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并不是华夏人文始祖?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专家提出颠覆性观点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华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原住民的自称,也称为“华”、“夏”、“诸夏”,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姜戎子驹支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
(行书“夏”字)
一般认为,华夏起源于夏后氏,大禹即为夏后禹。这一观点最近在学术界再起议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吴锐最新出版的《中国上古的帝系构造》一书,提出了新的史学观,否定了传统的“三代”同源,黄帝一元的“统战史学模式”,民国时兴起的“疑古”风潮再起。
最近,我有幸先读到这部书稿。《中国上古的帝系构造》试图厘清中国上古时代的帝系是如何构造完成的,相当于一本完整的反映疑古立场的《中国上古史》。书中核心观完全推翻大家对“华夏”、“黄帝”的传统认识和观点,令我们怀疑“我们还是黄帝后裔吗”、“黄帝还是华夏人文始祖吗”。
史学界有一个关键词——“帝繫”,此词出自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世本》,该书已经失传,汉字简化后写作“帝系”。实际上在古书中的“帝繫”不写成“帝系”——简化字的负作用是导致后代史学研究出现误会。
(北京平谷轩辕庙内供奉的黄帝塑像)
“帝”,也不是秦汉以后的皇帝,而是古人心目中比“王”更神圣的圣王,半人半神。《逸周书·谥法》:“德象天地曰帝。”东方民族崇拜的帝是少昊(又写作少曍、少皞),少昊是太阳神。集结在少昊大帝之下,形成了庞大的鸟夷族,在《尚书》有两处记载,从唐朝开始误作“岛夷”。
南方民族心目中的帝是祝融,其形象好比是火神,集结在祝融大帝之下的族群就成为楚族。因此帝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族系。
古人极其重视世系,楚国的太子从小学习《世》,见《国语·楚语上》。屈原自称是帝高阳之苗裔,帝高阳就是一种帝繫。
最麻烦的“帝”是黄帝,所有古书都说它是住在昆仑山上的大帝,但究竟代表了哪个族,众说纷纭。《中国上古的帝系构造》一书首次提出昆仑附近的黑水是褒水,赤水是丹江,从而认为黄帝是汉水流域三苗、巴人等族系的神话人物——黄帝并不是华夏民族人文始祖,竟然是少数民族首领,是汉族自作多情,把他捧到自己的供桌上,当成华夏民族的始祖!
(河南新密黄帝宫内黄帝像)
我简单看了一下《中国上古的帝系构造》,该书侧重文献考古,吸收最多的是古史辨学派。
现在很多人相信考古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学科,因而是最可信的,本书认为考古学家很容易受古书的误导,不仅没有吸收最尖端的历史学成果,反而上了文献的大当,被“夏,中国之人也”一句话害惨了。
这句话出自《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页,从臼。臼,两手。夊,两足也。”页是人头。
这一解释千百年来让人费解:难道只有中国之人才有头、两手、两足吗?其实清代阮元已经指出“夏”与“颂”字义同,“颂”即“容”,通俗点说,就是“样子”,具体点说,就是跳舞时歌者、舞者与乐器一起表演的样子。
(黄帝陵轩辕庙内供的黄帝石刻像)
“夏”字本义指西部,还有一个意思是跳舞的人,舞者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因此“夏”字从夊从页从臼。舞者经常用到夏翟(雉鸟的羽毛)作装饰,这种舞蹈因此得名“夏”。“夏”舞之得名是因为舞者手持彩色羽毛(由此衍生出“夏”字的第三个意思是彩色,因此得以与“华”相通),与夏国、夏代、夏朝、夏禹、夏族没有关系,困扰古史的夏文化连环可解。
民国十五年(1926年),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对于古史的主要观点,不在它的真相而在它的变化。……‘不立一真,惟穷流变’。”《中国上古的帝系构造》一书便秉承“不立一真,惟穷流变”思维,在颠覆着中国传统的历史观。
(黄帝像,汉画像石拓片)
具体颠覆了哪些,除了上述黄帝是少数民族领导人,“华夏”起源与夏族没有关系等,书中还有许多“非同寻常”观点,我会在下面的文章中继续与大家聊聊。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颠覆观点是官方最高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专家提出来的,这是否意味着官方试图修正传统的华夏史观?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