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福”字外,过年时农村最喜欢贴的4个字,字典上一个也查不到
民间贴春联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大年三十,家家贴春联。
春联,是过年时最有文化的风景,也是春节的文化魅力所在。
过年贴春联,本是为了辟邪需要,后来就发展成为一种文化风俗,既能装饰环境,又是除旧布新,把过大年的气氛搞得足足的。

(贴春联)
春联因为是春节张贴的需要而出现,俗称“春帖”,写春联则称“书春”或“挥春”,贴春联就叫“贴挥春”。本源于早期过年时悬桃符辟邪活动。现在可考的最早的春联,出自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之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春联俗称对子,因为是对子,凡有上下联之分,又称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安排有讲究,上联要贴在右边,下联贴于左边。
春联贴在什么地方?这里面也有讲究,不仅仅是门上。

(最早的春联)
一是“有神必贴”,在神灵两别边贴,内容都是敬仰祈福之语。如在天地神旁的对子便写:“敬天地富贵,孝父母平安”;财神的对子则是:“天上福禄神,人间财源主”。
二是“每门必贴”,家里的大门、偏房门、厨房门、牲畜棚门、后门,甚至猪圈门、鸡窝门都不能遗漏,其中正大门最重要。除了门上贴,门两边的墙上也可以贴。
贴春联的日子是除夕日,贴春联上午下午都可以,但一般都选择在午饭前,决不能夜里贴,那样不吉祥。

(贴上春联)
过去的风俗是,贴上春联后,讨债的就不能再上门,否则不是欠钱的被骂,而是要钱的被指责。同样的,过年时只要贴上了春联,别人就不能上门借钱,主人也不会借出,迷信说此时借钱不好,主一年钱财外流。
这也是过去人家早早把春联贴出来心照不宣的原因——贴上春联就不用担心“穷鬼上门”了,而不仅仅是喜庆和辟邪的需要,这一点,现在好多人都不知道了。
除了贴对联,在门窗、器物、粮囤、厕所、牛马圈等上面,还要单联,北方称是“贴春条”,写的都是“五福临门”、“四季平安”、“福禄寿喜财”这类喜庆、吉祥语。

(猪圈上贴的春条)
如在粮囤上贴“五谷丰登”,米柜、面缸上贴“米面如山”,菜橱上贴“山珍海味”,箱柜上贴“黄金万两”,猪羊圈贴“六畜兴旺”,车上贴“日行千里”,院墙上贴“满院生辉”,院内树上贴“根深叶茂”……
除了贴对子、贴春条,最简单也最常见的,是贴“福”字。

(慈禧书“福”字
“福”字写法有讲究,红纸裁成方形,对着对角写,俗称“斗方”。清朝过年时,还有皇帝给大臣赐“福”的风俗,晚清西太后就喜欢给下人赐“福”字,现在民间还藏有不少慈禧写的“福”字。
而写“福”字送人,也是过年赠送礼俗。现在不少单位都有给职工发春联、送“福”字的现象,就是这种礼俗在企业文化中的反映和体现。

(贴“福”字)
除了“福”字,其他讨喜的字也可以写,如“禄”、“寿”、“财”,但一般不会写“喜”字,“喜”是红事上的专用字。因为单字的斗方内容简单,没有对联和春条内涵丰富,于是民间将四字或五字,有序地排列写在斗方上。

(生意兴隆斗方)
还有一种更艺术,把一组字有机地组合到一起,变化出一个——合体俗字,在讲究民族大团结的年代,戏称之为“团结字”。
这种俗字,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实际是一种字符,但人人都能看懂。中国最有名的合体字,大概是陕西的——

此字土音读作biàng,是陕西咸阳一带使用的特色字,是一种手工面条,这个字的寓意就一个——面条长长。但这个字拆解起来很有内涵,当地人称:“一点飞上天,黄海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朝里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也长,我也长,中间不方便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弯个勾勾挂麻糖,坐上车车逛咸阳。”

(慈禧书“福”字,为福禄寿三字合体)
过年时的合体俗字有不少,都是书家创作出来的。过去和现代在农村都很流行、使用也很广泛的,有下面这4个“字”,也是除“福”字外,农村人家过年时最喜欢贴的4个斗方——

(大元宝)

(日进斗金)

(黄金万两)

(日日有财见)
上面斗方里都是吉祥字,可贴在门上、箱柜上,迎门墙上等需要的地方。也有不是吉祥字,而是辟邪合体字,如下面这个字,是山西省翼城一带过年时门上贴的斗方。迷信认为,这个字中有一个“斩”,可以驱逐魑魅,所以过年时要贴,这其实是中国道教上惯用的咒符原理——

(贴门上辟邪用)
- 0003
- 0003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