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郭静云:商代“易”与“道”观念渊源
69893

郭静云:商代“易”与“道”观念渊源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53:041

2016-08-19 郭静云、王瑾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2016年7月10日上午,郭静云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们主讲商代“易”与“道”观念渊源,主要内容来自其著作《天神与天地之道》一书的第599-618,774-813页。现将演讲内容整理如下:

一、下上若

“下上若”是三个非常简单的汉字,很少有人不认识,但当它放在甲骨卜辞中,意义的理解可能需要下一番功夫。

1、“下上若”在甲骨文中的使用。首先普及一个常识。甲骨文是占卜之后刻的,在同一块卜骨中,一个角落里的字和相对角落里的字很可能是有关联的,虽然并不完全绝对,要把一块卜骨完整的来看。

“下上若”在甲骨卜辞中有两种贞问方式,一是正问,即“下上若”,一是否问,即“下上弗若”,意思是说,“下上”会不会若,“下上”是名词,若是动词。

“下上”两个字也曾表达“王求治”的意思,武丁时期一条卜辞说“下上肇王疾”,是说“下上”会造成王疾,同样有“帝肇王疾”。

最常见的例子出现在武丁时代,是商王出兵之前请求下上的允许,如“下上弗若不我其受佑”、“下上若受我佑”等,“下上”有没有对我若,有没有对我保佑,成为了稳定的祈祷套语。

“下上”的固定组合在武丁之后就几乎不出现了,但到了康丁的时候出现了一次,这次并没有问“若”,但是问了是否保佑的问题。

2、若的意义范围。要想弄明白下上到底是指什么,首先要弄明白的是它干什么,也就是“若”。

在甲骨文卜辞中,曾出现过“上帝若王”,“祖丁若小子”(王自称小子非常普遍),在这些例子中,可以若的人是上帝,祖先,以及“下上”,上帝、祖先都在王之上,“若”是一个从上往下的动作。在文献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屈原《天问》有“后帝不若”,《汉书·礼乐志》有“神若宥之”。甲骨卜辞也说“若于下上”、“若于帝”。这是一种被动的表达,是说下位者若于上位者,由此可见,“下上”是不下于祖先和上帝的角色,是商代信仰中某种核心概念,但又不是祖先和上帝。

3、“授我佑”套语,甲骨文中,我字的写法写作武器,显然不能用于一般平民的自称,余一人也是只有王的身份才可以使用的。商王才有被“下上”佑的资格,在商的信仰中,“下上”能保证商王政权,保证王事成功。

4、商代“下上”与秦汉“上下神祇”。有观点认为,上帝和下帝是相对的概念,但周公彝说“下上帝无终”,很明显在这里不存在一个与上帝相对的下帝。另有观点认为,“下上”反映了逆祀的制度,但武丁时期的祭祀都是从上甲开始,并没有出现逆祀,甲骨卜辞中下上也丝毫无法看出逆祀的痕迹。在秦汉时期,有“上下神祇”,是作为祭祀对象存在的,给他们送祭品,如《尚书·汤诰》“告无辜于上下神祇“《国语·周语中》“足以供给神祇而已”,“虽然在甲骨卜辞中,“下上”并没有被祭祀,而是被祈祷,要求“若”,但依然可以看出,“上”接近天上百神信仰,“下”接近地祇信仰,是在表达上下天地有灵性的观念,希望得到一切被认和未认的神力的顺祥保佑。

1、下上与上下。有人可能会说,在商代,并没有天的概念,天的概念直到周代才有,但是要弄清楚的是,有没有一个概念和这个概念的用词是不一样的,没有这个字,但是可以有这个概念,没有天这个字,但是可以用上下来表达天地的意思。

甲骨卜辞中的事实是,在武丁之前,没有“上下”的用法,而在武丁之后,又极少“下上”的用法,很有可能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原因,出现了顺序上的变化。比如毛公鼎上有类似“下上若”的用法,但写作“上下若否于四方”。那为什么早期不用“上下”,偏偏要用“下上”呢?

这要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写作“下上”,其实两个字是在一起的,但是如果写作“上下”,两个字实质上是分开了的。

在甲骨卜辞中,文字的确有文字的作用,但作为卜辞,文字有着更加神秘的力量,“下上”的写法可以对应《周易》的泰卦,泰卦坤在上,乾在下,所以才能“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如果是“上下”,则“上下不交,而天地无邦也”,连国家都没了。所以,“下上”的用法其实是在于天地合的状态。据文献记载,殷商是使用《归藏易》的,正是坤为首,故先坤而后乾。《周易》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出现的是比较晚的,但易法的观念其实非常古老,它并不是在祈天或者地,而是在求天地之合。

二、殷墟卜辞中的“下上”与“殷道”的“坤乾”

在马王堆的《帛书周易》中,坤被写作“巛”,这是顺的声旁和本字,那为什么要用这个字来表示坤呢?难道仅仅因为它倒过来再分开就是坤卦☷吗?而《帛书周易》中,乾是写作健的。说卦言:“乾,健也。坤,顺也。” 乾坤对举,卦画相反,卦义也相反。于是,为什么不直接写健顺,而要改为乾坤?

段玉裁认为“上出为

乾(干,干和乾是同一个字),下注为湿,故乾(干)相对”。在甲骨卜辞中,有“惟上田旬延受年”、“惟溼田旬延受年”,卜辞的重点是“上田”与“溼田”的相对,是关于在上田或湿田祈祷的贞问,正如诗经中“山有榛,隰有苓”。“隰”的“土“字异文即“溼”,“隰”表示低下的平川。总而言之,“上下”与“上溼”或“乾(干)湿”是相对应的概念,所以乾卦以乾命名。文献讲“地湿而火生”,“天燥而水生”,乾释为干燥,是完全合理的,因为这是天的本质。甲骨文中,坤的本字和雷的本字其实是一个字,雷并不是打雷的雷,而是指雷泽,是湿地。坤是圣地的概念,本义是指天神所降而圣人所居的雷泽湿地,乾坤正好构成天干地湿的象征意义,象征完整的天地宇宙。

三、老子之前的道本义

老子为什么会使用到这样一个字,它是一个什么意义,显然,老子不可能完全给这个字设定一个新的意义。所以,在老子之前,这个字是什么意义呢?

在甲骨卜辞中,有这样的用例:“今日王道”、“王其田(王去田猎)”“道王擒,大吉”、“道王,吉”。用“道”这个动作针对王是好的。过去,常认为“道”这个字是“永”或者是“衍”,但其实永和衍中间都是没有人的,这个字有人。是说祈祷保佑王,以获得大吉,解释成“永”或者“衍”是不通的,而郭店楚简的发现,可以看到,这个字和“道”的写法一模一样,这应该是一个“道”字。

其实,三十年前,严一萍先生已经将这个

字释为“道”,其本义是“导”,直到金文,说“王道(导)大保”,意思字形还是完全一样。说到这儿,再看从行、首的导字,从行、止、首的导字。

这两个字的字形和上面提到的“道”的字形是一样的,只是用首取代了人,表达人在十字路口,不知道怎么走的意思。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首”和“导”在发音上相近,“首”是一个声符。但是,在古文字中,很少有纯粹的声符,一般都是有意义的。事实上,在甲骨文中,有两个首字。一个写作“王疾首”,表达头部的意思,是说王头疼,另一个写作“王来途首”,就不是头部的意思了,是王来做领队,是首领的意思。两个字在字形上也是微有差别的,而表达道的意思的,全部都是“首领”的这个“首”字。所以,“首”在这里就不仅仅是读音的作用,它表示一个首领,一种崇高的引导。我们看甲骨文或者金文以及传世文献,都可以看到,“道”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比如说“道人以方”、“来吾道夫先路”,甲骨卜辞中,商王在求助于避祸的引导,但是这个引导是谁,却并没有明说,不存在一个具体的对象。所以老子才说“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并不知道他的名字,然而希望得到引导。“道”的动作发出者是一个不可指名的信仰对象。《老子·德经》也说“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而善谋“,把“道”解释为“导”,意义就非常清楚了。

总之,先秦哲学思想离不开前时的信仰观念,只是对商人而言,这都是祈祷对象,而先秦思想家哲理化古代信仰之后,其意义的讨论就变得越来越热门。

上图:刘秀美同学在为老师做主持。

(执笔 王瑾 、编辑 江俊伟)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