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盗墓者真狠,挖了十三陵两处妃坟,参与者每人分得一两金子
68861

盗墓者真狠,挖了十三陵两处妃坟,参与者每人分得一两金子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560

一盗墓者挖明十三陵两处妃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中国古代帝陵中,明朝北京十三陵保护得最好。

除殉国的末帝朱由检思陵被盗、万历帝朱翊钧定陵被考古发掘外,多数陵墓的地宫从未被盗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是,古今盗墓者并没有放弃光顾明十三陵,在民国时,至少有两座妃墓被盗。

(明长陵)

与清朝皇陵不同,明陵中的妃子园寝并不多。包括皇妃、太子、太子妃和太监坟在内,从永乐中叶至清顺治初年,天寿山陵区非帝王陵仅有11座。

其中还毁了几座,如神宗皇贵妃王氏墓原位于明祖皇妃墓东井左侧,因王氏迁葬定陵而废;光宗妃郭氏墓,后迁葬于庆陵,原太子妃墓因之而废。

(长陵楠木大殿)

所以,十三陵区的皇妃、太子和太监坟墓,实际共有8座。

民国时,一叫侯显文的昌平盗墓大贼盯上的明成祖朱棣的娘娘坟——东西二井。东井位于德陵左馒头山西麓,西井位于定陵右大峪山东麓,清人顾炎武认为,墓里埋葬者均是为朱棣殉葬的妃子。

(长陵楠木大殿内明成祖塑像)

我在几年前出版的《帝王秘事》一书中,曾专门写了朱棣妃子殉葬的事。

朱棣死后,关于嫔妃宫女殉葬的事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嗣皇帝、朱棣的大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圈定了殉葬者大名单。“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这段文字并不见于中国古代文献,出自《朝鲜李朝世宗实录》,因为殉葬嫔妃中有两位朝鲜籍妃子韩氏和崔氏。死杀死相当悲情——

“韩氏临死,顾谓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

当时,殉葬仪式由朱高炽亲自到场主持,并与她们一个个诀别,此即史载,“褚死者之初升堂也,仁宗亲入辞决”。韩氏在临殉前,就是不住地哭泣,临死前,她向朱高炽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年老的母亲能得到照顾,“吾母年老,愿规本国”。

东西二井被盗,事发民国时期的1930年代。

当时,盗墓者从坟顶的前后挖洞,东井没有挖到墓室,但西井的墓室被挖开了。盗墓者打开坟后,发现墓室与定陵地宫隧道券大小相当,其内除木俑外,别无他物。没有盗到了贵重的随葬宝物,看来,盗墓者当时是很失望的,把在他们眼里不值钱的木俑,盗出来后又扔弃了野外。

遭侯显文光顾的另一座妃子墓,是明宪宗朱见深皇贵妃万氏坟。

万氏坟并不在朱见深的茂陵旁边,位于明穆宗朱载垕昭陵南的苏山东麓。始建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年初,先后由工部左侍郎贾俊及右侍郎陈政主持建造。永乐以后,自仁宗、宣宗相继葬于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左右之后,天寿山陵区便不再葬妃嫔,在京城西郊的金山,为妃嫔营建葬地。

那么,万氏又怎么葬到了里来?这就要说到万氏其人和明宪宗朱见深了。

(明宪宗画像)

万氏原名万贞儿,山东诸城人,4岁便进了皇宫当宫女,从小懂事乖巧,深得明宣宗皇后孙氏的喜爱。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19岁的万贞儿被安排去照顾刚册立为太子的朱见深,当时朱见深仅2岁大,但他们从此结缘,朱见深到死都没有再离不开过万氏。

朱见深继位当了皇帝后,欲立已35岁的万氏为正宫娘娘,遭生母周太后强烈阻止方作罢,封万氏为妃,册立吴氏为皇后。但仅一月即被废弃,另立王氏为皇后,原因仅因吴氏得罪了万氏。王皇后聪明,以后便睁一眼闭一眼,任万氏怎么缠着皇帝了。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春天,万氏怒极生悲,竟然把自己气死了,“挞一宫婢,怒极,气咽痰涌不复苏”,时年59岁。

万氏死后,朱见深破了祖例,没在京西金山造坟,而是在天寿山十三陵区,给万氏营造了规模宏大的墓园,俗称万娘坟。

再说回侯显文。

(明宪守茂陵)

侯显文带着同伙来到万娘坟后,便开始挖掘。也许是被护陵员发现了,或是人手不够,终没能将万贵妃墓的地宫打开。但是,接下来竟然便宜了另一盗墓者、家住长陵园村的程彦斌。

一天晚上,程彦斌深天黑,带同伙摸到了万贵妃坟前,他们直接从坟顶往下挖。据当地老人回忆,当夜并没有挖开,连挖了三个晚上才挖开墓室。

万贵妃死后,因为身份的特殊,受宠异常,随葬了不少宝物,程彦斌一伙进入墓内后,将金银器物盗劫一空。

据说用六匹马才将宝物运回了村子。事后按等级和功劳大小分赃,参与者每人分到了一两金子、20颗宝珠。

(明宪茂陵陵园航拍图)

(注,部分图源网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