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永宁寺遗址
北魏后期都城洛阳的重要佛寺故址。位于今洛阳市东15公里的汉魏洛阳城遗址内,座落于北魏宫城的西南侧,占地面积达9万平方米。它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寺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为灵太后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毁。
永宁寺遗址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遗迹,为高大的土台,当地俗称木宁寺或木塔寺,清代误定为陵冢,树“汉质帝静陵”碑,至今碑石犹存。遗址于1963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勘察,1979-1981年发掘。
建筑遗迹 寺院围墙经勘察,平面长方形,南北305米、东西260米。塔基位于围墻内正中部位,平面呈方形。塔北有一片较大的夯土台基遗迹,东西60余米,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以上,为正殿基址,据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载,该殿豪华绚丽,可与宫廷中的大极殿相比,两侧向南延伸,连接东西廊檐。围墙内正南又有一处殿基,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围墙南壁正中是寺院的山门,面阔7间,进深2间,正对着佛塔。据《洛阳伽蓝记》记载,门上原有门楼三层,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又记围墙的东、西、北三壁亦各有一门,均直对佛塔,东西两门各有门楼二层,北门无楼,似乌头门,遗迹今已不明。永宁寺遗址的山门、佛塔及正殿均位于中轴线上,而以塔为中心,殿在塔后,这是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典型布局。
佛塔塔基 永宁寺塔为木塔,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原为九级,举高九十丈(《水经注·穀水》条又记为四十九丈),今仅留塔基。塔基夯筑,平面略呈方形,分上下两层。下层基座东西101米,南北98米,高度超过2.5米。在下层基座正中筑上层基座,平面方形,边长38.2米,高2.2 米。台基四边用青石垒砌压边,基座四面均设踏道。原来基座四周应绕置石栏,现仅在其附近散见一些石栏构件。
木塔建于上层基座上,现尚存方形础石124个,分内外5圈,排列整齐有序,皆呈正方形的网格式。除外圈檐柱每柱下只置一石外,其余诸圈础石皆用上下三重平石叠砌而成,包砌在夯土层中,最上重的平石刻有榫槽以使立柱固定。在第四圈础石内,筑成土坯垒砌的方形实心体,为木塔的中心柱,边长20米,残高3.6米。在其东、西、南三面各开5龛,每龛都设在两柱之间,宽约1.8米,进深20-30厘米,呈弧形。龛内原有塑像,今仅存残块。中心柱北面没有壁龛,只见方形柱槽,原应为支架木梯的登塔之处。
檐墙外涂丹硃,内绘彩色壁画。壁画内容有菩提树、背光和莲花化生等佛教题材。塔基地面铺有一层较厚的白灰硬面。在檐墙残基与白灰地面处,保存有门窗的遗痕,按门窗遗痕及每面10个檐柱推算,木塔底层外檐每面应面阔9间,与“三窗六门”的记载相吻合。
塔基遗物 有大量佛教泥塑残像,还有石雕、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佛教泥塑残像有大小两种,大像较少,有佛和菩萨造像。小像出土约300余件,多为贴置墙壁上的“影塑”,包括飞天、菩萨、比丘以及世俗供养人像,有高冠大履褒衣博带的上层人物及其侍从、文吏和武士等。这批泥塑造型精致,形态生动,超出同时期石窟中泥塑的艺术水平,是北朝雕塑艺术的精品。建筑材料中,有饰狮子纹的贴砖,瓦当多为宝装莲花纹、变体莲纹和莲花化生等图案,其题材均与佛教艺术有关。
- 0000
- 0000
- 0000
- 0001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