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敦煌遗珍:流失海外绘画珍品——菩萨
68850

敦煌遗珍:流失海外绘画珍品——菩萨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3:160

敦煌壁画享誉中外,而这里收录的这批以绢画为主的作品,无疑是对壁画非常有益的补充。封存千年,不见阳光,拥有保持原初效果的绝佳环境,所以当我们痛心于有些壁画遭受自然剥蚀风化时,再来一睹色彩如初、华艳夺目的绢画,定会是另一番感受了。正是因为如此,今人研究敦煌绘画艺术,必须将绢画、壁画两类作品从多方面做出更深人的比较、印证,方能取得较为完善的认识。

菩萨画像在整个敦煌遗画中占有半数以上的比例,这跟敦煌千佛洞的壁画创作是一样的情形。就分类而言,首先可以从菩萨的身份来讲,如为人们所熟知的观世音、地藏、普贤、文殊、供养菩萨等,以及一些尚无法确定身份的菩萨。这当中,观音的画像所占比例最重,其次是作为幽冥教主的地藏。而且,这一比例也恰好印证了历史上观音、地藏信仰对信众影响的轻重。

另一种分类方法则是按照地域风格进行。有一批印度风味特别强烈的菩萨画像:上身赤裸,仅以天衣披挂肩腰之上,天衣以简单图饰作点缀;紧缠腰带,腰带的两端从腰际一直垂到两脚之间;双腿分开直立,脚部基本呈直线,基本不去描绘膝关节部分,双足硕大粗壮。据相关学者考证,以该系列为代表的画像,不论构图、服饰,皆与11世纪尼泊尔经卷中的菩陔插画非常按近。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断:藏经洞的此类印度风格的作品,其来源之一便很可能是从南面经过西藏传人敦煌的。

当然数量最多、最能代表敦煌绘画艺术水平的还是中国本士风格的作品。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始终伴随着与中国本源文化相融合而自成一系的过程,而对应到佛教艺术领域,本士化的特色似乎更为显著。

——内容节选自《西域绘画•3(菩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