底沟二期时进入了文明化进程中,社会分化加剧,聚落之间和聚落内部都往阶序化发展,其特征以大型墓葬、壕沟、大型建筑和城址的出现为表征,幼儿厚葬的现象说明出现了世系制。黄河上游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以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为主,马家窑文化被分成前后发展的四个类型,分别是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石岭下类型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影响而形成,并在仰韶文化彩陶衰弱之后仍发展出了丰富绚丽的彩陶艺术。
长江流域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以大型城址、祭祀遗存为主要表征,在距今5000余年前就逐渐顺汉水往中原扩张,一度占据了豫西南地区并与扩张至汝、颍流域的大汶口文化接壤。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表现出了发达的文明形态,良渚人修筑有大型城址,由内城、外城、郭城构成,三圈城墙围绕良渚古国的核心。良渚古国中心为莫角山,其上有大型夯土建筑,当为神庙和宫殿。良渚人于古国北部大遮山下修筑了长达几十公里的巨型水坝,表现出惊人的社会动员能力。反山、瑶山、汇观山为在自然山体上增筑的土筑金字塔,顶端修筑有祭坛,祭坛上埋葬有贵族墓葬,其中部分大型墓葬埋葬的应是良渚古国的国王。良渚文化的玉器、漆器、陶器制造业发达,农业经济繁荣,以琮、璧、钺为基本组合的玉礼器影响及于三代文明。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良渚古国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
北方长城一线由东往西可分成辽西、冀北、陕北和河套地区,在龙山时代之前也受到了仰韶文化的影响,为黄河文明与北方文明的交汇带。在燕山地区的红山文化中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的大型墓葬、神庙与祭坛。墓主主要是神职人员,周围也没有发现聚落遗址,说明牛河梁地区为远离世俗社会的宗教圣地。只是该圣地在进入龙山时代之后就被废弃了,整个社会的文明化进程中断。
龙山时期,北方长城地带出现了大批石筑城址,表明社会冲突进一步加剧。该线处于内地农业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的交汇地带,来自欧亚大陆中西部和北部的文化因素通过北方一线进入内陆,小麦、羊、马、青铜器及其后的铁器通过这里传进中国。石城中最大的为石峁城址,代表了一个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石峁城址主要由本地文化因素、草原文化因素和来自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的文化因素所构成。其中发现的口弦琴、陶鹰、部分石雕像代表了草原地带的文化因素,表明北方地区在距今4500左右已经成为中外交流的前沿,整个历史时期中原封建王朝与游牧文明的交流、冲突与融合在此拉开了序幕。
距今4500至4000年的这五百年间文化传播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背后反映了各族群之间的迁徙加剧。总体趋势是北方文化因素往南传播,东方文化因素往西传播,西方文化因素往东传播,中原文化因素和东方文化因素往南,直抵长江一线。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因素往中国东南部传播。这一时期气候的波动可能是文化因素发生变迁,各族群迁徙加剧的原因之一。经历过距今6000年—5000年之间的温暖期之后,欧亚大陆的气候在4500年前后气温逐渐变得干冷,各地可能出现了洪水等气候异常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江汉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中心相继衰弱。而中原和东方地区却变得更加繁荣起来,逐渐形成了夷夏东西的文化格局。不同族群在这里相互融合,文化因素产生碰撞,这一四方辅辏,逐鹿中原的进程中,东方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0004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