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河南发现一周初大墓,墓主或是商纣王哥哥,骨骸经日本鉴定约60
69902

河南发现一周初大墓,墓主或是商纣王哥哥,骨骸经日本鉴定约60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00:540

河南太清宫西周墓主身份之谜

本文作者 苏湲

河南鹿邑县老子太清宫考古发现一座巨大墓葬,有丰富的随葬品和大量的殉人,一切都在向人们炫耀着墓主人生前的特殊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这位神秘的墓主人是谁?这成为研究者极于早日解决的问题。

(考古成果展出)

考古编号M1的大墓出土青铜器带铭文的全部为礼器,共有54件,其中有“长子口”、“子口”或“子”器铭的就有48件, 一座墓中出现如此众多的自铭器,在已发现的商周大墓中实属罕见,以此推断墓主人即“长子口” 。 问题所在是长子口是谁?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学者们竞相展开研究,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埋首于浩瀚的书海中,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以及考古发掘资料,试图找到有关长子口的一切有关行踪。

长子口墓葬的形制、腰坑的使用、墓底的朱砂、大量的殉人、随葬器物的组合以及器物特征等等方面都表明,长子口墓亦属于殷人墓葬,而随葬品中有较多的周初特色,说明埋葬的年代在西周初年。长子口墓主人的骨骼,经日本滋贺医科大学鉴定,认为他应该是60岁左右的男性。这为学者研究长子口墓的年代及价值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

(配图与本文无关)

从考古资料看,到目前为止,西周初年发现的最大墓葬是北京琉璃河M1193,使用4四条墓道, 墓室长7.68米,最宽处5.45米,初步被定为周初燕侯墓,只是该墓亦遭盗掘,难窥其全貌。

山西天马—曲村北赵晋侯大墓共有17座,墓室一般长6米左右,宽5米左右,规模最大的一座晋献侯苏大墓,墓室长6.65米,宽5.6米。其中只有年代偏晚的两座大墓为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其他有14座使用一条墓道的甲子形墓道,还有一座为夫人墓,不使用墓道。

琉璃河M1193虽然有四条墓道,但墓道在大墓的四角,不呈亚字形。而太清宫长子口大墓墓室长9米,宽7.5米,是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由此来看,长子口大墓的规模显然超过了燕侯和晋后的墓,是目前所发现西周大墓中所仅见的,即使在商代大型墓葬中属凤毛麟角。

长子口墓有着较多商代遗风及东夷集团的风俗,一方面说明墓主人与商王室关系密切,同时也反映出他与东夷集团之间存在着较深的渊源关系。

宋镇豪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指出:长子即长,一称长侯或长伯。在甲骨文第三期卜辞中,有“ 其又长子唯龟至王受又”的记载,意思是商王贞问:“长子是否来贡龟?”说明“长”是商王朝的重要方国,长子是长国的封君。这个长国要定期向商王供龟,可见他与商王朝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卜辞上的长子很可能就是长子口的父辈。有学者研究认为,长氏原为东夷的后裔,臣服于商,负责制造弓箭等武器,后来繁衍为张性,故长氏是张姓的祖先。

(出土文物)

发掘者认为,根据墓葬的年代和甲骨文的记载,商代晚期有一个臣服于商王朝的长氏方国,这个方国的最后一个封君为长子口。周灭商后,长子口又臣服于周。按墓主人的年龄推算,长子口墓下葬年代不晚于周成王时期,成王一朝距周武王灭商不过30余年,周灭商时长子口的年龄应该在30岁左右,正处于商、周变革之际。

长子口并非周人,而是殷人或殷遗民,主要活动在商末周初。“长子口”中的“长”应为氏族或国名,“子”是身份,“口”为私名。

在此之前,正式发掘出土的长国器有两批,一批出土于陕西长安斗门镇普渡村发掘的一座西周墓中,另一批出土于湖北黄陂鲁台山M30 西周墓中。这些都是长国迁往各地的后裔,在周初武王克商以后,归顺于西周。周为了巩固其东方边疆,乃任用长国首领长子口在这里进行统治。

长子口墓的发掘资料公布以后,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墓主人身份的争论更为激烈,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早提出异议的是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恩田,他在2002年4期《中原文物》上发表《鹿邑太清宫西周大墓与微子封宋》一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看法,给学界带来一个强烈的震动。

王恩田认为,长子口墓主人应该是殷代最后一个王——纣王的哥哥微子(公元前1050年前后的人物)。文中说,鹿邑北临商丘,二者相距约60公里。商丘传为宋国的都城,据《史记·宋世家》载,周公平息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和管叔的叛乱后,“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 国于宋”。宋本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国名,武丁卜辞中就有“鼓取宋伯 ”的记载。

《汉书·地理志》梁国睢阳条注:“故宋国微子所封。”《一统志》说:“古城今商丘县南。”但是没有说明相距若干里。1991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商丘县老南关和郑庄一带经过6年的钻探,找到一座古城,周长12985米,面积10.2平方公里,年代属于东周时期。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就是属于商末周初的,是不是宋国都城还有待于进一步探寻和考证,而鹿邑太清宫西周大墓的发现对进一步考证宋国都城所在地,提出了重要线索。

(出土青铜器)

王恩田在文中指出,为什么在报道中认为该墓为长国国君“长子口”之墓呢?这是因为历史上长、微二字字形接近,早在历史上早就混淆不清造成的。文中说长、微混淆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说 文》所引长字古文有误,是经过讹变后的字形。

《说文》对长字的误解,说明许慎时代“长”字就讹变已久,搞不清当初的造字初意了,因此出现误引“长”字古文这类指鹿为马的错误自不足为怪。第二,是古玺中的“微”字,以往曾有被误识为了“长”字的原故。因此正确释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文中举出大量事实,从各个方面考证了长、微二字的区别和混淆不清的原因,用以证明长子即宋微子这一史实。在一种强烈的诱惑下,王恩田专程来到郑州河南省考古研究所,观看了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的器物以及铜器铭文拓本。通过对长和微的种种比较和考证,并结合大墓的葬俗及墓主人的年龄等分析,王恩田认为,“长”显然是“微”字的误释,墓主人只能是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启或其弟微仲衍,以微子启的可能性最大。

铭文中所见的微子口,微是封宋以前的旧有国名,子是否为爵称,口是否为私名,口与启是否为名与字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说,微子启是商朝帝乙的长子,也是纣王的庶兄。纣王即位以后,昏昧荒淫,政治紊乱。微子屡次进谏,劝阻纣王不要溺爱妲己和实施暴政,但是纣王不听。而周西伯昌不断修明德业,灭了陇国。纣王的大臣祖伊,忧恐祸患将至,把此事告诉了纣王,纣王却说:“ 我生于世上,不是有天命在吗?西伯昌虽强盛,又能把我怎么样?”

微子料定纣王是再也听不进去劝谏了,因此想以死殉国,然而当他离开京城以后,却又迟疑不决,最后去国出亡。

周武王伐纣,推翻了殷朝。微子戴着殷朝宗庙的祭器,呈送到周武王的营门,袒露上身,双手捆缚于背后, 跪行到武王的面前,恳请武王不要断绝殷朝的宗庙。于是武王替微子解开缚绳,恢复他原有的身份和地位,果然还将殷墟一带封给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以承续殷朝列祖列宗的祭把。周武王还把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封在殷墟周围,去辅佐武庚和暗中监视他。

周王朝灭商二年以后,武王崩逝。成王即位时年纪尚幼,所以暂由周公旦代理朝政,当权治国, 历史上称“周公摄政”。管叔、蔡叔和霍叔都怀疑他图谋篡权,于是利用武王新死、成王年幼之机,联合武庚,共同作乱,想乘其不备,进攻周成王与周公。

周公奉成王之命诛灭武庚,杀管叔, 放逐蔡叔等人。周公杀了武庚以后,把在殷人中影响比较大的微子启封于宋地,让他统治殷王朝的遗民。微子由于素来仁慈贤能,所以受命代替武庚后,殷朝的遗民非常爱戴他,微子是孔子所称“殷之三仁”之一。微子去世以后,立其弟衍为君,就是微仲。

王恩田的文章一经发表,长子口墓墓主人的身份立刻引起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关注,使其蒙上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而从目前看,解开这座大墓墓主人之谜的关键,主要来自对文字的解读,这对于了解殷周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有着很高的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考古学家张长寿在查阅了大量的史书后,从《吕氏春秋》中发现有关周武王任命微子任长侯,主管殷祭祀活动的记载。并把这一情况告诉对中国青铜器有深刻研究,被称为古文字第一人的日本东京大学名义教授松丸道雄。

(出土文物)

松丸先生对此非常感兴趣,立即来到郑州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松丸先生认为:发掘的大墓曾经是宋国的地域,发掘所出青铜器的年代相当于殷商至西周初年。纵有南北49.5 米的墓道和众多的殉葬人,无疑是君主级别的大墓。另外,“长子”和“微子”是同一个人,他们在《史记》和《吕氏春秋》中都有记载,因此可以确定这座墓就是微子墓。

如果真是宋微子墓的话, 长子口大墓的地位就更加尊贵了,微子将是从殷商到西周初年这段时期里,《史记》等文献所记载的人物中,首次被找到墓葬的人。

日本主攻中国考古学的量博满教授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张长寿先生认为是‘微子’墓的观点来看, 是非常好的,微子是从殷到周,中国古代史大变换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周代继续殷的文化继续向前发展,是大转换时期的文化,能从发掘物上提起问题,感觉非常高兴。”

对待这个扑朔迷离问题,张志清的态度是稳妥和慎重的,他认为如果是微子墓,这座墓的价值和意义自然更大,但是理由并不太充足,为了更具说服力,还期待着今后对周边地区遗址的发掘。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