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长安极少现暴雨撑船,使啥手段?
古代京城的排水规划与管理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今年的雨水有点奇怪,或说罕见,北京、河北一带比南方下的还凶猛,不少地方出现了“撑船”现象。
在古代中国,京城防涝是重中之重,把皇帝家都淹了那还了得。所以,从先秦时起,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历朝历代对京城的给排水问题都十分在意,要认真设计。
在古代,大雨淹皇城并不少见。如隋朝初年都城便积水严重。
原来, 隋朝代北周而立后,起初定都在汉长安城。汉长安城其实当年对给排水设计很重视的,而且设计科学。
汉长城原有12座城门,城内有8条大街。每一大街中间有两条宽约90公分的排水沟。
现代考古发现,汉长安城的下水管道多陶质管道,或五角形,或圆形;在直城门北门南门道外均发现完整的砖券地下排水涵洞。城内路边多有渗水井,可迅速排掉城内雨水。
但是,由于汉长安城经过了那么多年,年久失修,又多战乱,到隋初已很破败,而且空间布局不能适应”大隋“的发展需要。
更主要的是,汉长安城北临渭水,由于渭河不时南北摆动,每到雨季,防涝排洪便成为了问题,水污染也严重,搞得隋文帝睡不好觉。《隋唐嘉话》上便有这么一个说法:“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
醒来后,隋文帝杨坚与臣僚研究后,决定另建城池,选中了汉长安城东南方的龙首原南坡,因开国皇帝封被封“大兴公”,都城干脆起名“大兴”。
大兴城就是后来唐都长安城的母城。大兴城的规划和兴建,由当时的建筑工程专家高颎、宇文恺等人主持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兴土木,仅用九个月便建成了新都城的。因这有杨坚“恶梦”在先,所以建城时特别注重城市的防洪和排水问题。
唐代隋年,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再兴土木。
唐长安城豪华,是古代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城市,其排水系统也上档次,极少出现暴雨撑船现象。
现代考古曾在唐宫西内苑故址上发掘到一段暗渠式下水道,渠底和渠口铺砖或石,渠壁砌砖。为防止渠道淤塞, 每隔一段安装一组闸门。第一道闸门由铁条构成直棂窗形,可拦阻较大污物;第二道闸门是布满菱形镂孔的铁板,可滤出较小的污物。而市内小巷,一般都有砖砌的地下水道。
长安城本有京兆尹这“市长”管着,但唐朝皇帝仍不时亲自过问下水道,这一各级一把手领导“亲自主抓”风格,现代可以借鉴。
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卷六)中,便记录了这么一件事情: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六月,唐玄宗李隆基作出“最高指示”,要求“修理两都街市、沟渠、道桥”。两都,即指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如果不修堤防或修而失时,在唐代问题可大了。
据《唐律疏议·杂律》(卷二十七),“主司杖七十”;如果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则以“杀伤罪”、“坐赃”论处。所谓“杀伤罪”,即今伤害罪;所谓“坐赃”,即盗窃罪。领导人都被如此办罪,具体办事的应该更倒霉了。一等”。
依法治城,执法必严。这一点,现代城市管理者更应该借鉴!
- 0004
- 0000
- 0002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