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文明起源于哪里?
[编者按】中国青铜文明,特别是别具特色的中国青铜礼器传统和范铸技术源自何处?在中国青铜文明的三大源头地区中,哪一个才是主流?最近湖北屈家岭遗址第四次对此有重大发现,为以郭静云教授为代表的学者所主张的中国青铜文明之主流源自长江中游地区的学说提供了直接证据。本期摘发《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上编第八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兼谈湖南地区盘龙城文化”之部分内容,以及郭静云教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中的相关论述。
甲同学:老师觉得对中心的认识是能够改变的?
立新老师:当然可以变。前面我就说过,考古首先是一个依靠发现来确定自己认识的学科。考古学家认定的文化中心,往往跟考古发现和认识史有关。考古发现有随机性,随着考古发掘的进一步开展,原有的认识就有可能需要改变。早期的发现是不是刚好代表这个文化的中心?这种可能性存在,但只能说是巧合,是历史的偶然性。越到后期,考古资料越多越全面,才越有可能判断出这个文化的中心区在哪里。
乙同学:可是这样不就没有定论了吗?
静云老师:「定论」?科学研究哪里有那么多定论?特别是在材料还少的时候,就根本不应该有定论。使用现有的所有材料来研究,当然会得到与目前的知识和材料相应的结果;如果之后有新发现,就应该改变原有的观点,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科学认识也好,历史复原研究也好,都是一种历史过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唯一需要尊重的就是一手的资料和证据。所以,当新的资料表明,二里头、二里岗和盘龙城等遗址都呈现出同样的文化内容,属于同一个大的文化圈,那么,我们应该放弃既定中心的做法,而是根据所有资料和证据重新思考,这个文化圈的中心到底在哪里。当然,在重新思考过的程中,除了从材料出发外,我们还需要看到组织材料背后的情况,以及文化发展渊源问题。郑洛地区在二里头遗址出现之前是相当贫穷的地方,而长江中游一向是富裕繁荣的地方,盘龙城的大部分因素,见于长江中游的石家河,而不是郑洛地区所谓王湾三期、新砦之类。其实仔细来看,所谓王湾三期文化就是豫中南地区的人们受到石家河文化影响的成果。文化的传承怎么可能先从石家河传到几百公里远的二里头,然后再传回到石家河故地的盘龙城?如果说后起的盘龙城比二里头晚很多,那还有可能;但问题是,盘龙城二期和二里头一期几乎是同时兴起。跟二里头相比,盘龙城二期之前还有一期文化层,文化发展成熟的年代应该更早。盘龙城顺天时,得地利,具人和,理应是石家河文明的直接传人。
我这里有一盒饼干,大家一起吃吧?谁先拿?坐在我旁边的范梓浩或者坐在最远的赵柏熹?
柏熹同学:好东西总是梓浩先拿,他总是坐在前面!到我这里就一片饼干都没了(生气)……
梓浩笑笑,高兴拿饼干:所以嘛,盘龙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哦。
徐坚老师:不要太欺负柏熹,留给他一点,大家都来分一分吧。
(同学们休息一会而吃饼干)
甲同学(嘴里还嚼着饼干):但是二里头不是率先掌握了青铜器吗?掌握新技术而成为新中心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
诗萤同学:这些问题其实是可以一起说明的。首先二里头为什么能最早掌握青铜技术?他们怎么知道金属矿料?难道二里头附近有丰富的铜矿?
甲同学:因为他们先接触到其它青铜文化吧,例如北方草原地带与河西走廊地区。
静云老师:河西走廊地区学习米努辛斯克盆地的冶炼技术是很有可能的。但情况应该比较晚,大概距今4000年左右。那时候其它地方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发展出成熟的技术了。郑洛地区则更晚,而且离河西走廊比离盘龙城更远,它们之间应该没有直接的来往。
甲同学:我慢慢才发现,我们原来的知识就象这张鸭子守家护院的图一样,还是要排到位。(大家笑)
静云老师:炼铜需要铜矿,还要掌握高温技术。所以,率先自行发展出青铜技术的地方,一定是有着制作青铜所需矿物,同时具备高超制陶技术的地方。在长江流域的湖北大冶、江西瑞昌一带,是矿藏富足的铜矿带;加上屈家岭文化时,制陶技术就已经十分发达,结合这两点,很有可能发现铜。
梓浩同学:为什么制陶技术和能够认识「铜」有关呢?
静云老师:铜的熔点高达摄氏1084度。即使人们居住在临近铜矿的地方,但如果没有掌握高温技术,就炼不出铜。如果不能熔化出铜液的话,铜矿对他们来说,还是无法利用的石块而已。所以,最早炼铜的人,一定已经掌握了高温的技术。在那个时代,人们之所以掌握高温技术,和制陶有很大关系,不是吗?
梓浩同学:但即使如此,他们为什么要把铜矿放到陶窑里烧啊?
静云老师:最初完全有可能是出于偶然,因为陶坯或做窑炉的粘土中含有碎小的矿砂。当时制陶时,为了追求制陶技术的进步,陶工经常进行改良实验,在陶土中加入各种不同的掺和料,很可能在其中加入铜矿砂,或者取掺了铜矿砂的土制陶,大溪晚期、屈家岭时期已经能烧很高温的陶器,所以就能发现铜的熔化现象了。
柏熹同学:目前在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铜矿石,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啊?
诗萤同学:距今5500年左右,在油子岭文化早期已经发现了。
梓浩同学:这非常早喔!比华北早得多 !
鹤语同学:这应该和蚩尤的故事相关吧?传说的年代和油子岭也差不多,或许蚩尤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管子》有记载:蚩尤作兵,他们受卢山之铜而作剑、铠、矛、戟……
诗萤同学: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蚩尤只是神话吧……
静云老师:神话不能直接当成史实。这是古人留下的某一文化的记忆,到战国、汉代时,这些原先口传的神话被记载下来,但已经涵盖和混合很多不同时空的理解和记忆。当然,其中可能也含有源自长江中游发现铜的记忆,但是传说和史实有差异!首先,长江中游的铜器不以兵器为主,主要是工具和礼器,这是本地特点。在北方,直到西周时期,青铜工具还是不多,南方因不缺铜,技术也发达,青铜工具一直被广泛使用。
乙同学:南方有发现早期铜器吗?印象中好像都是北方。
静云老师:屈家岭文化应该是有红铜器,但目前很少有正式公布,因为意识形态的框限,认为这是「新石器时代」,所以不允许发现铜,但确实曾发现过。石家河文化则是确切有小型青铜器发现,如石家河城中的邓家湾和边上的罗家柏岭都曾有发现,时间上和北方发现小型红铜、青铜器的时间相差不多。由于铜矿来源的关系,北方很可能是接受外来的器物或者技术,而石家河文化所发现的器物应该是本地自行研究发明的产物。
乙同学:我感觉还是证据不足,还有其它证据吗?
诗萤同学:有距今5500年的铜矿采集的资料,有大概距今5000年的红铜器,和约距今4500年的青铜器,这证据怎么会不足呢?二里头距今3700之后才有小型铜器,难道就证据充足?而且针对石家河与盘龙城青铜技术的传承关系,还有其他方面的证据可以做补证。例如说,大口缸、硬陶,还有范铸法。
首先说大口缸吧!厚胎大口缸的造型呈尖底、口大,底部外突,无法直立,因而具有显著特色。经过研究,发现这种陶缸可以用于熔化铜液,并进行浇铸,这即是坩锅的用途(图中甲、乙、丙型陶缸)。而这种陶缸在各地都出现不多,唯独大量出现于长江中游,是长江中游既有的器物。缸在石家河文化时突然被重视,当时所制的祭祀用陶缸特别厚实,完全可以作为坩锅使用。特意将厚壁陶缸用于祭祀,这与陶缸能够在铸铜环节中起到作用应该是有密切关联的。
盘龙城文化用于熔化铜液的坩埚分型分期表(摘自《考古》2005年7期)
甲同学:可是你不是说「江河中原」均属同一文化吗?为什么北方郑洛少做缸呢?
诗萤同学:同一文化也有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北方也有缸,甚至还作为礼器以表重视,只是造型通常难以作为坩锅来用,很可能是因为不清楚缸作为坩锅的用途和制法,自然也就难以理解南方人重视缸的原因,所以他们较少做缸了。这一点也说明了北方不懂南方的铸铜技术。
梓浩同学:那这么说来,这种以缸为坩锅的铸铜技术并没有广泛传播,而是仅局限于长江中游地区,郑洛地区的人可能并不理解这种技术。
诗萤同学:这一技术在当时是较为先进的技术,自然不会刻意广传,以保障自身在技术上的优越。北方殷墟时期出现一种叫做「将军盔」的坩锅,应是基于陶缸为坩锅的技术而来。由此可见,这种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传向了北方,不过「将军盔」仍只出现于能制造青铜器的少数几个国家,因为它只是为了铸造青铜器而烧制。技术的发展通常建立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大口缸是这样,硬陶也是这样。
梓浩同学:我补充一点,印纹硬陶就是瓷器的前身,硬陶与铸铜技术有关,因为能烧成硬陶的温度和能够铸造铜器的温度相近,都是千度以上高温。我看过相关文章表示,硬陶原是用于制造坩锅和陶范的材料,所以能够铸造青铜器,也就会烧制硬陶。
静云老师:硬陶的确与铸铜技术有关,但并非用于制造坩锅和陶范,我比较倾向于认为硬陶是铸铜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副产品。在炼铜的过程中,炼炉自然瓷化而成为夹砂硬陶,此乃硬陶和原始瓷器技术的滥觞。同学们应该了解,烧陶的窑壁和制陶的原料都是土,烧陶的人会发现一般的粘土在高温下会融化,所以进行高温烧制时,需要寻找一种耐高温的土,反复的试验下,人们发现将瓷石与陶土混合后,能耐高温。于是把这种混合的土作为炼炉或坩锅的内部,在高温作用下会自然出现瓷化现象。瓷化现象所造成的坚硬且有金属感,逐渐被人们认识及欣赏,进而尝试用这种土做高温陶器,烧出来的即是硬陶,开始被用作宝贵的礼器以及高级贵族的用具。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硬陶是在鄂东南后石家河文化偏早阶段,距今4200年左右。而这个地区恰好也是早期炼铜的关键区域,其炼铜遗迹甚至比硬陶出现的时代还要早一些。
诗萤同学:嗯,硬陶在刚出现时,也是一种很难得的高技术产品。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早期硬陶器,大多数不是用作实用器,应是作为礼器使用。
静云老师: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差不多十年前,我那时候还以为夏商的源头在河南,所以我去河南二里头、郑州找出土的带神纹礼器。到了二里头工地,感觉上没有我想找的东西,都是普普通通的灰色陶器。突然仰头,在最高处看到一件与其他器物毫不相似的大簋,就像看到外星人一样突兀,它带神纹,陶质、陶色都不同,明显不是本土制造。工地里的人也都说这是从长江流域进来的硬陶。超级美,就是它。
梓浩同学:老师,我这样理解,对么?一般的陶器无法耐受硬陶能承受的高温,所以最初追求高温的理由,应该不是因为已经掌握制作硬陶的技术,而是因为对铜有强烈的需求,所以追求掌握稳定可控的高温,正是在不断进行的高温试验中发现并制作硬陶器。其实合金的熔点偏低,因此陶范和坩锅不需要耐受过高的温度,合金熔点大概800度左右而已。
诗萤同学:是的,陶范和坩锅多数只是夹砂和石英的黏土。不过目前南方的陶范发现的较少,多在北方二里岗、殷墟发现。
乙同学:等等,如果陶范多在北方出现,不是和南方为青铜技术起源的说法背道而驰吗?
诗萤同学:没有。我在盘龙城与石家河遗址发掘时,经常看到地层中出现一些已软烂如泥的陶缸,难以取出或复原,即使能够取出,通常其边角也磨损严重。包括美丽的印纹硬陶,在土中看到痕迹但取不出东西。陶范保存情况比陶缸更差,而且陶范上的刻纹也多有残损,难以被人们发现和注意,这和南方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有关。盘龙城、三星堆、吴城文化的情况都一样。然而其青铜器具有当地色彩,不可能是外地制造,也确实是由陶范铸造的;此外,盘龙城遗址出土青铜器中的泥芯,经检测也属于当地的泥土,这些都显示出盘龙城的确可制造陶范与青铜器。结合前面静云老师讲的硬陶发明的过程,从中可以推知,当时进行着铸造大型青铜器的研究和反复实验。人们一开始可能用石范来铸器,后来发现适应性更好的陶范。但是盘龙城陶范技术属于较原始的摸索阶段,未必像后来的陶范那么规整和好辩认,所以在发掘时很容易被忽略。相反,二里岗和殷墟遗址出土的陶范,其时代较盘龙城晚,也具有清晰可辨的特征,说明其陶范技术已处于稳定和成熟阶段。
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的青铜技术来自西亚,经西北和北方传入南方。按照这个逻辑,使用陶范的块范铸造法也应该是自西方传入的技术。奇怪的是,西亚却没有块范法。块范法是中国独有的创造,是世界其它地区没有的技术。块范法的唯一性表明,中国至少应该有一个独立的炼铜技术起源地。目前所有证据,都将这个起源地指向长江中游,特别是鄂东南矿区,块范法技术是从这里出发扩散到其他地区的。
甲同学:北方接受外来的冶铜技术,再自行研发和创造块范铸造技术,这样不也可以吗?
诗萤同学:通常如果接受外传,则只会直接使用外传技术,或者使用很久之后才改良,创新并不是那么容易和快速的事情。也有像是「山寨产品」这种例子,只学习却不创新,这不也是常有的事吗?
梓浩同学:说的也是,后来传入失蜡法时,中国也没有因此研发出独特的技术,而只是学习和模仿。
诗萤同学:是呀,所以说,使用陶范制造青铜容器的这种想法,更可能是来自于制陶技术更加高明的南方,而不是北方。块范法应是由南方首先创造的独特技术。此外,郑州出土铜器的化学鉴定也表明其来自长江中游,有很详细的化学分析,这没什么问题!
钰珊同学:还有化学?学姐真是太厉害了!我不太会化学。怎么办?
立新老师:不要急,历史中有很多不需要用化学或统计学方法来分析的问题。
甲同学:我反而喜欢化学,在初中时做了很多实验。哈哈。
乙同学:我听过这样的解释:郑州的人来到盘龙城,并以盘龙城作为据点,是为了掌握并开采鄂东南的铜矿。
诗萤同学:但是郑州在本地没有铜矿,不知道铜矿是什么,他们可不像现代人有电视和网络啊,甚至还不知道青铜技术。
梓浩同学:他们也许占卜?哈哈。
(同学大笑)
哪里找铜?
诗萤同学:梓浩,你让我笑到没办法继续说了!
梓浩同学:邱老师抱歉!
诗萤同学:(忍笑)而且假如武汉的人们已经用了一千多年的铜,他们为什么要让郑州人随便用当地资源?郑州人很强?武器很多?
梓浩同学:他们的巫师很厉害,可以使妖术让武汉的人听话!
柏熹同学:梓浩!]
梓浩同学:嚜嚜
诗萤同学:郑洛地区没有强大的军队,在武丁之前长江中游也没有发现被攻击的痕迹,况且盘龙城的文化源于本地,不是从郑洛那边过来的,所以我还是认为北方的人不可能来采铜。如果说盘龙城的出现代表外地人过来采[u18] 铜,那么就应该只有在铜矿区及附近交通线上才出现盘龙城文化。可是实际上,这种文化不仅在鄂东南有,鄂西也有,湖南也有,这些地方是没有铜矿的。所以外人来采铜的说法,实在解释不通。盘龙城就是长江中游本地的文明,汤商国家的发祥地和中心都在这里。
甲同学:可是青铜容器发现的数量不是北方居多吗?
诗萤同学:看是什么时代吧,如果是二里头、二里岗、盘龙城时代的话,目前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地方是盘龙城,而这正是铸造青铜容器技术初兴的时候,盘龙城的青铜容器器形也最为丰富。
立新老师:盘龙城出土的青铜器,总数已超过400件(不含近几年的发掘,目前可能已近500件了),大部分是大型容器。此外,上海博物院、故宫,还有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的一些所谓夏代和早中商青铜器,其实很可能是源于盘龙城。二里头迄今发掘出土铜器104件,其中有一半多是小型的刀、镞等兵器和工具,稍大的铜容器只有18件。河南境内所谓早商铜器,加起来大约150余件。相对来说,早商时期遗存的发掘程度,河南远比湖北高,按道理来说,河南的早商铜器应比湖北多,可实际上不是这样。所以,甲同学刚才的说法不准确,但这种说法却很流行,值得反思。
诗萤同学:其实,盘龙城有很大一部分难以发掘,因为早已被盘龙湖淹没,或者被武汉郊区的高楼占据了。盘龙湖里确实还有一些遗迹,听当地人说在早前,农民在盘龙湖边放养鸭子,因为鸭子很喜欢亮亮的东西,所以经常在湖里衔了玉器带回窝,那些玉器很可能是墓葬或祭祀遗迹被湖水破坏后露出的。所以现在盘龙湖边不准养鸭子了。
钰珊同学:鸭子找到的玉器,我们是看不到了!好可惜!
甲同学:以前对盘龙城遗址不熟悉,今天听你报告后,还真是长了见识。
诗萤同学:目前在盘龙城遗址发现的一些遗迹现象,已可证明盘龙城的重要性远高于目前被视为中心的北方二里头、二里岗诸城。比方说盘龙城拥有面积约至少250万平方公尺的大城,可能在城外更大的范围内,还有同时代的其他遗址。只是它们要么在水下,要么在城市区,难以发掘,剩下的部分也发掘不多。即使如此,竟然也创造了多项同时代的纪录:如发现了最大的陶窑、最大的熔铜遗迹,最大的出土铜器,以及最多的贵族墓葬。郑洛地区的城,要么小,要么时代偏晚一些。所以我才会认为:盘龙城是那时候最大国家的核心地区。那时候最大的国家应该叫做商,而商的中央恰恰就在现在中国的地理中心,也就是武汉。
立新老师:刚才诗萤说到郑洛地区的城偏晚,我补充一下。张雪莲先生等人根据碳十四数据,得出二里头一期年代约为西元前1735~前1720年,二里头四期年代约为西元前1565~前1530年,郑州城大约建于西元前1500年前后。
我对照盘龙城的碳十四数据做了一些对比分析,大致可以说,盘龙城二期大体相当于二里头二期前后,上限或可早至二里头一期末,下限或晚至二里头三期偏早阶段,绝对年代约在西元前十八世纪末至西元前十七世纪下半叶。盘龙城三、四期大体相当于二里头三、四期至二里冈下层一期,绝对年代大约为西元前十七世纪下半叶至西元前十五世纪早期。盘龙城五期大体相当于二里冈下层二期,绝对年代约为西元前十五世纪中期。盘龙城六期大体相当于二里冈上层和殷墟一期,其绝对年代为西元前十五世纪晚期至西元前十四世纪。盘龙城七期器物风格与殷墟二期相似,可以将其视为殷商文明大体系在江汉地区的遗迹,绝对年代大约从西元前十三世纪初起。从文化属性来说,盘龙城二至六期都属于盘龙城文化,绝对年代从西元前十八世纪至西元前十四世纪;盘龙城第七期则属于殷商文化。也就是说,在郑州城修建的时候,盘龙城已进入第五期,且已经有非常发达和成熟的青铜文化了。
俊伟同学:陶窑比较大,是不是因为各地区专业分工的原因?或许只能代表盘龙城是主要的陶器生产地之一。
诗萤同学:可是盘龙城的陶窑代表了当时的新技术--龙窑,这种长形窑可以提升更高的温度,和当时的硬陶制造与青铜冶铸技术颇有渊源;而且盘龙城的龙窑最长达54公尺,相较之下当时吴城文化的龙窑只有7公尺多长,显见盘龙城的龙窑不仅仅表明这里大量制造陶器,更可以说明这里拥有当时水平最高的制陶技术。在那个技术尚还没有普及的时代,独占高级技术的地方很可能是中心。此外,龙窑在北方并无发现。
俊伟同学:这样的话,你说的都没问题。
甲同学:熔铜遗迹又是怎么回事呢?目前最为完整的铸铜遗址应该是二里岗所发现的吧?
诗萤同学:的确,二里岗所发现的铸铜遗址比较完整和系统,目前盘龙城所发现的熔铜遗迹虽大,但不像二里岗那样铸造青铜器的每个环节都有遗迹被发现,但这很可能是保存条件不同,以及盘龙城发掘过少而造成的。虽然目前南方地区都没有发现如二里岗那样系统的铸铜遗址,但并不能因此认为整个南方地区没有铸铜活动。
秀美同学:但是盘龙城熔铜遗迹所铸造的青铜器,是否有可能只对外输出呢?
诗萤同学:先前提到的,盘龙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即使有向外输出,但还是应该以本地自用为主。而且如果是这样,郑洛地区的青铜器则应该多数都是进口货。这有可能,但更常出现的情况应该是盘龙城卖或送合金铜锭给郑州,然后由郑州自己铸造器物。盘龙城的熔铜遗迹长达30公尺,当时各地的熔铜遗迹都是5公尺之内,盘龙城的熔铜遗迹明显优于其它地区,可能有出现技术垄断的情况。按此逻辑推理,盘龙城又怎么会只是个地位低下的取铜基地呢?当时的青铜技术无论在战争上或信仰上都是相当重要的,而青铜冶铸技术明显优于其它地区的盘龙城遗址,其地位自然也不言而喻了。
秀美同学:嗯,谢谢学妹,我了解了,你的报告很棒!我一定会把你讲的教给中学的小朋友。嘻嘻!
注:原文中有部分插图未配发,有兴趣者请参见原书。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