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外国留学生喜欢来华留学,因中国先进?错,有更重要的原因
古代怎么到中国留学?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目前,中外留学生交流中,来中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而不是前些“老往外跑”的局面,中国人出国留学也不再是“有面子的事”。
其实,在古代能到中国留学才是一件特有面子的事情,以现在不少中国学生喜欢去的日本来说,日本人便以当中国留学生为荣。从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史书记载来看,最早来华留学的正是日本人。
据《隋书》,最早来华的日本留学生,于公元600年到达中国,其时的中国处于隋朝。当时的皇帝是结束了中国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的隋文帝杨坚。其时的中国已大一统20年,国力渐强,国秦民安,物质和精神文明比周边国家高出一大截,很值得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东南亚等落后地区学子来华学习。
“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上令所司访其风俗。”
这段记载见于《隋书·东夷列传》(卷八十一),“开皇”为隋文帝的年号,“倭王”就是今天的日本天皇。
开皇二十年,即公元600年,对应于日本的纪年是推古天皇八年。在这一年,中国出现史上首批外国官派留学生。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史书记载中并没有“留学生”这类字样,叫“遣使”,这些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都是通过“遣使团”方式进来的。
除了日本留学生,高丽、百济、新罗(今朝鲜、韩国)安南(越南)、琉球,及拂菻(东罗马)、大食(伊朗)等交通上允许的国家,都有留学生或使节性质的学者在中国学习——可见当时的“丝绸之路”经贸、文化交流很活跃。
在古代,到中国来留学确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可以进入相当于现代北大、清华的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读书。
当时的中国太学是全世界教学水平最好最高的高等学府,其在国际上的声誉,犹如今美国的哈佛、英国的剑桥等国际名校,甚至比他们还高。
留学生输出国往往指定要到中国的太学学习,周边的高句丽、百济,都是“请入国学”。
外国学生喜欢到中国留学,是因当时的中国先进,更因中国大方!
不只可以上最好的中国名校,最能打动那些外国留学生和家长的,是“费用全包”——学费免,住宿费免,伙食费免,甚至连校服也都是免费发放,把外国留学生高兴死了!
如开成元年(公元836年),朝廷批准两名新罗留学生“衣粮准例支给”。这“衣粮”,就是校服、日用品、伙食费等,全都由唐中央财政支付。
当然,所有费用都是有定额的,并不是在中国狎妓、逛窖子也让中国买单。
对新罗如此,对高句丽、日本都所有其他国家在华留学生,也全都是这样,不需要留学生家里掏钱。
“开成”是唐文宗李昂的年号,当时的中国国力已大不如前,但是唐朝廷仍能承担留学的费用,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这不是一个两个留学生,而是几百、上千的留学生,不只新罗一国,其他家都有留学生在中国,仅唐文宗开成元年,在中国太学读书的外国留学生有216人,这需要多大一笔财政支出啊!
或许有人会说,当时国外人来中国都有朝贡的,这也是事实。
但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来多少,得送多少,甚至是加倍送。正因为中国“大方”,所以不少朝代在财政紧张时,都害怕周边小国前来朝供,找理由拒绝进供。比如明朝时,大臣多次上书皇帝,不要远方来朝贡。
但中国这么做,也为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是世界最负责任、最有担当的大国,这是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的现代史学界都认同和赞赏的。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