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整理:魏坚 河套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的考古学观察
点击上方 蓝字关注我们!
2017年中山大学
“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
暨 考古人类学工作坊
讲 座 整 理
河套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的考古学观察
主讲人:魏坚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整理人:王安琪(山东大学)
校对:呂炳庚
编辑、配图:赵柏熹
编者按:文本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敬请讲者或读者指正!
中华民族的形成,就是不断由周边各民族融入,特别是北方民族的强势融入,才使其更新、强大。北纬41度上的东西向山系,造成了农牧差异。其南侧为中原农耕文化,北侧是北方各少数民族的草原文化。这种差异造成了征战和融合,为民族不断强大提供了源动力。
阴山、河套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成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产生交流碰撞的地区,所以战国以降,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中原王朝修建边防,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长城。如今我们所说的“万里长城”实指明长城,但在明长城之前,历朝历代为巩固北方边防,都修建了以长城为主要部分的军事防御工事。
魏坚老师根据文献记载,参照考古调查发掘的实物资料,对中原政权在阴山、河套地区设置的军事防御体系做一简要概括。
魏坚教授讲座现场
(一)战国时期塞防遗存
河套及南流黄河以东的地区,自春秋以来,本是林胡、楼烦共有的游牧之地。进入战国中晚期,赵武灵王将赵国的势力拓展到此,并筑赵长城,设立高阙塞。
高阙塞古城和烽火台所在之地背后有两座对称高耸的暗红色山峰,高阙塞因此得名。
经考古发掘发现,高阙塞由南北两个相连的城组成。
其中北城略成方形,于南墙中部偏东设门,城内四周发现石砌房屋基址。
该城四角未发现瓮城和角台,与汉代边塞城防建制明显不同。因此,该北城以及城外的石墙,应是战国晚期赵武灵王所筑高阙塞。城址北墙和西墙的缓坡上,有东北—西南向的石墙环绕,应是高阙塞的塞墙。墙体与石城西面的一个小山包相连,山包顶部有一石砌的建筑遗迹,底基大致呈方形,应是一座烽火台。
南城面积较大,为横长方形,北墙为北城南墙向东西延筑。门址在南墙中部偏东位置,城内正对门址及四周有石砌房址遗迹。该城当是在汉代沿用时重新扩筑,但是即使到了汉代,防御重点仍然在较为高大坚固的北城。
高阙塞位于达巴图沟和查干沟交汇之处,控制着北方草原通向河套的交通咽喉,易守难攻,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是重要的军事要塞。
(二)秦时期塞防遗存
匈奴于秦统一过程中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期间不断南下侵扰。后蒙恬北击匈奴,匈奴因而败退居于阴山以北的漠北草原,河套地区尽入秦的版图。始皇三十三年,连接原秦、赵、燕北方的长城,并在北边新开拓的领土上设置云中郡、九原郡、上郡、雁门郡等,迁内地居民戍边屯垦,从事农业生产。
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石兰计山口内的北口东西两侧的山峦北坡,调查发现有石墙遗迹,石墙南侧有依山势修筑的类似城防的环形工事,可能为秦长城。
(三)两汉时期塞防遗存
1.长城
河套地区汉代增筑的长城共有四条。以阴山为界,两边各有两条。
最南边的一条位于乌拉尔山南麓。
稍向北的一条是筑朔方城的平陵侯苏建重新修缮的秦长城。
阴山以北的两条长城位于戈壁荒漠地带,又称为“塞外列城”。太初三年,武帝“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主城障外列亭至卢朐”,因此也叫做汉外长城。两条长城东西延伸,相距3~40公里不等。其中北线长城穿越蒙古国境内,折向西南,与今额济纳旗境内强弩都尉路博德所着居延塞烽燧线相接。其墙体以地面裸露的片岩就地取材叠砌而成。在沟壑和山谷处的那段,均是在墙体的底部用平整的石块砌出水道,以长条形石板作为过梁,形成排水的长方形水门。
而南线长城基本由夯土筑成,但也有大段塞墙以片石叠砌。这段长城底宽3.4米,高约2.2~2.3米,顶宽1.7米左右。长城内侧有烽火台,其南侧还见有房址。
但是这两条长城的规模不足以抵御匈奴,似乎是一个还没有完工的军事建筑。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塞外列城的修建因阴山以北戈壁地区的粮米、建筑材料供应困难而难以为继,且在阴山北坡秦长城的内侧发现了汉代的烽火台和居址,以及铁甲片、箭头,说明汉代最终将防线后撤,放在更理想的秦长城一线。
2.光禄塞
光禄塞实指塞外列城,而我们介绍的是位于光禄塞上的城障。目前考古发现三座汉代古城,分别是增隆昌、青库伦、朝伦圐圙。
(1)增隆昌古城
平面长方形,黄土夯筑,南墙正中辟门址,城墙四角有突出的角台。此城向北距离2公里处即为秦汉长城,因其地理位置,推测这座城很可能是汉代光禄城。
(2)朝伦圐圙古城
平面方形,城墙用大石块垒砌,东墙中部开设城门,城门外有方形瓮城。城墙四角为向外突出的方形角台,城内西南部有一座独立院落,房屋基址均由石块堆砌。除此,城内房址存在方形和圆形两种。在城内发现了大量汉代布纹板瓦筒瓦,同时也发现带有“千秋万岁”字样的瓦当。
古城位于塞外列城南线长城的最西端,可能是“宿虏城”遗址。
3.鸡鹿塞
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南北向,南侧城墙偏西设城门,并加筑方形瓮城,城墙四角筑有方形角台。城墙外侧垒砌大石块,中间填充较小的石块和砂土。
城南墙东半部内壁砌有斜坡踏道,而城内南部及东部墙下留有石砌台基,上面构筑方形房址。
城址外西北方有一道东北—西南向石砌墙体,全长420米,墙体宽1.2~2.5米,推测应当是塞墙遗迹。
鸡鹿塞是扼守从漠北通往河套地区主要通道上的重要关隘。
4.朔方郡
元朔二年,武帝设朔方郡,管领三封、窳浑、临戎等10县。朔方郡辖地位于黄河河套的西北部,即黄河河道分出南、北两河及河道东折后的区域。其中陶升井(三封)、保尔浩特(窳浑)、河拐子(临戎)三座古城呈品字形分布,彼此相距约30公里左右。
窳浑古城所在的沙金套海汉墓延续年代从西汉武帝到东汉明帝。西汉晚期的墓葬数量增多且多为夫妻合葬墓,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稳定。且随葬品中出土了形似粮仓的陶器,表现当时农业生产的发达。从新莽始,朔方郡进入衰退期。东汉时期,朔方郡治迁到了临戎县,并撤销了窳浑,农业人口大量减少。直至公元二世纪中叶,南匈奴再次进入河套,朔方郡再迁到五原郡,至此朔方郡废弃。朔方郡及鸡鹿塞等边郡塞防,从设置到废弃,共经历了约260余年的时光。
与学员交流
魏坚老师的两场讲座为我们展示了秦汉时期北方地区的城防结构和边塞居民的生活状况,勾勒了一幅内容丰富而鲜活的图景,我想这正是考古学的魅力所在。而魏老师在讲座中的一句笑谈也值得我们深思——“大都无城,应有边疆”。我十分惭愧自己的鼠目寸光,也遗憾对边疆地区考古的关注远远不够。所以这两场讲座对我来说受益匪浅,相信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也有同样的感受。
全文完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 0000
- 0002
- 0000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