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荐书 | 从一本书看岩画图像学方法论的构建
17521

荐书 | 从一本书看岩画图像学方法论的构建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52:260

《图像的表征:贺兰山人面岩画研究》

作者:苟爱萍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出版单位:宁夏人民出版社

艺术家韩美林教授曾说过,他感恩贺兰山岩画给予他新的艺术营养与生命,这是艺术家的感恩,而作为中国的岩画人,我们深知中国北方的贺兰山岩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古代图像源泉,是博大精深、深厚丰蕴的岩画宝库,也是我们岩画研究者的精神家园。然而如此重要的贺兰山岩画,在岩画研究中心成立26载,博硕士教学培养23载,这个堪称漫长的过程中,却几乎没有学生在选择博硕士论文研究方向与选题时考虑过贺兰山岩画,可以说,直到我的博士研究生苟爱萍的出现,我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与贺兰山岩画研究才算正式结缘。为此,我首先得说,爱萍敢于攻坚,其勇气实在可嘉。

爱萍入校伊始,我便提出,希望她研究贺兰山人面岩画。

之所以有这个考虑,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她个人研究的承上启下。爱萍的硕士论文,写的是秦汉瓦当纹饰研究方面的题材。中国北方人面岩画的文化源流,应该有条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秦汉瓦当中的兽面纹与人面纹,当是这条发展脉络中的一个平行发展或延续部分。事实上,中国早期的“人面”信仰图像传统,如何溯源,既是中国人面岩画研究的课题,也是中国早期艺术史研究中的重要选题,当然也是秦汉瓦当的持续性研究方向。

二是岩画研究战略考量与课题框架建设的需要。在中国人面岩画与环北太平洋岩画的关系、中国人面岩画源流以及意蕴分析等大的框架问题上,国内青年岩画研究者已积累不少研究成果,如张文静博士的内蒙古阴山人面岩画研究、朱利峰博士的环北太平洋人面岩画研究、孙晓勇博士的内蒙古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肖波博士的俄罗斯人面岩画研究、张嘉馨博士的连云港人面岩画研究等等。在这个大的课题框架中,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博士论文,一直是个缺环,亟需有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填充。

三是选题挑战性强。如前述,之所以这么多年没有敢涉及贺兰山岩画领域,还是因为它体量巨大且创新难度很大。爱萍进校时已有副教授的资质,以她的能力与阅历,应该能够驾驭这个岩画领域里相对困难的课题,我相信研究难度也应该是在她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四是研究专题设定的需要。贺兰山人面岩画是图像母题研究的一个宝库。做这块的研究,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图像学研究能力,而在我的博士研究生里,读博之前的学科基础虽以美术学为主,但多为美术教育、艺术设计或遗产管理专业,真正受过艺术史学研究方法训练的学生很少,爱萍是为数不多的人选之一。后来的事实证明,在这点上,我的估计是准确的,于图像学,尤其是岩画母题的研究,她确实有较好的推进,当然这是后话。

只是我没有想到让爱萍接受这个提案,却花了很长时间。

2015年她博二时讨论选题正好是岩画中心工作小组赴银川考察贺兰山岩画之时。我还记得,我们讨论得口干舌燥,她却始终疑虑重重。她自然有充分理由:前人对贺兰山人面岩画的研究已多有建树,突破前人研究的藩篱并有所创新,太有难度;贺兰山人面岩画数量多,图像类型繁杂,对图像进行合适而科学的分类,绝非易事;总之,她对自己能否攻克这个研究选题有很强的担忧。她自己后来也说在选题上徘徊了太久的时间。我印象中,她真正确定选题,应该整整用了两年时间。现在想想也许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选题正确,论文成功一半;更为重要的是她的“选题”是经过反复论证并不断探索之后,也就意味着她的这个“论证”本身已经深深嵌入到研究过程之中。

后来三年爱萍的博士论文进展,大抵可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

首先是极为坚实的田野调查工作,其体量之大,投入时间之多,扩展范围之大,可以说是创岩画中心历届研究生之最,也是我最为欣赏与欣慰的。2015、2016以及2017年7月之前,她对贺兰山岩画进行过四次非常详实的田野调查工作,并在这三年期间,对中国举凡与人面岩画相关的遗址都尽可能进行考察,其田野调查覆盖面包括内蒙古的阴山、乌海与西辽河流域以及江苏连云港人面岩画遗址,真正做到了“立足于田野”,对基础资料心中有数。她做到了与每一幅人面岩画实地“见面”,对图像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四次详实的贺兰山田野调查也使她逐渐对贺兰山岩画,尤其是贺兰山人面岩画的认识逐步深化,这才使她能够对中国不同地域人面岩画图像与制作风格,不仅能够建立起整体概念,同时也有很结实的个体图像风格的支持。

2016年寒假,她对贺兰山全部岩画图像做了整体分类,2017年进入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分类研究,这个时间段看似很长,但无疑是一个图像学研究的逐渐深入的必须过程。以往研究者对贺兰山人面岩画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尚缺乏从贺兰山人面岩画图像母题视角的探索研究,同时,也尚未建立起岩画的图像学研究方法论。作者通过前期的田野调查、资料掌握及熟悉,将贺兰山主脉各岩画点的人面岩画作为研究对象,对贺兰山人面岩画图像进行重新分类,采用图像学研究方法,并从图像母题视域阐释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图像意涵,是岩画研究新方法的构建以及新视角的一种新探索,也是研究的一个亮点。

爱萍的研究从贺兰山人面岩画的时间和空间背景进入,以时间为线索对贺兰山周边的古生态环境变迁、史前人文环境、古代族群迁徙及经济文化类型进行纵向阐释溯源,旨在阐明贺兰山人面岩画分布地域的生态演变、文化发展及族群迁徙的整体状况,展现贺兰山地域古代人群的社会与文化形态。从空间层面展开分析贺兰山人面岩画场域内的多种神圣元素,这些神圣元素与人的行为实践、象征符号共同形塑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场域——神圣空间。贺兰山人面岩画图像是研究本体,主要运用图像学方法将贺兰山人面岩画主体图像依据图像构形元素进行类型划分。结合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材料及理论观点,从图像母题视角分层阐释图像核心构成元素与图像意涵。通过图史互证、图图互证,结合人面岩画个案,从视觉语义结构分解、分析岩画的图像内涵,揭示人面岩画图像背后的文化隐喻及思维认知,体现了新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视角。

如果说爱萍的研究还具备什么特点,那就是只有拥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才能做到研究既有宏观,又有微观,不空泛,不走套路,不偏颇,不主观臆测。爱萍从整体比较视野出发,将贺兰山人面岩画放置于中国人面岩画大背景之中,从图像数量、技法、图像类型等角度对中国各分布地区的人面岩画进行整体比较,分析各分布地区人面岩画的异同性,阐明贺兰山人面岩画的独特性及中国人面岩画的多样性。从图像学角度,运用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探讨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多样性及独特性动因,探讨贺兰山人面岩画在中国人面岩画中的地位。

当然,爱萍的研究还对于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一直以来推进的“岩画图像学”理论与方法的建设有所助力,她的研究展示了图像学研究方法在岩画研究中的启示与展望。

作者:张亚莎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思雨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